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國際草地大會與天然草原大會籌備方案

國際草地大會與天然草原大會籌備方案

2024-07-31 閱讀 8365

第八屆國際草地大會和第二十一屆國際天然草原大會于6月29日―7月5日在呼和浩特召開,期間6月23日―24日赴我盟實地考察。為保證會議順利召開,制定本籌備方案。

一、大會背景

國際草地大會(簡稱igc)和國際天然草原大會(簡稱irc)是研究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原的全球性草業學術性組織。兩個組織每四年分別在各大洲輪流召開一次會議,被稱為草學界的“奧林匹克”。我國特別是我區經過十多年的申請,爭取到這次大會舉辦權。大會由中國草學會和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大會主題為“變化世界草地的多功能性”。大會特點,一是第一次在世界第二草原大國舉辦全方位綜合性草學國際會議,中國將首次正式向世界各國相關科學家展示我國草地資源和科學成就;二是兩個草地國際學術機構第一次聯合召開會議,將會進一步促進全球草業科學的團結與合作。赴我盟考察的國內外專家學者約100人左右。

二、大會意義

國際草地和天然草原大會在我區召開,并在我盟安排實地考察,對于我區及我盟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對于研究我盟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推進

“兩轉雙贏”具有重要意義。對此,盟委、行署高度重視,要求錫林浩特市和相關部門全力以赴做好各項工作,確保大會圓滿成功。

三、大會組織機構(錫林郭勒盟)

成立國際草地大會和國際天然草原大會錫林郭勒盟籌備委員會(名單附后)。籌委會設辦公室和考察點建設組、接待組、安全保衛組、宣傳報道組。

(一)辦公室

主任:劉建軍行署副秘書長

副主任:勁松盟農牧業局副局長

工作人員:白文智行署辦秘書一處處長

圖門行署辦秘書二處處長

石洪盟農牧業局草原科科長

行署辦秘書一、二處及盟農牧業局相關科室工作人員工作任務:負責落實自治區籌委會安排交辦事項;負責統籌協調各專項工作組工作;制定籌備方案;負責編制大會經費預算。

(二)考察點建設組

組長:呼和盟農牧業局局長

副組長:勁松盟農牧業局副局長

芒來盟環保局副局長

姜鳳通盟氣象局副局長

張艷臣錫市政府副市長

成員:白永飛中科院生態定位檢測站站長

王英舜國家氣候觀象臺臺長

包祥盟草原站站長

德力格爾朝克圖錫市農牧業局局長

孫永明錫市毛登牧場場長

田聰軍錫林郭勒草原國家級自然護區管理局局長

工作任務:負責考察點建設進度,及時協調解決遇到的具體問題;負責考察點場面設計、考察項目簡介編寫、項目講解;負責考察點道路修整及其他保障工作。

(三)接待組

組長:華永勝盟委副秘書長、接待辦主任

副組長:領柱行署副秘書長、外辦主任

那松巴雅爾盟衛生局副局長

胡梅盟接待辦副主任

張艷臣錫市政府副市長

成員:項志強盟接待辦二處處長

烏澤民行署辦外事辦處長

工作任務:負責考察人員接站、住宿、餐飲、參觀等會議接待工作;

負責會議期間的醫療保健、供電、供水、通訊、車輛等后勤保障工作。

(四)安全保衛組

組長:張玉犀盟公安局副局長、錫市公安局局長

副組長:高培峰盟安全局副局長

成員:董愛民盟公安局治安支隊支隊長

朝克圖錫市公安局副局長、交警大隊長

工作任務:負責沿途的交通秩序;負責會議期間的安全保衛、社會治安。

(五)宣傳報道組

組長:鮑文東盟委宣傳部副部長、外宣辦主任

成員:布仁盟信息辦副主任

石永斌盟委宣傳部新聞科科長

馬瑞祥錫林郭勒日報社副總編

紅松盟電視臺副臺長

張籍元廣播電臺副臺長

工作任務:負責會議宣傳報道。

四、工作步驟

(一)第一階段(5月26日―31日)籌委會召開工作會議,印發籌備方案,部署各項工作。專項工作組制定單項方案,進一步細化工作,明確責任。(二)第二階段(6月1日―6月10日)全面啟動籌備工作,細化措施,實地督查,現場模擬。(三)第三階段(6月11日―20日)籌委會對籌備工作檢查驗收,會前動員。(四)第四階段(6月21日―24日)迎接大會考察。

(五)第五階段(6月25日―7月1日)會議工作總結。

附件:1.籌備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

2.考察日程安排

籌備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

主任:王志遠盟委委員、常務副盟長

副主任:斯琴畢力格副盟長

陳永泉自治區草原監督管理所所長

委員:華永勝盟委副秘書長、接待辦主任

巴特爾行署副秘書長、盟安全局局長

領柱行署副秘書長、外辦主任

劉建軍行署副秘書長

鮑文東盟委宣傳部副部長、外宣辦主任

呼和盟農牧業局局長

楊貴卿盟環保局局長

齊白乙拉盟交通局局長

蘇龍盟水利局局長

李詢盟文體局局長

李少峰盟衛生局局長

蘇鵬盟旅游局局長

趙建中盟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

吉仁太盟氣象局局長

閆宏光錫市政府市長

張艷臣錫市政府副市長

李勇錫林浩特機場公司總經理

曲志成錫林浩特火車站站長

以上盟直部門分管領導

考察日程安排6月22日(星期日)全天在錫林郭勒賓館報到(安排火車、飛機接站)6月23日(星期一)07:30―08:00早餐08:00―08:40赴國家氣象監測實驗站08:40―10:00參觀考察10:00―11:00赴毛登牧場草原保護區11:00―12:30參觀毛登牧場草原保護區12:30―14:30在毛登牧場午餐14:30―15:30考察寶力根蘇木哈尼烏拉嘎查牧民朝克巴特爾家15:30―17:30參觀蒙元文化苑18:00赴錫林浩特市警官度假村晚宴(民族風情歌舞表演)6月24日(星期二)07:00―07:30早餐08:00―09:00赴白音錫勒自然保護區09:00―11:30參觀考察11:30―13:00在白音錫勒旅游點午餐13:00―14:00赴中科院生態定位檢測站14:00―17:00參觀中科院生態定位檢測站17:00赴赤峰市克旗

年國際草地大會與天然草原大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國際草地大會與天然草原大會召開之際,正值我盟天氣多變及旅游旺季。為了及時、有效地應對在考察期間突發事件,建立突發事件的救援組織管理和緊急處置機制,最大限度地避免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確保考察活動圓滿成功,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工作原則

(一)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將保障考察期間參會代表的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加強工作人員、志愿者、司機等考察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范知識教育培訓,切實增強責任感,確保考察人員人生安全。

(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大會籌委會的統一領導和組織下,各工作機構、考察點責任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有關考察安全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

(三)預防為主,快速反應。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突發事件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應急準備等工作。

二、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在考察期間發生的惡劣天氣、交通事故、突發性疾病、恐怖暴力等突發事件。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要立即啟動本預

案。

(一)野外考察期間遇較大沙塵暴、持續降雨、急降雨、暴雨、山洪或冰雹等惡劣天氣;

(二)發生交通事故,造成道路堵塞或車輛及人員損傷;

(三)考察人員突發疾病或身體不適,影響考察行程;

(四)極端分子人為制造恐怖襲擊;

(五)發生影響考察活動進行的不可預見突發事件。

三、突發事件應急保障組織體系與職責

(一)領導小組組成組長:斯琴畢力格副盟長副組長:陳永泉自治區草原監督管理所所長孟克盟長助理劉建軍行署副秘書長張艷臣錫市政府副市長成員:高培峰盟安全局副局長段志軍盟交通局副局長勁松盟農牧業局副局長那松巴雅爾盟衛生局副局長姜鳳祥盟水利局副局長姜鳳通盟氣象局副局長(二)領導小組職責研究制定考察期間應對突發性事件預案,統一協調、組織、指導考察期間防災應急工作。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機制,負責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及時進行信息收集和分析,為應急決策提供具體保障方案及行動措施。

四、應急事件處理辦法(一)惡劣天氣考察期間突遇較大沙塵暴、持續降雨、急降雨、暴雨、山洪或冰雹等惡劣天氣,要采取以下措施。遇突發惡劣天氣,迅速組織代表緊急避險;如降雨等影響行程的氣候持續時間較長,可臨時改變野外考察日程。氣象部門要密切關注6月21日至24日天氣狀況,提高預報準確率,及時向籌委會報告,并提出建議。具體責任人:陳永泉、姜鳳祥、姜鳳通、張艷臣。(二)交通事故所有考察車輛都要進行嚴格安檢,確保車況良好。考察道路堵塞時,公安、交通部門要及時疏導,保證考察車輛正常通行。考察途中安排1輛備用車輛,如因交通事故及其他原因車輛無法行駛時,安排代表換乘備用車輛。事故發生第一時間展開現場救援工作。發生人員傷亡的,立即啟動醫療救護緊急救援預案,優先開展人員搶救行動。具體責任人:張玉犀、段志軍、那松巴雅爾、吳和平、張艷臣。(三)突發疾病考察期間所有食物必須經過嚴格檢疫檢驗,確保食品安全。盟醫院作為定點救治醫院,做好醫護人員、救護車輛、藥品、器械等準備工作。考察人員突發各類疾病,隨隊保健人員及時進行現場緊急衛生處置、醫療救護或視病情送往盟醫院緊急醫治。

具體責任人:胡梅、那松巴雅爾、吳和平。(四)恐怖襲擊考察期間突遇發泄不滿、滋事妨礙考察行程事件,公安部門要立即制止。對不聽勸阻的,采取治安處罰措施。對于制造恐怖行動的個別極端分子,公安部門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時將其制服,防止事態擴大。安全部門要加強相關信息收集,做好分析研判工作,提前會同公安部門制定防范預案。具體責任人:高培峰、張玉犀。(五)不可預見突發事件發生不可預見的突發事件及特殊險情時,要迅速采取安全防護措施,確保考察人員的人身安全。具體責任人:陳永泉、劉建軍。

五、應急管理(一)組織管理(盟應急辦負責)考察期間,盟應急辦及應急指揮中心要確定專人負責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準備、預警、處置的各項協調管理工作,確保應急指揮有力、有序、有效。每輛考察車配備責任報告人,遇到突發事件要立即向考察負責人報告,由考察負責人向盟應急指揮辦及應急指揮中心報告。盟應急指揮辦及應急指揮中心立即作出相關反應。(二)信息保障(盟信息辦負責)完善突發事件應急聯絡系統,保持通訊暢通,明確主要聯絡人和聯絡工具;建立適合考察需要的信息反饋體系與指揮調度技術

平臺,承擔考察期間突發事件的信息收集、報告、處理和應急響應等工作;建立突發事件應急聯絡渠道,明確主要聯系人、專用和備用電話,政府統一領導,做好指揮和協調工作,滿足突發情況下處置指揮和組織協調要求。

篇2:清徐中學第屆教職工代表大會籌備方案

一、會議規格及名稱

以清徐中學召開“清徐中學教職工代表大會”。

二、會議時間、地點

擬于十一月下旬召開,地點為清徐中學二樓閱覽室。

三、參加人員及會議規模

1、縣分管教育的領導(人);

2、縣教育局主要領導(人);

3、清徐中學教職工代表(人);

4、有關部門領導,主要包括:

四、準備工作及分工

1、組織機構

由趙連彪校長總負責,程瑞龍書記總牽頭總協調,分秘書組、會務組、提案組共三個辦事組。各組職責:

秘書組:組長:成員:

(1)擬定清徐中學第屆教代會工作籌備方案;

(2)提出大會日程、議程,草擬大會開幕詞、閉幕詞、學生賀詞等材料;

(3)為趙連彪校長的“學校工作報告”作文字方面把關;

(4)為學校出臺的各種“管理方案”作文字方面的把關;

(5)提出大會主席團和秘書長人選名單;

(6)組織進行教職工代表的選舉;

(7)向大會作代表資格審查報告。

會務組:組長:成員:

(1)向有關領導發請柬;

(2)布置大會會場,提供大會一切服務;

(3)安排小組討論場地;

(4)制定會議經費預、決算。

提案組:組長:成員:

(1)提前30天印發征集提案通知、提案卡;

(2)收集、整理提案,并進行登記、分類、審查、立案;

(3)提前10天印發給教職工代表《學校工作報告》和其他需提交大會討論、審議、通過的各種材料,廣泛征求群眾意見;

(4)向大會作“提案審查”報告。

五、會議議程

(一)清徐中學第屆教代會預備會議議程

1、聽取第屆教代會籌備情況報告;

2、聽取代表資格審查報告;

3、通過教代會大會議程;

4、通過大會主席團人選和秘書長;

5、通過、決定大會其他事項;

6、通過教代會專門委員會組成方案。

注:預算會議由籌備領導組主持,教職工代表參加。

(二)清徐中學第屆教代會議程

開幕式:

擬請同志主持,議程擬大項:

1、宣布大會開始;

2、全體起立奏國歌;

3、黨支部領導致開幕詞;

4、學生代表致賀詞;

5、校長作“學校工作報告”;

6、作學校財務工作報告。

7、提案審查組組長作提案報告;

8、來賓、領導講話。

分組討論:

主持人:各小組組長

1、學校工作報告;

2、財務工作報告;

3、提案審查報告。

閉幕式:

主持人:

1、分組發言;

2、通過工作報告;

3、通過財務工作報告;

4、通過提案審查報告;

5、工會主席致閉幕詞

六、其他要求

各工作組根據準備工作的情況,可適當抽調其他人員。

會議當日分工另行安排。

篇3:全院年度總結表彰大會籌備方案

一、會議主要任務

以黨的*大和*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為統領,進一步傳達貫徹三級檢察長會議和*會議內容,認真回顧總結全局年度的各項工作,表彰在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研究部署全院新年重點工作,動員廣大干警,團結奮進,開拓創新,再接再厲,為推動全院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而努力奮斗。

二、會議時間、地點

擬于x月x日(星期五)上午8:30在院六樓會議室召開。

三、與會人員

1、邀請區委有關領導參加并講話(政法委等領導)

2、院黨組成員;

3、本院全體干警;

4、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代表。

四、會議主持

建議會議由*主持。

五、會議議程

1、由宣讀表彰決定;

2、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代表頒獎;

3、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總結年度工作,部署新年度重點工作任務;

4、區委有關領導作重要講話。

六、會務分工

建議會議由牽頭籌備,成立材料組、后勤組和組織組三個小組。具體人員及分工如下:

1、材料組:負責起草會議材料、報送有關領導審閱(特別是區委領導講話的審閱)、印制材料。組長由擔任,成員。

材料主要有①檢察長講話②區委領導講話③表彰決定(院文件形式)④主持詞

2、后勤組:負責會場籌備。組長由擔任,成員為。

主要工作內容:

會前:

①會議通知

②會場衛生

③會標制作

④核實區委哪些領導出席

⑤主席臺桌簽打印及擺放

⑥音響效果檢查

⑦獎牌準備及受獎人員座次安排。

會中:

①茶水服務(包括接待室)

②照相、攝像

③頒獎中間音樂響

④頒獎獎牌準備及傳送(要排練)。

會后:

①車輛安排②就餐安排③紀念品發放

3、組織組;組長由擔任,成員4人。

①安排專人接送領導,

②邀請電視臺報社等記者參加會議,并安排專人接送

③信息宣傳圖片報送(市院、區委、媒體)

④督促前兩組工作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