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學優秀教學案例及分析:小鳥游戲
在數學《學習6以內的減法》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準備了6只小鳥(其中1只大,5只小,有2只是黃色的,4只是藍色的)目的是為了在活動操作中,引導幼兒學習按物體的特征分解畫面,并能根據物體的不同特征學習編減法應用題,列減法算式;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積極思維能力。
一:開始部分,教師一出示小鳥,孩子們就被6只美麗的鳥兒吸引了,于是大家暢所欲言的從小鳥的皇冠、羽毛、翅膀夸獎了一翻,還時不時表現出喜愛之情。我給了孩子想說的機會,孩子們興趣更濃了。
二:說說不一樣:說一說6只小鳥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問:它們一樣嗎?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說出顏色、動態不一樣)
幼兒1:有1只小鳥戴皇冠,5只小鳥沒有。(教師:觀察的真仔細,這么,美麗的地方都被你發現了)
幼兒2:有2只黃色的,4只蘭色的(教師:小鳥它們自己都沒有發現哦,太聰明了)
幼兒3:有3只在樹上,有3只在空中。(教師:真不錯,被你發現了這個不同,樹上的鳥兒為你唱歌,空中的鳥兒要為你跳舞)
教師一邊回饋幼兒的回答一邊列出6的分成式,復習6的組成。
三:小鳥捉迷藏:學習6的減法
師:美麗的小鳥很喜歡聰明的你們,它想與你們玩捉迷藏.
幼兒閉上眼睛,相應小鳥躲藏,幼兒睜眼后說說哪些小鳥藏起來了!
如幼兒:戴皇冠的躲起來了!(教師:6只小鳥中,最美的1只小鳥公主躲起來了,還剩哪些鳥?有幾只?)
根據孩子的回答教師運用相應數字列式
孩子們在教師的游戲引導下自然而然中列出了很多不同的減法算式,初步理解了減法的含義。
四:我來當小鳥:鞏固6的減法
請幼兒當小鳥玩捉迷藏的游戲,進一步鞏固6的減法列式。
孩子們非常積極的參與,不會為列不出算式而煩惱,他們只是在快樂的游戲。
五:小結:
教師:哇,孩子們,看我們的黑板怎么出現了那么多你們編出來的算式呀,實在是太棒了,讓我們看看我們的成果有什么相同與不同的地方?(都是6的減法算式,減數都是6。)
篇2:第二學期數學教學案例:關注差生情感
**年度第二學期數學教學案例-關注“差生”的情感
海口市秀峰實驗學校莊愛月
案例背景: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老師不可避免的要經常思考:自己的教育行為是否符合新課程的理念。教學應該更多的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對于“差生”的情感更應加倍關注。健康與富有活力的學習活動以及相互尊重的學習氛圍非常有利于學生非智力與智力因素協調發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可見,教學中關注學生情感的重要性。我們真的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給后進生更多的陽光,讓他們發揮內在的潛力,正常的沐浴燦爛的陽光,擁有健全的人格。
案例描述:
我在教學過中,經常會運用談話教學,在談話中會提出一些問題,一些成績好的同學總是會把老師提出的問題脫口而出,這樣一些差生就會濫竽充數,不懂裝懂,所以我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應舉手,然而我盡量關注那些差生,當我發現有的“差生”干脆不理你坐在下面做起小動作時,我要么當場說表揚哪位同學,批評哪位同學,這時學生們頓時熱情高漲,個個坐得工工整整,聲音洪洪亮亮的,都想爭取到我的表揚,要么走到他的跟前看著他以制止他的小動作。或者就點名做小動作的同學回答問題,當他不會回答時,請優秀生回答聽完別人的回答后,再請他回答,如果答對了,及時給予表揚。每次課后我都留幾個成績差上課反映慢的學生,讓他們對著黑板上的題目一個個讀下來,遇到讀錯的我會讓他們思考一下,再講解方法,盡量讓他們有所懂。考慮“差生”,幫助“差生”,給“差生”機會,建立他們的信心,我從來不罵他們或者打他們,而是耐心的教導。而幾位“差生”表現大同小異,眼里閃過一絲欣喜,但臉上沒有一絲笑容,他們體現出的神情令我記憶猶新。于是我要求他們要更努力更認真,以勤補拙。如果他的表現還好,我則表揚他的進步,鼓勵他們繼續努力,那時我看到了他開心的笑容。就是因為平時的注意關注,這次期末測試又有幾名差生成績進入及格行列。看到了他們開心的笑容,聽到“謝謝老師"語句。感到做一名教師值得、幸福。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師要備課,要備學生,更要備“差生”。
教師備課要對學生的個別差異細心觀察,并充分估計。采用“分層教學,分類施教”,使能力較強的學生能夠發展思維,能力中等的學生產生興趣,能力較差的學生掌握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相應的提高。而且教師在備課時要做到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后,學生抑或是“差生”能不能接受你的教學方法,要真正做到的備學生,貼近學生的知識體系,從而引導學生融入課堂,使“差生”喜歡上數學,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回答問題,海口市,后進生,情感,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