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體會:開學第一課
教學體會:開學第一課
近幾年我教五六年級科學。昨天,在五一班,開學第一課,我和他們聊了一節課。從讀書開始。問他們喜不喜歡讀書,講到清初大學問家王國維讀書的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強調讀書要耐得寂寞,要有登高遠望的理想,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自然會實現你的夢想,得到你自己的價值。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眼睛放光。
當問他們喜不喜歡科學課時,好多同學顯得很不好意思,顯然是對科學課無所謂,因為它不是必考科目。于是,我講了科學課的重要性。小學科學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如果了中學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知識。如果小學科學學的好,那就為中學的以上學科打開了大門,到中學你就會看到里面的別有洞天,反之,你入門都會非常困難。孩子們漸漸對科學感興趣了。我進一步問他們長大想不想當科學家,有的孩子覺得科學家遙不可及,茫然不答。于是我又講了下面的故事。首先我問孩子們,你們的爸爸最喜歡什么,答案當然不一。其中不少孩子說他的爸爸最喜歡小轎車。確實,開著高級轎車,奔馳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那叫一個帥,那感覺叫一個爽!轎車最討厭什么呢,最怕出現劃痕。是啊,嶄新的轎車如果出現劃痕,不亞于一件喜歡的新衣沾上油污,讓人很鬧心。如果有一種涂料,涂在車漆的里面,當車子出現劃痕時,這種涂料會自動裂變填充劃痕,并修復如初。
你們覺得怎樣?會有這樣的東西嗎?一雙雙眼睛出現質疑的神色。其實,這種涂料已經研究出來了,這就是自動修復材料。那么研究這種材料的人是什么人呢?那當然是科學家了!孩子們很肯定地回答。你們猜猜這位科學家有多大年齡?大多孩子以為一定是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其實不然,這是一位年齡只有24歲的青年,正在美國一所知名學校讀博士。哇!真厲害!老師,你怎么知道的這樣清楚?因為他就是我的兒子,他還是你們的校友呢,十幾年前,他就坐在你們的某一個位子上學習呢。他能做得到,那你們呢?l老師都把你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一樣教育,他能做到,你們一定能比他做的更好!相信自己,我一定行!孩子們信心滿滿,都有些磨拳擦掌了。
這時,下課樂聲響起,開學第一課伴隨悅耳的音樂結束了。
篇2:學校秋季第一學期開學培訓心得體會
學校**-**年秋季第一學期開學培訓心得體會
英語組胡康彥
今天上午,我們海港學校在報告廳舉行了教職員工報到和培訓會。何卓林主任總結了上學期末我校教案檢查的情況,做了評優小結,還給我們做了教案如何撰寫的培訓會,以下為培訓所得:
一、教案編寫應明確的幾個概念
1、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根據培養計劃,以系統和連貫的形式,按章、節提綱挈領地敘述有關教學內容的綱領性文件。
2、授課計劃
授課計劃是集體研究的結果,由所有任課教師,有關人員集體研討確定,主要通過對學生基本情況的簡要分析,本學年或本學期總的教學任務和要求,教學指導思想、教學改革措施,確定課序、教學目的、教學周次和教學時數、課內外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安排,以及教學參考資料的推介和教具的選用,形成的教學進度表。
3、教案
教案是為實現教學大綱的具體細化而精心設計的授課框架,也是教師為實施課堂教學而做出以課時為單位的具體行動計劃或教學方案。其作用是對課堂教學的總的導向、規劃和組織,是課堂教學規劃的藍本。此外,還有三個附帶性作用:一是備忘錄作用。由文字載體保存的信息可供隨時提取或查閱;二是資料庫作用。從長遠角度看,教案中保存著教師從各種渠道獲得的珍貴材料,以及自身的經驗與心得,積累多了自然形成一座資料寶庫;三是教改課題源作用。教案的豐富案例、精心思索過的問題、教學后的得失體會等往往成為教師選擇教改研究課題的源泉。
4、講稿
講稿是豐富和細化教案中的具體要求并實現教學設想的實質內容和書面臺詞,是根據教學內容對教案的具體化。講稿與教案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一是講稿所承載的是知識信息,教案所承載的是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信息。二是講稿的思路形成受教學過程的知識邏輯支配,而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學過程的管理邏輯支配。三是在內容上,講稿涉及的是知識性項目,教案涉及的是組織性項目。四是在表現形式上,講稿篇幅較長,教案則是幾百字或千余字即可。
二、教案編寫要注意的幾個環節
撰寫教案首先要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弄清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和具體章節的具體要求,了解教材體系和基本內容、結構、重點章節以及各章節的重點、難點。其次要注意廣泛閱讀本專業的專著、學術雜志、學術網站等資料,了解本學科、專業發展的最新動向,對教材有關內容作必要的補充。第三要在了解學生的前提下,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理解能力,對講授內容的結構進行安排和設計課堂教學方案。
編寫教案要在教學大綱、教材和結合學生實際水平的基礎上,充分體現教學設計思想,處理好教什么和學什么?如何教和如何學?教的怎樣和學的怎樣?即目標、策略、評價三方面問題。
教學設計(課時教學設計),是指為了實現一定階段預期的課程目標,運用系統觀點和方法,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的規劃和安排。簡言之,就是對教學活動的設想與計劃。
教案應具備以下幾個基本要素:
1、教學目的(教學目標):備課中應考慮“課程目標”和“課堂教學目標”即學生通過整個課程或某一課堂的學習,預期達到的效果。
2、教學內容:是指通過對教學大綱、教材和主要參考資料的研析,確定課程教學或課堂教學知識信息的總和及其重點、難點。
3、教學方法:是教師把自己的學識傳授給學生的手段。在教學中,教師不應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主動學習和掌握知識的能力和方法。
4、教學進程:是根據教學目的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輔助手段(教具及現代教學手段)、師生互動、學時安排、板書設計等的設計或選擇。
5、課后自我總結分析:是對課程教學中知識的科學性和完整性評價;某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重、難點的把握;教學方法的應用;師生雙邊活動的設計;教學效果等課堂教學過程情況的總結與分析,為以后的教學提供經驗和素材。
在這五個因素中,教學進程是整個教案的主體部分,既體現出教學活動的邏輯程序,又要劃分出若干環節或步驟,并考慮到它們的時間分配、具體方法的應用,相互間的銜接、過渡,以及教學過程與板書的協調等等,充分反映教師教學設計思想,體現教師的教學經驗和風格。
培訓心得,參考資料,報告廳,備忘錄,進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