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學作業更具科學味
讓科學作業更具科學味
作業是學生鞏固知識、培養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但傳統的科學作業過分注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將科學作業主要作為概念、規律的復習與鞏固。當然,對知識和技能的重視很必要,但過分的注重知識和技能,往往忽視了科學探究、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及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等新課程目標,與達到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這個總目標相差甚遠。由此,我在傳統作業的基礎上設計了類型多樣的科學作業,讓科學作業更具有科學味。
一、課堂實驗材料準備型作業
課堂實驗材料準備型作業就是要求學生親自準備課堂活動所需要的實驗材料并且回答準備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的作業。
案例1:準備蚯蚓
在學習華師大版科學七年級(上)《艷麗多姿的生物》前,設計了如下作業:準備好一條蚯蚓并回答下列問題:(1)你在什么地方找到了蚯蚓?(2)你覺得蚯蚓喜歡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3)你是怎樣飼養它的?(4)你覺得蚯蚓對人類或環境是有害的還是有益的?(5)你已經進行了哪些研究,得到什么結論?(6)研究完蚯蚓以后,你應該怎樣處理它?
這類作業可以讓學生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會對新課內容進行預習的基礎上展開探究活動。
二、觀察思考型作業
觀察思考型作業就是要求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客觀仔細的觀察、記載有關事物現象和變化規律的作業。
案例2:觀察家庭電路
學習華師大版科學九年級(上)《家庭電路》后,布置如下觀察思考型作業:
要求同學們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仔細觀察并做好記錄。
觀察的對象
現象描述
現象簡單分析或合理解釋
電冰箱銘牌的內容
電冰箱插頭腳數
白熾燈額定功率與燈絲粗細
這是最常用的一種獲得感性認識的作業類型,法拉第曾經說過:“沒有觀察,就沒有科學,科學發現誕生于仔細的觀察之中?!蓖瓿纱祟愖鳂I,不僅可以讓學生走進生活、親近大自然,獲得第一手的資料,而且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探究實踐型作業
探究實踐型作業是學生在教室的引導下,以教材或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獨立或合作為基本形式,運用探究的科學方法,進行科學探究實踐的一種作業。
案例3:探究并制作水果電池
學習了華師大版八年級(下)《電流、電壓》后,設計了如下探究實踐型作業:(1)提出問題: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水果電池的電壓?(2)你的假設是什么?(3)制定計劃。(4)準備材料,進行實驗,收集證據。(5)得出結論。(6)關于水果電池你還想探究些什么?(7)你認為水果電池是否有應用前景?
探究實踐型作業有利于學生對科學本質的理解;有利于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形成合作交流的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另外,探究實踐型作業,促使學生的學習從課堂向課外延伸,從課本向生活、社會延伸,使學生體驗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的關系。
四、調查實踐型作業
調查實踐型作業是學生通過調查實踐,密切聯系學生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收集學習資源,解決簡單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和科學的態度的作業。
案例4:調查家庭附近的河水污染問題
學習了華師大版七年級(下)《水循環的利用和保護》后,設計了如下調查實踐型活動:(1)你準備向哪些人進行調查?(2)污染原因可能有哪些?(3)你準備用什么方法獲取造成污染的證據?(4)作為初中學面對污染的河水你該做些什么?(5)如果你是環保局長,你有更好的辦法治理河水污染嗎?
調查實踐型作業有助于學生利用校外課程資源,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通過考察、調查、訪問,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他們對生活、對社會、對環境的關注。另外,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還樹立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五、趣味小實驗型作業
趣味小實驗型作業是一種能提高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作業。
案例5:自制汽水
學習了華師大版七年級下《水是常用的溶劑》后,設計這樣的一個趣味小實驗的作業:在約500毫升的礦泉水瓶中加入2匙白糖和適量果汁(橙子汁、蘋果汁等均可),加入約三分之一匙小蘇打,倒入涼開水,再加入半匙檸檬汁,立即旋緊瓶蓋,搖勻,放入冰箱半小時。
趣味小實驗真實、直觀、易做、有趣,學生通過趣味小實驗能獲取知識、獲得技能、發展能力,深刻體會到科學和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因此趣味小實驗在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更好地理解科學知識,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總之,新課程科學作業的設計不但要考慮“雙基”,而且要考慮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走出傳統科學作業設計的誤區,把握新課程科學作業設計的要求,創新科學作業設計的類型,使學生樂于學習、勇于探究,真正落實科學新課程的總目標----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科學素養。
篇2:小學科學實驗室管理制度
一、實驗室是教師及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場所,所有教師及學生應自覺維護和遵守實驗室規則。
二、任課教師和實驗員要密切配合實驗室管理人員開展工作。
三、實驗室內所有儀器、設備、實驗用品,未經負責實驗的教師同意,一律不得隨意挪動,儀器、設備外借必須經總務處同意。
四、學生在進行實驗前應按照“實驗指導”教材充分預習和準備,實驗結束后,應按照實驗室教師的要求,規整各類實驗器物和用品。
五、實驗室內所有儀器、設備、實驗用品,不能隨意損壞或丟失,應加以愛護,以保證下次實驗的延續進行,如有損壞,丟失應酌情按價賠償。
六、實驗室是課堂教學場所,不得喧嘩、互相干擾和影響,保證實驗過程的順利進行。
七、實驗室應保證整潔、衛生,每次實驗結束后,應有值日學生負責清理和打掃。
八、實驗室應嚴格遵守安全、管理規則,實驗結束后要及時關閉水、電、門窗,并做好實驗記錄。
篇3:小學科學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科學實驗室的安全工作、環境保護工作、消防工作是關系到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頭等大事,要經常對教職工和學生進行安全知識的教育,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學校應定期對實驗室安全技術管理工作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二.科學實驗室設一名兼職安全員,具體負責安全工作。對不符合規定的操作或不利于安全的因素進行監督,有權停止有礙安全的操作。
三.科學實驗室使用制度,要張掛在明顯地方,嚴格貫徹執行。每逢重大節假日要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四.對設備,要制定嚴格的操作規程和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
五.科學實驗室要做好通風排氣工作。有毒藥品的使用要嚴格按規定操作,如有撒落,應立刻采用科學方法處理。接觸過有毒藥品的手,應及時清洗干凈。
六.對易燃、易爆和劇毒等危險品,要按規定存放,并妥善保管。領用時必須經保管老師批準,同時要有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剩余部分要立即放回,并做好詳細記錄。
七.電器設備和電源線路必須按規定裝設,禁止超負荷用電。不準亂拉亂結電線。
八.實驗室內不得明火取暖,嚴禁抽煙。
九.配齊消防器材并能保證應急使用。實驗教師要學習和掌握實驗室傷害救護常識,能在突發事故中做好急救工作。
十.對違反操作,玩忽職守,忽視安全而造成火災、被盜、污染、中毒、人身重大損傷,精密、貴重儀器和大型設備損壞等重大事故,實驗室要保護好現場,立即向學校報告。學校有關部門要及時對事故作嚴肅處理,追究有關人員相關責任。對隱瞞不報或縮小、擴大事故真相者,應予以從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