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贊美老師詩歌感謝您老師!

贊美老師詩歌感謝您老師!

2024-08-01 閱讀 1965

人生旅程上,

您豐富我的心靈,

開發我的智力,

為我點燃了希望的光芒。

謝謝您,老師!

春雨,

染綠了世界,

而自己卻無聲地消失在泥土之中。

老師,

您就是滋潤我們心田的春雨,

我們將永遠感謝您。

老師,

您是海洋,

我是貝殼,

是您給了我斑斕的色彩……

我當怎樣地感謝您!

踏遍心田的每一角,

踩透心靈的每一寸,

滿是對您的敬意。

有如從朔風凜冽的戶外來到冬日雪夜的爐邊;

老師,

您的關懷,

如這爐炭的殷紅,

給我無限溫暖。

我怎能不感謝您?

對于您教誨的苦心,

我無比感激,

并將銘記于心!

天涯海角有盡處,

只有師恩無窮期。

感謝您,老師!

篇2:九年級語文老師工作反思:教育不應一味贊美和遷就

一年的畢業教學生涯結束,留給自己很多要反思的地方。

畢業第五年,我接手了九年級的課程。雖然以前想過帶畢業班,可真正帶起來,還真得是從零開始。不僅是我,還有學生。

學生的基礎實在是慘不忍睹,有時,我一直想不通,學生學了將近九年的語文,最后怎么會越來越差了呢?

在這個提倡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實質上很多人看重的依然是“唯分數論”。一測后的質量分析,我在會上第一個發言,說自己上半學期的教學心得:幫助每個同學盡量在語文上有所進步。結果,聽了其他老師的匯報,我忽然有種闖錯地方的感覺。他們能抓住重點,并且只抓重點,懂得取舍。而我呢,把語文的教育功能是不是放大了?還是把自己的教育使命變得過于崇高了?

九年級上課是殘酷的,很多課都得搶,我性格弱,干脆不搶。領導喜歡這樣的搶課盛況,而我只想用心上好屬于自己的那幾節課。

本以為一測分析會會鼓動自己放棄后面的同學,結果,秉性使然,我還是堅持到了中考前的那一刻。因為,語文不僅僅是為了考試,還有它那說不出的潛移默化的力量。

可學生的成績并不是很理想,甚至有學生考了個零分。不管多么不看重成績,可那零分還是刺痛了我的眼睛,刺痛了我的心。畢竟付出了一年的努力,總得有點兒回報吧。

我開始反思,反思這一年來的教學。

課堂上,我總是盡量給同學們創造寬松的環境。我體諒他們畢業班學業重,讓他們在語文課堂上有喘息的機會。能在課上解決的問題,課下絕不布置題海作業。

課下,誰有問題了,我來解決;誰有困難了,我來幫一把;誰思想有動搖了,我來鼓勵打氣……

可現在的學生是如此能抓住每個老師的脾氣,他們又是如此能淋漓盡致地利用老師們的秉性。老師脾氣好了,上課一會兒就沒個上課的樣子了;老師嚴厲了,他們也只能嘴上抱怨幾句,該干啥干啥去。雖然,從長遠來看,鼓勵教育的優點更多,可在中國當今這個連教育都急功近利的時代,誰又會去看長遠的優點顯現呢?

我給他們創造的寬松環境,被部分同學當成了自己放縱的土壤。這樣以來,談何學習?談何語文素養的提高?初衷一變,再想找回,就真的是難嘍。

適當的贊美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成長,適度的遷就可以讓學生更加地自由,然而如果是一味地贊美和遷就,只會苦了老師,膨脹了學生。

看來,古語云的“恩威并施”,放在教育里也是貼切的。

篇3:骨干老師培訓班數學培訓方案

一、指導思維

依據**市骨干教師的整體培訓精力,遵守小學數學骨干教師成長法則,浸透“教學科研型”人才培育的教育理念,充足應用中國教育學會、市教科所、區教培核心資源,保持按需施教,學、研、用聯合,凸起時代性、針對性、實效性和進步性,摸索優質、高效、開放的培訓模式,以“研究課堂教學、尋求高效教學”為主要實踐內容的教師文化;領導學生自動地與教學實際對話、與骨干班成員對話、與自我對話,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從研究教材教法到全面研究學生、教師的行動;從重組織運動到重在培養研究狀況;從關注狹窄教訓到理念更新和文化再造,盡力造就適應21世紀教育改造和新課程實行須要,存在現代教育素質能力和翻新精神的**市小學數學骨干教師,以促進我市小學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推進我市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二、工作目的

1、研究課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深入實踐,晉升教師的素質和實踐智慧。

3、連續發展,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4、經驗重組,促進骨干教師回學校后對校本教研的縱向發展。

三、培訓內容

培訓內容以“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師德素養”為中心。詳細分為以下三大板塊:1、新理念;2、理論與技能;3、課堂實踐。

1、新理念

懂得社會跟時期對教師的請求,進行教師職業道德、心理培訓,提高參培教師的職業涵養,增進進先生的成長。

2、實踐與技巧。

針對數學學科的特色,進行現代教育理論、相干學科常識、課堂教養技能、課堂察看技巧、古代教導技術等內容的培訓,進步參培老師理論文明素養,開辟視線,確破現代數學教學觀點,加強理論思維水溫和自我發展才能。

3、課堂實踐。

學員深刻到各個學校,通過課堂案例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了解學校的教育教學慣例,追隨指導教師聽隨堂課,在領導教師的指點下備課、說課、評課,每人至少上一節研究課。

四、研究方法

利用課堂視察技術,改進行為的行為研究為主要辦法。以“問題”為中心,將課堂中的問題轉化為專題,整合相關資源對問題進行有效解決。

五、研究道路

(一)專題研究課

采用“舉動教育”模式開展工作,專題研討“**教師大比武”的各種課題。以課例為載體,強調專業引領和行為跟進,通過骨干班學員共同研究,來改良教師的課堂教學。

第二階段的專題研究課重要從以下多少個步驟發展研討:

1、由“**區教師大比武”上交的預賽中提拔出研究的課例;

2、分成26個培訓班學習小組,裝備導師,并和加入賽課的教師隨機抽簽造成“學習獨特體”;

3、針對抽取的課例研究并繚繞主題,學科組進行群體研究,構成同課異構研究計劃;

4、“學習共同體”根據研討內容,撰寫課堂教學反思,上傳博客圈;

5、由學員組長招集組員對活動進行總結,指定推舉組員就每次活動進行專題綜述。

(二)課堂問題研究方法門路

以“**區數學教師大比武”的課例為研究載體,研究這些課例中產生的事件或存在的景象,以迷信的立場、應用科學的方式及教育學、心理學原理,進行當真的考察、研討、剖析,力求探究事件或現象背地的實質起因,從而改進課堂中的教師行為以及與課堂相關的組織治理行為。

1、多情勢經驗重組。提倡團隊研究,形成“**骨干教師學習共同體”,共同體由三方面的職員組成,一為教培中央根據“**教師大比武”發生的26名總決賽參賽選手及其本校的學科教研組,二為在**區參加培訓的“**市骨干教師數學七班和八班”共102人分成的26個團隊,三為選取的**區數學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為該共同體的導師。由“學習共同體”抽取課題落后行優化組合,進行校本研修,環繞課題進行上課及以上課為中央的教學設計、說課、評課、撰寫教學反思等校本研修活動,突出“**市骨干教師培訓”研究的團隊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