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生活故事為爸媽祝壽
昨天是老爸老媽八十大壽,我們姐弟幾個回家為爸媽祝壽。
按照農(nóng)村的習慣,我們是低調(diào)祝壽,不講什么排場,沒有鞭炮轟鳴,也沒有張燈結彩,有的只是我們?yōu)槎腺I了一些生日禮物,然后在老家集鎮(zhèn)找個飯店,一家人圍在一起,吃了個團圓飯。
還在多少天前,我們兄弟幾個就通過電話互相聯(lián)系,準備給勞累了一輩子的父母好好祝賀一下。事情本應早該操辦,只因兩個在廣州、深圳工作的侄兒沒有回來。昨天最終舉辦,也算了卻了兒女們的一樁心愿。
中午十二點整,宴席正式開始,哥哥拿出了收藏十二年的茅臺酒,我也給老爸帶來了兩瓶收藏十年的茅臺,可謂兄弟心有靈犀。老爸愛酒,一天三頓,不拘飯菜,每年要喝掉一二百斤白酒。我在老家曾經(jīng)給老爸買了酒缸,能盛一百多斤的,里面裝滿了原泡酒,讓老爸每頓用舀子舀著喝。后來考慮到原泡酒度數(shù)過高,加上老爸年齡大了,現(xiàn)在我都給買瓶裝白酒,而且一買起碼都是十箱以上,但就是這些酒還是撐不住老爸喝的,于是買酒就成了我的例行公事了,我每次回家都會問問酒喝完了沒有。
陪老爸喝酒,應該是老爸最快樂的事情。雖然路途不遠,可惜我們每次回家都是來去匆匆,而且現(xiàn)在都是開車回家,哥哥也是如此,陪著老爸喝酒的機會是少之又少了,最多只能是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平時看著老爸喝酒,都勸他少喝點,多吃點菜,尤其是早酒就盡量不要喝了,但是,可能是多年來養(yǎng)成的習慣,總也改不了。酒是該喝還是喝,菜吃少還是少,時間長了,我們僅僅是口頭說說而已,不再強求了,樂得只要父母高興就行。
我們大家在吹完蠟燭,每人在吃了一塊生日蛋糕之后,肚里墊了底才開始喝酒,今天的喝酒,非同往日,我們也就由著老爸的心情隨著他盡情喝了。一家人共同喝過祝福酒之后,大家開始敬酒,我哥先敬,然后我敬,兩個侄兒敬,我們家閨女敬,最后由最小的孫子輩我家王冠敬酒,他小大人地站起來,先醞釀了一下,然后說:祝爺爺身體健康,祝奶奶生活快樂!就是這句話博得了大家的掌聲,因為王冠剛剛才上一年級,而且一開始在說“祝爺爺身體健康”時,我們大家都認為他說漏了:怎么忘記奶奶了呢,結果人家是分開表達,不愧平常那種表現(xiàn)!
第一輪敬完,我們又一個一個家庭開始敬酒,后來又是兄弟敬,妯娌敬,老爸今天喝得最多,但狀態(tài)非常好,大概是心情超好緣故吧!
篇2:小學班主任語文教師數(shù)學老師教育故事集錦
幸福源自學生
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qū)起鳳街小學王端端
昨天是教師節(jié)。收到了許多來自孩子們的禮物,看著一件件孩子們親自做的禮物,一種幸福感溢滿心頭。
今天來上班,以為教師節(jié)已經(jīng)過去,一切都應該歸于平淡。放下車子,走到班里的環(huán)境區(qū),想看看大家的值日情況。這時,兩個男生走了過來。手里都拿著東西,像是彩排好了一樣,齊聲說了一聲:節(jié)日快樂。接過東西一看,是兩塊小石頭,略有差別,但都寫著:老師,祝您節(jié)日快樂!旁邊還有彩筆畫的小花。那一刻,我竟有一種想要跳起來的欲望。轉過身走進教學樓,我終于抑制不住大笑起來,我想那個時候看到我的人大概都會說:“你笑的跟一朵花似的!”也許有人不明白了,不就一塊石頭嗎,至于?是的,石頭并不貴重,可是送它的人對我來說與眾不同!這是兩個上學期在班里總是惹事,經(jīng)常打架的兩個孩子!為了改變他們,我開始研究心理學,看管理書籍,進行了無數(shù)次的談話……我真心的表揚他們的每一點進步,哪怕是今天他面對老師的批評不再橫眉冷對,而是微笑!慢慢地,他們變了,懂得友善待人了,懂得控制自己了。
開學兩周了,他們一直都很好,沒有惹任何事。我欣喜的發(fā)現(xiàn),他們變了,變得成熟了,也懂得認真學習了。而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他們也學會了感激!作為老師,我想這個時候是最幸福的了。
愛,可以融化一切堅冰!
篇3:小學班主任語文教師數(shù)學老師優(yōu)秀教育故事欣賞
巧用招數(shù)化“意外”為“精彩”
福建安溪縣蓬萊新林小學馬征東
新課改送來了數(shù)學教學的春天。更多的老師將新理念運用于全新的課堂教學中,一幕幕的課堂精彩瞬間正如一個個靈動的音符,形成了一曲悠長動聽的詠嘆調(diào)。駐足傾聽,著實覺得異常精彩!下面這一案例是我在課堂中的親身實踐,它是我在教育長河中的一朵浪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xiàn)摘錄下來與大家共享。
那是上星期五下午第一節(jié)數(shù)學課,我走進教室,四十多張求知的面孔映入眼簾。我想,何不調(diào)節(jié)一下課堂氣氛,好讓學生放松心情。于是我靈機一動,在黑板上寫了“自己出題考老師”幾個大字。
同學們看后為之一振,個個睜大眼睛看著我。我巡視四周,亮開嗓門說道:“同學們,這節(jié)課由你們出題來考老師,范圍是求平均數(shù)應用題。如果老師答對了,請你們鼓掌一下;如果答錯了,就罰老師唱一支歌。好嗎?”我的話音剛落,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好。我認真地思考著本節(jié)課教學思路和重點,而學生們卻紛紛地忙開了。
急性子的王龍來了個開頭炮,向我發(fā)起了挑戰(zhàn):“新城服裝廠去年四個季度分別生產(chǎn)服裝12.5萬條、13.5萬條、14萬條、15萬條,求:①去年平均每季度生產(chǎn)多少萬條服裝?②去年平均每月生產(chǎn)服裝多少萬條?你看王龍這一炮打得太準了,正是我要強調(diào)的找準“總份數(shù)”的應用題。我得意地寫出了算式,獲得同學們的一片掌聲。找準“總份數(shù)”“總數(shù)量”是求平均數(shù)應用題教學的重點,學生們不約而同地適應了我的教學思路,頓時我感到一陣欣慰。下一步他們還要提什么問題呢?其順我意,王曉偉同學提出了既要找準“總份數(shù)”又要找準“總數(shù)量”的復合應用題。
由于王龍同學領了頭,同學們爭先恐后地提出了很多類似形式多樣的應用題,使大家耳目一新。一個個問題的提出,隨著陣陣掌聲,一個個被解決了。事情竟是那么巧合,正當學生情緒高漲時,我一疏忽,找錯了“總份數(shù)”所對應的“總數(shù)量”列出了一道錯式。班長林小萍立刻指出了錯誤,而且講明了“病因”。學生們對林小萍的不客氣,流露出不滿,都紛紛為我辯解:“老師還沒來得及檢查。”我理解學生們的心情,更喜愛林小萍對科學的嚴肅態(tài)度,主動唱起了《小草》這首歌:“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
你看,一向善于刨根問底的唐強同學,兩眼不住的環(huán)視,好像在尋找什么破綻,他站起來用帶有商量的口吻說:“我提一個問題,師生一起做好嗎?”學生立刻向他投去不理解的目光,追問道:“你又出什么鬼主意呀!”“好呀,快講吧!”我微笑著雙手示意,鼓勵他說出來。“甲乙兩地相距120千米,一輛汽車由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40千米,返回時每小時行60千米,求這輛汽車往返兩地的平均速度。”“(40+60)/2”。很多學生不假思索地列出了算式,并露出了得意的神情,向唐強*。只有幾名學生費了好大心思才列對了算式。
面對一張張“得意”的面孔,我感到心酸內(nèi)疚,是我沒有講清“根據(jù)問題找準‘總數(shù)量’和‘總份數(shù)’”,以至于大多數(shù)同學造成這樣的失誤。這道題只要抓住“往返”這一關鍵詞語,就不難找到“總數(shù)量”是往返的總路程。“總份數(shù)”就是往返用的總時間。
唐強同學的問題,如同一顆炸彈,無情地擊中我的要害,指出了我在教學中的失誤之處。這種坦誠的胸懷是對知識的尊重和對老師的熱愛。這怎能不令我高興呢?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真正的教育藝術,不會拘泥于具體的模式和形式,而是根據(jù)學生發(fā)展的需要,靈活地選擇和運用多種教學策略,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自由、快樂地成長。這才是教育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