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中小學教師面試答辯一般技巧

中小學教師面試答辯一般技巧

2024-07-31 閱讀 6292

教師面試答辯作為一種有效的測評手段,是評委與應試者之間的認識性、情緒性等信息交流以及相互作用的過程,也是在短時間內評價一個人的客觀有效的形式。

面試答辯技巧很多,都可作為教師面試答辯的借鑒,教師面試答辯的基本原則如下:

一、儀表得體、舉止大方的原則

面試禮儀是很重要的,得體的著裝、優雅的談吐,不僅能給面試考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也能提升自己的信心。

第一,一定要守時,無論你有什么理由,遲到都會被視為缺乏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的表現。應試者要提前到達考場,以利用考前的時間調節自己緊張的情緒,迅速適應考場環境。

第二,著正裝,教師面試是很正式、很嚴肅的,務必穿正裝出席,寧可保守一點也別標新立異。男士最好穿深色西服,打領帶;女士選擇相對多一些,但要以整潔美觀、穩重大方為原則,服飾色彩、款式、大小應與自身的年齡、氣質、膚色、狀態和教師職業相協調,還要與自己所教授的學科、學生年齡相吻合,這樣的著裝會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

第三,面試中要杜絕晃腿、吐舌、轉筆、伸指等不雅的小動作,這些動作容易給考官留下此應試者不成熟、不穩重、不自信等印象,自然會認為這樣的人不適合做教師。面試中語調要平衡,語速要平緩,盡量避免中英文夾雜,盡量少用助詞,例如“啦”、“嘍”、“呢”等,不要給評委留下用語不清、冗長、不認真及缺乏自信的感覺。

二、緊扣題目的原則

答辯必須根據試題的要求答辯,需要怎么回答,就怎么回答,不能答非所問,也不能隨意擴大或縮小試題和問題的內容或范圍。例如,有些組織類題目明明問“作為一名教師,對這次活動你是如何計劃的”,很多應試者不假思索地開始按答題套路分成事前計劃、事中實施、事后總結來答題,而忽視了題目的問法,結果適得其反,給考官留下此應試者只會生搬硬套,不能夠變通,遇到問題不能隨機應變的印象,自然也就得不到高分。因此一定要緊扣題目來作答,以問題為中心,結合自身特點進行創新,才能有所突破,獲得高分。

三、實事求是的原則

實事求是指在回答考官提問時,要從本人的實際情況出發,不夸大,不縮小,正確應對考官的發問。比如,當考官問及你的家庭情況時,你應如實簡單相告。如果問及你在大學本科或研究生階段都學過多少門課程時,你如記得清楚,就如實報告,如記不準,就說個大概,切不可隨意編出個數字來。當問及你的優點與缺點時,要簡明扼要地敘述,切不可談得過多、過高。

在面試中涉及專業知識時,更要實事求是地回答。如果你對考官所提的問題回答不出來,就坦率地承認“不知道”并表示歉意,因為一個人的知識面總是有限的。當問到你熟悉的問題時,你應盡量發揮得充分些。

四、沉著冷靜、隨機應變的原則

面試考官比較看重應試者隨著情況的變化而靈活應付的應變能力,對此應試者要有充分的準備。例如,當你進入面試考場之后,如遇考官們都不發問,而是面帶微笑地看著你,使你不知所措,心里緊張。這時候,你可“主動出擊”,以改變這種被動局面。你可以先作自我介紹,甚至可以向考官們提出一些問題,以顯得自己是位頭腦靈活、反應敏捷、能夠隨機應變的人。

一般來說,在面試過程中當考官提出問題以后,應試者應稍作思考,不必急于回答。即便是所提問題與你事前準備的題目相似,也不要立即答題,因為那樣給考官的感覺可能是你不是在用腦答題,而是在背事先準備好的答案。如果是以前完全沒有接觸過的題目,則更要冷靜思考。磨刀不誤砍柴工,匆忙答題可能導致文不對路、東拉西扯或是沒有條理、眉毛胡子一把抓。經過思考,理清思路后抓住要點、層次分明地答題,會給考官留下較好的印象。

五、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的原則

邏輯思維能力是面試測試中不可或缺的內容,而這種能力的高低能通過應試者的答辯顯示出來,條理清晰、前后一致是這種能力的具體表現。要注意考官不是看你答什么而是看你怎么答,這就要求應試者在聽到面試題后,首先要思維有邏輯性,然后便是陳述要有邏輯性,這種邏輯性要求應試者的回答層次清晰,條理分明,前后銜接緊密,表述前后呼應。依此作答才能征服考官。

六、有理有據、言近旨遠的原則

面試答辯本身就有理論測試的特性,因此,應試者回答問題應該有一定的理論高度。比方說,回答問題要有理有據,引經據典,言近旨遠,或是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或是國家教育法律法規,或是新課程理念,或是教育名人名言等,這些都需一定的理論功底,應試者平時應注重這方面的積累。

七、推陳出新的原則

面試中,考官一般比較看重應試者個性化的回答。因此應試者的回答富有新意,能夠做到推陳出新,別出心裁,就能給考官留下好的印象,為面試成功增加砝碼。

篇2:教師結構化面試技巧

教師結構化面試技巧

  結構化面試又稱標準化面試,其測評的信度、效度較高,比較適合規模較大、規范性較強的錄用、選拔性考試。因此,對教師結構化面試已經成為目前教師面試的基本方法。

  結構化面試要求對整個面試的實施、提問內容、方式、時間、評分標準等過程因素都要進行嚴格的規定,這些因素在面試前應當經過相當完整的設計,考官不能隨意改動。結構化面試具有內容確定、程序嚴格、評分統一、形式活而不亂等特點。

1. 教師結構化面試的程序

  結構化或情境面試,指對某職位的所有求職者提出一致性的、事先確定好答案的一系列關聯問題的工作。結構化面試程序涉及請一組對工作熟悉的人,根據實際工作職責來制定與工作相關的面試問題。然后就這些問題的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答案達成一致意見。這一程序包括以下5個步驟:

  1) 工作分析

  首先,從工作職責、所需知識、技能和能力,以及其他工作資格條件的角度撰寫工作說明。

  2) 評價工作職責信息

  工作分析產生一系列工作職責。接著,根據每一工作職責對工作成功的重要性及執行所需要的時間來評定每一工作職責。這里,我們的主要目的是界定工作的主要職責。

  3) 制定面試問題

  一旦界定和評價了工作職責,下一步就是要制定實際面試問題。面試問題根據工作職責系列制定,工作職責重要,則面試問題就多。

  情境面試包括幾種類型的問題。情境問題提出一個假設的工作情境,例如“如果機器突然開始發熱,你將會怎么辦?”。工作知識問題評估對工作績效十分關鍵,而且必須在進入工作崗位前掌握基本的工作知識。工作知識問題常涉及工作的技術方面(例如“什么是制轉裝置扳手?”)。要求一般雇員回答的問題常采用“意愿問題”形式。包括工作意愿和工作動機問題,從事復雜性體力工作、出差、重新安置等的意愿和動機問題。

  還要為每一面試問題選擇表明特別好或特別差的績效的關鍵事件。下邊是一個以關鍵事件為基礎對主管者提問的情境問題:你的配偶和你的兩個小孩患感冒臥病在床。沒有親屬或朋友照看他們。你要在3個小時后去上班。在這種情況下你將怎么辦?

  4) 制定面試問題的標準答案

  接著,為每一關鍵事件問題制定一個五分制答案評定量表,并規定最佳答案(5分)的具體回答是什么;最低可接受的答案(3分)的具體回答是什么;以及最差的答案(1分)的具體回答是什么。

  例如,以步驟3中的情境問題為例,制定面試問題和答案的每位小組成員,根據自己在面試中聽到的那些在隨后的工作中被視為好、最低可接受的答案和差的答案。然后,每位小組成員向其他成員宣讀自己規定的答案。經過小組討論后,小組成員就5分、3分、1分的基準答案達成一致。本例的3個基準答案是“我將呆在家里——我的配偶和家庭第一”(1分);“我將給我的主管打電話并說明我的處境”(3分);“由于他們僅僅是感冒,我將去上班”(5分)。類似的,對于其他重要的工作職責,也可以寫出一組問題及相應的回答。

  5) 任命面試委員會并進行面試

  面試委員會應包括3~6個成員,成員最好是參與工作分析并撰寫面試問題和答案的人。委員會成員還可以來自招募職位的主管者或包括現任者,同事和人力資源代表。在招募同一職位候選人的整個面試中,面試成員必須是一樣的。

2. 結構化面試的特點

  結構化面試具有面試的一般特點,同時有其特有的結構化組織特點:

  1) 科學性

  面試法是通過對人員的外部行為特征的觀察與分析,及對過去行為的考察,來評價一個人的素質特征。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氣質、特征、能力往往是通過一個人的外部行為特征表現出來的。人的外部行為特征主要是一個人的語言行為和非語言行為。因此通過面試,對一個人的外部語言行為與非語言行為的觀察與分析,可以了解一個人的內在心理素質情況。

  用過去的行為預測未來的行為,也是面試有效性的一個重要特點之一。通過應聘者對其過去行為的討論,考官可正確地理解和考察應試者過去的行為、活動、成就和經驗。在這里,面試不僅僅是讓應試者陳述自己以往的經歷,而是要應試者提供有關過去行為的專門例證,了解行為發生的背景、結果等,這就使考官將以個人觀點和信息為依據的評價,變成以事實為依據的評價。

  2) 雙向溝通性

  面試是考官和應聘者之間的一種雙向交流、彼此傳達或引發彼此的態度、情感、希望的過程,包括言語或非言語兩種水平的信息交流過程。在面試中,應聘者并不完全處于被動狀態,考官可以通過觀察和言語來評價應聘者,應聘者也可以通過考官的行為來判斷考官的態度偏好、價值判斷標準,對自己在面試過程中的表現的滿意程度,以此來調節自己在面試中的行為。同時,應聘者也可以借此機會了解將要給予他的工作職位/崗位的條件、特殊性,并由此決定自己是否可以接受這一職位。

篇3:教師崗位面試自我介紹

  教師崗位面試自我介紹

  尊敬的各位考官、各位評委老師:

  通過考試,今天,我以本崗位筆試第一的成績進入了面試。對我來說,這次機會顯得尤為珍貴。

  我叫xx,今年27歲。xx年7月我從xx師范學校藝師美術專業計劃內自費畢業。由于從xx年起國家不再對自費生包分配,使我與“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失之交臂。幸好,當時河西馬廠完小師資不足,經人介紹,我在該完小擔任了一年的臨時代課教師。

  回想起那段時光真是既甜蜜又美好,雖然代課工資很低,但聽著同學們圍在身旁“老師”、“老師”的叫個不停,看著那一雙雙充滿信任的眼睛,那一張張稚氣的小臉,生活中的所有不快都頓時煙消云散了。我原想,即使不能轉正,只要學校需要,就是當一輩子代課教師我也心甘情愿。不料,1998年起國家開始清退臨時工和代課教師,接到了學校的口頭通知后,我懷著戀戀不舍的心情,悄悄地離開了學校。

  今天,我想通過此次考試重新走上講壇的愿望是那樣迫切!我家共有三姊妹,兩個姐姐在外打工,為了照顧已上了年紀的'父母,我一直留在他們身邊。我曾開過鋪子,先是經營工藝品,后又經營服裝。但不論生意做得如何得心應手,當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始終是我心向往之并愿傾盡畢生心血去追求的事業。我曾多次參加考試,但都由于各種原因而未能實現夢想,但我暗下決心,只要有機會,我就一直考下去,直到理想實現為止。

  如今的我,歷經生活的考驗,比起我的競爭對手在年齡上我已不再有優勢,但是我比他們更多了一份對孩子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更多了一份成熟和自信。

  教師這個職業是神圣而偉大的,他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還要有高尚的情操。因此,在讀師范時,我就十分注重自身的全面發展,廣泛地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并學有專長,做到除擅長繪畫和書法外,還能會唱、會說、會講。“學高僅能為師,身正方能為范”,在注重知識學習的同時我還注意培養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覺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沒有不良嗜好和行為。我想這些都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具備的最起碼的素養。

  假如,我通過了面試,成為眾多教師隊伍中的成員,我將不斷努力學習,努力工作,為家鄉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決不辜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光榮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