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老師萬名干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體會

老師萬名干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體會

2024-08-01 閱讀 8601

老師萬名干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活動體會

三月四日,參加了全市“萬名干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動員大會,我被選派為駐和平社區工作隊員,來到社區,開始了以密切干群關系、改進機關作風、落實惠民政策、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為目的的“三萬”工作。二十多天來,我學習宣傳黨的惠民政策、深入走訪了解民情民意,在與群眾零距離接觸交流中與居民群眾及社區干部結下了深厚友情,深刻感受到了居民群眾的淳樸善良及改制下崗工人的疾苦。群眾對黨及黨的干部的信任、厚望與期盼,也喚醒了我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感受深刻、收益匪淺。

我是一名有28年黨齡的老師,普通干部,平時工作單一,接觸社會少,體查民情機會不多,平時只見教職工生活水平低、不見社區還有很多更困苦群體,還有比自己更辛勞且待遇更低的社區干部。我在與社區干部群眾相處及逐戶走訪中,進一步增強了與居民的感情,了解了百姓的期盼,體驗了民情民心。我對三萬活動有了更深的認識:“三萬”活動,不但是歷練黨員干部的平臺,更是落實*****、推進社區建設和文明城市建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有效載體。

在社區開展“三萬”活動,工作量大,人手少,要求高,我緊緊依靠社區干部群眾,堅持“四心”,努力工作。

一有強烈“責任心”。

我們以強烈的責任心,認真落實松辦法【20**】7號文件精神,宣傳發動、入戶調查,不遺漏一戶居民,不錯過一戶貧困家庭,不放過一次學習宣傳機會,不怕吃苦受累,按期實現了全覆蓋。

二有真情“愛心”。

我們滿懷“愛心”融入社區環境、融入居民生活,懷著對下崗貧困居民的關愛之心體會他們的疾苦,一戶戶送去溫暖。晚上入睡,病床上張木林那張微笑著的清瘦蠟黃的臉、感激、期盼的眼神一直在我眼前晃動。他是我走訪的二十幾家貧困戶中最典型的一戶。他本人是燈泡廠下崗職工,今年50歲,患晚期肝癌正在住院,他兒子讀大二,去年患尿毒癥,其妻子為兒子捐了一個腎。三口之家陷入及度貧困。我們到醫院去看望他,攀談中他對黨和政府有信心,充滿感激,一直念叨政府的關愛、社區干部為他捐過款。我們捐款表示了慰問。走時他揮手致謝,留下了那定格的畫面。多么可親可敬的居民!愛能擁抱大地、愛能消除隔閡、讓群眾敞開心扉出某劃策,共建美好家園。

三有“耐心”。

做群眾工作貴有耐心,要以耐心增強群眾觀念,增強宗旨意識,才能更好的服務于民、取信于民。走訪中遇到誤讀政策、態度不好的居民,我也耐心聽他陳述,動之以情、曉之有理地加以解釋,此時耐心聽取勝過一切豪言壯語。

四有“虛心”。

虛心求教于民、獲知于民。居民中有很多閱歷豐富的退休老干部,我虛心學習他們適宜基層工作的樸素方式方法,只要我們撲下身子,虛心求教,就有收獲。通過參加“三萬”活動,我對社區干部有了更深的了解,她們善良樸實,全心全意為居民服務的優良品格深深感染了我。小社區,大社會,工作任務重,頭緒多,紛繁復雜,各類人員都要打交道,更需有一套科學的工作方法,值得一學。艱苦奮斗是共產黨人的本色,求真務實是黨永葆生機的法寶。在今后的工作中,“責任心”、“愛心”、“耐心”、“虛心”將永遠伴隨我為黨的事業努力工作。

篇2:千名???????干部下基層心得體會

千名干部下基層心得體會

  根據的安排部署,從今年10月初開始,我到博望鎮關王堡村參加“千名干部下基層”主題實踐活動。參加工作20多年來,也曾幾次下鄉開展基層工作,但是這次意義不同,是新世紀新時期干部帶著學習的目的、解決問題和創建和諧的任務到基層去的。通過1個多月的民情訪談,使我深深體會到關王堡村的村民很質樸,生產、生活積極向上,思想心態很“陽光”,從心底里感謝黨的政策,感謝、縣政府出臺的惠農政策。與他們交談猶如一股甘甜的清泉浸入心田,與他們交談是一種無需投資的精神享受,與他們交流給人一種融入社會、回歸自然、和諧發 展的感覺,從他們身上使我收獲了一筆不菲的人生財富。

  一、只有沉下身子,深入群眾才能了解民生所需。

  組織開展“千名干部下基層”主題實踐活動,不但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搭建一個溝通、學習、交流和施展才華的平臺,而且也為密切黨群關系,拉近干群距離,做好群眾工作搭起了一座“無形橋”。我認為,有能力做好機關工作,不一定能做好基層群眾工作,但是有能力做好基層群眾工作就一定能做好任何一項工作。為了盡快掌握熟悉關王堡村的情況和面臨的問題,全面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所怨,我們工作組一行深入村社院落,走進田間地頭,訪貧問苦、訪民問需、訪賢問能、訪老問經、訪富問計,親身體會到廣大群眾的辛勞,了解到廣大群眾這些年不斷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經歷的坎坷。他們在黨的號召和1號文件政策的鼓舞下,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橘柑、葡萄、枇杷、日光溫室、拱棚蔬菜、奶肉牛養殖等,實現勞動效益最大化和土地資源利用最大化。關王堡村新農村建設剛剛開始就走在了全縣前列,不論是在農田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村社道路硬化、能源沼氣建設、設施農業發展、基層民主管理,還是農戶門前綠化、家庭院落美化、村風民風轉變、環境衛生整治等方面都總結和積累了不少經驗,為全縣新農村建設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如今關王堡村的發展面臨的困惑和難題是什么呢?通過對溫室大棚種植戶的走訪中,我們了解到關王堡村的發展缺乏的是技術和信息,農戶們渴望得到更多的科技培訓,掌握多方面的現代科學技術,需要得到市場需求信息,為定值蔬菜品種和類別提供參考依據,需要一批技術過硬的農技工作指導隊,指導農戶提高生產效益。

  二、只有深入一線,走進群眾才能感悟生活真諦

  為了全面準確掌握關王堡村群眾生產、生活狀況,我們根 據摸排情況,工作組每個成員都與村里部分困難戶結成“幫扶對子”,幫助他們一起進行春耕備耕生產,和他們一起拉家常,幫助消除他們心中的苦悶和疾慮。我們詳細了解這些貧困戶、困難戶、低保戶在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詳細進行記錄,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渠道逐個幫助解決。并為個別生活生產特別困難的群眾送去了物資,送上了我們工作組的一份關懷。現在農村留守老人較多,不少老人身邊沒有子女陪伴,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得不到較好的監測和防護。我們利用慢性病危險因素監測調查的時間,進行了老年人易患疾病的基本知識講座和如何自我生活干預的健康指導,有效的提高了他們對自身健康的重要性的認識。通過和這些困難群眾的訪談交流使我深深體會到:這些貧困的群眾不是因為他們不思進取,而是他們曾因各種各樣的不幸原因致使生活陷入了困境,他們需要大家的關心來溫暖,需要大家的幫助來鼓勁,只要用誠心和他們交流,他們才會敞開心扉接納你。這次“千名干部下基層”主題實踐活動,為我們深入基層,走進群眾、融入百姓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機會。我們抽調下基層的每一位干部更應該珍惜這次機會,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用博大的胸懷去包容群眾,用真誠善良的心去溫暖群眾,用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去回饋社會。

  三、只有放下自我,深入基層才能體現自我價值

  干部的工作能力大小和整體素質高低直接關系著黨和政府的形象。現在,有的干部走出校門就進入機關工作,對基層情況掌握不深不透、對群眾需求了解不及時、對群眾呼聲聽得不真切,脫離基層群眾的傾向還普遍存在。有的按部就班,創新意識不強;有的作風散漫、紀律要求不嚴;有的不思進取,能力素質較低;有的浮在面上,服務意識淡化,甚至有的年輕干部還沒有到基層去過,更沒有基層工作經驗,對處理一些應急問題束手無策等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分門別類,邀請熟悉情況的長者和村社干部一起分析研究,尋找對策措施,引導群眾本著互諒互讓的原則,卓有成效地化解矛盾糾紛,使我學習和掌握了一些處理農村問題的經驗和方法,提高了處理基層問題的能力。我認為每一個干部應該把握好這次下基層的機遇,沉下身子,真正把群眾當作朋友、當成親人,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熱心、盡心、精心地為群眾服務。以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嚴謹的生活作風積極投身農村工作,踏踏實實向群眾學習,真真切切為群眾服務,樸樸素素和群眾交流,與農民群眾打成一片,以群眾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高興不高興來衡量自己、要求自己,從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習慣,培養優秀品質,展現良好形象,切實贏得群眾的尊重和信賴,只有這樣,才能使你的才華有施展的舞臺,才能使你的能力得到體現。

  四、只有貼近群眾,樹好形象才能密切黨群關系

  近年來,中央、省、市、縣實行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兩免一補等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是得民心的好事,為什么干群關系越拉越遠呢?干部與群眾之間好像有了一堵“無形墻”。我認為這就是因為我們各級干部深入基層的少了,和群眾打成一片的少了,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的少了,群眾聽到黨的聲音少了……在目前開展的下基層活動中,有了我們的身影,群眾建設家鄉的熱情和積極性更加高漲。他們熱情的和我們交流,拉家常,說感受,談困難,贊揚黨的政策,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們的淳樸,從他們身上汲取了生活的信心和工作的動力。通過這次下基層活動,使我明白農村工作包羅萬象,包括鄉鎮和縣上各部門安排的工作都需要在村社一級落實和解決,而且需要廣大群眾的支持和配合才行,再好的決策和部署得不到群眾的認可就失去了價值和意義。真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哪。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群眾工作是黨和政府工作的核心,黨的各項惠民政策需要我們各級干部來宣傳,農業科技技術需要我們來推廣,農民群眾的憂愁需要我們來分擔,生活困難群眾的.問題需要我們來解決,和諧社會需要我們共同來建設。我們的工作還不適應形勢任務的要求,工作作風與人民群眾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工作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只有,而且只有廣大機關干部情況熟了,作風好了,素質高了,技術硬了,能力強了,工作實了,群眾聽到的聲音多了,干部和群眾之間的“無形墻”才會消失,干群關系才會更融洽。

  這次“千名干部下基層”主題實踐活動,正是給全縣 干部搭建了一個“創先”的平臺,提供了一條“爭優”的途經、創造了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和一次提高能力的機會。我們要把這次“千名干部下基層”主題實踐活動作為一次難得的人生體驗,我們要把群眾的發展作為檢驗工作實效的唯一標桿,只有干群合力才是促進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我堅信,在、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干部群眾會齊心協力把城固的明天建設的更美好。

篇3:社區干部下基層心得體會

社區干部下基層心得體會

  根據**黨工委、辦事處開展的“機關干部下基層,抓落實促發展”主題實踐活動的總體安排部署,從1月底開始,旨在進一步改變機關干部工作作風、抓落實、促發展,著力推動思想觀念有新轉變、工作作風有新改進、重點工作有新突破、服務群眾有新舉措、加快發展有新業績。為建設一流街道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作風保證,實實在在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 我跟隨社區領導下到基層群眾進行走訪。這次的走訪活動使我認識到了很多的問題,心里更有了很深的感觸。從困難戶病災戶身上得到很多啟示。通過這次走訪,讓我的心靈得到了震撼,群眾的生活雖然過的非常艱苦,卻自強自立,生活上有困難,心中卻充滿了陽光。不因自身的殘疾感到自卑,不因生活的困難感到悲觀,而是更積極樂觀的生活。面對生活的困苦并沒有低頭,而是在逆境困難中依然是快樂的生活,這值得我們深思。我們應該時刻都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

  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這次的“干部下基層,抓落實促發展”活動,真的使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這次活動使我真正了解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社區工作者所肩負的責任,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不只是一個口號,應該落到實處,我們應該多去慰問這些困難群眾,讓她們感受到我們的愛,也許他們需要的并不是物質上的慰問,而是社會上的關愛。

  我覺得“干部下基層,抓落實促發展”活動是改善干群關系、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有效載體活動。要加深宣傳引導,從而推進工作。隨著城市化、工業化快速推進,我們的城市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相當一部居民的在意識觀念上仍未能跟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如何向群眾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倡導新風、更新觀念,是推進社會工作、建設和諧社會的關鍵所在。同時要不斷學習,才能取得實效。通過走訪,我深感還有很多工作需要我們認真的完成和落實。同時也深刻體會到自己的政策等理論知識有待充實,工作方法有待提高。要在工作中善于總結分析,提高自身素質,這樣才能駕馭工作的復雜局面,工作才能取得實效。必須保持務實進取的精神,才能取信于民。只有以謙虛務實的態度,經常到群眾中看一看、聽一聽、聊一聊,和他們拉家常、交朋友,才能聽到廣大群眾反映的民意,要以“能幫則幫、解決問題”的進取態度,積極向社區居委會和上一級主管部門反映問題,提出建議,協助制訂解決方案,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才能得到他們的充分信任。

  此次干部下基層、抓落實促發展主題實踐活動為干部展示才能、提高自己搭建了平臺。心系群眾,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真心實意為群眾提供服務,這樣才能受到群眾的歡迎,才能促進各項工作更好的開展,也只有在密切聯系群眾的過程中,才能實現發展與和諧的相互統一。只要我們真正帶著感情深入下去,真正轉變作風,及時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就會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就會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會鞏固黨的執政之基,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社會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