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在語文課堂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學生愛學樂學

在語文課堂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學生愛學樂學

2024-07-31 閱讀 5730

在語文課堂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學生“愛學”、“樂學”

【內容摘要】:

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為教師語文教學和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了便利,小學語文課堂上如何把握現代教育技術使用的最佳時機,以達到傳統教育和現代教育手段的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的目的,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智能素質呢?在本篇論文中,我以自己在教學中的體會來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適時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全文主要從教學環節、教學需要和思維特征三個方面闡述設計時機、把握時機和捕捉時機的適時性。

【關鍵詞】:

設計、把握、捕捉、時機

【正文】:

蘇聯心理學家贊可夫主張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十分重視學生的“情緒生活”,設法造成一個愉快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語文教學,便能創設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愛學”、“樂學”,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有著事半功倍之效。那么,小學語文課堂上如何把握現代教育技術使用的最佳時機,以達到傳統教育和現代教育手段的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的目的,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智能素質呢?我認為教師設計使用的媒體時機,可根據課堂教學環節、教學需要和學生思維特征多方面來考慮。

一、根據教學環節,設計時機。

一堂課有個好開頭,是上好課的首要條件。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把學生難以見到的事物展現在他們眼前,增加感性認識,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古詩《涼州詞》,如何讓學生理解開頭二句“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呢?教學之前,先讓學生想象黃河波濤滾滾的情景,再出示投影片,讓學生由近及遠地眺望蜿蜒曲折、波浪滔滔的黃河竟像一條絲帶伸向遠方,迤麗飛上云端。而一座孤零零的城堡卻坐落在黃河兩岸的崇山峻嶺之間。為導入后二句詩句的教學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又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我抓住了小興安嶺“美”的特點,將小興安嶺的春夏秋冬的美景以錄像的形式依次展現在學生眼前,使圖像與課文內容相互對照,形、聲、音、色渾然一體,這時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出來了,注意力也越來越集中,他們仿佛進入了美麗的小興安嶺,置身于茂密的樹林里,徜佯在野花叢中,看到美麗的鹿,笨重的熊,機靈的松鼠,盡情采摘香脆的榛子,吃著酸甜的野果……學生此時已達到了忘我的境界,情感已和作者產生了共鳴,深深地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地方。我抓住實際,引導學生反復閱讀,認真思考,在這濃厚的興趣中學生不但理解課文的內在意蘊,而且積累了語言運用。這樣,促進了學生與作者、教者的情感交流,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認識事物的過程,在這一環節中,設計好現代教育技術時機,能幫助學生快捷,準確地掌握新的知識。

二、根據教學需要,把握時機。

現代教育技術是教師需要確定的,媒體的演示時機,應和教學需要有機結合。整體感知課文,包括對課文中的語言文字的感知和對直觀形象地引起學生的感官興奮,增加感知強度,使學生更好地從整體上把握感知課文。例如: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可運用電腦制作這樣一段活動畫面:①茫茫的宇宙群星璀璨。(配上優美的音樂)②旋轉著的地球出來了,慢慢縮小,最后成了宇宙中的一頁扁舟。(說明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③隨著教師聲情并茂的描述,出現晶瑩透亮的球體。④伴隨著音樂出現了轉動著的、蔚藍色的地球。(體現地球的美麗壯觀,可親可愛)如此導入,一下子吸引了學生,使他們既感受了宇宙的宏大浩瀚,又體會到地球的美麗壯觀,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為成功的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感知課文后教師應精心設計,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解決教學中的疑點和難點。

例如《螳螂捕蟬》這篇寓言故事,哲理性很強,課文重點使用學生悟出寓言故事所說明的道理,這也是本文教學中的難點。在教學“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時,恰到好處地出示投影片,讓學生仔細觀察“蟬”、“螳螂”、“黃雀”的動作神態,再聯系課文中的語句指導學生展開想象。體會“眼前的利益”與“身后隱伏著的禍患”的雙關意思。再聯系到課文第三段故事的結果。領悟“恍然大悟”的道理,促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如此舉一反三,理解寓意這一難點就迎刃而解了。

又如《難忘的潑水節》講述的故事與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周總理與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情感,培養學生對周總理的敬佩、愛戴之情,我制作了多媒體課件。我們將周總理的一組照片制成“連環畫”,配上音樂和教師的解說,再現周總理慰問災民、關心警衛員、穿著補了又補的睡衣,以及總理逝世后,男女老少自發地聚集長安街頭為總理送行的場面,學生從中了解到周總理胸懷人民,進一步激發起對周總理的敬愛之情。

在教學本課時,我還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介紹了傣族人民過潑水節的來歷及意義,還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延伸,讓學生搜集其他少數民族的節日,培養學生了解祖國文化,熱愛祖國大家庭的情感。

三、根據思維特征,捕捉時機。

啟發式教學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大手段,它同樣體現在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時機上。小學生的思維以感性認識為基礎,沒有外界媒體的刺激啟迪,他們在思考問題時,經常出現思維障礙,有時還會出現思維不完整現象。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刺激引導,會啟開學生思維閘門,收到豁然開朗的效果。例如:《翠鳥》一文第三自然段是寫翠鳥行動的敏捷,這一段學生較難理解。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問題,從哪些地方看出翠鳥行動的敏捷?學生會很快找出“難以逃脫”、“銳利”、“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等詞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葦桿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的關鍵句子。此時使用電教手段,演示翠鳥叼魚的情景,學生如同置身于美妙的境界之中,看到翠鳥活了、飛了,動作是那么敏捷。教師順勢提問:“‘葦桿的搖晃’和‘水波的蕩漾’持續的時間長嗎?翠鳥到哪里去了?”學生茅塞頓開,理解了句子的含義。再反復朗讀課文,品味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精煉。這里電教手段獨特優勢使學生在接受信息過程中,由眼、耳、腦、口等多種感官協同進行思維加工,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在課堂上,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越深刻,情緒越高昂,其思維就越活躍。捕捉這一時機,順勢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使學生認識更深刻。

如教古詩《望廬山瀑布》,教學第一句時,我播放配有優美音樂的錄像。學生邊聽、邊看、邊想。教師問:“如果你也來到這般景象中會有怎樣的感受?”學生們紛紛舉手,有的說:“香爐峰上團團霧氣,在陽光中,變成了紫色的云霞,啊,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煙霧燎繞的仙境之中。”又如在讓學生領會三、四兩行詩境時,我關掉錄像聲音,讓學生邊看壯闊的瀑布,邊展開豐富的想象,我提問:“你覺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有的說:“這長長的瀑布像天上仙女手中揮舞的銀紗,美極了。”有的說:“瀑布從高高的山上奔騰而下,仿佛一條白色巨龍從天而降,”……這樣根據學生的思維特征運用多媒體在教學中展示美的對象,學生從中體驗美,并積極地發現美。表達美,營造出一幅幅的景象。

實踐證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的適時性不容忽視,精心安排現代教育技術使用的時機,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的教師只要注意因文而異,因人置宜,合理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語文課程標準(義務教育)

龔道敏《多媒體優化小學語文教學的實現與模式探討》

李葆萍《信息技術教育應用》

劉曉利《淺談網絡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整合》

篇2: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堂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迅猛發展促進了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進步,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融入到課堂內外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它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掌握及運用,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先進的教育技術不是萬能的,它只是一種教學的輔助手段,是為教學服務的。我們不能過分依賴先進的教育技術而忽視了個人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專業素養的提高,更不能忘記教育技術的運用和實踐也必須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我們只有結合學科特點、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時機,合理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課堂教學;問題分析;對策

隨著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輔助教學,對克服教學難點、提高教學質量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輔助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了部分教師在認識上和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分析了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給出了基本的解決辦法。

課堂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問題的分析

1、夸大了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缺乏對現代教育技術內涵的全面理解,僅把現代教育技術視為傳統教學的電子化工具。多媒體成了黑板搬家,教師將授課的有關資料盡可能多的羅列到課件中,在課堂上忙于點鼠標看課件,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少了,教師充當了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員和講解員。這樣的課堂教學,過分依賴感官材料,會弱化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難以發揮。另外,有的教師把課件制作的過于華麗,分散了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的注意力,由于長時間的聲、光、電的綜合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長時間處于高度興奮狀態,也容易使身心疲倦。

2、拋棄了傳統教學的手段。現代教育技術作為現代教學輔助工具,為教學注入了活力,使長期困擾教師的某些教學難點迎刃而解,在教學中確實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為了求新、求異,把信息技術的應用放在首位,凌駕于教學內容之上完全拋棄了傳統教學手段,對于課程的分析、推理、實驗等關注很少,傳統教學媒體基本不用,板書基本沒有,可以說離開了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課程根本無法開展。

3、淡化了教學主體的參與性。從目前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情況看,有些教師過于注重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從頭到尾都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講解,像是講座或者學術報告,大屏幕成了信息的海洋,學生根本來不及閱讀和消化。從過去的教師以語言、粉筆和黑板為形式的“滿堂灌”變為現在以語言加多媒體課件為形式的“滿堂灌”[3]。同時多媒體課件傳輸信息量更大,學生是很難接受的。用這樣的教學形式進行課堂教學,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減少,大部分時間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因而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就難以發揮。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演示代替了學生的主動思考,一堂課下來看似什么都有,學生的實際收獲卻不多。

4、忽視了教學設計的環節。有的教師認為只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就可以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對現代教育技術和課堂教學過程整合不夠,對教學主體認識不足,對教學策略、方法運用不好,缺乏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傳播學、教學設計等教育技術的基礎理論知識,不會進行系統化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中教學設計沒有體現,對教學過程缺乏駕馭能力。

篇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實現卓越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實現卓越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摘要】現代教育技術一般是泛指投影、錄音、錄像、電影、微機等現代教學媒體和方式。在數學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數學課堂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體驗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恰當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并與黑板、掛圖、模型等傳統教學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不但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突破教學難點,優化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實現卓越課堂。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小學數學卓越課堂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進入了信息化時代,現代教育技術已開始在我們鄉鎮學校中推廣運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將遠程資源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對于我們廣大的農村小學來說,能夠從根本上改變我們農村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極大地改善了教學環境,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使圖像、聲音、文字與時代氣息于一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為學校教育教學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為一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現代教育技術已經成為了我們廣大教師不可或缺的一種教學工具和手段。

在二年級下期的期末考試中,我班的數學平均分為92.23(其中有一個考了15分),三年級上期期末平均分為91.62(其中有一個11分),這個成績在農村小學中算是好的了。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我想除了得益于我對孩子們數學自學能力的培養外,更主要的還是得益于我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合理運用。下面,我就談談對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的體會。

一、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低效為高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一改過去課堂上靜態信息輻射的局面,使原本呆板的東西動起來。

**年11月9日,我承擔了片區的一節有效課堂教研課《分數的初步認識》。我利用講故事、配上優美的鋼琴曲并用多媒體演示課件出示蹦蹦跳跳的兩只小兔子創設情境:小朋友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講的是兔子兄弟倆。一天,兔哥哥和兔弟弟一起去找食物,它們找到了4個大蘋果。兔哥哥說:“我要吃3個。”兔弟弟說:“不行,我們應該一樣多。”你說它們應該怎么分?第二天,兔兄弟又一起去找食物,這次,它們找到了2個大蘋果,它們每只兔子可以分得()個。第三天,兔兄弟又一起找食物,找得很辛苦,只找到了1個大蘋果。兩只兔子傻眼了,應該怎么分呢?蘋果只有一個,還能平均分給兩只兔子嗎?這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擴大學生的信息量,提高課堂效率。

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能把知識更多、更快地傳授給學生,節約了時間,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化抽象為直觀,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數學是從實際生活和具體事物中抽象出來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小學生生活知識面窄,感性知識少,因此,小學生對抽象的數學問題很難理解,這就需要利用多媒體將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可以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架起一座由抽象到具體的橋梁。如:我在教學二年級數學上冊《圖形的旋轉》時,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理解圖形旋轉的三要素,在課件的制作時,根據教材內容動畫的旋轉不同的圖形,使學生獲得豐富的表象,從而概括出本質,正確的畫出旋轉后的圖形。

2、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化靜為動,讓學生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