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我眼中微課

我眼中微課

2024-07-31 閱讀 7746

微課對于我來說是一個聽說過、看到過、思考過,似乎熟悉,但卻又那么陌生的事物,在網絡學習中,有學習到《微課程的設計和應用》這一課程,在此視頻學習中,我不僅清晰明了的觀看了案例觀摩與分析,更加從“學生說”、“老師說”、“校長說”中學習了微課的知識和內容。

一、"微課"的組成

"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境”,是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二、"微課"的主要特點

(1)教學時間較短:“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因此,“微課”可以稱之為“課例片段”或“微課例”。

(2)教學內容較少:“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因此又可以稱為“微課堂”。

(3)資源容量較小:從大小上來說,“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非常適合于教師的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

(4)資源組成/結構/構成“情景化”:資源使用方便。它以教學視頻片段為主線“統整”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時使用到的多媒體素材和課件、教師課后的教學反思、學生的反饋意見及學科專家的文字點評等相關教學資源,構成了一個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結構緊湊的“主題單元資源包”,營造了一個真實的“微教學資源環境”。

(5)主題突出、內容具體。一個課程就一個主題,或者說一個課程一個事;研究的問題來源于教育教學具體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學反思、或是難點突破、或是重點強調、或是學習策略、教學方法、教育教學觀點等等具體的、真實的、自己或與同伴可以解決的問題。

(6)草根研究、趣味創作。正因為課程內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為課程的研發者,研發內容一定是教師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有能力解決的問題。

(7)成果簡化、多樣傳播。因為內容具體、主題突出,所以,研究內容容易表達、研究成果容易轉化;因為課程容量微小、用時簡短,所以,傳播形式多樣。

(8)反饋及時、針對性強。由于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開展“無生上課”活動,參加者能及時聽到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評價,獲得反饋信息。較之常態的聽課、評課活動,“現炒現賣”,具有即時性。

三、微課的特征有:

1.主持人講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鏡,可以話外音。

2.流媒體播放性。可以視頻、動畫等基于網絡流媒體播放。

3.教學時間較短。5-10分鐘為宜,最少的1-2分鐘,最長不宜超過20分鐘。

4.教學內容較少。突出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技能點。

5.資源容量較小。適于基于移動設備的移動學習。

6.精致教學設計。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

7.經典示范案例。真實的、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

8.自主學習為主。供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課程,是一對一的學習。

9.制作簡便實用。多種途徑和設備制作,以實用為宗旨。

10.配套相關材料。微課需要配套相關的練習、資源及評價方法。

篇2:微課在信息技術課上應用探究

微課在信息技術課上的應用探究

摘要: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本文作者通過說明什么是微課,如何制作信息技術微課,信息技術教學上使用微課的作用以及制作信息技術學科微課要注意的幾個題開展了論述,信息技術課上使用微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實效,還能實現資共享,但在制作微課時必須注意合理選擇知識點、簡單美觀,并在適當的時候使用,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微課真正的作用。

關鍵詞:微課;信息技術;好處;問題

在上一學年“微課”在我校迅速火了起來,老師們通過培訓認識了“微課”,并學會制作“微課”參加比賽,使用“微課”進行課堂教學,我們作為信息技術老師也不甘落后,在上學期我也跟著“潮流”走了一回,把微課應用在信息技術教學上,收到一定的效果,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每一個新興事物的發展都必須經歷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過程,需要在經過不斷的改進和反思才可以把它運用得爐火純青,發揮出最強的作用。以下就讓我來談談我對微課的認識和應用吧!

首先來說說什么是微課?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相對于信息技術課來說,微課可以是一段教師講授某個知識點的視頻,也可以是示范某一個操作過程的錄像,也可以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總的來說也是圍繞關鍵的學習內容和知識點制作出短時間的視頻教學過程。

然后說說如何制作信息技術微課?

制作微課所需的器材很簡單,可以是一臺電腦,一臺攝錄機,一臺智能手機,網絡攝像頭等設備,運用這些設備把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或操作過程等真實情況攝制下來即可。也可以使用錄屏軟件(如CamtasiaStudio6)進行錄制,錄制通過PPT、Word、畫圖工具軟件等呈現的教學內容和過程。而我在制作信息技術微課時,最喜歡使用同步錄制教師在電腦屏幕上的演示內容或講解操作過程的方式,因為對于操作性強的信息技術課來說,這種方式能最直觀的表達出學習內容,更易讓學生接受,而且使用屏幕錄制的方法最簡單,只需有一臺電腦,再配上帶麥克風的耳機即可,這樣的設備一般學校也能實現,解決了條件不夠選進的辦公條件帶來的困難,也能收到實效,一舉多得。

接著來說說微課在信息技術課上有何好處?

一、微課的使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開展微課教學,主要是考慮到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據調查發現,在網絡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時間是在10分鐘內。因此,為迎合學生的這一學習特點,微課簡短精巧的過程對于學生的學習更能起到引領的作用。

篇3:交互式電子白板與微課應用前景

淺談交互式電子白板與微課的應用前景

摘要:微課是指教師圍繞單一學習主題,以知識點講解、教學重難點和典型問題解決、實驗過程演示等為主要內容,使用攝錄設備、錄屏軟件等拍攝制作的微視頻課程。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被世界公認的有效提高師生交互的信息化教學工具之一,有利于教師創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情景,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效果。本文主要從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概述、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錄制微課方法、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應用的比較研究、交互式電子白板錄制微課技術優勢以及交互式電子白板錄制的微課的應用前景五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微課;應用前景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趨向于選擇那些便于選擇、易于吸收、短小精悍的文化形式來豐富我們的生活,滿足工作和生活的需求,于是在微博普及和流行之后,無意中推動了一股“微”潮流,比如微電影、微訪談、微信到現在的微課。[1]

微視頻是微課的主要組成部分,隨著信息與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微課將具有十分廣闊的教育應用前景。[2]許多學校購置了功能非常強大的交互式電子白板,交互式電子白板不僅可以為交互式課堂教學提供強力的支撐,而且對于錄制微視頻也很有幫助。錄制微課的方法有很多,但通過研究對比,發現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錄屏軟件來錄制微課是目前條件下最為方便和高效的方式。以下是筆者的一點淺薄的見解。

一、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概述

(一)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概念

我國學者丁興富,從教學交互的特性上對交互式電子白板定義如下:交互式電子白板(Interactivewhiteboard)是電子感應白板(硬件)與白板操作系統(軟件)的集成。它融合了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與電子通信技術,成為計算機的一種輸入輸出設備,成為人(用戶)與計算機進行交互的智能平臺。簡言之,交互白板是一個具有正常黑板尺寸、在計算機軟硬件支持下工作的,既具有普通白板和聯網多媒體計算機功能,又可以實現普通白板功能與計算機功能、以及軟硬件功能與教育資源、以及人機與人際多重交互的電子感應屏板。

(二)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組成

交互式電子白板系統由交互白板(包含鼠標筆)、投影系統和配有白板軟件的計算機系統構成。典型的交互式白板的工作原理,)。

交互白板是系統的主體,它是鼠標筆書寫與操作的界面,并不斷收集鼠標筆的位置與運動信息,通過電纜傳送至計算機中,同時它還充當了投影機的屏幕。而安裝了白板軟件的計算機系統負責對傳入的電子筆位置與運動信號進行運算處理,轉化成對計算機程序和內部對象的操作,并將運算結果轉化成計算機圖形界面,再將視頻信號送至投影機。最后,由投影機將計算機圖形界面投射在交互白板上,以供更多人共享。

除了硬件之外,相關軟件也是交互白板系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目前,交互式電子白板軟件主要由各個交互式電子白板廠家自行設計開發,并且各個版本之間基本不相兼容。交互式電子白板軟件是決定交互式電子白板系統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與其他各種軟件一樣,交互式電子白板軟件也在不斷地更新之中。

二、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錄制微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