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資源整合讓遠程教育與習作教學牽手而行

資源整合讓遠程教育與習作教學牽手而行

2024-07-31 閱讀 9246

讓遠程教育與習作教學牽手而行

[摘要]進入21世紀,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掌握信息,那就必然落伍,就要被淘汰,國家農村遠程教育給邊遠山區的教育教學注入了活力、帶來了生機。學校自安裝遠程教育以來,師生在教育教學中積極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有效的提高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給學校帶來了許多可喜的變化。本文主要通過敘述在應用遠程教育資源提高習作教學中的一些做法,以遠程教育引領習作教學,使習作教學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關鍵字]遠程教;習作教學;資源整合

《新課程語文標準》關于寫作的總目標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進行寫作。”[1]而現實生活中學生普遍患有作文畏難癥,不論是命題作文,還是給材料作文,教師在提出寫作要求后,盡管反復提示、啟發、引導,從選題一直到開頭結尾,甚至細化到了遣詞造句,但學生還是不知從何下筆,常有“無話可寫”之感。寫出來的作文“假”、“空”、“抄”、“俗”的現象嚴重,“假”,說假話,寫假事,虛情假意;“空”,內容空洞,不實在,不具體;“抄”,一大段一大段地甚至整篇整篇抄別人的作文;“俗”,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缺少個性,落入俗套。看到這些習作,仿佛面對著一潭死水,一點朝氣蓬勃的影子都找不到,得不讓教師沮喪。如何把枯燥的講授、單純的技巧指導,變成賞心悅目的有形畫面,把靜的文字變為動的形、美的景,將生動直觀的信息再現于學生的各個感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為學生的想像提供廣闊的空間,使作文教學成為學生向往的樂園,進一步優化寫作教學過程,為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發展和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對解決學生“寫作難”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與想像能力、創造能力,一定會產生良好的效果。遠程教育在我校的實施好幾年了,它將現代教育技術帶進了課堂,學生的知識面廣了,接觸的新鮮東西多了,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呼喚新型的作文教學模式。而遠程教育恰好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習作教學素材,作為一名遠程教育技術管理員和一位語文教師,在應用遠程教育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實踐中,我有了以下一些收獲:

一、運用遠程教育信息資源,為教師提供備課素材。

寫作教學應走進孩子們的童年生活,讓農村的孩子用我筆寫我心,我口訴我情,才能再現孩子們純真的性情、飛揚的靈性、獨特的感受,從而表現真實自我,寫出一篇篇富有個性、富有活力的習作。而要想上好一節成功的習作指導課,最重要的無異于課前的備課。以前,由于教師在作文指導過程中過多強調“章法”,使得學生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缺乏個性和新意,從而導致了學生個性的喪失,興趣的殆盡。同時,傳統作文教學手段非常單一。無非是一只粉筆、一張嘴巴、一通理論、一篇例文。先是教師講講理論,然后讀讀相關的例文,再把本次供學生選擇的作文話題一一點撥一番。現在,根據快樂作文、綠色作文、自主作文、想象作文等新理念作文的不同要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備課件,備授課的各個環節,多方汲取“空中課堂”、“本地資源”等資源庫中名師主教作文的精華,從題目、選材、謀篇布局、開頭結尾、寫作要求、范文誦讀等方面進行搜集,去粗取精,不斷完善,努力尋找最佳的上課途徑。如何導入,如何激趣,如何指導,都可以反復推敲。如備《校園秋景》作文課時,我們可以利用“課程資源”中的“作文指導”,查找到寫信的要點以及范文,經過思索,備出了“歌曲導入

篇2:產業資源整合總監崗位職責職位要求

職責描述

崗位職責

1、完成產業定位方案;

2、負責行業相關的產業資源的引進;

3、開拓行業的企業客戶資源;

4、政府關系和其他事務;

職位要求

1、本科以上學歷,8年以上產業新城開發相關的經驗

2、有生活服務類或科技類企業資源者優先

3、出色的溝通能力和業務開拓能力,有成功項目案例

4、可短期出差

5、認同陽光企業文化

崗位要求

學歷要求:本科

語言要求:不限

年齡要求:不限

工作年限:8-9年經驗

篇3:體現參與式教學與電教資源整合

如何體現參與式教學與電教資源的整合

【摘要】

21實際是一個以智力資源為依托的新世紀,是一個“知識化、學習化”的時代,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隨著當今社會知識信息激增和“肩負提素”工作的深入開展,使傳統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的改革已勢在必行。作為一種新型教育形式的參與式教學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多媒體技術給傳統教育帶來巨大影響。

【關鍵詞】

語文教學參與式整合

【正文】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參與式教學方式。在教學活動中,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讓學生自主參與,以學生學習興趣為基礎,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自主探索,自主發現和解決問題。在這種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生主體之間的交互活動,倡導小組合作式學習,盡可能的增大學生學習的自由度,讓學生更為自覺的、主動的獲取新知。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礎、前提;合作是促進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徑;探究是自主、合作的目的。三者不僅互為一體,還互為促進,而這一教學理念在我們大山深處沒有成為過客,而是生了根、發了芽,它使我校語文課堂進入到一個新的境界。利用電教手段對文本、聲音、圖像、圖形、動畫等的綜合處理及教學課件的制作,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為教師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能有效的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激發學習興趣,真正的改變傳統教育的單調模式,使樂學落到實處。而多媒體技術的出現為我們教學手段的改進提供了新的機會,在運用多媒體的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業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而是用來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討論交流,作為學生自主學習、協作探究的認識工具和激勵工具。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體現參與式教學與電教資源的整合呢?下面結合我校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做好整合的基礎------資源整合

通過對硬件資源的合理配置,網絡資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資源的培養開發以及課程資源的有機再構達到優化整合的效果。在我校自由參與式教學理念已深入人心,我校在這方面作了大膽的嘗試。首先我校大力提倡運用參與式教學和電教手段上課,教師通過自己觀摩優秀課例及對模式二的學習,自己嘗試用參與式教學方法上課,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對教師來說,不但學習了新的教學方法,而且提高了自身的能力,順應了新課改的要求。對學生來說,也讓大山深處的孩子接觸了電腦,認識了新事物,培養了學習興趣。雖然我校電教手段落后,資源短缺,也沒有正規的多媒體教室,但師生正在利用有限的資源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嘗試。通過參與式教學的開展和對電教資源的有效利用,就實現了人力資源的培養和電教資源的充分利用的優化整合。

二、理順整合的途徑------過程整合

將電教資源的學習運用與語文課程的學習探究有機的融合在同一活動過程中,達到同化與順應的目的。實現過程整合的途徑包括:課前備課階段、課堂實施階段、課后拓展階段三個基本階段。其主要任務是:

1、課前備課階段,是以教師活動為主,針對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查閱資料搜尋信息。一節優秀的電教課需要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我校,我們語文教師會利用僅有的十幾臺電腦抽時間到網上查找資料,下載優秀課件,學習自制課件,整理主要信息,為上好一節電教課而認真備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