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學反思:音樂含量過低
音樂教學反思:“音樂”含量過低
部分音樂課類似文學課,語言文字解說的多,提及音樂語言、挖掘藝術情感的少,這種情況非常值得注意,尤其是欣賞課。老師講得過多,學生用心聆聽的少,或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傾其所有,非講個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給學生去思考、去領悟、用音樂去激發(fā)想象的少,用語言表達的多,用情感體驗的少,全然沒有了音樂的我,也沒有了“音樂作品是要悟的”這個道理了。
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學生的音樂作品積累少,對音樂的感悟淺薄,最終是對音樂課沒了熱情。我們坦言,講文學我們比不過語文老師(就普通而言),講解數(shù)理也非我們所長,為何不發(fā)揮我們音樂教師的優(yōu)勢呢?
音樂課中唱歌課,也有這樣的情況,僅僅唱會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們在課堂的相當一部分時間里(課的后半部分)唱歌卻是“老太婆念經(jīng),有口無心”。既不用心,何來之味、又何來之情,更何從談感!音樂課里的歌不好聽、不夠味,那當然會到課外去找。找他們處認為好聽、夠味的歌來唱,不管是否真的適合他們。
音樂課中過于注重技能,枯燥乏味、機械訓練的多,興趣激發(fā)、情感抒發(fā)的少,使得我們的中小學音樂課成了音樂基本功訓練課,把音樂當作機械的技能去訓練,把中小學生當作音樂專業(yè)的學生來訓練。這樣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許在一段時間里,一部分學生會有一些效果,但卻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絕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甚至磨滅。實際上這樣的音樂學習與課堂教學,從根本扭曲了音樂作為人類情感藝術、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棄了“國民音樂教育”的初衷,是與音樂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馳的。
所以,我們在音樂教學中,需要更多的注意“音樂性”的教學,音樂審美的學習,在美的環(huán)境中再兼顧學生的技能提高。
篇2: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音樂教學反思
《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音樂教學反思
《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是小學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中的一首歌曲。這是一首五聲羽調(diào)式的一部曲式結構的兒童歌曲。歌曲以比擬的形象手法來歌頌農(nóng)村經(jīng)濟改革后的新氣象,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以往的教學過程會是如此:
一、組織教學
二、基本練習
1、視唱:
歌曲的最后八小節(jié)曲譜,以解決歌曲的教學難點
2、二聲部訓練:
3、音樂知識:
頓音記號
三、歌曲教學:
四、歌曲表演:
五、思想教育:教育學生熱愛家鄉(xiāng)。
在學習了《音樂課程標準》后,我在想,如何使《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的教學有新的突破,為此,對歌曲的教學設計我做了重新安排,打破常規(guī),做了一些嘗試:
1、在音樂教學中融入學科綜合與其他音樂體裁的聯(lián)系。我把本課的教學圍繞“秋天”這一主題設計成《絢麗多彩的秋天》,讓學生在學會歌曲《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后,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延伸:通過歌曲《秋天多么美》、打擊樂曲《豐收鑼鼓》讓學生感受秋天的農(nóng)村喜慶歡天喜地的氣氛;通過欣賞鋼琴曲《秋日的私語》感受浪漫抒情的秋天;通過欣賞配樂朗誦沈尹默的《秋》、白居易的《暮江吟》來了解文學家筆下的秋天。
2、在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在歌曲的導入時,我對歌曲的兩個聲部進行了兩次范唱,并告訴學生個人的能力有限,請學生們幫助老師完成歌曲的范唱,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進行了師生合作的訓練,讓學生在傾聽和參與中獲得對歌曲的初步感知。在歌曲二聲部的訓練中,啟發(fā)學生傾聽聲部的音量,以培養(yǎng)生生之間的合作精神。
3、在音樂教學中注重學生對美的感受。在朗讀歌詞時,學生習慣了按歌曲節(jié)奏朗讀歌詞,但在這一課中我強調(diào)學生用歡快而富有感情的聲音朗讀歌詞,初步掌握歌曲所要表現(xiàn)的內(nèi)涵;在歌曲的學唱中,指導學生用正確的姿勢進行演唱,教會學生用歡快、活潑的情緒來演唱歌曲;在教學內(nèi)容的延伸中,了解秋天不同韻味的美麗。
設計好教案以后,我進行了課堂教學,這個教學設計我教了五個不同層次的班級,其中兩個班級是借班上課,這五次的教學給了我一些啟示:
1、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在學習歌曲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歌曲的內(nèi)涵,增進對音樂不同題材以及不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2、針對不同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在今后的備課中,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學生是我們教學的主體,在教學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水平因素。針對水平好的班級還可以插入創(chuàng)作練習,利用歌曲前兩句的寫作手法,教給學生“同頭換尾”的寫作方法進行簡單的旋律創(chuàng)編。針對基礎較薄弱的班級,不完全采用視唱法,一二樂句采用對唱的形式,最后樂句著重在音的模唱上。歌曲的總體教唱中多聽多觀察多模仿。
3、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中,有幾處還需進行修改:
(1)教授歌曲中的力度記號并能在演唱中運用。
(2)最后一句中的附點音符用動作彎腰來輔助,八分休止符用響嘴來替代,對最后一句進行重點的處理。
以上是我在教《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時的設想和教后反思總結,以供我今后的教學做參考與借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篇3:《aieiui》音樂教學反思
《aieiui》音樂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是aieiui。整個教學設計是讓學生喜歡的小白兔貫穿整個課堂,使他們充滿學習的興趣。先進行激趣導入,請出aoeiuü這6個老朋友,然后引出復韻母ai,ei,ui,在教學ai的時候,先請小朋友看圖說圖意,從兩個同學比高矮來引出ai的讀音,然后,學生自讀三遍ai,師范讀,生再跟著讀一讀,然后指名讀,隨后讓學生體會a-ai讀音有什么不同,師總結ai的發(fā)音方法,指名正音。本來在這之后是要請小朋友們自己認認ai,說一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這一部分做得比較好。
接下去是進行ai的四聲教學,但是在標調(diào)時教給學生的方法,太過書面化,學生理解有困難,在ei和ui標調(diào)時就體現(xiàn)出來了。可采用有趣的又便于學生理解的可能效果會更好。
隨后,我出示了ei,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表演拔蘿卜,口中念“ei呦ei呦拔蘿卜”,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在玩中鞏固了知識。
在教學ui的時候,我說,冬天到了,小白兔為自己準備了許多圍巾過冬,這樣引出ui的讀音,學生自然而然的讀出來了。
然后是拼讀練習的環(huán)節(jié),但是由于學生對aieiui的四聲還不是很熟練,就馬上進入拼讀,導致絕大部分的學生容易拼錯,甚至還有部分學生不會拼。
最后是書寫,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特點,注意整個拼音是一個整體不能分開寫,學生書寫,教師隨機指導。
縱觀整堂課,在教學常規(guī)上還是抓的比較好的,對學生回答問題的響亮程度,對學生回答精彩都進行了表揚鼓勵,從很大的程度上激勵了小朋友,效果非常好。在教學aieiui的四聲時,可以把四聲的順序打亂,進行抽讀卡片,這樣對四聲的鞏固可能會更好,特別是對拼讀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整堂課雖然課堂氣氛還算活躍,但是,我在教的時候,比較急,比較趕,怕內(nèi)容教不完,所以給聽課的老師一個感受就是不夠淡定,以后在這方面我會多加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