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青年教師讀書會活動方案

青年教師讀書會活動方案

2024-07-31 閱讀 7934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提高青年教師人文素養,提升教育理論和實踐水平,養成閱讀和相互交流的習慣,積極營造濃郁的校園書香文化,學校成立青年教師讀書會。讀書會以實施素質教育為宗旨,以推進課程改革為載體,以端正教育思想、豐富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為重點,創建有效促進自身專業發展的方式、方法,引導和激勵廣大青年教師愛讀書、讀好書,使每位教師成為有人文情懷、有教育理想、有人生思辨的學者型教師,同時積極推進“綠色人文校園”的建設。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養成教師閱讀和相互交流的好習慣,形成積極進取、努力學習的氛圍,逐步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

2、通過活動,擴大教師閱讀視野,豐富閱讀內容,使自己成為知識淵博,涵養豐富的學者型教師。

3、通過活動,提升教師理論和實踐水平,將讀書所得運用于實踐,有效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

4、組織讀書會成員參與其他的一些有關讀書沙龍的活動,如:參加學校論壇欄目進行交流,組織讀書會成員外出參觀學習活動,拓展教師視野,豐富教師的業余生活。

三、讀書追求

吸收營養、滋潤精神,提高眼光、開拓視野、改進行為。

四、讀書內容

教育報刊、教育理論書籍、文學名著等。

五、形式及對象

1.活動形式:個人學習與集中交流相結合。

成員每月完成兩篇閱讀心得(學期結束檢查上交),每周由校長室委托專人在學校論壇讀書交流或教學設計上傳一到兩篇文章,各位青年教師每周參與討論,上傳帖子,(每次不少于150字的教學感悟或感想)。每月組織一次集中交流,指定專人交流發言,對一月來的讀書體會做一個交流。

2.參加對象:本校部分40周歲以下青年骨干教師。

六、具體措施

1.建立學習制度

改變傳統的學校學習機制,創立良好的、寬松的,有利于教師的及時溝通、交流、討論的學習環境,形成個人自學與集體交流,短期與長期學習,理論學習與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2.制定讀書計劃

每學期讀書制定活動計劃,每位讀書會成員結合個人實際,可以少做修改。

3.創新讀書方式

一是以個人自由廣泛閱讀,二是利用揚州教育教師博客這個平臺,定期開展集體讀書活動。做到精讀與泛讀相結合,集中交流與個人自學相結合,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

4.讀書范圍

(1)要求每位會員每學期自讀教育書籍、文學名著、文學期刊等至少3本。

(2)定期舉行讀書交流會,組織讀書沙龍、讀書征文競賽等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交流讀書心得,讓教師樂于讀書,在讀書中真正成長起來。

(3)開展網上閱讀交流活動:登陸鳳凰語文網鳳凰數學網等教學網站進行學習。

5.理論指導實踐

每位讀書會成員定期撰寫讀書摘記、讀書感悟,把讀書學到的理論思想、觀點用來指導教育教學,推進新課改的實驗工作。

6.建立評估機制

每學期期末,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將每一位讀書會成員的讀書發帖情況及博客、教育教學科研成果做一個統計,獎優罰懶。優者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劣者給予批評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用讀書提升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素養,提升教師的自我反思與成長,是學校青年教師培養的重要渠道,也是今年學校教科研的工作重心之一,我校將不斷豐富并完善青年教師讀書會的內容與形式,讓青年教師從中獲得新的成長動力,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的愛崗敬業精神,形成認真學習,積極上進的良好風氣。

篇2:青年教師讀書會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提高青年教師人文素養,提升教育理論和實踐水平,養成閱讀和相互交流的習慣,積極營造濃郁的校園書香文化,學校成立青年教師讀書會。讀書會以實施素質教育為宗旨,以推進課程改革為載體,以端正教育思想、豐富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為重點,創建有效促進自身專業發展的方式、方法,引導和激勵廣大青年教師愛讀書、讀好書,使每位教師成為有人文情懷、有教育理想、有人生思辨的學者型教師,同時積極推進“綠色人文校園”的建設。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養成教師閱讀和相互交流的好習慣,形成積極進取、努力學習的氛圍,逐步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

2、通過活動,擴大教師閱讀視野,豐富閱讀內容,使自己成為知識淵博,涵養豐富的學者型教師。

3、通過活動,提升教師理論和實踐水平,將讀書所得運用于實踐,有效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

4、組織讀書會成員參與其他的一些有關讀書沙龍的活動,如:參加學校論壇欄目進行交流,組織讀書會成員外出參觀學習活動,拓展教師視野,豐富教師的業余生活。

三、讀書追求

吸收營養、滋潤精神,提高眼光、開拓視野、改進行為。

四、讀書內容

教育報刊、教育理論書籍、文學名著等。

五、形式及對象

1.活動形式:個人學習與集中交流相結合。

成員每月完成兩篇閱讀心得(學期結束檢查上交),每周由校長室委托專人在學校論壇讀書交流或教學設計上傳一到兩篇文章,各位青年教師每周參與討論,上傳帖子,(每次不少于150字的教學感悟或感想)。每月組織一次集中交流,指定專人交流發言,對一月來的讀書體會做一個交流。

2.參加對象:本校部分40周歲以下青年骨干教師。

六、具體措施

1.建立學習制度

改變傳統的學校學習機制,創立良好的、寬松的,有利于教師的及時溝通、交流、討論的學習環境,形成個人自學與集體交流,短期與長期學習,理論學習與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2.制定讀書計劃

每學期讀書制定活動計劃,每位讀書會成員結合個人實際,可以少做修改。

3.創新讀書方式

一是以個人自由廣泛閱讀,二是利用揚州教育教師博客這個平臺,定期開展集體讀書活動。做到精讀與泛讀相結合,集中交流與個人自學相結合,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

4.讀書范圍

(1)要求每位會員每學期自讀教育書籍、文學名著、文學期刊等至少3本。

(2)定期舉行讀書交流會,組織讀書沙龍、讀書征文競賽等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交流讀書心得,讓教師樂于讀書,在讀書中真正成長起來。

(3)開展網上閱讀交流活動:登陸鳳凰語文網鳳凰數學網等教學網站進行學習。

5.理論指導實踐

每位讀書會成員定期撰寫讀書摘記、讀書感悟,把讀書學到的理論思想、觀點用來指導教育教學,推進新課改的實驗工作。

6.建立評估機制

每學期期末,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將每一位讀書會成員的讀書發帖情況及博客、教育教學科研成果做一個統計,獎優罰懶。優者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劣者給予批評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用讀書提升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素養,提升教師的自我反思與成長,是學校青年教師培養的重要渠道,也是今年學校教科研的工作重心之一,我校將不斷豐富并完善青年教師讀書會的內容與形式,讓青年教師從中獲得新的成長動力,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的愛崗敬業精神,形成認真學習,積極上進的良好風氣。

篇3:教師績效工資發放方案

教師績效工資發放方案

  根據洋教發(20*)197號關于“洋縣中小學績效工資實施的指導意見”精神,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實施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尊重教師主體的原則;

  2、堅持多勞多得,注重實績的原則;

  3、堅持客觀公正,簡便易行的原則;

  4、堅持激勵先進、促進發展的原則。

二、實施范圍和時間

  1、實施范圍:按國家規定執行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的中小學正式在編在崗的教職工,包括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工作人員。

  2、執行時間:績效工資從20*年1月1日起實施。9月份以前按財務實際核撥的績效工資數兌現,9月份以后按本辦法考核執行。

三、績效工資總量的核定

  1、全校績效工資總量,由縣人事和勞動社會保障局、財政局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確定。

  2、實施績效工資后不再發放任何津補貼。并將原國家規定的年終一次性獎金納入績效工資總量。

四、獎勵性績效工資考核的主要內容

  1、校長(支書)績效考核主要考核校長(支書)在辦學方向、辦學行為、依法治校、教育教學質量、德育工作、學校管理、隊伍建設、廉潔自律、安全穩定等方面的實績。具體由教育局按洋教發(20*)196號文件執行。

  2、教師績效考核的主要內容:

  對教職工的績效考核,重點考核教師的師德、教育教學工作、從事班主任工作、安全及其他工作等方面的實績。

  3、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任務作為教師教學工作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考核對學生的教育引導、班級管理、組織班集體和團隊活動、關注每個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等。

  4、安全及其他工作:如教研組長、餐廳、宿舍管理員、安全員、處室工作人員等崗位履行職責情況。

五、考核辦法:

  1、學校正職領導先由學校按本校教職工考核辦法考核建檔,再由教育局按專項考核方案組織實施。每年度進行一次。

  2、學校教職工的績效考核工作由學校績效考核領導小組具體實施。

  3、單位副職及中層領導的崗位績效考核與相應崗位職責和學期目標責任考核掛鉤,并參與本校教職工的相應考核,結果必須公示。

六、績效工資的分配說明

  1、教職工績效工資分基礎性和獎勵性兩部分,基礎性績效工資和獎勵性績效工資分別占績效工資總量的70%和30%。

  2、基礎性績效工資由縣人事、財政、教育部門確定,原則上按月發放,直接打入個人工資帳戶。

  3、獎勵性績效工資屬工作性津貼,分配上按教育局統籌、學校考核核算的辦法,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原則,重點向一線教師、骨干教師和班主任傾斜。根據附件2《教職工崗位量化考核辦法》的考核項目量化積分,結合《教職工病事假制度》和附件3《班主任崗位職責量化管理細則》具體落實。

  4、績效工資依據考核結果進行分配,適當拉開分配差距。拒不服從工作分配,長期不到崗者均視為不合格人員,其下年度基礎性績效工資按不超過50%發放,同時不發放獎勵績效工資。

  5、獎勵性績效工資由人事組織部門審核的績效工資的30%部分和年終第13個月獎勵工資兩部分組成。教育局由縣人事組織部門核定的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額中提取校長(支書)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和山區津貼后在崗在編教師一次性核算撥付各單位。

  6、獎勵性績效工資由各單位按教職工量化考核辦法核算到人,經教育局審定核撥付學校,一般按月核計,按季度發放。校長、支書的獎勵性績效工資由教育局制定考核辦法,按考核等次發放,上半年預發,年終考核結果結算。

七、績效工資的兌現辦法:

  1、正職領導的績效工資兌現由教育局核定。

  2、30%的獎勵性績效發放時,先統籌以下資金:

  (1)學校副職和中層領導的崗位績效資金。在不失誤本職工作,確保崗位管理目標實現的前提下,除按教職工正常考核兌現外,副職按每月60元兌現,中層領導按每月40元(兼職50元)兌現。

  (2)、班主任津貼:考慮到班主任工作的難度和工作實際,其津貼納入績效考核,每月總額原則上按該班當月實際人數的2.5倍核計,具體發放辦法執行附件3《班主任崗位職責及量化管理細則》。

  (3)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崗位績效資金。在不失誤工作的前提下,每人每月按20元兌現崗位績效。

  (4)節假日加班補助:學校經常發生不可避免的個別人員節假日加班工作,根據工作實際,按每人每天50元給予適當補助,納入績效考核范圍。

  (5)住宿生管理費用:包括值日、值周工作;早讀輔導和晚自習管理及食宿管理工作,所需費用按值周領導和教導處核計情況從全校績效總額中統籌。

  3、教職工績效兌現時,采取以下辦法:

  (1)每人按月發放80元山區津貼。

  (2)教育局統籌后各人每月核批的30%獎額中,按每月每人先扣除250元作為考核基金,余額據實發放(以示對基本工作的認可,并承認原30%的職級檔差)。統籌的每人250元,先按上述第2款進行二次統籌,二次統籌后的余額再按附件2《教職工崗位量化考核辦法》中的考核項目量化積分予以兌現。

  (3)核發時上述兩項結果合并發放。

  4、年終第13個月獎勵工資先兌現教學質量獎懲,余額依據《教職工崗位量化考核辦法》兌現。

  5、有下列情形時從當月核計后的績效款額中扣除,扣除金額計入工會賬務,作為平均性福利處理。

  (1)未經教育局批準私自外出學習工作的,不得發放績效工資。

  (2)未完成工作任務或考核不合格者可倒扣基礎性績效工資。

  (3)拒不履行職責,工作失職造成惡劣影響的,視其情節,每次扣10-20元。

  (4)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視其情節,每次扣10-20元。

  (5)因工作不力造成安全責任事故者,視其情節,每次扣10-20元。

  (6)曠工者按日工資額扣發。

  (7)除公差外,任何形式的休假按每天7元扣發生活補助費。

  (8)未涉及事項按附件4《教師工作失誤懲處辦法》執行。

  6、男職工達到55周歲,女職工達到50周歲者,可適當放寬考核政策。

  7、女職工產假期間,不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

八、相關政策

  1、國家原則規定的班主任津貼與績效工資中的班主任津貼項目歸并,不再分設,納入績效工資管理。各學校依據班主任工作量及班額大小,具體確定班主任津貼標準。

  2、實施績效工資后,學校不再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外發放任何津貼補貼或獎金。

  3、教職工的績效考核應與年度考核,崗位聘用、職務晉升相結合。由教育局批準外出學習、培訓或借調、支教到其他單位工作的人員獎勵性績效工資由用人單位考核,原單位依據考核結果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