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走向藝術殿堂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
讓孩子走向藝術殿堂
內容提要:為了給孩子提供一個自由的創作環境,提供適合孩子的繪畫氛圍,讓孩子能夠告別單一的繪畫模式,讓他們的畫面能夠更加絢麗多彩,能夠更直接純粹的去盡情表達美,欣賞美,讓繪畫時的愉悅一路伴隨孩子的成長,為將來的發展打造一個更高的基礎。
關鍵詞:臨摹想象欣賞藝術殿堂
當前社會,許多家長都渴望發掘孩子的藝術潛力,培養孩子的藝術修養,使其在藝術方面有所造詣,但是苦于沒有好的方法或合適的老師引導孩子走向藝術殿堂,領略藝術的魅力,享受藝術的陶冶。我作為一位美術老師,隨著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學方法的不斷嘗試,就兒童繪畫方面有以下一些心得,供各位家長和同仁借鑒。
一、臨摹是創作的基礎
臨摹和創作有什么區別?臨摹是將一幅畫面一模一樣的畫下來,臨摹也是孩子認知的一種形式。單純的臨摹、描摹對兒童是有害的,但創造性臨摹是對兒童是有益的。創作性臨摹是在臨摹形象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理解的東西進行的繪畫活動。一提到兒童畫大家就自然想到他們的作品要有創造性,殊不知創作的前提是需要給予他們很多的認知和積累。很多老師反對臨摹,我是不贊同的,這樣的否定是片面的,不負責任的。那么臨摹到底應不應該做,怎么做?這也是我一直學習和探索的問題,也是一個很有必要研究的問題。對于一二年級幼兒時期學生單純的臨摹也是不符合孩子的天性的,這樣的弊端主要是限制了孩子的思維,使他們沒有了自由。同時他們覺得把一個東西完全畫像那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最容易把孩子的繪畫積極性挫傷,所以提出了“創作性的臨摹”就解決了限制自由的辦法,他們就能夠在給予圖像的基礎上進行添加的方法,刪減的方法,都可以,不要求和原有的一模一樣,他們就感覺不到有難度了。久而久之他們自然就能接受這種方法,使他們順利的度過轉型期。對剛開始學畫畫的孩子,越是低年級教師的要求就應該越少,在一幅創作性臨摹中既有別人的東西又摻雜了自己的東西,讓學生享受了成功的喜悅,又學習了繪畫的技能。隨年齡的增長,認知水平的提高,慢慢開始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一年級的學生認識發展不受真實生活約束,直覺的東西多,主觀的東西少,我認為對學生提出要求的最佳時期應該在二年級以上比較合適。這個時期學生開始注意客觀的事物了,有了清晰地形象記憶,通過形象的重新組合而創造出新的畫面,將設想變成繪畫形象,在潛移默化中給予藝術技巧的指導,培養學生的初級創作能力,所以我認為臨摹是學習繪畫的基礎。
二、想象是創造的翅膀
如何引導孩子想象是我工作以來一直困惑和探索的問題,那么到底想象有哪些規律?我認為想象的前提必須是在兒童原有認知的基礎上進行的,有什么樣的積累就有什么樣的想象,所以前提很重要,沒有這個前提兒童憑空是無法進行想象的。其次想象不是天生的,也是后天進行不斷的訓練和培養逐步形成的一種能力,想象是需要一個逐漸的形成過程的,命題想象,聽故事想象,借物想象都是很好的形式。再次,想象是兒童最豐富的創作源泉,他們沒有固有映像的桎梏,兒童的想象中沒有環境和條件的限制,他們的想象活潑、生動、富有童趣,蘊含著兒童世界的爛漫。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大膽想象,不去限制兒童世界的色彩和形象,也許他們會把太陽畫成藍色的,云朵畫成彩色的,但這正是他們想象的翅膀騰空展翅。
三、欣賞是夢想的放飛
談到欣賞,很多學生家長和老師總會說:那么小的孩子能畫什么,畫一條線都歪歪扭扭,還怎么欣賞?孩子心靈是純潔的,自由的,他們的創作是兒童世界的故事,當我們沒有領會他們的故事時,千萬不要隨意的否定他,傷害他們的創作積極性,他們會把自己家長的一句褒獎銘記在心,家長的一句話會左右他是繼續還是放棄。我們曾聽到過那么多的成功人士講述自己得到動力的故事,其中不乏小時候家長的鼓勵,老師的勉勵。也許孩子畫的是童話世界的形象,也許孩子畫的是父母的特殊形象,也許孩子畫的是昨天夢中的故事,也許......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吝惜褒獎的語言,因為你的欣賞將會是孩子們勇往直前的動力,是他們夢想的放飛。
總之,藝術的殿堂并不遙遠,需要各位家長為孩子們營造藝術的氛圍,提供學習的條件;需要老師們創造展示的平臺,搭建彰顯的舞臺;更需要各位家長和老師的鼓勵和欣賞。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
篇2:小學教育隨筆經典誦讀推進有效措施
帶領學生讀經典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10年前我就利用預備十分鐘的時間帶領學生讀《唐詩100古詩》,讀《日有所誦》讀《宋詞一百首》……長期的誦讀,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古詩、宋詞、現代詩歌,學生的寫作說平蹭蹭地提升。在學生日常的習作中有寫現代詩的,寫五言絕句的,寫七年絕句的,甚至還有填詞的呢。每當看到學生精彩的創作我都倍感欣慰,我覺得帶領學生堅持誦讀的路子走對了。
**年開始,我校的經典誦讀成為一門課程,走向正規。我們以《十二歲以前的語文》作為我們誦讀的內容。每天早上的20分鐘時間固定為誦讀時間,雷打不動,每學期結束后要對誦讀內容進行家長考核、小組考核、老師考核以及校級考核,根據考核情況,給出相應的等級。去年我們班級的測評成績還不錯,今年的成績應該更好。
在經典誦讀的推進過程中我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促進學生誦讀經典呢?現在我就盤點一下。
一、端正經典誦讀的思想。1.讓學生明白經典誦讀的好處,結合我已經教過的學生身上發生的具體事例讓學生端正思想,主動自覺地進行誦讀。比如;我告訴她們一個學期的誦讀結束后,學生會自己創作詩歌了,會填詞了,成為一名小詩人了。我把學生自己填的詞,創作的詩歌讀給她們聽。2.我還告訴她們我們聽的很多流行歌曲中經典的歌詞也是來源于古詩詞中的。不信,可以找找看。3.經典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方法,讀了經典能夠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正確處事、正直做人。當學生明白道理的時候,就會主動去誦讀,主動誦讀了就會事半功倍。
二、老師領讀,幫助學生讀準字音,建立自信。教學實踐中會發現,很多時候,當學生不愿意讀的時候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真的累了,不想讀,還有一種是有不認識的字,不會讀。第二種情況居多一些。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每一篇要求誦讀的篇目我都領著學生一字一字地讀一遍,幫助學生學會斷句、糾正字音。我的領讀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把一篇要誦讀的內容朗讀出來,學生的自信不言而喻。越讀越會讀,越讀越想讀,越讀越愛讀。因此,幫助學生正字音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通句子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順全文很重要。
三、充分利用晨讀時間,嚴格要求,保證誦讀質量。每天早上的晨讀時間誦讀經典是雷打不動的。沒有固定的領誦人,誰來的早,誰愿意領,就可以到講臺上帶領同學們讀。這樣的一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學生領讀的積極性。領讀的同學有權利讓不認真讀書的同學站起來或者站到前面,也可以記名字。除此之外,紀律委員也要保證晨讀的紀律。再加上老師的巡視,晨讀的質量就有保證了。
四、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激發學生誦讀經典的熱情。要想激發學生主動誦讀經典的熱情,除了端正的思想之外,還必須有老師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在晨讀巡視中,對于誦讀賣力的同學給予及時肯定,對于表現一直很優秀的同學,讓其在班級中成為榜樣。對于領讀很用心,能夠經常領讀的同學進行大力贊揚。賞識的力量總是無窮,大力的表揚讓這些優秀的同學從班級中脫穎而出,成為班級同學爭相學習的榜樣。班級中這樣的優秀人多了,班級的誦讀水平想不高都難。
五、理解意思,巧背經典。死記硬背是一種背誦的方法,但這種方法耗時耗力還不出功。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背誦的速度,我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我會選擇一篇要要求背誦的內容,會專門抽出時間領著學生背誦,讓學生從中發現技巧。讀一句原文,讀一句解釋,讀完后再對整篇文章進行分析,往往在我的指導下,學生會很快背出要求背誦的內容。這樣的方法多加訓練,學生自然而然就自覺掌握了。掌握了方法,背誦起來就如虎添翼了。
六、尋求家長、對子、組長的幫助,提高經典誦讀的質量。老師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在經典誦讀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學習對子以及組長的共同監督才行。要求會背的篇目,家長先檢查,然后是學習對子互查,接著是組長細查,最后接受學校最后的考核。對于在檢查過程中優秀的家長、負責任的學習對子和組長也要不遺余力地大加表揚,提高其監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七、經典誦讀篇目責任到人,提高其責任意識。所有要求誦讀的篇目都在學生主動自覺要求下分給每一位同學。每一位同學都有領誦的篇目,負責領誦的篇目必須熟練背誦。這樣一來,班級集體經典背誦的時候不需要再有領誦,點到誰,誰領誦,如果不想點的話,隨意叫一個人來領,后面該誰領了,就會主動站起來領。省心極了。我是省心了,學生的責任感也來了,他不僅要清楚知道自己領誦的是哪一篇,還要知道自己的上面一篇是什么,不然接不上是要挨批評的。
總之,在經典誦讀推進過程中,因為以上措施的實施,使我們的誦讀質量有保證。在今后的實踐中,針對在誦讀中出現的問題還會發現更多更好的方法,我且行且總結。
篇3:一年級老師教育隨筆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
踏著上課的鈴聲來到了一二班,出乎意料的是一二班原來調皮搗蛋,跟老師頂嘴的“煩人蟲”今天很乖的坐到了那里,“煩人蟲”家是本地的,家里也就這么一個獨生子,家人特慣他,有時老師批評教育還會遭到家人的不滿,所以這學生在學校是囂張跋扈,在課堂上也是自由放肆,可是今天咋了,進到班里竟看到他乖乖的坐在那,是不舒服?沒管恁多開始上課,這孩子咋了,平時從不回答問題的他在我提問問題時竟然舉手回答了,“好張同學你來回答”“恩回答的真好,請坐”誰知我這么一夸,他表現更積極了,于是我就當著全班同學大聲表揚說“張同學今天表現很好,老師已經看到了他的進步,大家以后都要向他學習。”整節課上,他都筆直的坐在那里,認真聽老師講課,這讓我不由得暗暗竊喜,這個“煩人蟲”終于不煩人了。
忘了之前聽誰的講座,他說表揚孩子要大聲讓別的同學都聽到,批評學生則要小聲只要學生自己聽到。我想一二班的這個同學之前那么煩人或許是因為老師每節課都在大聲批評他或是忽視他,所以他破罐子破摔反正老師不重視我,又或許想通過上課搗亂引起老師的關注。可是老師一次的表揚讓他感覺到老師還是關注他的,他自己在老師心目中還是有地位的,所以愈加好好表現,這樣看來表揚和批評學生還是要講究技巧的,或許因為你的一次表揚就拯救了一個孩子,又或許因為你的批評而毀了孩子。教育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問題,教師也不是萬能的,可能會一時不知道怎樣處理問題學生,但是只要用心,都能做好。就像周慧玲老師所說的心用在哪,哪就好。
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我學會了。心往哪用,勁往哪使,講究方法技巧,那就會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