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衛生宣傳活動方案
縣、鄉(鎮)各醫療衛生衛生單位、各村衛生所:
20**年10月10日是精神衛生日,我國精神衛生宣傳活動的主題是“溝通理解關愛,心理和諧健康”。促進心理和諧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根據衛生部辦公廳“衛辦疾控函[20**]666號《關于開展20**年精神衛生宣傳活動的通知》精神,為動員各有關部門及全社會共同關注公眾心理健康問題,倡導各級政府部門加大對精神衛生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促進全縣精神衛生防治宣傳及健康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特制定“萬榮縣20**年精神衛生宣傳活動的實施方案”如下:
一、主題
“溝通理解關愛,心理和諧健康”
二、宣傳活動的目的及意義
(一)和諧社會是社會成員的美好追求,心理和諧健康從個體的心靈感受出發,是社會和諧的心理基礎。小我構筑大我,只有社會成員個體的內心和諧健康才能構建起整體的社會和諧。擁有和諧心理,個體可以懷著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未來,笑對挫折,享受生活。擁有和諧心理,團體能夠傳遞信息,分享智慧,眾志成城。擁有和諧心理,社會能夠在理性平和的環境中不斷發展,在健康有序的軌道上繼續前進。
(二)溝通是通往和諧心理的橋梁。有效的人際溝通,不僅可以滿足人認識社會與他人的基本需要,建立社交網絡,改善人際關系,而且有利于深化自我認識,挖掘自我潛能。理解是和諧心理的潤滑劑。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多角度思考和看待問題,有助于建立理性客觀的評價體系,營造和諧友善的生活、工作、學習氛圍。關愛是和諧心理的保溫毯。真誠能體現關心和愛護,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增加情感的凝聚力,讓人們在團結友愛的大家庭中安居樂業。營造溝通、理解、關愛的良好社會氛圍,發動全社會積極參與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問題的防治,動員有明顯精神疾病癥狀的群眾主動到精神疾病防治機構接受檢查和正規治療,共創和諧社會。
(三)在家庭這一基本的社會單位中,親子交流與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長關系密切,在兒童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積極的肯定、贊揚和鼓勵會成為他們健康成長的動力。父母要認真觀察,善于發現孩子的潛力和優勢,引導孩子鍛煉心理能力以及其他技能。通過親子交流,了解孩子,關愛孩子,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其人生成長的初級階段,學會樹立目標,嘗試追求成功,并且在接受與認可之中學會自尊、自愛和尊重他人、博愛天下。
(四)快節奏、高效率、強有力的競爭是現代社會的特點,缺乏交流會讓本來就充滿壓力的職場人群變得更容易煩躁抑郁。營造輕松和諧的職場氛圍需要我們在與同事的相處中擁有坦誠互信的心態。只有在坦誠互信的基礎上加強交流,與領導和同事拉近距離、消除隔閡、增進了解、加強合作,才能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知、上下同欲”。坦誠互信需要我們放下戒備,輕松上陣,在民主透明的氛圍中完善個人的溝通能力,促進個人與集體的和諧共進,真正實現愉快工作、愜意生活。
(五)作為社會生活的共同體,大大小小的社區組成了社會。一方面,溫馨的社區環境可以讓每一位居民在友好的氛圍*享溫情。“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要實現主動溝通――“見面招呼,你好我好;安全生活,互相提醒;陌生人來,主動詢問;鄰里有事,大家幫忙”。另一方面,社區要特別重視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屬的關愛,建立有效的溝通和家訪機制,關心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利益表達。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屬容易被歧視和誤解,而社區支持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恢復及其家屬的正常生活。
三、宣傳活動的組織與領導
成立“萬榮縣20**年精神衛生宣傳活動領導組”,組長由衛生局長賈晉瑋擔任,成員由局公衛股人員,縣疾病控制中心人員及縣級醫院精神疾病專家組成。各鄉鎮衛生單位也要成立相應領導組織機構,一把手負總責,確定專人負責,明確任務目標,真抓實干,真正使宣傳活動落到實處,抓出實效。
四、宣傳的目標人群及活動場所、口號、形式和內容
今年宣傳活動以兒童青少年及其家長和教師、職業人群、社區居民為目標人群:
(一)職業人群
口號:坦誠互信愜意工作
內容:組織主題宣傳活動,圍繞“飄揚的綠絲帶―中國精神衛生標識”的設計活動,舉辦心理健康知識大講堂、精神疾病防治知識展覽和現場咨詢,發放《精神衛生宣傳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識要點》手冊。對指定人群展開《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的測試。
(二)社區居民
口號:理解關愛鄰里和諧
內容:在農村及社區組織專家講座和現場咨詢,現場講解《精神衛生宣傳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識要點》,展出心理健康科普知識展板或掛圖,放映錄像片,發放《精神衛生宣傳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識要點》手冊及其他宣傳資料,接待媒體訪談,組織小型演出活動等。舉行“提倡心理咨詢,促進精神健康”萬人簽字活動。
(三)醫院窗口
口號:握手―提倡醫患握手同行堅持科學戰勝疾病
內容:組織“醫院開放日”活動,展出心理健康科普知識展板或掛圖,開展現場咨詢,舉行科普講座或家屬座談會,放映錄像片,發放《精神衛生宣傳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識要點》手冊及宣傳資料,接待媒體訪談等。在縣級醫院開設心理健康咨詢及預防治療熱線。
(四)兒童青少年
口號:贊揚鼓勵快樂成長
內容:組織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專家論壇和現場咨詢,組織主題班會和精神衛生知識有獎問答,展出心理健康科普知識展板或掛圖,放映錄像片,分發宣傳資料,小型演出或游戲活動等。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問與答”的知識競賽。
五、活動的時間安排及要求
第一階段:組織安排部署(20**年10月1日至10月10日)制定相關的活動計劃,活動流程及活動地點,安排相關責任人,準備相關資料器材等,使活動有序有效的進行。
第二階段:活動具體實施開展(20**年10月11日至12月15日)開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內容的宣傳活動,如電視廣播、會議培訓、專家講座、知識問卷、咨詢熱線、讀物資料等,廣泛宣傳和普及精神衛生方面的知識,激發群眾參與,引起社會關注,確保宣傳效果。
第三階段:活動總結(20**年12月16日至12月20日)
認真總結宣傳活動經驗,12月20前匯報材料各單位以書面形式上報。此次活動將納入項目工作年終總體考核和獎懲兌現之中,對活動開展情況要進行考核評分排隊,獎優罰劣。
篇2:精神衛生宣傳活動方案
縣、鄉(鎮)各醫療衛生衛生單位、各村衛生所:
20**年10月10日是精神衛生日,我國精神衛生宣傳活動的主題是“溝通理解關愛,心理和諧健康”。促進心理和諧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根據衛生部辦公廳“衛辦疾控函[20**]666號《關于開展20**年精神衛生宣傳活動的通知》精神,為動員各有關部門及全社會共同關注公眾心理健康問題,倡導各級政府部門加大對精神衛生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促進全縣精神衛生防治宣傳及健康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特制定“萬榮縣20**年精神衛生宣傳活動的實施方案”如下:
一、主題
“溝通理解關愛,心理和諧健康”
二、宣傳活動的目的及意義
(一)和諧社會是社會成員的美好追求,心理和諧健康從個體的心靈感受出發,是社會和諧的心理基礎。小我構筑大我,只有社會成員個體的內心和諧健康才能構建起整體的社會和諧。擁有和諧心理,個體可以懷著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未來,笑對挫折,享受生活。擁有和諧心理,團體能夠傳遞信息,分享智慧,眾志成城。擁有和諧心理,社會能夠在理性平和的環境中不斷發展,在健康有序的軌道上繼續前進。
(二)溝通是通往和諧心理的橋梁。有效的人際溝通,不僅可以滿足人認識社會與他人的基本需要,建立社交網絡,改善人際關系,而且有利于深化自我認識,挖掘自我潛能。理解是和諧心理的潤滑劑。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多角度思考和看待問題,有助于建立理性客觀的評價體系,營造和諧友善的生活、工作、學習氛圍。關愛是和諧心理的保溫毯。真誠能體現關心和愛護,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增加情感的凝聚力,讓人們在團結友愛的大家庭中安居樂業。營造溝通、理解、關愛的良好社會氛圍,發動全社會積極參與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問題的防治,動員有明顯精神疾病癥狀的群眾主動到精神疾病防治機構接受檢查和正規治療,共創和諧社會。
(三)在家庭這一基本的社會單位中,親子交流與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長關系密切,在兒童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積極的肯定、贊揚和鼓勵會成為他們健康成長的動力。父母要認真觀察,善于發現孩子的潛力和優勢,引導孩子鍛煉心理能力以及其他技能。通過親子交流,了解孩子,關愛孩子,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其人生成長的初級階段,學會樹立目標,嘗試追求成功,并且在接受與認可之中學會自尊、自愛和尊重他人、博愛天下。
(四)快節奏、高效率、強有力的競爭是現代社會的特點,缺乏交流會讓本來就充滿壓力的職場人群變得更容易煩躁抑郁。營造輕松和諧的職場氛圍需要我們在與同事的相處中擁有坦誠互信的心態。只有在坦誠互信的基礎上加強交流,與領導和同事拉近距離、消除隔閡、增進了解、加強合作,才能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知、上下同欲”。坦誠互信需要我們放下戒備,輕松上陣,在民主透明的氛圍中完善個人的溝通能力,促進個人與集體的和諧共進,真正實現愉快工作、愜意生活。
(五)作為社會生活的共同體,大大小小的社區組成了社會。一方面,溫馨的社區環境可以讓每一位居民在友好的氛圍*享溫情。“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要實現主動溝通――“見面招呼,你好我好;安全生活,互相提醒;陌生人來,主動詢問;鄰里有事,大家幫忙”。另一方面,社區要特別重視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屬的關愛,建立有效的溝通和家訪機制,關心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利益表達。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屬容易被歧視和誤解,而社區支持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恢復及其家屬的正常生活。
三、宣傳活動的組織與領導
成立“萬榮縣20**年精神衛生宣傳活動領導組”,組長由衛生局長賈晉瑋擔任,成員由局公衛股人員,縣疾病控制中心人員及縣級醫院精神疾病專家組成。各鄉鎮衛生單位也要成立相應領導組織機構,一把手負總責,確定專人負責,明確任務目標,真抓實干,真正使宣傳活動落到實處,抓出實效。
四、宣傳的目標人群及活動場所、口號、形式和內容
今年宣傳活動以兒童青少年及其家長和教師、職業人群、社區居民為目標人群:
(一)職業人群
口號:坦誠互信愜意工作
內容:組織主題宣傳活動,圍繞“飄揚的綠絲帶―中國精神衛生標識”的設計活動,舉辦心理健康知識大講堂、精神疾病防治知識展覽和現場咨詢,發放《精神衛生宣傳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識要點》手冊。對指定人群展開《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的測試。
(二)社區居民
口號:理解關愛鄰里和諧
內容:在農村及社區組織專家講座和現場咨詢,現場講解《精神衛生宣傳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識要點》,展出心理健康科普知識展板或掛圖,放映錄像片,發放《精神衛生宣傳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識要點》手冊及其他宣傳資料,接待媒體訪談,組織小型演出活動等。舉行“提倡心理咨詢,促進精神健康”萬人簽字活動。
(三)醫院窗口
口號:握手―提倡醫患握手同行堅持科學戰勝疾病
內容:組織“醫院開放日”活動,展出心理健康科普知識展板或掛圖,開展現場咨詢,舉行科普講座或家屬座談會,放映錄像片,發放《精神衛生宣傳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識要點》手冊及宣傳資料,接待媒體訪談等。在縣級醫院開設心理健康咨詢及預防治療熱線。
(四)兒童青少年
口號:贊揚鼓勵快樂成長
內容:組織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專家論壇和現場咨詢,組織主題班會和精神衛生知識有獎問答,展出心理健康科普知識展板或掛圖,放映錄像片,分發宣傳資料,小型演出或游戲活動等。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問與答”的知識競賽。
五、活動的時間安排及要求
第一階段:組織安排部署(20**年10月1日至10月10日)制定相關的活動計劃,活動流程及活動地點,安排相關責任人,準備相關資料器材等,使活動有序有效的進行。
第二階段:活動具體實施開展(20**年10月11日至12月15日)開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內容的宣傳活動,如電視廣播、會議培訓、專家講座、知識問卷、咨詢熱線、讀物資料等,廣泛宣傳和普及精神衛生方面的知識,激發群眾參與,引起社會關注,確保宣傳效果。
第三階段:活動總結(20**年12月16日至12月20日)
認真總結宣傳活動經驗,12月20前匯報材料各單位以書面形式上報。此次活動將納入項目工作年終總體考核和獎懲兌現之中,對活動開展情況要進行考核評分排隊,獎優罰劣。
篇3:大托醫院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方案
大托醫院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方案
20xx年05月31日是第__個世界無煙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煙草業干擾”,口號是“生活遠離煙草,生命擁抱春天”。我中心根據區疾控通知要求,結合我中心實際情況,特制定大托醫院20xx年5。31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的重點普及煙草危害知識,開展控煙干預,以喚起人民群眾勸阻吸煙以及主動戒煙,進一步倡導人們摒棄不良習慣,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活動時間:
20xx年05月31日
三、活動內容與方式
1、在醫院大門口設置宣傳咨詢臺、宣傳橫幅,向過往行人發放控煙宣傳資料。
2、設置明顯的禁止吸煙警示牌,在門診、接診室、病房走廊等處張貼懸掛禁煙標志,向全院工作人員進行禁煙宣傳。
3、向住院病人宣傳吸煙有害健康的醫學知識,告誡病人及家屬禁止在院內吸煙。
4、發動全體醫務人員在工作、診療活動中,適時主動地向病人及家屬宣傳吸煙的危害性,積極勸阻在禁煙區域內的吸煙行為。
5、積極創建無煙醫院。
四、活動要求
活動結束后,將工作的總結以書面形式報告上級主管部門。
[附]
5、31世界無煙日宣傳資料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旨在提醒公眾認識煙草對人們及環境的危害。目的在于警醒世人吸煙有害健康,呼吁人們放棄煙草,為人類自己創造一個健康的生存環境。今年是第__個世界無煙日,主題是:警惕煙草業干擾控煙,口號是生命與煙草對抗。
吸煙不僅影響自身健康,也對他人造成危害,特別是對青少年,大多數青少年在不同場合被動吸煙。由于青少年正在生長發育時期,各生理系統、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對外界環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比較弱,容易吸收外界毒物,損害身體的正常生長。
吸煙損害大腦,使思維變得遲鈍,記憶力減退,影響學習和工作,使學生的學習成績下降。心理研究結果表明,吸煙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煙者減低10。6%。吸煙對青少年危害更大,15歲以下開始吸煙者其死亡率為19。68;20-24歲為10。08;25以上為4。08。說明吸煙開始年齡越早,肺癌發生率與死亡率就越高。
吸煙危害健康!已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我們要從小做起,從我做起,拒絕香煙,爭做無煙青少年!同時我要呼吁:為了大家的健康,不要吸煙!
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發表的一項聲明中指出:“如今煙草已經成為全球的第二大殺手,吸煙所產生的破壞比非典和最近的海嘯還要嚴重,如果維持當前的趨勢不變,到20xx年,每年將有100萬人因吸煙而過早去世。”既然煙草有如此可怕的危害,為什么有眾多的人吸煙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煙草中所含的尼古丁令人上癮,使人對它產生依賴,不容易戒掉;另一個原因是大多數人還沒有把吸煙看成是一個丑陋的,既害人又害己的惡習。相反,認為這是一件很有派頭,很瀟灑的事情。因此,吸煙的人群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人們對它的依賴也越來越強。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香煙生產國,也是最大的香煙消費國。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香煙是由中國人一口一口吸掉的。而在我國的煙民中,青少年又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對青少年來說,吸煙的危害遠比想象中大得多,不僅會導致很多疾病,還會影響骨骼生長發育。這是因為青少年正處于身體迅速成長發育的階段,身體的各器官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對各種有毒物質的抵抗力不強,受煙霧的毒害也就更深,甚至可以導致早衰,早亡。吸煙還可能使青少年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誘發不良行為,甚至引發犯罪。反吸煙已成為我國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為此,我國政府提出了在今后25年中,將我國的煙民總數減少1。1億的總體目標。
為了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更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我們呼吁:全體同學都要自覺地遠離香煙,并勸說吸煙的親友盡量戒煙。畢竟,香煙對我們有害無益;畢竟,沒有煙霧的空氣會更加清新,沒有煙草的生命會更加絢爛!
然而,就在去年的今天,一項針對青少年煙草使用情況的最新調查顯示,中國有20%以上的初中生嘗試過吸煙,近92%的學生認為吸煙肯定會損害健康,但仍有22%的男生和4%的女生表示可能或肯定會在今后吸煙。青少年吸煙在中國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吸煙是造成世界人口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我國嚴重的社會問題和公共衛生問題。資料顯示:成年人吸煙始于兒童期。1996年全國吸煙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5歲-19歲青少年吸煙率為9。7%。青少年吸煙的年齡從1984年的22。4歲提前到19。7歲。控制青少年吸煙,阻止他們加入到吸煙大軍的行列,是社會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艱巨的任務。
學校是影響學生吸煙行為的重要場所。教師的吸煙態度和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對學生起著示范和引導作用。為做好控制青少年吸煙的工作,政府在全市開展了以創建“無吸煙學校”為切入點,從教師的吸煙行為入起,通過開展多種教育活動,提高教師健康知識知曉率,控制在學校的吸煙行為,使適合戒煙的教師逐漸戒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先后有135所中小學被命名為“無吸煙學校”。“無吸煙學校”是指:在校園內(包括教室、會議室、走廊、廁所、操場等)的任何地方無人吸煙;學校不設煙具,不用香煙招待客人;對來訪的吸煙者進行勸阻。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為了摘掉煙草大國的帽子,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我們要大聲吶喊:不要讓煙霧籠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