首頁 > 制度大全 > 抽放隊技術人員崗位職責

抽放隊技術人員崗位職責

2024-07-30 閱讀 2226

1、負責本單位技術管理工作,認真編制作業規程和技術措施,并認真組織實施。

2、貫徹執行黨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令、法規、規程、條例及有關安全生產指示,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質量為本”,科學技術必須服務生產的思想。

3、切實搞好本單位職工的業務技術培訓工作,努力提高本單位職工的業務水平,保證職工持證上崗。

4、經常深入現場,了解掌握生產動態,搞好工程質量,及時解決生產、技術措施中出現的技術問題。

5、建立健全各種技術檔案,及時收集施工的地點的地質資料和礦山壓力顯現資料。

6、及時掌握工作地質變化情況,針對不同的地質條件制定相應的安全生產及質量管理措施,努力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

7、認真組織參加與工程質量的檢查驗收,抓好班評估及每月一項的技術總結。

1、積極組織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應用,按時完成領導臨時交辦的各項任務。

篇2:技術管理人員的職責

  (一)對本單位安全生產負全面的技術責任;

  (二)負責本單位安全生產過程中的工藝技術,確保各項技術工作的安全可靠;

  (三)負責制訂本單位安全技術規程、管理制度及安全技術措施,對本單位職工進行安全操作技術知識培訓,組織安全生產技術練兵和考核;

  (四)經常深入現場檢查安全生產情況,發現不安全因素、險情、事故及“三違”時,及時解決處理,有權停止作業。

  (五)參加本單位新建、擴建、改建工程設計審查、竣工驗收及工藝改造、工藝條件變動方案的審查,使之符合安全技術要求;

  (六)發生與生產相關事故,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并參加事故調查與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七)負責裝置檢修、停開工安全技術方案的制定,對方案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落實;

  (八)組織開展安全技術攻關,積極推廣應用現代化安全管理。

篇3:某技術學院外來務工人員管理制度

技術學院外來務工人員管理制度

為進一步維護我院教學、生產、生活秩序,保障師生和外來人員的安全,結合學院內部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規定。

一、加強外來人員治安管理是內部安全保衛工作的重要方面,必須按照“誰用工,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到依靠群眾,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保障安全。

1、凡農民工、合同工、外包工、臨時工(以下簡稱“四工”)到學校務工,均須持有居民身份證,經學院批準后,報用工部門登記造冊并交保衛部門辦理《臨時出入證》。

2、辦證時,每人繳押金10元,證件工本費2元,一寸免冠照片2張(1個月以內不需照片)。

3、“四工”人員進入學院后,必須佩帶《臨時出入證》,持證上崗,并自覺接受保衛人員的檢查。

4、證件到期或工程峻工后必須在5日內由用工部門負責人集體辦理退證手續,過期押金不退,證件收回作廢。

二、用工部門要做好外來人員的治安管理工作。

1、教育外來務工人員要自覺遵守校規校紀及各項治安管理條例和安全防火制度等。被聘用的“四工”人員必須與用工部門簽訂治安合同,并有介紹人擔保。施工單位必須與用工部門簽訂安全管理責任書。

2、“四工”部門要建立治保組織,不足30人的要設治保員;30人以上的要建立治保小組,并接受學校治保機構的指導,認真做好所屬人員的教育管理工作。

3、學校保衛處負責對“四工”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要求每作業小組設1名治保員參加安全培訓,執行學校治安管理規定。

三、外來人員必須做到

1、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令和校規校紀及各項安全制度,配合做好保衛工作。

2、“四工”人員在學校內嚴禁賭博、打架斗毆、酗酒鬧事和私拿、損壞公物;不得擾亂校內公共秩序,影響他人學習和正常生活。

3、寄住人員必須按規定辦理住宿手續,服從職能部門的管理,遵守宿舍規章制度,未經有關部門同意,不得私自留宿他人,嚴禁男女混宿。

4、嚴禁在宿舍內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險品。

5、治安責任人(承包責任人)違反《治安管理規定》或不執行治安整改措施,致使連續發生治安案件或刑事案件的,視情節按有關法規給予警告、經濟處罰或拘留。

四、租賃單位治安管理規定

1、凡借租學院場所進行生產、經營、服務、儲運的單位或個人,必須經學院同意同出租單位簽訂治安等有關合同,一式三份(本人、出租部門、校保衛處各一份),必須接受學院保衛部門和公安部門的管理,嚴格執行治安管理規定。

2、租賃單位不得利用租賃場所進行賭博、賣淫、嫖娼、奸宿、窩藏等違法犯罪活動和不允許經營的服務項目。

3、租賃責任人(治安責任人)必須對單位職工實行治安責任管理,建立安全保衛管理制度。

4、租賃單位人員凡在學校場所住宿,必須按本規定第三項第3條辦理寄住手續,佩帶《臨時出入證》,遵守治安管理規定。

5、租賃責任人未按要求落實安全防范措施,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按本規定第三項第5條予以處罰。

6、租賃單位必須嚴格執行租賃合同協議,違約者按有關法律追究民、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