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老師教育反思玩中學可以有

小學老師教育反思玩中學可以有

2024-07-31 閱讀 5213

兒子擺弄他的電學實驗器材盒,連連招呼我過去。我才不,如果不是電學太抽象,我物理也不至于那么糟糕。而他,干脆坐在地上,把那些小零碎擺開,念念有詞。

他從小喜歡自己搭建軌道,做出各種交通標志,再把小汽車標號,當然,還有停車場之類的“設施”,總是玩的不亦樂乎。我習慣于他的安靜。

很久,我到他屋里,坐在書桌前翻看。他湊過來,“老媽,你知道電壓怎么表示嗎?”哼,小看我,“U,單位是V,伏。”我可是理科生哦。“那電流呢?”他以為我是“瞎貓撞到了死耗子”。我卻對答如流“電流用I表示,單位是安,A。”我得意地看著他,我從小是個聽話的孩子,公式概念都會乖乖地記。“那它們的關系呢?”他追問。“電壓除以電流等于電阻,電阻用R表示,單位歐姆。”

哈,小子,不要挑戰(zhàn)你老媽的記憶力。

“那你能告訴我,一個基本電路由什么組成嗎?”他表示不服。這個?我腦子飛速地轉,“電線,燈泡,電池。”我給出三個熟悉的物件。他笑:“老媽,咱可以專業(yè)點不?導線,用電器,不是非得用燈泡,電池是電源的一種。”好吧,好吧,我太生活化了。

就這么一問,我腦子中出現(xiàn)了并聯(lián)電路和串聯(lián)電路,塵封的記憶。

這時,兒子見我稍有興趣,拿出他的寶貝:“媽,你擺一個基本電路試試唄。”哈,還怪好玩呢。有閘刀,不對,兒子說是開關,也是,還得有開關,否則,如何控制。導線,不再是那種露出銅線往是擰的老式電線;電池、燈炮、開關都沒有裸露出來,裝在我叫不出名字的底座上,很好看。用導線連的時候,只需要擰螺絲,然后連上,過程我說不清。裝好后,按下開關,我期待著燈泡亮起。可惜,沒有。怎么回事,我不懂。兒子換了一個小燈泡,還是不行,拿來電壓表,沒有讀數(shù)。他說,線路的問題,仔細檢查,有一根沒連好。當燈泡亮起的時候,我居然很激動!

我摸著電壓表,他又拿來電流表,我感慨:“我們上學的時候,只會在紙上畫簡單的電路圖,圍著看老師做實驗時,那么大的電流表,電壓表都不敢動,怕碰壞了。”兒子同情地看著我“憶苦思甜”,讓我把他的電壓表拿在手中,滿足我當年的愿望。還好心地提醒我,電壓表需要并聯(lián)到電路中。

于是,我又連成一并聯(lián)電路。

如果那個時候,我們能有這樣的一個器材盒,就不至于紙上談兵了,不用費勁地想象并聯(lián)到底怎么玩兒。

如今的孩子,真幸福。現(xiàn)在的學習,真的可以很直觀。學,的確可以在玩兒進行。

我信了。

篇2:小學老師教育工作反思師生關系對學生影響

記得有一本書上這樣說:“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因為學生心理的發(fā)展很容易受周圍的人際關系的影響,其中不同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影響更為明顯。

我覺得,師生之間心靈彩橋的建立,要求教師不僅應是知識的傳授者,智慧的啟迪者,更應如慈愛的父母、知心的朋友。而要成為這種多元角色,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就不應局限于課堂上與學生隔著課桌的學習問題“問答”式的交流,而要走進學生的生活,熟悉、掌握他們的年齡特點、思想狀況、興趣愛好及社會對他們的影響,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教育活動。在工作中,我用看、聊的方法去了解學生。看就是看學生在學習、課外活動中的表現(xiàn),了解學生的思想、興趣;聊就是通過與學生聊天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喜怒哀樂、內心世界、愛好和語言。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語言是心與心溝通的橋梁。通過這兩種方法,讓我對每個學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我在與學生交流的時候,也從不把自己當成老師,而是以一個大朋友、一個傾聽者的身份去真誠地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這樣也拉近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覺到?jīng)]有距離感,愿意跟你說真心話,愿意讓你去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然后我將這種了解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就有種得心應手的感覺,師生的配合也就非常地的默契,從而完成了教學目的。

正是由于我的這種真心相對,真誠地與學生交朋友,既縮小了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讓我從容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一舉兩得的目的。

篇3:小學老師教育反思要放下老師架子

英國一位同行的故事,更發(fā)人深省。

這位英國老師調任一個差班的班主任,班上孩子都很調皮。老師第一堂課就跟他們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課了,老師對他們說:“孩子們,你們要是把學習成績搞上去,我就去吻校外牧場里的一頭豬。”這些調皮的孩子問:“老師,這是真的嗎?”老師說:“而且我要吻的是一頭你們認為最大的母豬。”孩子們都希望老師去吻一頭豬。

從那天起,他們的課堂紀律變好了,學習積極性變高了。即使有貪玩的,別的孩子也會提醒:“難道你不希望看到老師去吻那頭肥豬嗎?”半年后,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

圣誕節(jié)的前夜,孩子們對老師說:“老師,你可以去吻那頭豬了嗎?”老師說:“當然可以。”于是,老師帶著這群孩子穿過公路,來到牧場。孩子們在豬圈里找到了一只特大特肥的豬。老師走近那頭肥豬,輕輕地吻了它。孩子們在豬圈外笑得前仰后合。

這個異域故事,在一些老師聽來可能覺得荒唐可笑,可能還不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