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大課間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共同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健康素質的意見》和《全日制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文件精神,推動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和共青團中央聯合制定的《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認真落實《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條例》。堅持“以人為本,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發展”的宗旨,優化學校體育場地設施設備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發揮育人效益。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走向操場、走向大自然、走在陽光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確保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展。
二、目標和原則
(一)目標
1、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并形成健康意識和終身體育觀,確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實處。
2、讓學生有選擇地參與、學習、享受體育,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潛能。
3、改革學校課間操,優化課間操的時間、空間、形式、內容和結構,使學生樂于參加,主動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覺鍛煉。
4、促進師生間、生生間的和諧關系,提高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和交往能力。
5、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積極向上的學風。
(二)原則
1、教育性原則。開展大課間活動,以達到對學生的促德、健體、調智、審美等的教育功能,重視活動過程的教育。
2、科學性原則。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及特點,以及學校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安排大課間的課程計劃和
活動內容。
3、全體性原則。師生全員參加,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達到全體健身的目的,促進師生間、生生間的和諧關系。
4、創造性原則。根據學校場地的特點,科學合理的安排一些活動內容,考慮今后將藝術、體育融為一體。
三、實施措施
1、時間安排。上午第一節課后25分鐘(初中部)30分鐘(小學部),任何老師不得擠占大課間活動時間。由于天氣原因,不能進行正常室外活動時,各班在教室進行棋類游戲(器材自備)或室內操,由班主任組織安排。
2、制度措施。學校制訂大課間活動時班主任、體育教師的職責,具體有:領導督察制、班主任現場督促制、藝體教師指導制、活動評比制等多種制度。使大課間活動安全有序的進行。
3、人力、物力保障。要求師生全員參與大課間活動,活動中教師既是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又是學生的保護者,同時也是活動者。這樣既能體現國家所提倡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師生關系,有利于構建新型的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活動的器材原則上由學校購置,其它小型、易損器材由各班組織學生自帶。
4、安全保障。學校要分班劃定活動區域,各班學生必須在指定活動范圍內活動,防止出現活動區域不明或學生亂跑的混亂現象。所有場地均安排教師進行現場活動指導,并督促學生注意安全。
5、實行激勵。學校對大課間活動進行定期評比,把大課間活動開展情況作為星級班集體評選的重要依據,這樣既可以樹立學生的集體活動意識,集體榮譽感,又可以促進大課間活動的持續發展。
6、鼓勵創新。大課間活動除時間有具體規定、保證外,在活動形式、內容、空間上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鼓勵體育教師、音樂教師、班主任發揮自身特長,展示自身才干,開發創新體育、舞蹈、球類游戲等多種項目。
小學部大課間安排
一、大課間活動程序安排
1、進場5分鐘
2、廣播操5分鐘
3、分散活動15分鐘
4、集合、退場5分鐘
二、場地安排(就近,具體班級站位由本年級體育老師安排)
1、一年級:南教學樓西
2、二年級:南教學樓東
3、三年級:宿舍樓前
4、四年級:南教學樓后
5、五年級:食堂前
6、六年級:北教學樓東
三、活動內容安排:分散活動時以推薦內容為主,各班可根據實際情況操作,盡量做到顧全點面,讓每個學生活動起來,并注意安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一年級
升旗
儀式
跳繩(長短繩)
踢毽子
跳房子
跳橡皮筋
二年級
升旗
儀式
跳橡皮筋
跳房子
踢毽子
跳繩(長短繩)
三年級
升旗
儀式
跳繩(長短繩)
跳橡皮筋
跳房子
踢毽子
四年級
升旗
儀式
踢毽子
跳繩(長短繩)
跳橡皮筋
跳房子
五年級
升旗
儀式
呼啦圈
踢毽子
跳繩(長短繩)
跳橡皮筋
六年級
升旗
儀式
跳橡皮筋
跳繩(長短繩)
踢毽子
呼啦圈
四、活動要求
1、每班班主任必須到本班活動場地,選擇、設計分散活動內容,
提前準備好活動器材,組織安排本班學生站隊和活動。分散活動時
以推薦內容為主,各班可根據實際情況操作,盡量做到顧全點面,
讓每個學生活動起來,并注意安全。
2、體育老師負責本年級班級的場地安排,并對學生的站隊、廣
播操、分散活動進行指導與監督。
五、注意事項
1、活動必須由班主任到場負責管理,做必要的技術指導。
2、加強安全防范管理。班主任必須加強教育,引導學生安全、
文明、有序的參加活動。
3、如果遇到小型體育競賽,體育老師必須提前到達比賽場地。
各班快速、有序地進入比賽場地進行比賽。
4、活動全程有廣播音樂指揮。
5、由于我校小學部學生人數多,人均活動面積小,戶外集體活
動開展起來難度較大,為了能更好地開展體育大課間活動,各班老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活動內容,鼓勵創編。活動時應提前準備好活動器材,如有疑問請咨詢本班體育老師。
篇2: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安全預案
為了更好地實施我校大課間活動,規范活動程序,嚴密組織,科學管理,努力使學校大課間活動做到安全、高效、有序,特制訂本安全預案:
一、校大課間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學校大課間活動由主抓學校體育工作的副校長直接領導,大隊部制定具體的活動實施方案,全面負責活動的組織落實;班主任具體負責班級活動的組織管理與安全管理工作;體育教師具體指導訓練學生參與活動的操作方法及要求;值日教師負責學生活動的全程管理;總務處負責活動場地器材、廣播音響設備及電力等后勤保障,音樂老師負責集體舞的創編以及各班的教學。
三、學校大課間活動實行課程化管理,活動時間:星期二、三、四,時間上午8:20――8:50
四、安全措施:
1、集合時,班主任或任課教師迅速召集并督促本班學生在指定地點排成兩路縱隊,做到快、靜、齊;進退場時班主任或任課教師跟隨隊伍,全程監管。
2、值日教師按活動要求分布在進退場路線及活動場地分崗定點管理,確保安全有序。
3、每項內容活動時,要求班主任及全體教師共同參與活動操練與管理。
4、學生會干部及值日老師對各班活動質量進行當場量化評分,監督活動秩序。
5、偶發事件處理:當出現活動秩序混亂或學生意外摔倒等現象發生時,教育學生第一發現人應立即發出訊息報告,當值教師第一時間做好現場秩序維護,做好應急處理并立即報告行政值日。
體育組
篇3:小學生大課間活動方案
大課間活動項目單一,學生參與興趣不高、教師對大課間活動缺乏正確的認識易走極端、大課間活動目的性差較為盲目。下面是有20*小學生大課間活動方案,歡迎參閱。
20*小學生大課間活動方案范文1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確保每位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為工作主線,認真貫徹執行教育局關于開展“體育、藝術2+1項目”實施意見的精神,本學期我校根據學生健康發展的需要和體育鍛煉的需求,結合學校的實際,系統地設計了能切實提高全體學生運動技能和鍛煉能力的鍛煉內容和方法體系,促使開展大課體育活動進一步規范化、常態化。并以大課間體育為輻射點,推動學校體育及其它工作的不斷深化。
二、目標和原則
(一)目標
1.改革學校課間操,優化課間操的時間、空間、形式、內容和結構,使學生樂于參加,主動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覺的鍛煉。
2.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積極創新,力求以活動勵德,以活動輔智,以活動健體,以活動塑美,以活動促勞,促進學生五育全面和諧的發展。
3.優化學校體育場地設施設備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發揮其育人效益。
4.全面提高學校師生的綜合素質。
(二)原則
1.教育性原則。充分發揮大課間活動對學生進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視活動過程的教育。
2.科學性原則。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我校從實際出發,采用大課間與短課時相結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課間的課程計劃和內容。
3.全體性原則。師生全員參加,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達到全體健身的目的。
4.創新型原則。根據我校場地小的特點,大課間活動增創了團體操(校操)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動內容,將藝術、體育融為一體。
三、組織機構
組長:高惠娟副組長:滕金花
檢查協調組:李芳、張建良、陳艷芳
體育指導:柏秋香、金艷東、宋菊英、吳蘊雯
成員:全體任課教師
四、活動形式
我校大課間活動安排在每周的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第一節課后(時間為30分鐘左右)的大課間體育活動。采用“先集中――后按項目以班為單位分塊活動”相結合的形式,以音樂為背景串聯活動全過程,旨在全員參與,體現快樂學習,快樂體育,快樂成長的新理念。
五、實施方法
(一)上午大課間體育活動結構模式及各環節的要求
(二)室外大課間體育活動結構模式與各環節要求晴天見表一,雨天見表二。
六、管理措施
1.加強宣傳,提高認識
充分發揮宣傳陣地的作用,大力宣傳大課間活動對學生教育意義和健體的作用,使師生達到共識:大課間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可以帶動學校的其他工作健康和諧地向前發展。
2.完善制度,強化管理
為使大課間活動真正的落實到實處,高質量的進行,我校除了在時間和課程計劃給予保障以外,還要在制度上為大課間活動給予保障。
七、活動要求
1.注意有序開展活動,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須強調大課間活動紀律與安全,并協助體育教師指導活動。
2.各項目活動限在規定的活動區域進行。
3.負責值日的行政要認真做好當天記錄。
4.因學校資金有限,體育器材各班讓學生自己配備些。
5.雨天各班自己安排室內活動。
20*小學生大課間活動方案范文2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認真落實《全日制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堅持一切從學生的終身發展需要出發,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錘煉學生勇敢頑強、堅韌不拔的意志品格,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發展。
二、活動目標
1.開展大課間活動,改革學校課間操,優化課間操的時間、空間、形式、內容和結構,使學生樂于參加,主動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覺鍛煉。
2.通過大課間活動,優化學校體育場地設施設備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發揮其育人效益。
3.通過大課間活動,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促進師生間、學生間的和諧關系,提高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和交往能力,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活動原則
1、全員參與原則。師生全員參加,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達到全體健身的目的。
2、安全第一原則。嚴密場地、器材管理,落實行政值周、班主任、副班主任職責,強化活動過程管理,制訂安全預案,全方位貫徹“安全第一”原則。
3、因地制宜原則。根據我校場地小,在校學生多,人均占地面積不足的特點,采取以年級為單位,分小組活動的形式。
4、科學性原則。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我校從實際出發,以全面落實教學計劃,又不增加學業負擔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課間的課程計劃和內容,將體育融為一體。
四、活動安排
體育大課間活動安排在上午第一節課后,時間為30分鐘。
第一部分:整隊、進場(3分鐘)第一節課鈴聲響后,同學們隨著音樂整齊的走出教室。
第二部分:自由活動----游戲(18分鐘),在正副班主任的帶領下來到操場做游戲,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活動或游戲(內容是可變的,班主任選擇后上報體育組,選用輕快、活潑的音樂)
第三部分:整隊----隨著音樂的節奏進入操場指定位置準備做操。(1.5分鐘)
第四部分:廣播操《初升的太陽》。(3.5分鐘)
第五部分:結束部分----整隊、退場(時間3分鐘)。同學們隨著音樂有秩序的走進教室。
五、組織機構
組長:張玉翠
副組長:張麗鄭進聯王玲玲
成員:各班主任
六、活動時間
上午:7:40預備
第一節8:00~~8:30大課間8:30~~9:00
第二節9:00~~9:40第三節9:50~~10:30
眼保健操10:30~10:35第四節10:45~11:25
下午:1:55預備
第一節1:50~2:30第二節2:40~3:20
第三節3:30~4:10課外活動:4:20~4:50
七、制度建設
活動安全,注意事項:
1、穿運動鞋參加活動,衣著寬松,盡可能穿運動服裝,不能裝、帶各類堅硬、鋒利的物品;
2、在指定位置進行規定項目活動,不能擅自進行其他項目活動,更不能亂竄亂跑;
3、要根據身體情況開展活動,如有身體不適或受傷應立即告知老師;
4、活動時,同學間要互相協作、謙讓,互相幫助,共同做好安全保護工作,不能互相吵鬧、爭執甚至打架。
班主任職責:
1、要加強安全教育,并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識。
2、按《大課間活動方案》準備活動器材,做好安全檢查工作。
3、檢查學生衣著,了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合理安排運動量。
4、活動時,要做好組織及安全防護工作,防止傷害事故發生。
5、如有意外傷害事故,要嚴格按照《傷害突發事件處理辦法》進行處理。
6、及時做好活動記錄,隨時接受各級督查。
大課間輔導員老師職責:
1、室外體育活動,必須跟班到位,協助班主任組織大課間活動,并監督學生活動安全。
2、協助班主任做好突發事件的處理。
注:如遇雨天,大課間活動在室內舉行,活動的內容有:講故事、閱讀體育雜志、課外書籍、詩歌鑒賞、室內游戲等。
20*小學生大課間活動方案范文3
一、指導思想
為了認真落實宜興市教育局、宜興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關于開展“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專項督查的通知》文件精神,進一步樹立學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實推進“陽光體育活動”,有效提高學生身心健康水平,豐富學生的體育活動,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促進學校體育課程的改革和發展,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提高體育活動的質量。根據宜教督(20*)6號和宜教普(20*)5號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活動方案,以落實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活動目的
1、通過體育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并形成健康意識和終身體育觀,確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實處。
2、通過體育活動,促進師生間、生生間的和諧關系,提高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和交往能力,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積極向上的學風。
3、通過體育活動,讓學生有選擇地參與、學習、享受體育,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潛能。
三、大課間體育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王榮清
副組長:毛國祥、邱洪祥
組員:黃華東、趙珍紅、蔣海清、談建強
四、大課間體育活動負責教師:
一年級:吳小仙、趙珍紅
二年級:潘惠芬、朱息妹
三年級(1)班:沈艷、黃繼英
三年級(2)班:潘菊英、潘福南
四年級(1)班:呂明蔚、邱洪祥
四年級(2)班:宗偉、曹雪花
五年級(1)班:李輝芳、毛國祥
五年級(2)班:黃華東、黃漢勤
五年級(3)班:周志娟、吳玲芳
六年級(1)班:史美春、吳秀春
六年級(2)班:沈彩娥、吳立新
六年級(3)班:萬春萍、潘軍
五、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
一、二年級:以游戲為主:
晴天:(捉迷藏、丟手帕、老鷹抓小雞等)在校園內進行
雨天:(講故事、猜謎語、背詩歌等)在教室里進行。
三、四年級:一部分可參考一、二年級游戲內容:另加
晴天:跑步、跳遠、拔河、踢毽、跳繩、徒手操、秧歌舞、武術、呼啦圈等。在校園內進行
雨天:(講故事、演小戲劇、過獨木橋、仰臥起座、夾彈子等)在教室里進行
五、六年級:
晴天:跑步、跳遠、跳高、壘球、籃球、乒乓球、跳繩、踢毽、拔河等。在校園內進行
雨天:(故事會和一些喜聞樂見、學生喜歡的,也可以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由學生自由組織、創造性地開展活動。)在教室里進行
以上活動僅供參考,各班都可以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有序地開展形式多樣、學生喜歡的活動。
六、幾點說明:
1、大課間體育活動領導小組對本校學生大課間體育活動要加強領導,平時經常檢查督促,并組織有關活動方面的交流與評比,樹立先進,帶動全校,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
2、大課間活動期間,有關負責的教師在活動中要認真負責,要重點抓安全教育,堅持不做和杜絕有危險性的行為和動作,始終樹立“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觀點。要帶領你所負責的學生,創造性地開展體育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體會到運動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