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及對策
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及對策
龍門鎮(zhèn)中心學校李山
我們學校的數學教學質量一直以來,都不能做到面對全體,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課堂效果不盡人意,現就我們學校的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及對策說說我個人的幾點想法。
一、課堂教學低效的現狀
1、課堂上老師講授過多
在我們學校的數學課堂上,經常聽到數學老師整堂課都在講,有的講得很賣力,嗓子都變啞了,還在繼續(xù)。從授新課的講,到完成練習、作業(yè),很多老師總是怕學生學不會,給學生讀出已知的條件,要解決的問題,還提供很多解題方法,老師不停地講,學生只是被動地聽。完全成了裝知識的容器,下課了雖然老師講得很辛苦,但學生還是一頭霧水,似懂非懂。
例如:一年級老師教1-10的分與合時,老師一直講4可以分成幾和幾,5可以分成幾和幾,6可以分成幾和幾……9可以分成幾和幾,講完了例題,又講試一試,想想做做的練習題。老師覺得內容太多,學生不容易記,再講一遍,學生一味地聽,聽到下課,很多同學還不懂得10以內的數的分與合的方法。
2、教學方式單一
在課堂上有時會發(fā)現教師的課前準備非常充足,如大小黑板、圖片、課件、測量工具等,但如此精心準備的課堂有時卻是低效的,因為教師只能按既定教案上課,無法應對學生的臨時課堂情況進行及時的調整,課堂上雖然有教師對數學知識與數學方法的單向信息地傳遞,卻沒有學生接受、理解、運用知識和方法的信息反饋。
3、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平時沒有注重訓練學生的口算、筆算能力,平時很少給學生口算的機會,更不用說口算比賽了。在教學生進行比賽時,老師大多都是講完例題,讓學生做做練習、作業(yè),錯的又不能及時糾正,加上老師很少給學生鼓勵性的評語,他們確實認真計算的積極性。為了省時省事,現在的學生使用計算器完成計算題的現象很普遍(不要求用計算器完成的題),久而久之,學生的計算能力已退回零點了。考試的時候,單單是計算題就丟了很多分。
4、急功近利,簡化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只重視結果,不重視過程。如一教師教學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時,只是輕描淡寫地告訴學生,求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怎么來的,然后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學生就是背熟了,也不懂得運用。
5、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
學生的參與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卻錯誤理解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本質,活動流于形式。教師對于合作學習只留于形式,合作活動無實質,學生缺乏問題意識和探究欲望,被動地、無趣地進行“討論”。因此,學生內在的思維和情感并沒有真正被激活。
二、數學課堂教學低效的對策
為了學生成績的提高,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成為所有老師亟需解決的問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尋找對策。
1、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在課堂改革的不斷探索中,老師的觀念必須改變,千方百計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積極參與,主動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中體會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己解決問題,不斷創(chuàng)新的能力。只有學生的互動參與,才能讓知識消化得更快。
2、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被越來越多地引入課堂教學過程,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可以暢所欲言,互相取長補短,展示個性化的獨到見解;也可以互相啟發(fā),彼此分享知識、經驗和智慧。只有真正地把合作學習落到實處,才能達到互相傾聽、交流、補充,互相促進,共同發(fā)展的目標,才會在合作交流中學會尊重他人,使自身的才能得到充分發(fā)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獲得和提高。
3、提高課堂提問技巧
課堂提問要給學生留有探索的空間。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同樣課堂提問也應該是面向全體學生,這就要求教師設計課堂提問要能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教師所提的問題應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問題要難易適中,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提問的“度”。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鞭r村學生的學習活動,主要在課堂上,老師必須向課堂要效率,千方百計地提高課堂學習質量,盡量使學生在課堂上消化知識。這是我個人的淺陋見解。
篇2: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堂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迅猛發(fā)展促進了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進步,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融入到課堂內外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它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掌握及運用,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先進的教育技術不是萬能的,它只是一種教學的輔助手段,是為教學服務的。我們不能過分依賴先進的教育技術而忽視了個人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更不能忘記教育技術的運用和實踐也必須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我們只有結合學科特點、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時機,合理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課堂教學;問題分析;對策
隨著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輔助教學,對克服教學難點、提高教學質量確實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輔助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發(fā)現了部分教師在認識上和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分析了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給出了基本的解決辦法。
課堂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問題的分析
1、夸大了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們發(fā)現有些教師缺乏對現代教育技術內涵的全面理解,僅把現代教育技術視為傳統教學的電子化工具。多媒體成了黑板搬家,教師將授課的有關資料盡可能多的羅列到課件中,在課堂上忙于點鼠標看課件,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少了,教師充當了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員和講解員。這樣的課堂教學,過分依賴感官材料,會弱化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難以發(fā)揮。另外,有的教師把課件制作的過于華麗,分散了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的注意力,由于長時間的聲、光、電的綜合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長時間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也容易使身心疲倦。
2、拋棄了傳統教學的手段?,F代教育技術作為現代教學輔助工具,為教學注入了活力,使長期困擾教師的某些教學難點迎刃而解,在教學中確實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發(fā)現有些教師,為了求新、求異,把信息技術的應用放在首位,凌駕于教學內容之上完全拋棄了傳統教學手段,對于課程的分析、推理、實驗等關注很少,傳統教學媒體基本不用,板書基本沒有,可以說離開了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課程根本無法開展。
3、淡化了教學主體的參與性。從目前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情況看,有些教師過于注重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從頭到尾都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講解,像是講座或者學術報告,大屏幕成了信息的海洋,學生根本來不及閱讀和消化。從過去的教師以語言、粉筆和黑板為形式的“滿堂灌”變?yōu)楝F在以語言加多媒體課件為形式的“滿堂灌”[3]。同時多媒體課件傳輸信息量更大,學生是很難接受的。用這樣的教學形式進行課堂教學,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減少,大部分時間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因而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就難以發(fā)揮。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演示代替了學生的主動思考,一堂課下來看似什么都有,學生的實際收獲卻不多。
4、忽視了教學設計的環(huán)節(jié)。有的教師認為只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就可以達到優(yōu)化教學的目的,對現代教育技術和課堂教學過程整合不夠,對教學主體認識不足,對教學策略、方法運用不好,缺乏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傳播學、教學設計等教育技術的基礎理論知識,不會進行系統化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中教學設計沒有體現,對教學過程缺乏駕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