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恩師文章懷念傅老師
聽說我家老宅漏雨,有傾倒的危險。昨天,我開車回老家。果然,房頂有爛掉的漏洞,然而修繕已無價值,推倒重建又沒有足夠的資金。我找大哥商量,他說倒就倒吧,反正也用不著住。我想也是,再往上投些錢也沒什么意義。
閑聊一會兒,大哥突然很嚴肅地告訴我,曾經教過我的傅老師去世了。我有些愕然,傅老師身體一直很好,怎么會突然去世?我隨口就問。大哥說他也不知道,反正是去世了,他也去吊唁的,那幾天,傅老師唯一的兒子在北京出了點事,沒在場,場面很是凄然。
我在臨村的一所學校讀初中,剛剛步入中學大門,本村的一些讀過初一的好事者眉飛色舞地向我描述初一年級各位任課老師的典故。他們曾惡意刻畫傅老師,說他如何如何嚴厲,讓我們聽了感到有些畏怯。
傅老師也是我們臨村的一位老師,那時他30來歲,肩寬體壯,皮膚紅潤,頭發豎著,眼睛炯然有神,穿著很樸素。記得傅老師講課的嗓門很大,的確很有威嚴,眼睛一瞪,大家都不敢出聲,但是他很少瞪眼,經常微笑著提問我們,待我們回答不夠周全時,他用目光提醒我們,鼓勵我們。所以,我感到老師很溫和,沒有什么懼怕的。第一學期結束了,大家都圍在老師身旁看他批改試卷,改到我的應用題時,老師突然很興奮,當著那些同學的面夸我,思路清晰,考慮周密,計算準確,答案完整,是這次考試做得最好的。當時,大家都認為成績最高的應該是課代表,沒想到我的成績最高,老師又這么夸我,大家都向我投以贊許的目光,老師的夸獎,同學的稱贊,讓我的心里溫暖了一個寒假。后來,我的數學成績一直是班里最好的。
那時農村很少有自行車,不論刮風下雨,學生都步行去學校,老師也步行,時常在上學或放學的路上與傅老師同行。老師常常向我們講述他當年求學的故事,那是他們一代人更加苦難的經歷,吃不好,穿不好,忍饑挨餓,步行到幾十開外的別的鄉鎮學習,冬天手和腳都腫得像饅頭,又冷又餓,凍得乞乞縮縮。他還特別在意了解我的家庭情況,勉勵我虛心學習不要驕傲。
傅老師只教我一年,但是只要遇到我就夸我聰明,并詢問我的學習情況。我參加工作以后,有一次,曾經跟領導一起陪傅老師喝酒。領導慫恿我,說傅老師很能喝酒,又是我老師,要多敬幾杯。多年不見,我當然想表達敬意,沒想到老師當時喝多了。我感到很不好意思。領導開脫我,說是傅老師太貪杯,是他自己喝多的,不關我的事。聽了領導的話,我更有負罪感,也明白了職場的險惡,真情和誠實有時可能會被人出賣和笑話!
一直為生存忙碌著,很少關心曾經對自己有恩的老師,每一次聽到當年的老師突然辭世的噩耗,心中都很難過,但是終究也沒有給老師以慰藉、幫助,更感到人世間惱人的無奈。
篇2:懷舊文章懷念小時候看電影事
記得小時候,住在鄉下,看了許多露天電影。那時候國家經濟落后,電影制片廠少,最有名的有八一電影制片廠、北京電影制片廠、長春電影制片廠。其中,八一電影制片廠拍的戰爭片居多。但不管是戰爭片還是非戰爭片,其中的情節我已忘記差不多了,沒有忘記的就是關于看電影前后的事。
那時候,鄉里(那時叫公社)有專門的放映隊,一個隊里有三四個人。別看只是放電影的,那可是個吃香的美差事。因為每到一個村(那時叫大隊),大隊干部都要好飯好菜招待放映員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物質生活還是匱乏的,所以每個放映員都想下村放映,但還要有人在鄉里值班,所以只好排班,排不上的只好蹲守單位,翹首以待下次放映的日子。
那時候,牛山公社(現在的牛山鎮)的放映隊在各村巡回放映,一般按各村所處位置相連順延。每次輪到要放兩三晚,每晚放兩部影片,有時再加上片頭,大約三個小時左右。放完以后就到臨村,兩村相距不遠,所以每次看電影,都能看一個星期左右,讓那時候精神生活極端缺乏的每個人大飽了一次看電影癮。
那時候,很小時,我一聽說放電影,就吵著要父親帶。去的時候,父親會扛著我(把我放在雙肩上),到了之后,往往沒看多長時間,我就會酣然入睡。等到電影結束,父親把我叫醒,再扛著我回家。電影的內容幾乎記憶無存,卻忘不了父親來來回回扛著我的寬闊的肩膀、高大的身影。
那時候,放學比較早。每每輪到放映隊來,放學后我們便早早回家,吃完晚飯,和家里姐姐、鄰居伙伴一起搬著大大小小的板凳向露天電影院出發。到了之后,把搬來的許多板凳擺好圍成一圈,名曰護場地,等晚來的大人來看電影。有時候還會和年齡相仿的別的生產隊的人因為場地的事有小小的摩擦呢。
那時候,放電影時,放映員先把放映機打開,名曰調焦距。每每這時,那些頑皮的孩童、甚至小青年就會把手指、拳頭甚至整個人都投放在熒幕上,抓住難得的搶鏡時機。
后來,電視普及了,露天電影就消失了。電影里的情節幾乎忘卻了,但看電影前后的點點滴滴顧永遠烙在我記憶深處的膠片上。
那不是在乎看的是什么電影,那在乎的是看電影的心情。
篇3:新人教版語文七年級《秋天懷念》全文賞析
新人教版語文七年級《秋天的懷念》全文賞析
史鐵生寫的《秋天的懷念》是一首母愛的贊歌,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讀了這個故事,我被深深地打動,并且產生強烈的心靈共振。
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兒活下去,只有偉大而無私的母愛,才有這種力量。
作者借助幾件平常小事進行細致描寫,表達了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作者非常注意人物的對話、動作、神態這些細節的刻畫,并通過對比來表現對母親的深情。如“我”的暴怒與母親的體貼,“我”對生活的絕望與母親堅定的鼓勵;“我”對母親病情的渾然不知與母親的寬容等等。作者通過這些平凡的小事刻畫了一位堅強、無私、偉大的母親形象,也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深深地愧疚、熱愛和懷念之情。
最溫馨的港灣,是母親那暖暖的懷抱。母愛,是那么神圣;母愛,是那么高潔。母親這個字眼,應該用我們的一生去崇敬。
史鐵生,故事,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