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糾正學生數學計算中粗心毛病

糾正學生數學計算中粗心毛病

2024-07-31 閱讀 1625

如何糾正學生數學計算中粗心的“毛病”

粗心是人們在生活學習中的一種常見現象,不僅孩子身上存在這種毛病,在我們這些成年人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只是粗心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現得更明顯、更突出。我們經常會看見這樣的情形,家長們打電話給老師,或者家長相互見面后經常會問的一個問題是:孩子粗心怎么辦?每當我們翻開孩子的作業本或者試卷,看看出錯的地方多半是一些最簡單最基本的題目,甚至漏題沒有做。于是做父母的有的苦口婆心對孩子進行矯正,有的大發雷霆對孩子進行訓斥,而孩子呢卻依然故我,毫無改進,這令許多家長們傷透了腦筋。借此機會,我將與家長們探討一下孩子粗心的表現、家長認識的誤區、粗心發生的原因和怎樣糾正粗心的毛病等四個方面的情況。

一、孩子粗心的三種原因

通過上述這些現象和家長們的認識誤區,我們會發現,在簡單的現象背后有著深刻的內在原因,粗心的發生并不是偶然的。那么它為什么會發生呢?又是怎樣發生的呢?下面講講第三個方面的內容,孩子粗心的三個原因。

(一)注意力不集中

粗心與注意力有密切的關系。注意力差的孩子,在視知覺把收到的信息傳遞到大腦進行分析時,信息會受到干擾,就容易出現錯誤、遺漏或遺失,從而導致粗心問題的出現。從生理層面分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0-6歲的早期教育。研究表明,大多數在走路前沒有充分爬過的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學習中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身體的協調性差,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動,妨礙了他們從外部世界獲取有用的信息,許多感官信息未能傳遞到大腦,從而出現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現象。視知覺不是視覺,視覺是指眼睛看到的信息,而視知覺是把眼睛看到的信息傳遞到大腦,對看到的信息進行加工的能力。

為什么有的孩子把69寫成96?為什么有的孩子總把十位數與個位數相加,對位不齊?為什么有的孩子答案計算正確,抄寫時卻抄錯了?這都與孩子的視知覺能力有關系。

篇2:四年級數學上階段計算錯因分析及改善方法

關于四年級數學上階段計算錯因分析及改善方法

本班學生的計算錯誤原因,采取針對性糾錯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計算技能和正確率。結合實際我的做法是:先分析錯誤原因,再采取糾正措施。

一、分析原因:

學生在計算中出現錯誤原因是多方面的,實踐中我發現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知識方面的原因

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數學知識是建立在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基礎上的。學生只有正確掌握了與四則運算的有關概念,才能正確地進行計算。但是實際往往學生口算不熟,筆算不準,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口算能力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地組織口算訓練,有助于提高筆算的速度和計算正確率。

(二)學生心理方面原因

感知比較籠統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品質差。由于計算本身沒有情節并且外顯形式簡單,這樣更容易造成小學生感知粗略、籠統、不夠具體,再加上學生看題、讀題、審題、演算過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計算式題中的數字、符號抄錯。瞬時和短時記憶易出錯。記憶是學習的基礎、知識的儲存、積累和更新都要依賴于記憶,無論是口算還是筆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時記憶力做保證。一些學生由于短時記憶力發展較差,直接造成計算錯誤。情緒不穩定。小學生在計算時,總希望能很快得到結果。因此,當遇到計算題里的數據較大或算式顯得繁時會產生排斥心理,表現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認真地審題,沒有耐心去選擇合理算法,從而導致錯誤出現。

(三)習慣方面的原因

有的學生在計算時不認真審題,做完后不愿檢驗;書寫時馬馬虎虎,字跡潦草,0寫得像6,6寫得像0,5寫得像8,把3寫成8等,有的筆算不打草稿,無論數字大小,一律用心算,有的沒有專用草稿本,亂打草稿。這些不良習慣,也是導致計算結果出錯的重要原因。

二、糾正措施:

(一)加強基礎知識教學是計算的關鍵

有些計算錯誤是由于運算的基本概念和算理不清造成的,為防止學生出現算理方面、計算法則方面的錯誤。教學時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加強算理計算的教學,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算理、計算法則,這是正確地進行計算的前提和基礎。如果學生不能將基礎知識掌握,靈活運用計算法則和計算技能,那么,學生的計算正確性就不能得到保證。如在教學四則運算時,學生必須掌握運算的順序和簡算方法,運算順序搞錯,那么計算結果也就錯了。再如教學多位數的乘法中,面對每次乘得的積的對位問題,有的學生只是記住了豎式的對位形式,可是遇到了乘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情況,錯誤率就會增加,因為學生的認知停留在形式模仿上,而對算理的理解也是模糊的。針對基礎知識出現的錯誤,平時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每天都讓學生做十道用豎式計算并驗算,對每位學生的計算我采取認真批改并加以評比。貴在堅持,學生的計算興趣和能力等方面都提高了。

(二)加強口算訓練是計算的基礎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筆算能力是在口算準確、熟練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沒有口算的基礎,筆算就無從談起。因此,培養計算能力,要從加強口算著手。計算一道筆算四則運算題,有時用兩三個,多則用二十多個基本的口算,而這些基本口算中若有一個出現錯誤,那么整道筆算題就全錯了。對進位加、退位減,表內乘法和除法,更應讓學生熟練計算,每天堅持3~5分鐘口算訓練,形式應靈活多樣,并結合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口算練習要做到天天練,逐步熟能生巧。要求學生做到正確熟練、脫口而出。通過堅持不懈口算訓練,使學生形成熟練的口算技能技巧,達到正確、迅速、靈活的口算目的,學生的計算水平和正確率取得了明顯成效。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是計算的保證

學生在計算中出現的錯誤,大多數是粗心大意、馬虎、字跡潦草等不良習慣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計算能力的保證。平時計算時要求學生做到:認真核對數字和符號,計算題是由數字和運算符號組成的,比較單調。計算過程中容易產生視覺感官的疲乏,相似的數字和符號容易混淆。因此,抄題和每步計算時,都應當及時和原題或上一步算式進行核對,以免因為抄錯數字或運算符號而白忙一場。認真書寫、審題和計算,特別演草本要認真書寫。作業、練習的書寫一定要工整和規范,數字間要有一定的間隔,豎式要相同數位對齊,條理清楚。計算時必須先審題,弄清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沒有簡便的計算方法,然后再動筆計算。養成自覺驗算習慣,不僅可以看出計算過程和結果是否正確,還能培養學生自我評價能力,使學生養成仔細、嚴格、認真的良好習慣。檢驗時做到耐心、細致,逐步檢查,發現錯誤及時糾正,教師應教給學生一些常用的檢驗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估算法等這樣能保證計算的正確率高。

通過對本班學生計算題失誤成因的分析研究,采取對大量的錯例分析,采取一些具體可行的方法,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正確率,減少、避免了計算中一些不必要的錯誤;通過研究學生在計算中的一些不良心理,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促進了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通過整個研究與實踐,我總結了以上提高學生計算正確率的有效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