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民間游戲培養和發展幼兒合作能力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利用民間游戲培養和發展幼兒的合作能力
關鍵詞:
民間游戲合作能力幼兒園家庭交往
內容摘要:
民間游戲是一種廣為流傳,深受幼兒喜歡的游戲。多以合作游戲為主其中包括學會分配角色,遵守規則,協商解決爭端等內容,以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發展合作能力,體驗人與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樂,是幼兒身心協調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以民間歌謠為素材,寓教于樂,盟發幼兒的合作意識;
二、開展民間游戲,培養合作精神,體驗交往情趣;
三、注意民間游戲與課程整合,拓展幼兒生活、學習空間,讓幼兒在合作中體驗交往的情趣。
四、家園攜手,共同開展民間游戲,促進幼兒合作意識的形成。
正文:
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合作能力的發展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因為它是現代人的重要素質之一,是社會中一種新型人際關系的體現。當前,我們所培養的這一代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的優越性使他們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好東西一個人吃,玩具一個人玩。家長容易忽視孩子合作能力的培養。如果在可塑性很強的幼兒期不注意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培養他們初步的合作能力,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
民間游戲是一種廣為流傳,深受幼兒喜歡的游戲。多以合作游戲為主其中包括學會分配角色,遵守規則,協商解決爭端等內容,以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發展合作能力,體驗人與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樂,是幼兒身心協調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以民間歌謠為素材,寓教于樂,盟發幼兒的合作意識
對于幼兒來說,他們對各類兒歌充滿著學習興趣,兒歌的朗朗上口是孩子們所喜歡的,民間游戲中的兒歌、童謠是一把開啟幼兒說話的“金鑰匙”。我們利用民間游戲作為教育內容,寓兒歌于民間游戲之中,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1、從興趣出發,寓教于樂,在合作中初步開展民間游戲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在民間游戲開展過程中,首先,我們選擇趣味性強,有節奏性,朗朗上口,幼兒易學好玩的民間游戲歌謠,并利用一日活動各環節開展含兒童歌謠為趣味內容的民間游戲,不斷增強幼兒參與民間游戲的興趣。我們就利用民間游戲的隨意性和多樣性進行調整,請動作快的孩子自由組織起來玩些“金鎖銀鎖”、“抓沙包”或手指游戲之類較安靜的游戲,或請能力強的孩子帶動能力弱的孩子進行游戲,這樣,在吟吟、念念中照顧到了每個孩子的能力,滿足了孩子好動的特點,而且給他們更多自由的空間進行發展。
2、在民間游戲中培養孩子的交往合作能力
民間游戲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逐漸形成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由于民間游戲的易學和趣味性給能力不同的孩子都能增強自信,如我班的一位小女孩,她平時既不與人交往,也不愿以任何方式來表現自己,就算是我們問她的話都是勉強回答,可是在經過幾次“金鎖銀鎖”、“擊鼓傳花”等游戲后,開始幾次還不愿意,可我沒有勉強她,經多次游戲的氣氛讓其感受了游戲的快樂,終于在一次“擊鼓傳花”游戲中出乎意料地,她唱起孩子們愛唱的《小燕子》,雖然她唱得并不完整,可她終于愿意表現自己了,于是特別表揚了她,看著她開心的笑容,我也感到很欣慰。而且從這以后我發現她的自信心明顯增強,而且也更愿意主動和老師親近、與小朋友交往了,性格明顯活潑了許多。
二、開展民間游戲,培養合作精神,體驗交往情趣
1、學會角色分配
由于幼兒個性有差異,有的孩子會表現出任性、霸道等行為。例如:在玩民間游戲時,有的孩子輪不到這個角色就會不高興,也有的孩子不肯與別人交換角色。而幫助幼兒協商分配角色,是合作游戲的前提。我在組織幼兒玩民間游戲時,就請幼兒輪流擔任角色,培養幼兒輪流扮演角色的意識;其次,引導幼兒學習分配角色,互相商量:“這一次你來做小狗,我來做小雞好嗎?”絕大多數的孩子都能接受這樣的分配。但也有個別任性的孩子明顯不受大家的歡迎。例如:有些孩子總喜歡挑自認為本領大的那些角色,而不愿扮演一些弱小的角色。這類孩子會嘗到小朋友都不理會她的滋味,老師只要適時說一句:“要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就應該和小朋友好好商量。”孩子為了玩游戲肯定會和小朋友愉快地玩起來。
2、遵守規則
規則在合作中具有關鍵的意義,它是大家共同合作的依據。只有共同遵守規則,才能齊心協力地完成一種活動。所以,合作要受到規則的約束。
在平時的游戲中,發現有的孩子不理解規則,有的知道游戲規則確喜歡耍小聰明,不遵守規則。于是,其他幼兒會接二連三地向老師告狀,游戲也因此無奈地停下來。
我們利用民間游戲的趣味性,將游戲中的一些規則,講解得生動形象,使孩子易于理解。例如:民間游戲《爆米花》的規則應該是:扮米粒的幼兒當聽到最后一個字:“抓”時,才能往圈外跑。我說:“米花熟了,大家都要抓起來吃了,這時你才可以往外逃。”絕大多數孩子理解了這一規則,并能遵守規則,但也有的幼兒,不是不理解,而是故意不遵守規則,還沒聽到“抓”就逃出去了。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及時幫助他理解活動的共同目標――玩得愉快,使他體會到由于自己不遵守規則,大家玩得都不高興。在老師的幫助下,孩子們逐步養成了遵守規則的好習慣。
3、解決爭端
合作過程中會發生不同意見,產生各種矛盾。這就需要進行充分協商,統一意見,協調彼此的行動,達到合作的目的。
有一次,孩子們在玩民間游戲“嘭三嘭”時,領導者和參與游戲的幼兒為“什么動作算‘動’”而爭執起來。這個說他“動了”,那個說自己“沒動”。這時,我讓孩子們圍到身邊,讓他們互相討論商量,制定一個“動”的標準。我引導他們統一了意見,最后,他們又愉快地玩起了游戲。
因此,幫助孩子耐心、虛心地接受同伴的意見,統一意見,是促進合作能力發展的又一個內容。
三、注意民間游戲與課程整合,拓展幼兒生活、學習空間,讓幼兒在合作中體驗交往的情趣。
1、民間游戲在區角活動中的開展
為了使民間游戲資源能與孩子的一日活動有機地結合,我們把收集到的民間游戲分成民間體育游戲、民間益智游戲、民間美工游戲、民間童謠游戲,并在各區角中投放相應的材料,開展相應的民間游戲活動。每天的區角活動中有一個民間游戲角,如,益智區投放了“挑繃繃”、“找東面西北”等,使幼兒在輕松自發的狀態下積極開動腦筋。在探索區投放了“轉陀螺”、“拉紐扣”、“捻捻轉”等游戲材料,幼兒在自己發現或在老師的引導下發現問題,怎么才使紐扣在雙手一開一合拉扯中像著了魔一樣飛轉起來,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游戲中學會觀察與探究。在美工區增加了泥塑、剪紙等材料,在新年來臨之際,我們引導幼兒在觀賞各類民間剪紙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剪窗花,在剪剪、貼貼中幼兒自然地朗誦起了“剪窗花”的兒歌,同時也激勵了幼兒大膽地實踐與創新。在體育活動中,我們利用陽臺設施,投放了“踢毽子”、“風車”、“跳房子”等,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了基本動作,提高了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在體育活動中,培養了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
2、民間游戲在主題活動中的開展
如何將民間游戲融入到主題活動中一直是我們思考和探索的問題,在實踐中,我們開始嘗試,如開展主題活動“在秋天里”,我們將民間游戲“彈球”與秋天的水果結合起來,幼兒用各種方法將球打進果樹中,滾著玩,用腳踢,拋球落地,摘到了各種果子。圍繞“在秋天里”的主題,我們還開展了民間游戲“生梨和蘋果”,秋天到了,水果豐收,“蘋果熟了,生梨熟了,大家來呀,快點來呀,蘋果、生梨,你要吃啥?”朗朗上口的游戲兒歌幼兒十分喜歡,他們邊念兒歌邊一路縱隊依次游戲,充分體驗到了合作游戲的快樂。
四、家園攜手,共同開展民間游戲,促進幼兒合作意識的形成。
民間游戲來自民間,易讓家長產生共鳴,而發動家長一起收集,共同參與,使家長主體作用得到很好發揮,也使家長了解幼兒園的課程――來自孩子的生活內容。
在現實生活中,更多家長仍以物質關懷代替兩代人日常心靈溝通和交流。很多父母忙于工作而忽視了孩子,我們順水推舟,利用民間體育游戲促進孩子與親人的交流,合作游戲。
我們多次以告家長書、家園天地的方式與家長交流孩子開展民間體育游戲的情況,并請他們協助教師在家與孩子共同游戲。發動家長通過各種渠道搜集民間游戲素材,還向家長征集民間游戲資料,許多家長帶上了游戲材料,向老師展示玩法,在這過程中使家長了解了游戲才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在我們的影響下,家長們重拾童心,與孩子共同享受民間游戲的樂趣,使家長開始成為孩子生活的朋友、游戲的伙伴,親子關系越來越融洽了。
民間游戲沒有年齡界限,因此孩子可以與爸爸媽媽在平等的關系下游戲、共同解決問題,即增進親子關系,又促進他們合作能力的發展。我們利用家長會、節日等,組織家長來幼兒園開展親自民間體育游戲。“揪尾巴”“翻沿片”“老鷹捉小雞”等游戲很受家長和孩子的喜愛。在大帶小的活動中,孩子的各種能力得到了發展,親子間的情感得到了升華。在親子游戲中,家長也似乎回到了孩提時代,他們充當著孩子的玩伴,合作著,快樂著!民間游戲改善了教師與家長的關系,玩民間游戲時需要家長與教師面對面地切磋,輕松、有趣的切磋使雙方的感情得到了很好地溝通,家長逐漸變得樂意參與我們的活動,主動關心意識增強了。所以,民間游戲拉近了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距離。
通過民間游戲的開展,初步促進了孩子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以民間游戲作為教育內容,寓兒歌于民間游戲之中,促進幼兒合作意識的形成。民間游戲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載體,它能夠有效地增強幼兒間的競爭、合作、互助意識,有利于幼兒形成勇敢、堅強的品質和活潑開朗的個性。通過在民間游戲中對幼兒進行合作能力的培養,使幼兒逐步增強了合作意識,幼兒的合作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發展。他們體驗到了人與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樂,孩子們更加活潑開朗了。愿我們的一點實踐經驗帶給您一點啟發,愿我們的民間游戲之花越開越美,愿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在繪畫活動中培養幼兒合作能力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在繪畫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不管是經濟活動,還是文化活動,都要求人們進行廣泛的協調合作,互相信任,互相依存,為了使幼兒今后能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我們必須教幼兒互相合作,互相信賴,互相依存。幫助幼兒建立共同的目標,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兒童繪畫是一種輕松愉快的游戲形式,也是培養幼兒合作能力最有效的活動之一。
首先,我們注意教給幼兒一些簡單協調關系的方法,教會幼兒如何商量合作作畫。例如:在參加社區幼兒合作畫10米長卷活動中,我們讓每個幼兒都發表自己的意見,介紹自己想畫社區的哪些景物,這樣一方面增強了幼兒的自主權,并且循序漸進地教給幼兒商量的內容,幫助幼兒取得目標的一致性。如先商量畫些什么內容,再商量如何布局,最后商量具體的作畫分配。其次,我們還注意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樹立合作意識。為了是每個幼兒真正參與到合作畫中,而不是由能力強的幼兒分配他們作畫,真正體現幼兒間的合作,我們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主,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事物,走進社區組織幼兒參觀新村、商店、公園、立交橋、馬路、車輛、行人等,使幼兒獲得感性知識,例如:在組織幼兒進行蘇州園林合作畫活動前,我們鼓勵幼兒收集有關蘇州古典園林的照片、圖片、書畫,讓孩子走進園林,每個孩子都踴躍參與,并把他們的成果收集在班內,讓同伴共享。我們還讓幼兒交流自己的體會,再組織幼兒互相協商,共同合作作畫。由于有了親身的體驗每個幼兒都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并且學會了尊重別人的意見。幼兒從中獲得了群體意識和合作精神。在社區公園,孩子拿起畫筆合作畫出了“社區與幼兒園”、“蘇州古典園林”、“暢想園”三幅長卷,用自己的畫筆為世人介紹我們的家鄉出了力。贏得了數百名觀眾的鼓勵和稱贊,孩子們也享受到了合作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悅。
合作畫不僅培養了幼兒的合作能力,也促進了良好集體的形式,幼兒群體意識增強了。在商量的過程中,需要用語言進行交流,這就促進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在作畫過程中,幼兒互相關照,互相負責,增強了幼兒的責任心,促進了幼兒良好道德品質的發展,今后,我們還將繼續這一課題的深入、探索。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