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當前農村小學教育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
初探當前農村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內容摘要:要在我國人口眾多,教育發展水平參差不齊,農村小學教育一直是其中的軟肋,農村小學教育與城鎮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其中存在著很多問題,生源逐年減少、辦學規模萎縮、教師素質偏低、小學辦學條件差、家庭教育缺陷等等,只有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發展好農村小學教育。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育留守兒童
論文創新點:論文首先從軟、硬件兩主面剖析了當前我國農村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如小學學校硬件環境差、農村小學師資力量薄弱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對我國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教育是國之根本,少年志則國志,少年強則國強。教育決定著國家未來的發展。在中國,農村人口占大多數,農村的教育問題受到國家的廣泛關注,而農村的小學教育是重中之重。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下,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在迅速的發展著,農村小學教育也取得了不錯的提升。但是,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農村小學教育的問題越來越凸顯,不符合和諧農村的發展目標,成為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桎梏。為此,必須加強農村小學教育建設,提升小學教育水平。
我國人口眾多,教育發展水平參差不齊,農村小學教育一直是其中的軟肋,制約著教育水平整體的提升。農村小學教育遠遠落后于城市的小學教育。生源逐年減少、辦學規模萎縮、教師素質偏低、小學辦學條件差、家庭教育缺陷等等,都嚴重制約了小學教育的發展。
一、當前農村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1、農村入學兒童減少,學校分布不合理,辦學規模萎縮
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農村年輕夫婦觀念的轉變,使得農村人口出生率持續降低,學齡兒童逐年減少,農村小學在校人數日漸萎縮。農村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九年義務教育完全免費的政策的實施。為了給孩子更好的起點,越來越多的農村的年輕夫婦寧愿把孩子送去較遠的城鎮小學。一方面,越來越多外出務工的父母選擇了讓子女在其流入地就讀。很多流入地政府對打工子女入學政策開始放寬,開始接納這些孩子進入當地公辦學校就讀,還不用額外交納贊助費、借讀費等,同當地學生一樣平等享用優質的教育資源。這樣家長能隨時照顧孩子的學習、生活,消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城鎮私立小學在招生方面,也想方設法爭搶生源,提供一系列的優惠和高質量的服務。等等這些讓農村小學招生越來越困難,小學生數目也日漸減少,使得學校不得不縮小規模。也就有一些地方開始讓較小規模的小學進行合并或者停辦。使得辦學質量更加惡化,生源又會減少,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一些小學升值因為班額小,老師少,不得不采取包班教學。著不但增加了老師的教學難度,教學質量也難以保證。學生學習效率肯定也會大打折扣。家長更加不信任學校。
2、師資力量薄弱,教師整體年齡偏大
篇2:小學教育科研檔案管理制度
威海市碼頭小學教育科研檔案管理制度
為促進教育科研檔案工作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不斷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使教育科研檔案更好地為教師服務,為提高教育質量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我校教育科研檔案工作實際,特制訂本制度。
一、立卷歸檔學校、區、市、省、全國級教育科研立項課題均要立卷歸檔。各級的立項課題結題二個月后由學校教科室負責人將所有材料(立項文件、課題申報表、實施方案、實驗報告或結題論文,以及調查材料等)立為一卷。
二、裝訂成冊檔案按文件內容進行分類并裝訂成冊,標題簡明確切,書寫整齊,編好明碼。
三、分類存放按明碼順序分類存放,擺放整齊,存放處有防火、防盜、防潮、防塵、防光、防霉、防鼠等設施。
四、保管期限省、國家級立項課題保管期限為永久,區、市級立項課題保管期限為長期,學校立項課題保管期限為短期。
五、借閱利用因工作需要借閱教育科研檔案,應履行借閱登記手續,用后及時歸還。查閱時不得污損、卷折,不得在卷內劃線、打圈、批注和涂改。若需要復印,請示有關領導批準后方可復印。
篇3: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徽寧路第三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一、管理目標
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由校長主管,下設分管領導。通過制定學校科研管理制度,使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在課題申報、中期管理、具體實施、獎勵等方面更加規范。
二、學習制度
1、加強理論學習,以理論學習促進自己的觀念轉變和認識的提高,指導教育實踐和教育研究,為自己的科研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持。
2、學校為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創造條件,聘請有關專家來校指導課題的研究。平時加強與圖書館的聯系,及時為課題研究的進行提供相關的資料和書籍。
三、申報制度
1、學校及時發布區級課題的申報信息,并組織力量做好課題立項、論證等工作。
2、每年9、10月份,學校組織教師進行課題申報,并認真填寫校級課題申報表,申報者要比較詳細地寫出課題研究的方案,由學校審核批準為校級重點和一般課題。
3、學校要求全體教師積極投入課題研究,特別是骨干教師、青年教師(40歲以下),要做到人人有課題。
4、申報課題的形式可個人申報,也可以教研組申報,個人參與合作共同研究。課題的研究內容要貼近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到小而實,要服務于學校的重點課題。
5、一經申報,課題組的教師或個人要積極主動地進行研究,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要上研究課。課題負責人對情報資料進行收集整理,課題一旦結題,要做好歸檔工作,按時完成結題報告。
6、課題實施時間超過一學期的,課題組要做好中期的自查及匯報。
7、學校每年撥出一部分經費用于教育科研,用于課題組購買圖書資料、問卷及資料的復印等其它所需的支出。
四、獎勵制度
1、為了推動學校教育科研工作,鼓勵廣大教職工參與課題研究,學校每一年舉行一次校教育科研成果評獎,經有關專家及科研小組評審,獲成果一、二、三等獎的,在考核中分別獎勵120元、100元、80元,鼓勵獎40元。
2、教育科研在市、區、校級課題立項成功,校方向課題參與者發放課題開題獎,獎額視參與人數而定。教科研榮獲市、區級成果等第獎的課題組負責人獎400元、300元,其他組員視承擔課題的多少獎200~100元不等。
3、在區、市、國家刊物上發表論文的獎勵為100元、200元、300元,在同等條件下可優先評為先進。文章在區、市會議上交流的獎120~160元。在校級匯報交流的獎30~60元。
4、教育科研獲獎的將記入教師本人的業務檔案。
5、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學校將評選教科研個人先進。
6、學校每年組織一次科研研討會,進行科研成果的交流。
7、教科研成果評獎必須達到以下幾點要求:基本按時,案幾劃完成課題方案;論文符合課題研究報告的基本內容和要求;論文具有客觀性、準確性、可讀性。
8、征文在區、市、國家范圍內獲獎的獎80元、100元、120元。
9、課件在校、區、市、國家范圍內獲獎的獎60元、80元、100元、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