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規范性文件整治方案
對清理工作進展緩慢、工作不力,本次清理工作將與各部門和各單位行政執法責任制及依法行政考核掛鉤。逾期未完成清理任務或者經過清理予以保存的文件中仍存在問題部門和單位給予核減分值或降低評定檔次,并依據《省損害發展環境行政行為責任追究方法》建議有關部門依法追究相關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為切實做好我市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根據《市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實施方案》有關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清理范圍
全市各級依法設立的派出機關、工作部門(含部門管理單位、本行政區域與本級政府工作部門平級的中省直部門,截至年12月31日前。下同)直屬單位、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組織、機構(含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公室,下同)發布的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具有普遍約束力、可以反復適用的行政公文。
不在清理范圍內。請示、演講、通報、內部工作制度、人事任免決定等內部文件以及項目批復、行政審批(許可)行政處罰等對外部具體事項作出的行政處理決定。
二、清理原則及標準
鄉鎮政府和政府工作部門以及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組織、機構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年12月31日前。原則上一律廢止。確需保留的經市政府法制辦審核同意后重新公布。
各級政府和縣級以上政府工作部門以及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組織、機構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年1月1日起至年12月31日止。依照以下規范清理:
(一)下列規范性文件應當修改。
1.主要內容合法且需要繼續執行。
2.部分內容的順序性、可操作性不強。
3.經實施機關評估需要修改的
(二)下列規范性文件應當廢止。
1.不具備主體資格的組織、機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1)未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公室和政府工作部門管理的事業單位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2)未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部門派出機構、內設機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2.設定內容逾越法定權限的規范性文件。
(1)設定行政許可及面向社會實施的非行政許可審批的
(2)設定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用、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省政府以及省財政和物價部門依照法定權限設定的收費事項除外)
(3)無法律、法規、規章依據。
(4)設定依法應當由法律、法規、規章或者上級機關和其他機關設定的內容的
3.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的規范性文件。
(1)違法規定市場準入條件的
(2)違法設定地區封鎖、行業壟斷等含有地方維護、行業維護內容的
(3)違反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關系原則的
(4)違反行政權力與行政責任緊密掛鉤、與行政主體利益完全脫鉤原則的
(5)違反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的行政決策機制和制度要求的
(6)工作任務完成、調整對象已消失、管理方式改變或者有效期已滿致使規范性文件自然失效或者實際上已經失效的
(7)經實施機關評估需要廢止的
(4.主要內容與法律、法規、規章、政策或者上位規范性文件不一致或者被其替代的規范性文件。
三、組織領導和工作分工
(一)組織領導
組長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擔任,成立市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由市政府辦公室主任趙海濤擔任,成員單位包括市政府辦、市政府法制辦、市編委辦、檔案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規范性文件清理辦公室,設在市政府辦和市政府法制辦,負責全市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組織協調、業務指導、監督檢查和匯總上報等工作;人員從各單位抽調,集中辦公。
(二)工作分工
誰清理誰負責”原則,依照“誰制定誰清理。作如下分工:
由起草或者組織實施的部門負責清理,以市政府及市政府辦名義制發的規范性文件。其中因歷史等原因無法確定起草部門的規范性文件,由實施機關負責清理。
屬單獨發布的由制定機關自行清理;屬幾個部門聯合發布的由牽頭部門會同相關部門清理。撤銷、分立、合并及職能轉移的部門的規范性文件,2市政府工作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由接受其權利義務和有關職能的部門負責清理。
有主管部門的由主管部門組織清理;無主管部門的由其自行清理。已撤銷但由其起草、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仍在執行的單位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由接受其權利義務和有關職能部門負責清理。3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組織、機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自行組織清理。4鄉鎮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四、實施方法
此次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從年4月8日至11月30日。分為3個階段:
(一)準備階段(4月8日至4月30日)成立領導小組。抽調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下發清理通知。
(二)清理與審核階段(4月30日至8月31日)
全面開展清理工作。各清理主體依照本方案要求。
于6月30日前,1.以市政府及市政府辦公室名義制發的規范性文件由各文件起草和牽頭組織實施部門負責。依照附件1的格式提出初審意見報市政府法制辦。市政府法制辦進行合法性審核后提出審定意見,于8月31日前提請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審定。
由外鄉鎮本部門、本單位審核提出保存、修改或廢止的意見。報市政府法制辦審核備案。2.鄉鎮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門、直屬單位和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組織、機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三)公布階段(9月1日至11月30日)
由清理辦公室負責,1市政府及市政府辦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于11月30日前將決定保留、修改的文件目錄,及修改后的規范性文件文本,市政府網站上予以公布,于11月30日前按照《省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規定》有關規定報送備案。屆時仍未修改完畢的視為廢止。
鄉鎮政府信息公開蘭上公布,2各鄉鎮政府應當將決定保留、修改的文件目錄。于11月30日前按照《省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規定》有關規定報送備案。屆時仍未修改完畢的視為廢止。
由本部門、本單位負責于11月30日前將決定保留、修改的文件目錄,3市政府工作部門和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組織、機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及修改后的規范性文件文本,本單位本部門網站上予以公布,同時依照《省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規定》有關規定報送備案。屆時仍未修改完畢的視為廢止。
五、幾點要求
(一)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清理規范性文件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確保清理工作按時完成。
(二)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
篇2:行政單位規范性文件整治方案
對清理工作進展緩慢、工作不力,本次清理工作將與各部門和各單位行政執法責任制及依法行政考核掛鉤。逾期未完成清理任務或者經過清理予以保存的文件中仍存在問題部門和單位給予核減分值或降低評定檔次,并依據《省損害發展環境行政行為責任追究方法》建議有關部門依法追究相關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為切實做好我市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根據《市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實施方案》有關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清理范圍
全市各級依法設立的派出機關、工作部門(含部門管理單位、本行政區域與本級政府工作部門平級的中省直部門,截至年12月31日前。下同)直屬單位、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組織、機構(含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公室,下同)發布的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具有普遍約束力、可以反復適用的行政公文。
不在清理范圍內。請示、演講、通報、內部工作制度、人事任免決定等內部文件以及項目批復、行政審批(許可)行政處罰等對外部具體事項作出的行政處理決定。
二、清理原則及標準
鄉鎮政府和政府工作部門以及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組織、機構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年12月31日前。原則上一律廢止。確需保留的經市政府法制辦審核同意后重新公布。
各級政府和縣級以上政府工作部門以及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組織、機構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年1月1日起至年12月31日止。依照以下規范清理:
(一)下列規范性文件應當修改。
1.主要內容合法且需要繼續執行。
2.部分內容的順序性、可操作性不強。
3.經實施機關評估需要修改的
(二)下列規范性文件應當廢止。
1.不具備主體資格的組織、機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1)未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公室和政府工作部門管理的事業單位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2)未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部門派出機構、內設機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2.設定內容逾越法定權限的規范性文件。
(1)設定行政許可及面向社會實施的非行政許可審批的
(2)設定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用、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省政府以及省財政和物價部門依照法定權限設定的收費事項除外)
(3)無法律、法規、規章依據。
(4)設定依法應當由法律、法規、規章或者上級機關和其他機關設定的內容的
3.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的規范性文件。
(1)違法規定市場準入條件的
(2)違法設定地區封鎖、行業壟斷等含有地方維護、行業維護內容的
(3)違反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關系原則的
(4)違反行政權力與行政責任緊密掛鉤、與行政主體利益完全脫鉤原則的
(5)違反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的行政決策機制和制度要求的
(6)工作任務完成、調整對象已消失、管理方式改變或者有效期已滿致使規范性文件自然失效或者實際上已經失效的
(7)經實施機關評估需要廢止的
(4.主要內容與法律、法規、規章、政策或者上位規范性文件不一致或者被其替代的規范性文件。
三、組織領導和工作分工
(一)組織領導
組長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擔任,成立市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由市政府辦公室主任趙海濤擔任,成員單位包括市政府辦、市政府法制辦、市編委辦、檔案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規范性文件清理辦公室,設在市政府辦和市政府法制辦,負責全市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組織協調、業務指導、監督檢查和匯總上報等工作;人員從各單位抽調,集中辦公。
(二)工作分工
誰清理誰負責”原則,依照“誰制定誰清理。作如下分工:
由起草或者組織實施的部門負責清理,以市政府及市政府辦名義制發的規范性文件。其中因歷史等原因無法確定起草部門的規范性文件,由實施機關負責清理。
屬單獨發布的由制定機關自行清理;屬幾個部門聯合發布的由牽頭部門會同相關部門清理。撤銷、分立、合并及職能轉移的部門的規范性文件,2市政府工作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由接受其權利義務和有關職能的部門負責清理。
有主管部門的由主管部門組織清理;無主管部門的由其自行清理。已撤銷但由其起草、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仍在執行的單位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由接受其權利義務和有關職能部門負責清理。3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組織、機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自行組織清理。4鄉鎮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四、實施方法
此次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從年4月8日至11月30日。分為3個階段:
(一)準備階段(4月8日至4月30日)成立領導小組。抽調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下發清理通知。
(二)清理與審核階段(4月30日至8月31日)
全面開展清理工作。各清理主體依照本方案要求。
于6月30日前,1.以市政府及市政府辦公室名義制發的規范性文件由各文件起草和牽頭組織實施部門負責。依照附件1的格式提出初審意見報市政府法制辦。市政府法制辦進行合法性審核后提出審定意見,于8月31日前提請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審定。
由外鄉鎮本部門、本單位審核提出保存、修改或廢止的意見。報市政府法制辦審核備案。2.鄉鎮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門、直屬單位和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組織、機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三)公布階段(9月1日至11月30日)
由清理辦公室負責,1市政府及市政府辦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于11月30日前將決定保留、修改的文件目錄,及修改后的規范性文件文本,市政府網站上予以公布,于11月30日前按照《省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規定》有關規定報送備案。屆時仍未修改完畢的視為廢止。
鄉鎮政府信息公開蘭上公布,2各鄉鎮政府應當將決定保留、修改的文件目錄。于11月30日前按照《省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規定》有關規定報送備案。屆時仍未修改完畢的視為廢止。
由本部門、本單位負責于11月30日前將決定保留、修改的文件目錄,3市政府工作部門和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組織、機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及修改后的規范性文件文本,本單位本部門網站上予以公布,同時依照《省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規定》有關規定報送備案。屆時仍未修改完畢的視為廢止。
五、幾點要求
(一)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清理規范性文件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確保清理工作按時完成。
(二)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
篇3:湖南省食品放心工程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綜合評價考核細則
湖南省食品放心工程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綜合評價考核細則
一、政府及領導重視情況。(權重8)
主要考核政府會議研究食品安全工tF情況和政府領導參與食品安全檢查督查情況,要求有會議紀要、簡報、圖片資料等。相關資料有4份以上可評定為A,1-2份為c,其余視情況評定為B或者D。
1.1實施方案制定情況。(權重3)
主要考核有無《食品放心工程實施方案》及方案制定的預期目標完善程度。要求有《食品放心工程買施方案》,有預期目標,有保障措施等。相關資料齊全,目標明確,措施得力可評定為A,有方案、有目標、有措施為c,其余祝情況評定為B或者D。
1.2《食品放心工程實施方案》落實情況。(權重5)
主要考核食品放心工程宴施方案中預期目標完成情況。項目達標90%以上可評定為A,項目達標60%以上可評定為C,其余視情況評定為B或者D。
二、監管保障情況(權重10)
21食品安全綜合監管經費落實情況。(權重6)
重點考核食品安全綜合監管經費撥付及開支情況。有撥付憑證,有資金開支情況,經費比較充足,可保障食品安全綜合監督的基本需要評定為A;有撥付憑證,有資金開支情況,但經費很少,難以保障食品安全綜合監管的基本需要評定為c,其余視情況評定為B或者D。
2.2快速檢測監測體系建設情況。(權重4)
重點考核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網絡建設、檢測儀器配備及運行情況。快速檢測網絡建設基本到位、檢測儀器配備比較齊全,運行情況良好為A,快速檢測網絡建設和快速檢測儀器配備正在實施,已覆蓋50%以上的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大中型超市并開始運行為B;有計劃規劃,正在籌備實施評定為c,無計劃規劃為D。
三、措施落實情況(權重35)
3.1初級農產品監管情況。(權重6)
主要考核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市場準入實施、檢驗檢測體
系建設、“三品”生產等資料和現場情況,看資料和看現場相結合,各占fi0%的權重。標準化生產基地有規范的農產品生產和農業投入品使用檔案;市場準入實施良好;檢驗檢測體系比較健全;完成產地環評面積和‘‘三品”認證數量;蔬菜農藥殘留與生豬“瘦肉精,,控制在指標之內可評為“A”;標準化生產基地各種生產檔案基本規范,基本到位;市場準入已經實施:各項指標能夠完成可評為“c”;其余視情況評定為“B或者“D”。
3.2食品生產環節的監管情況。(權重6)
重點考核有關資料和食品生產企業現場情況,看資料和看現場各占50%的權重。資料應有生產企業Qs認證推進情況,日常監管情況和現場檢查情況,有工作計劃,有會議紀要,有情況總結等。食品生產企業有質量管理體系,現場管理規范有序。相關資料齊全,目標明確,日常監管得力,現場管理規范有序,可評定為A,有方案、有計劃、有總結,企業現場基本正常為c,其余視情況評定為B或者D。
3.3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情況。(權重6)
重點考核計劃措施制定和實施情況資將和超市、農貿市場現場,看資料和看現場各占50%的權重。要求有工作計劃,有會議紀要,有情況總結,現場管理規范有序等。相關資料齊全,目標明確,日常監管得力,現場狀況良好可評定為A,有方案、有計劃、有總結,現場情況基本正常為c,其余視情況評定為B或者D。
3.4食品安全消費環節的監管情況。(權重6)
重點考核餐飲業分級管理情況資料和餐飲、食堂現場,看資料和看現場各占5O%的權重。要求有工作計劃,有會議紀要,有情況總結等,現場符合衛生安全要求。相關資料齊全,目標明確,日常監管得力,現場符合要求,井然有序可評定為A,有方案、有計劃、有總結,現場基本合格為c,其余視情況評定為B或者D。
3.5重點品種(兒童食品和保健食品)整治情況。(權重6)
重點考核質監部門對兒童食品整治情況和衛生部門對保健食品的整治情況。要求有工作計劃(或者會議紀要),有情況總結等。相關資料齊全,目標明確,日常監管得力可評定為A,有方案、有計劃、有總結,運行基本正常為c,其余視情況評定為B或者D。
3.6食品安全事故報告、登記情況。(權重2)
重點考核食品安全事件投訴舉報情況、登記情況資料。有舉報情況登記且記錄齊全評定為A;有記錄可評定為c;其余視情況評定為B或者D。
3.7食品安全事故查處情況。(權重3)
重點考核食品安全事故查處制度、查處措施及實際查處情況資料。相關資料齊全,上報及查處工作及時,處理得當評定為A,有相關資料,上報及查處工作比較及時,有處理記錄評定為c;其余視情況評定為B或者D。
3.8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情況。(只考察,不記分)
重點考核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規劃計劃及定點和推進情況。
四、宣傳教育情況(權重1O)
4.1媒體宣傳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情況。(權重2)
重點考核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利用媒體宣傳食品安全監管情況。有剪報、錄像等資料且較多評定為A;有資料但較少評定為c,其余視情況評定為B或者D。
4.2學校開展食品安全教育情況。(權重2)
重點考核教育部門有關文件資料和工作總結及滿意度測評指標。各方面突出評為A;有相關資料齊全,滿意度測評該項指標達60%以上為c,其余視情況評定為B或者D。。。’
4.3舉辦各種宣傳活動的次數及普及情況。(權重2)
重點考核有關活動計劃、新聞報道資料等。各方面突出評為A;有部分相關資料評為c,其余視情況評定為B或者D。(總分加分項:國家級刊物每篇獎勵1分,省部級刊物每篇獎勵0.5分,
地市級刊物每篇獎勵0.2分。)
4.4監管工作人員培訓情況。(權重2)
重點考核各有關部門開展內部人員培訓情況,要求有培訓計劃、實施情況和情況總結。各有關部門都開展了培訓,效果好,并有相關資料為A;有部分監管部門未開展或者資料不全、有措施但培訓面未達6O%為c,其余視情況評定為B或者D。
4.5培訓情況。(權重2)
重點考核各有關部門開展被監管食品企業從業人員培訓情況,要求有培訓計劃、實施情況和情況總結。各有關部門都開展了培訓,效果好,并有相關資料為A;有部分監管部門未開展或者資料不全、有措施但培訓面未達60%為c,其余視情況評定為B或者D。
五、綜合監管情況(權重5)
5.1食品安全委員會協調機構設置情況。(權重2)
重點考核協調機構設置的有關文件、資料等。市州本級及轄區內縣市區政府都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協調機構并有較為完善的相關工作制度可評為A。市州本級及轄區內設有食品品監督管理理機構的區縣政府都建立了食品安全協調機構并有相關工作制度可評為C,其余視情況評定為B或者D。
5.2食品安全委員會協調機構運轉情況。(權重3)
重點考核協調會議情況,聯合執法情況和信息共享情況、上報信息數量及質量情況等。有較為完整的會議記錄、會議紀要、簡報及實施情況總結,上報信息數量多,質量高可評為A;會議記錄、會議紀要、簡報及實施情況總結很少,上報信息數量很少,時效性較差可評C,其余視情況評定為B或者D。
六、消費者滿意度情況(權重24)
6.1食品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放心程度。(權重10)
主要考核民意測評統計數據,“放心”達到80%以上為A:“放心'及“比較放心’’之和大于80%即為B;“放心,,及“比較放心”之和為6O一80%為C,“不放心”超過40%為D。
6.2食品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農業、畜牧、衛生、工商、質監、教育、食品藥品)的評價情況。(總權重為14,每個部門為2)主要考核民意測評統計數據,查看消費者對各部門的評價情況。以部門統計,評價“好”達到80%以上該部門為A;“好”,及“較好”之和大于80%即為13;“好”及“較好”之和6O一8O%為c,“差”超過40%為D。總計A級部門5個以上總體評價為A:A加B>5,總體評價為B,A加B>4,總體評價為c,其余則總體評價為D。
食品安全檢驗
ABSCIEX的"從農田到餐桌"食品檢測解決方案作為在食品和農業領域采用的食品安全檢測手段,覆蓋了從原材料和加工過程控制,到成品檢驗及產品銷售的全過程。致力于:
1、檢驗食品和飲料的營養成分
2、應對致癌物非法摻雜
3、篩查食品中不明污染物
4、達到或超過農殘分析的新興監管要求
5、幫助食品生產者或監管者檢測痕量水平的過敏原建立在業界領先的技術基礎之上的3200系列串聯質譜儀和EksigentekspertultraLC100液相色譜儀的組合是靈敏的、可靠的、耐用的技術平臺。設計緊湊且性能極高的API3200?系統專為進行小分子定量分析的高通量實驗室而設計,滿足環境、食品安全、臨床醫學、藥物開發等領域中所有類型及不同濃度的樣品測定,提供業界最卓越的可靠性和重復性質譜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