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中小學送法進校園活動方案

中小學送法進校園活動方案

2024-07-31 閱讀 2454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青少年法律素質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普法工作的成敗,決定社會的穩定。*年是“六五”普法啟動的關鍵年,為進一步增強全縣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根據縣委辦、縣政府辦《關于深入開展打擊》*縣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打擊“。。?!睂m椂窢幒托@周邊安全專項整治活動,經縣依法治縣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在全縣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學法律、講權利、講義務、講責任”為主題,以平安建設為契機,以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和提高廣大教師依法執教、依法治校意識為重點,結合廣大青少年的思想實際,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法制宣傳教育,使全縣青少年學生帶頭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為打造“平安校園”,構建“法治習水、和諧習水”做出積極貢獻。

二、活動時間:

二o一一年四月一日至十月二十日。

三、活動內容:

(一)充分發揮兼職法制副校長普法骨干作用。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兼職法制副校長的職責任務和管理,充分發揮兼職法制副校長的職能作用,通過講授法制課、報告會等形式大力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指導和協助學校開展依法治校工作。全縣各中小學的兼職法制副校長在5月10日前必須到所兼職的學校上一次法制課,法制課的主要內容為青少年法制教育法律法規、師德師風建設相關法律法規、“嚴打整治”斗爭相關法律法規和學校安全相關法律知識,同時將上法制課的相關圖片資料和信息簡報專題報縣依法治縣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h依法治縣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從公檢法司和教育等部門抽人組建法制巡回宣講組,深入到縣屬中學和部分鄉鎮中學開展以與青少年學生學習、生活、道德等密切相關法律知識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巡回宣講,并對提出的疑問進行現場解答。

(三)開展法制課堂教育。各學校要繼續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繼續深入開展法制教育“四落實”,做到“四保證”即保證教材、保證師資、保證課時、保證質量。同時各中小學要征訂或編印《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典型案例選編》,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閱讀與法律相關的書籍,關注與法律相關的事情、案例。通過開展法制故事征文、法制故事演講比賽、辦法制宣傳專欄等形式,提高青少年的法制觀念。要將法制教育、品德教育、行為教育、素質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使法制教育在中小學校系統規范深入地開展。

(四)組織開展主題班會活動。圍繞創建“平安校園、法治校園”活動,以班為單位,以組織法律知識討論會、開展案例分析、模擬法庭、演講、創辦普法小報、法律知識競賽、創作法制小品,升旗儀式、愛祖國、講科學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激發青少年學習法律的熱情,以調動青少年學生學法、用法的積極性。

(五)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各中小學校要積極配合工商、公安、文化等部門對學校周邊網吧、歌舞廳、游戲廳等場所進行集中整治,優化校園周邊環境,凈化社會教育氛圍。

(六)青少年法制教育要進一步拓展。學校法制教育要向家庭和社會延伸,創辦家長法制學校,利用社區建立法制學校、法制教育園地,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法制教育格局。通過黑板報、宣傳畫、冊、圖書等,開展與法律相關的各種活動對青少年進行法制宣傳教育。

四、活動要求

(一)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工作重在落實。各鄉鎮(區)、單位和中小學校接此方案后,要充分認識“送法進校園”活動的重要意義,盡快提出方案并組織實施,做到早部署、早落實、有序推進。

(二)各中小學校在集中開展此次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月中,要結合各學校實際,積極組織和探索多種形式,使對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內容更充實、更有說服力、更形象生動。

(三)集中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是當前階段性工作,也是一項長期的根本任務。各中小學校在抓好當前活動的同時,要探索建立長效工作機制,以增強青少年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為提高我縣青少年法律素質,促進我縣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作出貢獻。

(四)各中小學校在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法制宣傳教育時要注重“五個結合”,即傳授法律知識與提高法律意識相結合;法制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結合;普法教育與依法治校相結合;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面上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

(五)活動期間,各鄉鎮(區)、中小學校要及時報送工作信息,活動結束要及時報送工作總結。

篇2:中小學送法進校園活動方案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青少年法律素質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普法工作的成敗,決定社會的穩定。*年是“六五”普法啟動的關鍵年,為進一步增強全縣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根據縣委辦、縣政府辦《關于深入開展打擊》*縣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打擊“。。?!睂m椂窢幒托@周邊安全專項整治活動,經縣依法治縣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在全縣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學法律、講權利、講義務、講責任”為主題,以平安建設為契機,以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和提高廣大教師依法執教、依法治校意識為重點,結合廣大青少年的思想實際,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法制宣傳教育,使全縣青少年學生帶頭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為打造“平安校園”,構建“法治習水、和諧習水”做出積極貢獻。

二、活動時間:

二o一一年四月一日至十月二十日。

三、活動內容:

(一)充分發揮兼職法制副校長普法骨干作用。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兼職法制副校長的職責任務和管理,充分發揮兼職法制副校長的職能作用,通過講授法制課、報告會等形式大力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指導和協助學校開展依法治校工作。全縣各中小學的兼職法制副校長在5月10日前必須到所兼職的學校上一次法制課,法制課的主要內容為青少年法制教育法律法規、師德師風建設相關法律法規、“嚴打整治”斗爭相關法律法規和學校安全相關法律知識,同時將上法制課的相關圖片資料和信息簡報專題報縣依法治縣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縣依法治縣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從公檢法司和教育等部門抽人組建法制巡回宣講組,深入到縣屬中學和部分鄉鎮中學開展以與青少年學生學習、生活、道德等密切相關法律知識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巡回宣講,并對提出的疑問進行現場解答。

(三)開展法制課堂教育。各學校要繼續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繼續深入開展法制教育“四落實”,做到“四保證”即保證教材、保證師資、保證課時、保證質量。同時各中小學要征訂或編印《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典型案例選編》,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閱讀與法律相關的書籍,關注與法律相關的事情、案例。通過開展法制故事征文、法制故事演講比賽、辦法制宣傳專欄等形式,提高青少年的法制觀念。要將法制教育、品德教育、行為教育、素質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使法制教育在中小學校系統規范深入地開展。

(四)組織開展主題班會活動。圍繞創建“平安校園、法治校園”活動,以班為單位,以組織法律知識討論會、開展案例分析、模擬法庭、演講、創辦普法小報、法律知識競賽、創作法制小品,升旗儀式、愛祖國、講科學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激發青少年學習法律的熱情,以調動青少年學生學法、用法的積極性。

(五)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各中小學校要積極配合工商、公安、文化等部門對學校周邊網吧、歌舞廳、游戲廳等場所進行集中整治,優化校園周邊環境,凈化社會教育氛圍。

(六)青少年法制教育要進一步拓展。學校法制教育要向家庭和社會延伸,創辦家長法制學校,利用社區建立法制學校、法制教育園地,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法制教育格局。通過黑板報、宣傳畫、冊、圖書等,開展與法律相關的各種活動對青少年進行法制宣傳教育。

四、活動要求

(一)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工作重在落實。各鄉鎮(區)、單位和中小學校接此方案后,要充分認識“送法進校園”活動的重要意義,盡快提出方案并組織實施,做到早部署、早落實、有序推進。

(二)各中小學校在集中開展此次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月中,要結合各學校實際,積極組織和探索多種形式,使對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內容更充實、更有說服力、更形象生動。

(三)集中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是當前階段性工作,也是一項長期的根本任務。各中小學校在抓好當前活動的同時,要探索建立長效工作機制,以增強青少年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為提高我縣青少年法律素質,促進我縣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作出貢獻。

(四)各中小學校在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法制宣傳教育時要注重“五個結合”,即傳授法律知識與提高法律意識相結合;法制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結合;普法教育與依法治校相結合;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面上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

(五)活動期間,各鄉鎮(區)、中小學校要及時報送工作信息,活動結束要及時報送工作總結。

篇3:產品進校園營銷挑戰大賽策劃書

產品進校園營銷挑戰大賽策劃書

一、主辦單位:湖南雨露商貿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中南大學市場營銷協會

協辦單位:172校園活動網、大學生精英論壇

二、活動時間:4月15日-5月9日

三、活動意義

1、為湖南各高校的學子創造更多的理論與踐相結合的機會,讓更多的湖湘學子在此次營銷大賽中通過演講、銷售、團隊合作等方式挑戰自我、營銷自我、提高自我;

2、參賽高校多,可很好的為各個社團在整個長沙擴大影響力,建立好自己的品牌活動。展示協會的實力,樹立好協會在各商家心中的良好形象。

3、加強各大高校協會之間的聯系,建立好我們營銷協會的交流平臺。

4、讓人了解“朝慕思”品牌,展示“朝慕思”的形象,擴大“朝慕思”的影響力及知名度;

5、為大學生及“朝慕思”企業搭建橋梁,為應屆生大學生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為企業選拔人才、儲備人才。

四、比賽流程策劃

此次營銷大賽的比賽時間為4月15日至5月9日,分為報名宣傳、初賽、復賽、決賽四個階段。

1、報名宣傳

時間:4月15日--4月22日

地點:由各大賽區現場報名點

負責人:各賽區委員

要求:

1)填寫報名表

2)到網上上傳團隊相片和基本資料

2、初賽

◆時間:4月13日至4月19日

◆地點:各賽區即各個高校

◆參賽人員:所有參加報名團隊

◆負責人:各賽區委員

◆比賽方式:

①、了解“朝慕思”。參賽團隊就自己采集的有關資料談談對“朝慕思”的了解。此環節的比賽方式及規則由各賽區自己制定,表現形式自由。

②、營銷實戰。參賽團隊對賽委會提供的產品進行銷售,時間為兩天,各賽區委員負責統籌管理,評分以銷售額為標。

3、復賽

◆時間:4月20日至4月26日

◆地點:長沙市區

◆參賽人員:各大賽區前五名隊伍

◆負責人:賽委會

◆比賽方式:

①、推廣“朝慕思”。晉級團隊以推廣“朝慕思”品牌為主題,用ppt形式做出來,提交給賽委會。然后再由賽委會進行評選。

②、挑戰“朝慕思”。晉級團隊就賽委會提供的“朝慕思”產品,在二天時間(4月25日,4月26日)內在長沙市區內進行推廣銷售。

4、決賽:

◆時間:5月9日

◆地點:中南大學民主樓

◆參加人員:復賽產生的15強,整個賽事所有負責人,湖南雨露商貿有限公司代表

◆比賽方式:

決賽以及頒獎晚會,由復賽產生的15強以團隊表演形式拉現場票,再根據總分決出的冠亞季軍頒獎,以及各個獎項的頒獎。

五、比賽評分細則

初賽:以①、②兩個環節總分評出前五名。

①環節為占初賽總分的30%;②環節為70%(兩個環節都為100分計)

初賽總分為(①環節得分)×30%+②每隊環節銷售總額/最高銷售總額×70%

各賽區前5強晉級

復賽:①環節(ppt創意得分*20%)+②環節(每隊銷售總額+最高銷售總額×100分*30%)+網絡投票得分*20%+短信投票得分*30%

總分前15名晉級

決賽:觀眾投票得分*30%+短信投票得分*50%+網絡投票得分*20%

總分前三名分別為冠亞季軍.

具體評分標準:

a.ppt創意評分由賽委會根據滿分100分的標準,就ppt的內容,表達,創意綜合評分.

b.網絡投票得分按照滿分100分的標準,以網絡得票第一名隊伍的得票數為分母,進行折算。網絡得票數第一名計100分。

參賽隊伍網絡投票得分=參賽隊伍網絡得票數/網絡得票第一名隊伍的得票數×100分。

如:第一名得票數為10000票,第二名得票數為8000票,他們的得分分別為:

第一名:10000/10000×100分=100分

第二名:8000/10000×100分=80分

以此類推。

c.短信投票得分按照滿分100分的標準,以短信得票數第一名隊伍的得票數為分母,進行折算。短信得票數第一名計100分。

參賽隊伍短信投票得分=參賽隊伍短信得票數/短信得票第一名隊伍的得票數×100分。

如:第一名得票數為10000票,第二名得票數為8000票,他們的得分分別為:

第一名:10000/10000×100分=100分

第二名:8000/10000×100分=80分

六、獎項調置

(一)決賽獎項:

1)冠軍團隊1支(獎金3000元+“朝慕思”高級聘書)

亞軍團隊1支(獎金1500元+“朝慕思”中級聘書)

季軍團隊1支(獎金1000元+“朝慕思”工作合同意向書)“朝慕思”聘書直接可以到“朝慕思“【湖南雨露商貿有限公司】培訓上崗,不需面試、考試。

入圍決賽團隊可獲得公司培訓實踐機會,表現突出者,也可直接進“朝慕思“【湖南雨露商貿有限公司】上崗。

2)所有參賽團隊在初賽:營銷實戰環節中的銷售利潤,50%返還銷售團隊。

3)所有入圍復賽:在挑戰“朝慕思”環節中,所有推銷產品的利潤,50%歸參賽團隊。

(二)組織獎項

1)最佳組織2名,(各分賽委員中產生)獎金500元

突出貢獻2名,(賽委員成員中產生)獎金500元

2)賽委會各成員都有機會直接到“朝慕思”【湖南雨露商貿有限公司】培訓上崗。

七、賽事管理:

1)設立賽事比賽的各大校區為各大賽區,設立總賽事負責委員會,簡稱賽委會,賽委會由“朝慕思“一名負責人領導,營銷協會若干主要干部和賽區協會負責人組成,整個賽事由賽委會全權負責。

2)在各賽區,設賽事負責委員會分出機構,簡稱分委會,分委會由賽區協會負責人領導,初賽由分委會全權負責。

八、注意事項

1)活動各項工作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可以通過賽委會決定,做出一定的調整.

2)短信投票本個環節后清零,復賽的短信投票決出15強后,短信投票清零.

3)為了公平公正各個環節的評分都要在本環節結束后就公布,各項得分都要具體.

4)活動工作人員,參賽團隊在活動中都必須佩戴相關的工作證和參賽腰牌.

注:最后的評分標準由賽委會第一次會議審查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