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散文體裁課文該教》專題研究

《散文體裁課文該教》專題研究

2024-07-31 閱讀 7467

《散文體裁的課文該如何教》專題研究

**年5月31日,海口市第二十小學語文教研組組員齊聚五(3)班,觀摩海南省省級骨干教師楊艷校長的教學示范課《望月》。

《望月》是蘇教版第十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散文,以“望月”為聚焦點,雖形散而神聚。如何教好散文體裁的課文,楊艷校長給大家做了很好的示范。

散文是情的文學,《望月》一課有清幽曠遠的意境美,有獨具中國文化內涵的語言美,有小外甥新奇天真的想象美。楊艷校長在授課過程中,通過音樂、畫面,以及和作品基調一致的語言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與作品的情感共振,與作者進行激情碰撞。在細微之處,又處處體現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語用”教學原則:“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

聲情并茂的導入

如水流淌的月色

“誦明月之詞,歌窈窕文章”向來是歷代文人墨客的雅事,在月光清輝下,老師和孩子們再現賽詩情景,盡情誦讀…“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明凈清雅江上月,“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游子愁緒難眠思鄉月…

“詩,和月光一起,沐浴著我們,使我們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孩子們在讀中悟,悟中讀,課外積累賽詩更精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你展示的是大氣磅礴的邊疆月色。“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看到了詩人月下獨斟的孤寂身影…

小外甥對月亮充滿童真的幻想在老師重新編排下,儼然就是一首現成的詩。

你眼中的月亮又是什么樣子的呢?童言妙語,句句天真爛漫。

葉圣陶先生說過“貴窮本然”。本節課在重點字詞的理解上,第二段寫作方法的滲透上,課后作業拓展閱讀的布置上,無一不體現了楊艷校長對語文教學本然的回歸,強化“語用”意識,打造“語用”語文課堂,讓學生學以致用,扎扎實實提高語文素養。

課后,羅國群校長做了《如何開展主題教研》的專題講座,他指出要基于教師發展,基于學生發展開展教研,要善于、勤于梳理知識,找準學生問題所在,引導學生自主提升。楊艷校長結合《望月》一課做了《散文體裁的課文該如何教》的專題講座,并在組內展開討論。

中國文化,海南省,海口市,音樂,文章

篇2:小學課堂教學專題研究月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發展的生命線。通過本次“課堂教學研究月”活動,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的研究實踐,加強新課程理念的學習,把新的教育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之中,達到“2個落實”,即落實課堂訓練,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落實過程管理,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二、研究目的

1.通過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研究如何落實三維目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通過年級組說課、聽課、評課,教研組示范,探索校本、組本研訓模式,落實課堂訓練,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落實過程管理,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3.通過開放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透明度。

三、研究重點

1.研究課堂教學行為:教學環節設計、提問(過渡)設計、問題預設、資源捕捉及課堂訓練等

2.研究落實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四、組織領導

教導處策劃,各學科分管與教研組長共同組織,全體教師共同參與。

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彌得璽

副組長:郝建平

組員:劉春年、賈軍會、李斯賢、

蔡風鈴、張燕燕、史春英、

徐林、楊淑麗、昔紅梅

五、活動安排和具體要求

本次教學月分四個階段:

準備階段、實踐階段、展示交流、總結表彰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4月7日――4月10日(第七周)

1.安排本次活動。

2.召開年級組會議,說課。

第二階段:實踐階段4月12日――4月25日(*周)

1.醞釀研究課題、內容。年級組研究主題、內容的確定可針對教育教學中的薄弱環節,以年級組同學科同講一節課為活動內容,可結合新教師的成長需求,可結合教研組課題研究。整合多元因素,形成模塊式、結構式的研究內容。

2.每個教師寫出一份翔實的教學案例;

3.組內磨課。在教師個體備課基礎上年級組開展集體說課、備課活動,豐富完善課前預設,使教學環節設計與教學目標落實相匹配,便于聽課對比。

4.聽課評課。聽課注重教師語言和對學生提問的回應,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方法的獲取,注重教師對課堂生成資源的捕捉回應,注重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機智和創新,注重課堂教學訓練的落實情況,注重教學效果的測評。評課注重解剖教學中的亮點和存在的問題,注重教師的語言素養和課堂情感,注重課的反思重建。

5.推展示課。各年級組推薦一節展示課,展示教研組研究主題、研究過程及研究成果。

第三階段:展示交流4月26日――4月30日(第十周)

1.展示準備。各教研組對展示課進行集體備課、教學、研討。

2.展示交流。

(1)課前組長進行教研組研究主題、研究過程、展示課教學設想、預期目標陳述。

(2)執教老師進行教學展示

(3)一人主評,集體評議

3.評課。

(1)教研組長、執教教師寫出個人翔實的教學設計、教案和教學反思。

(2)評課要求做到“三點”,即:找到一個亮點、發現一個疑點、獻上一個金點。

第四階段:總結表彰5月

1.活動總結。教師、教研組長、學校分層總結。教師結合本次活動選擇某一專題(如:課堂教學行為、教學目標落實、教學研究主題、教師的語言藝術、校本研訓、教師專業成長等)撰寫一篇論文或案例。教研組長結合本次活動撰寫教學研究、教師成長的心得體會及今后組本教研的設想。

2.評選表彰。本次活動設以下獎項:

合作共進獎(年級組)

教學能手獎(展示課老師)

優秀案例獎(最優案例獲得者)

五、活動要求

1、各年級組長要切實負起責任,結合各自的具體情況,確定本年級各學科所講內容,并安排好教師授課時間、評課時間;

2、保級領導要按時到位,做好個環節的指導、落實工作;

3、年級組內上課、聽課要求全體教師參加,并結合評課評出確實能代表本組水平的課堂教學參與校級教學能手評選;

4、各年級組的推薦課及最終的評選結果要納入到年級組長期末量化考核之中;

5、為了避免活動與教學常規的沖突,將聽課均安排在每天的早自習,要求同組同學科教是全部參與;

6課堂教學的評選主要以課堂訓練的落實情況作為主要標準,課后聽課教師要采取一定的方法進行檢測;

7、全體教師要高度重視此項活動的落實,校級示范課學校將授予“校級教學能手”稱號,并予以獎勵,并作為上一級課堂教學參賽的人選記入學校檔案。

*.4

篇3:小班化教學有效性專題研究

小班化教學有效性的專題研究

、一、問題提出:隨著農村小學學生人數的減少,一些還未進行教育資源整合的學校,開展小班化教學已成為必然。通過這次鄉村邊遠教師的培訓后,如何認識小班化教學的優劣勢,揚長避短,實施小班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成為我在學校教學工作的重點。為此制定了專題的研究。

二、實施計劃:

1、堅定信心,提高認識:

小班化教學的優點有如下幾點:

(1)從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來看,小班化教學,在人數少和空間相對大等有利條件下,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了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主動地學,生動活潑地學,和諧地全面發展。使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學習活動。培養了每個孩子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

(2)從學生的個性發展來看,小班化教學能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機會張揚個性,表現自我。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們會表現出更為主動和積極,參與面更廣,個性更為鮮明。能使學生愉快、自由地學習,成長。

(3)從課堂教學的角度來看,教學的空間大為增加,師生間、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動的頻率與密度隨之增大,教師利用擴大了的空間與充滿人性的教育環境,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時間與空間,并通過加強指導與交往,強化了對學生的學習乃至人格的影響,從而大大提高了每個學生接受教育資源的程度。

2、制定時間:

第一階段: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