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11種方法
文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教育孩子的11種方法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家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的活動
,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
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光。
2、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意義的連接,了解到他對別
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喝孩子
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
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
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并養成喜歡幫助他人的良好習慣。
3、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體能,也會讓
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濕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并且讓孩子喜歡
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并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
好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有創意的贊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贊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
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又主動跟老師說早安,真的很
禮貌。“
6、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為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盡量遵循
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分
雖然科學家已正式沒有所謂的“莫扎特效應”,但是躲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
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涂鴉時,其實都是孩子
在書法他的內心世界、表達他自己的真心情感。
8、用心聆聽
沒有什么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懷了。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你手上正在做的
事情,專心聽他講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
9、放棄對孩子完美主義的苛求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后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于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則會減弱孩子的
自信心和不怕犯錯誤的勇氣。應當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
10、教導他自己解決問題
從學會系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獨立的里程碑。黨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
問題時,他們的自信心和自我認可度都會得到提升。你可以通過以下步驟來幫助他:
(1)確認他的問題
(2)讓他描述他的解決方式
(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
(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
(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助
11、給他表演的舞臺
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應該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去表現。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并表現出你的
熱情時,孩子的自信心自然而然就建立起來了。
請記住,我們身邊的孩子所需要的,不知是衣食無憂的生活環境而已,他們需要大人陪伴自己
去經歷他們的成長歷程。正如有句話說的那樣,要做到孩子眼中的世界史什么樣子的,得先蹲下來,
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文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初探當前農村小學教育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
初探當前農村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內容摘要:要在我國人口眾多,教育發展水平參差不齊,農村小學教育一直是其中的軟肋,農村小學教育與城鎮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其中存在著很多問題,生源逐年減少、辦學規模萎縮、教師素質偏低、小學辦學條件差、家庭教育缺陷等等,只有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發展好農村小學教育。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育留守兒童
論文創新點:論文首先從軟、硬件兩主面剖析了當前我國農村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如小學學校硬件環境差、農村小學師資力量薄弱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對我國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教育是國之根本,少年志則國志,少年強則國強。教育決定著國家未來的發展。在中國,農村人口占大多數,農村的教育問題受到國家的廣泛關注,而農村的小學教育是重中之重。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下,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在迅速的發展著,農村小學教育也取得了不錯的提升。但是,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農村小學教育的問題越來越凸顯,不符合和諧農村的發展目標,成為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桎梏。為此,必須加強農村小學教育建設,提升小學教育水平。
我國人口眾多,教育發展水平參差不齊,農村小學教育一直是其中的軟肋,制約著教育水平整體的提升。農村小學教育遠遠落后于城市的小學教育。生源逐年減少、辦學規模萎縮、教師素質偏低、小學辦學條件差、家庭教育缺陷等等,都嚴重制約了小學教育的發展。
一、當前農村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1、農村入學兒童減少,學校分布不合理,辦學規模萎縮
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農村年輕夫婦觀念的轉變,使得農村人口出生率持續降低,學齡兒童逐年減少,農村小學在校人數日漸萎縮。農村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九年義務教育完全免費的政策的實施。為了給孩子更好的起點,越來越多的農村的年輕夫婦寧愿把孩子送去較遠的城鎮小學。一方面,越來越多外出務工的父母選擇了讓子女在其流入地就讀。很多流入地政府對打工子女入學政策開始放寬,開始接納這些孩子進入當地公辦學校就讀,還不用額外交納贊助費、借讀費等,同當地學生一樣平等享用優質的教育資源。這樣家長能隨時照顧孩子的學習、生活,消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城鎮私立小學在招生方面,也想方設法爭搶生源,提供一系列的優惠和高質量的服務。等等這些讓農村小學招生越來越困難,小學生數目也日漸減少,使得學校不得不縮小規模。也就有一些地方開始讓較小規模的小學進行合并或者停辦。使得辦學質量更加惡化,生源又會減少,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一些小學升值因為班額小,老師少,不得不采取包班教學。著不但增加了老師的教學難度,教學質量也難以保證。學生學習效率肯定也會大打折扣。家長更加不信任學校。
2、師資力量薄弱,教師整體年齡偏大
篇3:教育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師德修養途徑與方法
教育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師德修養的途徑與方法
玉林市玉州區永上小學林桂蘭
【摘要】
信息技術(InformationTechnology,簡稱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處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一切與信息的獲取,加工,表達,交流,管理和評價等有關的技術都可以稱之為信息技術。它主要是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件。它也常被稱為信息和通信技術(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ICT)。主要包括傳感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信息技術教育有兩個方面的涵義:一是指學習與掌握信息技術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活動。前者從教育目標與教育內容方面來理解信息技術教育,后者則從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來理解信息技術教育。由此,可對“信息技術教育”作如下定義:信息技術教育是指學習、運用信息技術,培養信息素質,實現學與教優化的理論與實踐。
【關鍵詞】信息技術;信息素養;師德修養
教育信息化不僅是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問題,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模式、教學方式的轉變問題。要通過教育信息化,更新教育觀念、改革傳統的、不適合信息化環境的教育模式、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
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已滲透到教育的各個方面,完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活動。為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給教學帶來的變化,教師就必須進行角色的轉換,不斷提高信息素養。在信息時代老師的角色將不再以信息的傳播或組織良好的知識體系的呈現者為主,其主要職責從“教”學生,轉變為“導”學生。做課程的設計者和開發者;做教育的研究者;做新技術的學習者。為適應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教育活動的沖擊,在教育觀念上跟上時代的發展,在教育發展中加強自身的提高和發展才能肩負起培養21世紀人才的重任。信息技術教育的本質是利用信息技術培養信息素質。因此必須重視提高廣大教師的信息素養,并以此作為滲透整個素質教育的核心要素。
教師的素養的內涵有哪些呢?
1、信息意識情感。信息教育最重要的一點是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即要求學生具有一種使用計算機與其他信息技術解決自己工作、生活中問題的意識。
2、信息理論道德素養。教師能夠遵循信息應用人員的倫理道德規范,不從事非法活動,同時也知道如何防止計算機病毒和其他計算機犯罪活動。
3、信息科學技術常識。具有一定的信息能力。即操縱、利用與開發信息的能力。能利用信息技術,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評價和分析所得到的信息,并且開發與傳播信息。教師的基本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統的操作能力、文字處理能力、信息采集的能力、信息通訊的能力,信息組織與表達的能力等。
教育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師德修養的途徑與方法有哪些呢?
一、通過學習與掌握信息技術提高教師自身信息素養促進教師師德修養
(一)參加教育機構對教師進行的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培訓
計算機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得到重視。如何使用計算機這個工具,最行之有效的辦法是參加教育機構組織的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培訓,如計算機基礎、辦公軟件的應用、課件開發平臺的使用、動畫制作軟件的使用、白板技術的應用等一系列課程的培訓。
(二)通過自學掌握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師德修養
參加培訓的機會畢竟是有限的,而需要學習與掌握的信息知識又是無限的和迫切的。要想在教學技能、教學水平、教學成果能有突破性的發展,就必須自覺學習。并且樹立終身的學習觀念。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知識經濟的出現,科技的競爭和人才的競爭日益激烈,學會學習、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是現代社會教師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