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構建道德課堂提高科學素養

構建道德課堂提高科學素養

2024-07-31 閱讀 7382

一、學?;厩闆r

惠濟區花園口小學位于鄭州市北郊黃河之濱,黃河公路大橋的西側,花園口村中心地帶?,F在校學生703人,13個教學班,教師23人。其中省市級骨干教師5名,區級名師1名。近年來,我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培養“人格健全、學習自主、和諧發展”的新型人才為根本,以構建道德課堂為陣地,以提升師生的生命質量為目標,加強科學課程建設,從實驗室建設、課程開設、課堂教學、師資配備等方面認真落實,努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科學提升教學質量。先后獲得“河南省文明學校”,“鄭州市文明單位”,“鄭州市教育現代化達標學?!?,“惠濟區信息技術教育先進學校”,“惠濟區教育質量先進?!钡葮s譽稱號。

二、小學科學課程的建設情況

(一)課程設置

一直以來,我校嚴格按照國家課程要求,開足開實科學課,三至六年級每班每周3課時。

(二)師資配備

我校重視科學課的實施。我校總務主任常書民老師一直是我校的科學課教師,從老版的自然課到現在的科學課,常老師一直在科學課的講臺上為學生服務。隨著學生的增加,常書民老師為3-4年級的科學課兼任教師,六年級英語教師李紅軍兼任五六年級的科學課。

本學期,我校3-6年級為每個年級配備一名教師兼任科學課的教師,三年級的劉麗玲、四年級的秦麗華、五年級的王亞琴、六年級的李紅軍,除李紅軍擔任六年級英語兼任科學課,其余三人均是數學教師兼任相對應的年級科學課。每周每班三節科學課。

(三)硬件建設

1、從硬件設施上,我校按照國家儀器二類標準,建有標準實驗室。實驗室內實驗桌凳、窗簾、水管、臺燈等應有盡有。上學期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我?;ㄙM7萬元更新增添儀器,為學生的實驗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服務。

2、科學資源方面,我校配備班班通、訂有科學教學掛圖,科學優質課光碟等,圖書室配備有數量眾多的科學自然科學參考書籍,經常補充與教材內容有直接關系的科普讀物、圖冊、圖片等;配備各種常用的工具和供制作用的原材料,以此來保證各年級學生的均衡使用;在每周二的借書時間由班級集體借閱,為開辟第二課堂做好充分的保障。

(四)教學管理

1、組織科學教師進行基于標準的教學設計,每學期開學初,教師編制課程綱要,分享課程綱要的教案,在第一節科學課上,與全體學生共享課程綱要,了解明白一個學期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備課時,嚴格按照模板,進行基于標準的教學設計。

2、在課堂實踐中,教師把握“提出問題、猜想、實驗論證、得出結論”的原則,實踐“和諧

篇2:中學學為中心素養課堂改革研討活動方案

第一次活動

1、時間:*年7月5日中午12:30-2:00

2、地點:行政樓三樓會議室

3、對象:領導小組全體成員

4、議程:

主持:謝*

(1)周校長講話

(2)陳*副校長組織學習“學為中心”課堂教學改革先進的經驗和案例。

(3)謝*布置研討任務:

本次課堂改革的核心思想:學為中心

課堂教學的策略:小組合作學習、問題解決、任務驅動

課堂改革的目的:有效學習,提升素養。

本次需要研討的問題

①根據本學科特點對課堂40分鐘時間進行分段任務設計(明確各時間段教師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學習任務)

課堂40分鐘任務設計:

第一環節:0-前5分鐘:組織課堂,新課引入,當堂完成預習檢測

關注點:預習檢測卷如何編寫

第二環節:5-15分鐘:提出問題,任務驅動,學生小組討論解決

關注點:問題如何來(教師如何預設問題,學生的問題如何收集和展示)

第三環節:15-25分鐘:小組展示,相互補充

關注點: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小組以何種形式組建,小組的位置如何安排,課堂內小組如何分工管理,班級中小組間的評價制度如何跟上,學校中如何加強對學習小組的集體評價。

第四環節:25-35分鐘:教師小結,方法提升,解題指導。

以上第二、三、四環節可以穿插進行,體現精講原則。

第五環節:35-40分鐘:當堂鞏固練習。

②適合新的課堂模式的作業布置、批改和課余時間的管理模式,體現精練原則。(布置什么作業,什么時候批改?如何批改?作業中的問題什么時候解決?以何種方式解決學生作業中的問題?)

③設計出適合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集體備課模式(備什么?怎么備?什么形式的作品?)

各學科組在獨立研究期間,組長牽頭,學科組研討兩次,形成共同方案。

第二次活動

1、時間:*年7月26日-7月29日

2、地點:待定

3、對象:領導小組全體成員(每個成員帶筆記本電腦)

總務處(后勤安排)

信息技術處(提供投影儀)

4、議程:

7月26-27日:各小組研討,形成初步方案,上交電子稿。

7月28日:各小組完善方案、各小組展示本組方案(ppt形式),相互探討取長補短,進一步完善本組方案。

7月29日:各小組完成本次方案,把成果電子稿上交。

第三次活動

1、時間:*年8月25日-8月30日

2、地點:學校各會議室

3、對象: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社會全體老師

4、議程:

1、學習課堂改革新模式,集體討論完善模式。

2、組內分工,集體備課

3、領導小組成員審核各集體備課小組的成果。

后續工作,各備課組根據學校課堂教學新模式,完善提升。

相關推薦:

高郵市中小學高效課堂過關年活動方案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活動方案

親子團隊第二課堂活動方案

篇3: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理念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和學生綜合素養能力

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理念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和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力

河南省延津縣馬莊鄉原屯初級中學荊永剛

內容概要:

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理念,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把學案導學和多媒體結合起來,更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課改的舞臺上自主學習,探究知識,展示自我,快樂學習,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和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力。

關鍵詞語:多媒體學案導學

說起來,語文教學是初中學科中最容易教的一門學科,但要想把他教好,卻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心,還要有扎實雄厚的教學基本功和不斷進取的學習和創新精神。傳統的課堂教學枯燥無味,特別是語文課堂,學生缺乏興趣和動力,不愿意學習。如何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讓課堂教學豐富多彩,充滿樂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一直是困擾著教師的一大難題。近兩年來,為解決這一問題,我縣大力實驗、推廣導學案教學法,通過實踐,課堂上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煥發了學生的樂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但它仍存在一些重大弊端。大多數教師利用導學案教學,卻將多媒體拋在了一邊,數萬元的電腦一體機成了擺設。多媒體教學能將圖文聲茂有機的結合,能使抽象的問題直觀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趣味。我以為:如果將學案導學和現代化多媒體有機的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他們各自的長處,彌補他們各自的缺陷,就一定能使課堂教學充滿魅力,成為學生真正喜歡的課堂。

下面是我在教學中的認識和做法:

一、課前的準備活動

1、學案的編輯修訂

在學習活動中,導學案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依據。他的編寫是非常重要的,導學案是教師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一些優秀教師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汲取各方精華編寫的,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實用性,它就好像一道味道不錯的佳肴,味道鮮美,卻不一定能適合每一個教師和學生的口味,因此,我們教師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分析導學案,結合本校實際和學生特點對其進行補充和修改,以便更好的應用于課堂教學,提高學習效果。

2、課件的制作

課件制作的好壞是課堂教學的關鍵。網絡上有很多教學課件和教學設計,他們大都是名師在自己實踐中總結編輯出來的,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但就一定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嗎?答案是不容置疑的,他不能放之四海,絕不能照抄照搬,因為教師和學生素質是大不相同的。俗話說,三個臭鼻匠,頂得諸葛亮。人多智謀廣。我們教師要借助網絡資源,廣泛參考網絡上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課件,擇取他們的優點,進行課件編輯制作,此外,我們還可以將電子教材中的文字信息、圖片,導學案上的一些知識編輯儲存的方式制作到課件中去,使它更加接近教學實際,更具有實用性。這樣既可以減少學生不必要的書寫麻煩,又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使課件往復循環、編輯修改使用,方便教師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