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開學隨筆讓我們收拾心情重整出發
今天離開家坐上回學校的城鐵,不由得就想起來一句話:收拾心情,重整出發。
是啊,兩個月的假期就這樣過去了,無論我們在家是對自己進行了專業知識的惡補,還是出去“看了看這世界”,亦或是在家陪孩子……總之,假期都是過去了。
將自己的好心情壞心情,裝進包袱里,重新進行自己的一個新的征程。有人說:老師工作好,有假期,而且假期還有工資,多好。其實我覺得假期對于我們來說也像是一個歷練,學生在假期中勢必要進行作業,游玩等計劃。而身為師長的我們,同樣也要對假期有一定的規劃,這也就算是歷練的開始。
一首歌是那樣唱的:讓我們紅塵做伴,活的瀟瀟灑灑。每個人都想是在人生中活的更加漂亮,更加完美,活的瀟瀟灑灑,但這首歌開頭是:當山峰沒有棱角的時候,當河水不再流。既然我們想要活的漂亮,總要付出一點,一點,再一點點的努力,讓自己“漂亮”的理所應當,“漂亮”的瀟瀟灑灑。
教育的這條路,終歸得由我們這些教師走出來,哪怕是路上充滿荊棘,哪怕是有豺狼野獸,哪怕是充滿彎路與挫折,但我們總會是要踏下去。
讓我們收拾心情,重整出發。
篇2:組織教學隨筆找到打開學生心靈之門鑰匙
在剛剛涉足教學領域時,老教師曾告訴我:千萬別用大喊大叫的方式吸引學生們的注意,這無異于對牛彈琴。你雖然很賣力,卻收效甚微。我接受老教師的建議,開始嘗試著采用其他的教學技巧,比如用教具敲桌子,咳嗽、在教室里走動,甚至用身體語言來讓學生保持安靜,這些方法有時確實效果不錯。
科學家發現:人類有很強的獵奇心理,我們從祖先那里遺傳來的天性,讓我們為了生存時刻對危險保持警惕。但是,從我的教學經驗上來看,獵奇心理,恰恰是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鑰匙。
每一個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都知道,新學年第一節課的前幾分鐘非常重要,把每一節的的功課做足了,后面的事情就會事倍功半,課堂上的時間非常有限,如果能夠不斷變換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興趣,你幾乎就成功了。所以適當的在我們的課堂上穿插一些易于完成且不需要花費太多課堂時間的小游戲,不僅能讓學生體會到參與游戲的樂趣和滿足感,而且能讓學生快速地投入到學習當中。
這些游戲可以:
l讓學生在精神上、情感上參與到你的授課中
l降低學生的焦慮和緊張情緒
l鼓勵學生積極深入的思考
l創造一個方向一致的教學環境
l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l樹立教師的權威
l促進師生間及學生間的合作
l在情感上鼓舞課堂士氣
l是學生對學校和學習擁有積極的態度
最重要的是我們和學生在寓教于樂中真正得到樂趣。所以,作為年輕的教師,我覺得自己應該不斷創新,抓住學生的獵奇心理,去找到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鑰匙。
篇3:小學教育隨筆《開學第一課》對教學啟示
今晚我校利用晚自習時間,給學生播放了由中央一套播出的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主要講述了《孝》《愛》《禮》這三個主題。
這樣的主題很抽象,但是我們學生看完之后,都深受啟發,認識到了孝、愛和禮是什么,怎么做的問題。
教育就是要影響人,用優秀的文化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達到教育人,塑造人的目的。
《開學第一課》是怎么做到讓每個人印象深刻,深受啟發的呢?對我們教育教學有哪些啟示?
通關觀察發現,節目用了多種樣式姥姥的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比如運用動畫《大頭兒子小頭爸爸》講解《愛》《孝》《禮》的內涵,接著再翻閱《說文解字》進行一番解讀,加深學生對三個主題的理解;然后又請明星現身說法,利用明星對學生的感召力,運用明星的榜樣示范,具體地告訴學生應該怎么踐行《孝》《愛》《禮》,讓學生不僅在理論上明白孝禮愛的含義和作用,更告訴學生在現實中應該怎么做。起到了學以會用的目的。還有一點就是沒講完一個主題,在進行下一講的時候,中間都會傳出一個文藝節目,達到娛樂身心,放松休息的目的。這叫勞逸結合。這也許就是學生印象深刻的原因吧。
通過上述分析,筆者以為《開學第一課》對我們教師的教育教學有三點啟示:第一,在以后的教學中要用多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可以通過放動畫的形式,可以通過同學現身說法的形式,可以通過知識場景模擬表演的形式,還可以多種方式綜合運用。總之要豐富課堂教學手段,避免課堂教學方式單一化。第二,要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大頭爸爸教兒子學習的方法之一就是把剛剛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這樣學生理解了知識是什么的同時,也知道如何運用知識。學生從知識而運用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的同時也提升了能力和智慧。第三,適當引進“客串教師”的形式。王小丫本來是央視主持人,可是在《開學第一課》節目中客串了一把班主任。我們學校教學中也可以通過邀請學生家長,或者校外教師,或者不帶本班課程的其他本年級的老師客串一把。我相信,會收到很好的效果。至少可以減少學生的審美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