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與小班孩子對話

與小班孩子對話

2024-08-01 閱讀 8744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如何與小班孩子“對話”在大學校園的時候,讀過一些關于怎么做幼兒教師的書,但是現在要問我看了些什么,我已經是不知道了。所以,我再次翻開這些書,每看一頁,都會有不同的畫面涌現在我腦海里,而這些畫面,就是這兩三個禮拜小三班的孩子們給我留下的。我得出一個結論,讀書,只有結合實際進行思考,才會有更多的收獲,也才會忘不了。讀了《幼兒教師88個成功的教育細節》,我印象比較深刻的觀點有如下幾個:

一、使用非言語交流方式

不管是對孩子還是成人來說,身體的觸碰或者其他肢體語言都是交流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孩子,他們的語言發展尚未達到能與成人無障礙交流的時候,非言語交流顯得尤為重要。有時候,老師的一個擁抱、一個微笑,對孩子豎個大拇指,與孩子擊掌,對孩子來說是那么重要,而對新小班孩子來說,也是安撫情緒、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方式。

孩子剛剛入園時,老師需要幫助緩解他們的入園焦慮,幫助他們建立對幼兒園的安全感。第一周,多多來園時,不挺的哭著要“媽媽”。我說了再多的話,對他而言都好像是開啟了“屏蔽模式”,沒有一點用處。于是我把他抱在懷里,讓他哭吧,并且安慰他說:“老師知道你想媽媽了,你想哭就哭一會兒吧!”雖然孩子的眼淚鼻涕都流到了我身上,但是孩子一會兒就停了下來。這可能不是擁抱的作用,但是擁抱卻不可缺少。珂珂喜歡玩建構玩具,有時候搭一架飛機、有時候搭一個飛船。我會豎起大拇指給他,他看著我貌似更加積極興奮了。有時候走到孩子身邊,輕輕地拍一下孩子的頭,給他一個肯定的眼神,孩子的玩耍可能就更加有動力了。這就是非言語交流的好處。

二、蹲下來并正視孩子的眼睛

有個媽媽描述了她的孩子畫的一幅畫《和媽媽逛街》,結果孩子畫的是滿大街的腿,雙腿占滿了整個畫面。這就是孩子的世界,孩子眼睛里的世界。

成人與孩子,不只是年齡的差距,更是兩個不同的世界。想要了解孩子,我們就必須盡可能的走進孩子的世界。試想,我們蹲下來一天,會看到些什么?很難想象,我們也很難做得到。我想,每天與孩子們在一起,只有蹲下來與孩子說話,才能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蹲下來并正視孩子的眼睛,這是與孩子交流的重要方式。每天早上在門口接孩子們,蹲下來和孩子問好、孩子撲在我的懷里,我瞬間覺得自己好幸福。每天孩子跑過來和我說話,蹲下來認真傾聽孩子說話,這也是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三、給孩子有限的選擇

很多時候我們要求孩子,讓他們不許做這個不許碰那個,但是孩子就偏偏和老師作對。反過來想,如果我們給孩子一個選擇,做這個或者做那個,那孩子就沒有別的選擇了,他也就不得不聽老師的要求。反其道而行之,有時候可能比一路向前更有效。

有一次孩子們玩玩具,到收玩具的時候,有個孩子就是拿著玩具不放回去。我叫了好幾次讓他放玩具,他就當沒有聽到。然后我就告訴他:“寶貝,你可以選擇自己把玩具拿回來放好,或者老師請一個朋友來拿回玩具。你選一個吧!”剛說完,他還是沒有反應。我就叫另一個孩子過去拿玩具,這個孩子還沒有走到他那里,他就自己把玩具送回來了。這可能不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但是告訴我有時候給孩子一點選擇的自由,可能會更有效果。

孩子就是孩子,孩子的世界充滿了無限的好奇和遐想。教育,就是順其天性、提供支持。雖然成人不能完全走進孩子的世界,但可以改變我們的教育行為和方式,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大的支持和幫助!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農村小學小班教學中學生合作交流能力培養

農村小學小班教學中“學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

摘要:合作交流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師生與文本之間的一種多向的信息交流的動態發展過程,也是一種群體之間的情感相互活動的過程。它能充分發揮民主,吸引學生參與,激發思維火花,開啟智慧之門,給學生發展個性,展示才華的機會,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和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體現。“合作交流”作為課堂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其它環節有機結合,連接著學生的“自學”與教師的“點撥”。因此,激發學生合作交流的動機,培養學生“說”和“做”的勇氣,使學生能夠有目的地“說”和“做”,形成一定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以養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習慣,已是當前的形勢所需。

關鍵詞:合作精神;合作能力;激發思維火花;發展個性。

隨著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全國各地教學班的學生人數正逐步減少,小班化教育便應運而生。小班教學以小組合作學習之優勢,實施開放式教學,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有效促進學生主動發展,成為當前學生學習的最有效學習方式。曾有人說:“小合作有小成功,大合作有大成功。”那么,合作必將會成為走向成功之門的金鑰匙。

合作交流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師生與文本之間的一種多向的信息交流的動態發展過程,也是一種群體之間的情感相互活動的過程。它能充分發揮民主,吸引學生參與,激發思維火花,開啟智慧之門,給學生發展個性,展示才華的機會,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和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體現。同時“合作交流”也是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合作能力,促使學生主動開放性學習的重要手段。

學生在充分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既要發揮個體的積極主動性,又要群策群力,發揚合作精神,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不僅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為學生終生學習,步入社會奠定基礎的舉措。“合作交流”作為課堂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其它環節有機結合,連接著學生的“自學”與教師的“點撥”。因此,激發學生合作交流的動機,培養學生“說”和“做”的勇氣,使學生能夠有目的地“說”和“做”,形成一定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以養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習慣,已是當前的形勢所需。但是,由于小班化教育是教育界的新生事物,這方面的實踐、理論經驗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這些教育改革者不斷研究、探索,使小班化教育趨于完善。基于以上情況,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從個性差異入手,分層建組。

當前,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他們的自學、自理、自律能力表現出較大差異。比如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學習熱情的起伏較大,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往往受學習內容和學習氛圍所左右。針對這一情況,根據數周的觀察和了解,我從學生個性差異、興趣愛好和需求入手,進行異質編組。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和個性特征,把全班學生分為好、中、差三層。分組時,均衡配置,即每個小組學生在學習基礎、能力水平等方面大體相等;男女混編,即每一小組男女生比例大體相等;按需協調,使每一小組的人員結構根據學習需要、內容需要以及活動中小組活動實際狀況及時調整,以確保小組活動始終處于良性發展狀態,符合教學發展需要。

二、創設合作環境,使學生參與互動。

“參與互動”指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小組間的群體效應,使學生最大限度投入教學活動中,同時發揮個體思維的作用,互相啟發,互相幫助,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成效,合作意識得到培養。無論是數學知識的獲取,還是語文問題的解決,只要改變思考問題的角度,就能產生不同的思路和方法。這就需要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和參與互動的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一)要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進行合作討論。

在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口算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讓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做這樣的題有什么規律?在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口算后,仍然讓學生觀察,討論加數十位上的數與得數十位上的數的變化規律。學生經過認真觀察、討論、互相啟發,總結出:不進位加法口算,只要把個位上的數相加,十位上的數不變;而進位加法,只需計算個位得幾,得數的十位數比加數的十位數多一就可以了。從而大大提高了口算的速度。

篇3:小班化教學中課堂教學模式: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

淺談小班化教學中的課堂教學模式--“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

摘要:小班化已成為當今發達教育的一種共同趨勢。小班化的小組互動合作學習,強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通過學生親身實踐體驗,重視生生、師生之間的合作交往,促使學生外部活動逐漸內化,從而完成知識的“發現”與“獲取”過程。我們結合學生的實際和教材的實際,在教學中嘗試互動式教學,讓互動合作貫穿于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充分發揮教學合一的優勢,讓學生在體驗習,交流中學習,在觀察中學習。

關鍵詞:小班化;自主;合作;探究

小班化教育為實施素質教育創造了一個嶄新而又廣闊的空間,它能讓學生享受多種教育資源,增加接受教育的機會,從而使每一位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它是在小班配置的條件下,以培養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和以人的發展為本為核心的素質教育觀支配下的教育活動體系,形成以師生發生多向、充分的課堂交往教學為特征的教育過程,體現出合作與交往、強調個性化學習的小班教學特征。

合作教學,不僅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對學生的身心發展也起到促進作用。學生的學習應該是全方位的。學習不僅指知識的獲得,更重要的是在學會共同探究知識獲得的過程中,培養合作能力。小組學習活動是合作教學的最基本形式,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之間的和諧互動,使學生由競爭對手變成合作伙伴,在合作學習*同達到教學目標,培養合作能力。小班化教學為學生合作學習提供了方便。現就“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班化課堂教學模式,來談談我自己的一點切身體會。

一、小班化教學中要強調自主學習

新課程的重體驗,重實踐,讓學生親自體驗,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嘗一嘗、說一說、摸一摸、做一做、想一想,都能促使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思考,進而學會創造。然而在小班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種種教學行為,更輕便的使學生成為發現者、探索者,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將學習轉化為一種心理需求,充分發揮他們的內在潛能,喚醒他們的覺悟,發展他們的個性,啟迪他們主動思維、主動學習、主動想象、主動實踐,使其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得到培養,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例如,口語交際《我會拼圖》這一課,我通過讓學生用不同的圓或半圓的紙片拼出新的圖形,學生由先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