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學習弟子規優秀心得體會

學習弟子規優秀心得體會

2024-08-01 閱讀 3947

下面是制度大全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弟子規優秀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制度大全心得體會欄目。

學習弟子規優秀的心得體會【一】

我今天讀了我們的國學經典《弟子規》,從這本書中我受到了許多啟發,《弟子規》共有八個部分,這八個部分分別是:總序、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等。

總序部分概括地介紹弟子規的主要內容: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其次要做事要嚴謹,還要誠實、博愛,在做好以上這些事情的基礎上,還要去學習文化知識。

入則孝這部分內容主要講的是在家要孝順父母的道理。要虛心聽從父母的教誨,了解父母的好惡,力爭為父母生活的更好創造條件。在這些方面,我感覺自己做的還可以,為什么說只是還可以而不是非常好呢,這是因為在大多數時間我做的是好的,但有些時候在有些細節上還不夠注意,比如,有時父母教育我時,我嫌他們嘮叨,沒有做到“父母教,須敬聽”。

出則悌的主要內容是:在外邊要尊敬師長,懂得長幼有序,并要學禮、懂禮等等。我在尊敬師長方面做的很好,對于老師和長輩我都能做到見面主動問好,從內心去尊敬他們,但是有些時候和同學相處的不太好,離“兄弟睦”的要求有點差距,我會努力做的更好。

謹和信的內容主要有:為人處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誠實守信,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衣著要端正,說話要文明,懂得反省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等。我感覺自己在品行端正方面做的比較好,能夠以誠待人。但是在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方面做的不夠,有時東西擺放比較亂,而不經常收拾。另外,我在經常反省自己這方面做的不夠好,不擅于和不愿意做自我批評,這是以后需要改正的,因為只有經常反省自己找到自己的缺點,才能改掉缺點,從而使自己進步。

泛愛眾、親仁的主要意思是:人在世上要有一顆博愛的心,要愛天地萬物,愛萬物生靈,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養,更要親近有仁德之人,不誹謗別人,不強人所難等等。

今天,我就讀到了親仁這一部分,以后我會把剩下的部分全部讀完的,從我讀的弟子規當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優點,我發現了自己的不少缺點,我一定會發揚優點,改正缺點,按《弟子規》的要求去做,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學習弟子規優秀的心得體會【二】

《弟子規》是清朝康熙時山西絳州人李毓秀所作。全書以《論語?學而》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開篇,以三字韻語的文字形式,教人應該怎樣待人處世。

雖為古文,但作者最初的立意對象為受訓的兒童,故而字意簡單,讀起來并不費勁,加之在網上查到楊淑芬老師的講解,使我對整篇文件的思想有了一個淺顯的認識。全文以人的品性修養為根本,教育一個人從小到大應該刻盡的本份和不應逾越的界尺,雖然覺得有些古板,但字里行間的勸叫,如明鏡般映照出我與文中教誨的德行的格格不入,隨之而來的是我對人生的迷惑和無助:我究竟應該怎樣活著?

在讀大學的時候,對儒家思想產生過濃厚的興趣,在并不深入的學習過程中,發自內心的感慨古人的智慧,之乎者也中深藏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和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倫理道德。但是,近代一百多年的社會動蕩和西方文明的交融,使得原本清晰的文化脈絡漸漸模糊,尤其是肅清全社會價值取向的若干次運動,更是雪上加霜。qiquha.com

或許,對共產主義和建國領袖的崇拜支撐了上一代人的精神體系,到了我們這一代,原有的價值體系徹底崩潰,物資的充沛更加彰顯精神的蒼白,我們是文化缺失和精神貧乏的時代的產物,從何而開為何而去,我們沒有信仰,卻渴望信仰,我們對新的舊的道德標準都報以懷疑的態度,不屑于權威,卻又迷失在追求的過程中。

或許會有人笑我矯情,自己的事情都管不好,還去管這些似是而非的東西。但是,這樣的迷茫會影響我們的價值取向。偏激的、散漫的或者是憤世嫉俗的內心反映出來的正是我們自由主義。

看《弟子規》,覺得以前的人挺幸福的,一出生就已經有一套社會認可的道德范本,遵循著約束著,在短短的光陰中,總有被主流思想認可的圣賢書指引著,不管對個人發展是好是壞,但至少不會迷茫無助。一個人有一生都為之堅持的信仰,就算他資質駑鈍,依然會有所成就的。

細讀《弟子規》,發現其中的道理看似小,卻是我們最無知和薄弱的地方。古人訓誡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關懷朋友,都因為心懷感恩,正因為感恩,所以對人對物多了虔誠的敬仰之心,尊敬發至內心,而后謙虛謹慎的做人。時下太多如我一般的年輕人,強勢的自我,對人對物都少了一份感恩之心,目空一切而后標新立異,自由散漫而后無法無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照《弟子規》,發現,陋習多的不是一點,而是全部。欣喜,此書再次開啟我的啟蒙教育,內審自我價值觀,批判的接收古人為人處事的道理。

學習弟子規優秀的心得體會【三】

我從學習《弟子規》有四點體會: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對一個人而言,應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最先體現在一個“孝”字上?!案改负?,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些都是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做不到。平時感到做得不錯,可仔細回想,做得并不是盡善盡美。應該怎樣盡到作為子女的孝道,我現在心中自有了答案。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佛法里說人有四種恩德必須報答:父母、師長、國家和眾生。上面已經提到了父母之恩;老師的恩德,啟發我們的智慧非常的大;今天如果沒有國家,沒有一切的施政,我們就沒有辦法生活在安定的社會里頭;我們今天所享有的一切,都是一切眾生努力才有的結果。

我常常從電視電影里看到外國人吃飯前會念祈禱文,都是些感謝的話,而且還有感恩節,專門抽時間來想想如何感謝那些對自己有恩的人。時常懷著感恩之心,念念想著別人的恩德,人才不會那么自私,不會有那么多的不滿和怨言,人才會活得開心,社會才會和諧。

第三,為人要謙虛。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朋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讓別人喜歡與你相處,你的態度首先要恭敬,行動上要多為他人著想?!盀樗酥胧堑谝坏葘W問”,“人情練達皆文章”,所謂做人難,不就是難在這里嗎?我們有時候會覺得敏感度不夠,其實是缺乏平日的訓練。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薄熬徑液煟鹩新?寬轉彎,勿觸棱。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薄兜茏右帯纷屛抑涝谄綍r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后,在獨處時都要持恭敬的態度,恭敬才會成為一個人自然流露的品質。

第四,要找準人生目標。《弟子規》教人向善,長養人的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而我也是想從《弟子規》學到做人的智慧。人生是一個過程,過得如何很大程度取決于選擇什么樣的目標。“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從這句經文讓我明白了要以“德學”和“才藝”為重。把“努力學習,積蓄力量,努力工作,貢獻社會”作為人生的目標。因為如果以外在的物質作為追逐目標,無論多少都不能讓人感到真正長久的快樂,這種快樂可以充滿人生的每一個瞬間、每一個過程,這種快樂我想應該是可以帶入墳墓并影響后世的,應該不會讓人的一生有什么遺憾。

《弟子規》給我的生活一個指導,一個方向,讓我學會了什么是知足,知道了享受現在生活的快樂同時又有積極人生目標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其次,看了講座我深深地感受到不僅自己要去學習《弟子規》而且要不時的把自己的行為和《弟子規》的要求對照,看看哪些做到了,哪些差距還比較遠,我要從小事情,小細節做起。

例如:“首孝悌”,我們不管社會地位高低,權利大小,首先必須孝敬父母,“百善孝為先”嘛,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會孝敬的人,怎么能辦大事呢?所以我要繼續努力完善自己,讓自己的快樂帶給周圍的人,讓更多的人得到快樂和幸福!為社會和諧和穩定出自己的一份力。

心得體會范文|心得體會怎么寫|心得體會格式

篇2:弟子規活動方案三篇

本文目錄弟子規活動方案學習《弟子規》活動方案學《弟子規》暑期親子活動方案

本學期是我校探索以頌《弟子規》、孝行天下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開展活動的第三個學期,學校繼續把孝行天下教

育與學校卡通形象大使(泡泡、朵朵)有機結合,并深入開展以“頌《弟子規》、孝行天下”為主題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

中學會正確交友和讀書學習方法,更深刻地懂得處世、親近仁者、求學的重要意義,從而構建“以德立人,師生德行共勉”的德

育途徑。

活動目標

1、繼續通過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活動,培養愛心,從而以愛心喚醒愛心、換取愛心、傳達愛心,使愛得到遷移與升華。

2、形成濃厚的孝德教育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從而達到人人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愛社會,營造出以德立身

、以孝興家、祥和共融的社會風尚。

3、通過孝德實踐培養學生對自己、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的責任感,讓學生知道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

4、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讀書習慣,形成長效機制。

組織機構

組長:

組員:

辦公室:團隊室

活動實施

(一)宣傳發動(3月1日――3月15日)

公布和組織學生學習本學期學校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利用黑板報、校園廣播、宣傳欄等陣地,通過升旗儀式、主題班會

等,全方位地進行頌《弟子規》、孝行天下教育的宣傳發動工作。各班更換張貼《頌〈弟子規〉孝行天下主題教育活動倡議書》

,創設濃厚的孝德教育氛圍。

(二)全面實施(3月16日――4月15日)

1、“學孝”(3月16日――3月31日)

①繼續背誦《弟子規――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篇

②理解“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的含義。

③利用班會組織學生學習有關交友、處世故事和閱讀有益書籍。

④出一期以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為主要內容的板報。

⑤在班級張貼更換后的“頌《弟子規》、孝行天下”倡議書(各班制定)

2、“傳孝”(4月1日――4月15日)

①會講一個關于“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方面的故事。

②組織學生參加孝行天下行為承諾書簽名活動。

③開展“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活動,在學生中大力倡導德行高尚、親近仁者,培養良好的學習讀書習慣。

3、踐行“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4月16日――5月15日)

①組織開展“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征文活動。結合自己的經歷、反思、感想表達出來,寫一篇以“余力學文”為主題的作

文。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全體學生全員參與。每班選送五篇優秀習作送交教導處。學校組織評比頒獎。

②組織開展手抄報比賽。全員參與,每班擇優選取兩張上報團隊室處,評選出優秀者予以表彰。

③一則短信表決心。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學生給父母寫一則關于“余力學文”方面的短信,把短信內容抄寫在心形卡紙上,張貼在

教室“頌《弟子規》、孝行天下”墻面上。

④布置愛心家庭作業,“一周一行”。從小事做起,開展“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系列實踐活動,即:團結同學,學會欣賞

、鼓勵、贊揚別人,善于正確指出他人缺點;禮讓他人,對待身邊人仁慈;公正無私,直言不諱學會學習他人的優點;學會讀書

方法,制定自己的讀書計劃養成良好的讀書學習習慣。各班級把學生踐行“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的行為以表格的形式統計

,并送交教導處吳迪主任。

(三)總結表彰(5月20日――6月15日)

學校組織對本次活動中積極參與組織、策劃的優秀班級和個人進行表彰。學校評選頌《弟子規》、孝行天下主題教育活動示

范班低中高各1個,評選星級少年每個班級10名,進行全校表彰。

活動要求

1、要高度重視、嚴密組織,嚴格落實孝行天下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確保孝行天下

主題教育活動收到積極、良好的社會效果。要嚴防搞形式主義、走過場。

2、各班級建立學生孝行天下教育活動記錄簿,安排專人負責,詳細記錄班級開展活動的落實情況。班主任要及時總結,表揚先

進樹立榜樣,積極創建孝行天下主題教育活動示范班級。

3、教導處和團隊室會加大檢查力度,及時通報孝行天下主題教育活動的進展情況,及時表揚在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各方面典型人

物和事跡,不斷總結經驗,積累影像資料,將活動向縱深發展。各班級活動落實情況納入班級考核。

具體活動安排

時間內容負責人檢查人

三月份制定本中隊活動計劃班主任團隊室

制定倡議書班主任教導處

黑板報內容有宣傳記載班主任團隊室

背誦《弟子規――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班主任教導處

開展“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班會班主任團隊室

四月份講一個“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方面的故事班主任教導處

頌《弟子規》孝行天下承諾簽活動團隊教導處

一周一行作業檢查班主任教導處

五月份開展“余力學文”征文活動團隊團隊室

“頌《弟子規》、孝行天下”手抄報比賽班主任團隊室

一周一行作業檢查班主任教導處

“余力學文”征文評選團隊教導處

六月份一周一行作業檢查班主任教導處

孝行天下主題教育活動總結評選班主任教導處

學習《弟子規》活動方案弟子規活動方案(2)|返回目錄

*強調,道德的力量是國家發展、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道德規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扶貧濟困、禮讓寬容的人際關系,培育文明道德風尚,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結合我校德育工作實際,以養成教育為重點,以《弟子規》為切入點,以爭創“紅領巾先鋒中隊”為依托,特制定《弟子規》學習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為了貫徹落實這一意見,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促進未成年人的養成教育,促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身、學會生活、學會創新,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針對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特點,堅持以人為本,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活動目的

《弟子規》這本書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它比《三經》更通俗易懂,更易讓人接受,是一本啟蒙養正,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1、通過誦讀《弟子規》,讓學生能夠弘揚國學文化,傳承國學精髓,與圣賢為友,形成健康的人格,構建良好的校風。

2、通過誦讀《弟子規》,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多讀書,讀好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逐步形成文章――文化――文明的校園環境。

3、通過誦讀《弟子規》,讓學生了解中國燦爛的古文明,增長見識、增加涵養、吸取智慧,培養學生優雅性情和敦厚人格。

4、通過誦讀《弟子規》,用傳統中國文化的精神,對校園、家庭、社會產生潛移默化、凈化心靈、熏陶品質的作用。

三、活動形式和方法

1、由班主任老師充分強調誦讀《弟子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聯系本班實際,選擇《弟子規》的有關內容,利用班隊會課和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學習。

2、把《弟子規》作為學校“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的校本課程,每節課中必須有《弟子規》的內容(查教案)。

3、把《弟子規》的學習與爭創“紅領巾先鋒中隊”活動相結合。

4、把學習《弟子規》的心得體會與小作文相結合,語文老師要加強“心得體會”的寫作指導。

5、定期開展班級主題活動,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各班每月至少組織一次形式多樣的誦讀《弟子規》成果展示主題班會,如:吟誦、歌舞、演講、誦讀日記、故事會、“讀書心得”交流。

6、回家以家庭作業形式布置誦讀內容。建議家長在家創造良好的誦讀環境,陪孩子讀幾分鐘經典,與孩子進行誦讀比賽,增進父母與孩子的感情,讓父母與孩子共同分享誦讀經典的樂趣。

7、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期末評選“讀書小明星”和“優秀讀書班級”。

8、成果展示。

12月份舉行全校性的集體誦讀大賽,誦讀“弟子規”。

四、活動要求

1、有計劃、有布置、有檢查、有落實。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開展此項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注重校園文化的布置。利用櫥窗、廣播室等營造誦讀氛圍。開展班級文化建設評比,各班利用板報專欄、學習園地等書寫、張貼經典語句,使孩子們一走進校園、教室,就融入古詩文的濃濃氛圍之中,激發他們誦讀經典名著的興趣。

3、注重家庭誦讀氛圍的營造。通過家長會轉變家長觀念,使家長認識開展誦讀《弟子規》活動的重要性及深遠意義,從而使活動的開展能進一步得到家長的支持。

4、活動時間:從*年11月開始學習。把誦讀《弟子規》活動作為我校德育常規工作長期開展下去。

神農架林區實驗小學

*年十一月二日

學《弟子規》暑期親子活動方案弟子規活動方案(3)|返回目錄

《弟子規》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除《三經》以外影響最大的三句的兒童訓蒙教材,由清朝的李毓秀編撰而成。原名《訓蒙文》,后改為《弟子規》。它是一部以學規形式對年幼學子進行學習指導和品行修養教育的啟蒙讀物,全篇以儒家的忠孝思想為綱,深刻地訓導了我們如何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如何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習慣,如何具備博愛的精神及正確的讀書方法等。

《弟子規》被譽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規”,凝聚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處世哲學與人生智慧。通過開展以學習踐行《弟子規》為重點的中華傳統經典宣傳教育親子閱讀活動,不但提高兒童對《弟子規》的學習興趣,而且讓更多的家長加入到《弟子規》學習教育活動中來,既教育子女,又重塑自我。弘揚高尚品德,培養兒童的基礎文明和基礎道德,弘揚中華民族“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傳統美德,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良好道德規范,營造文明、和諧社會環境。

《弟子規》”暑期親子活動

一、活動主題:親子共讀幸福成長

二、活動時間:*年8月26日(星期日)下午2:30―5:30

三、活動地點:三埠鎮府9樓卡啦ok室

四、參與人員

1、對象:親子家庭和義工

2、人數:原計劃參加30人,實際參加人數60-70人。

五、活動內容

1、簡介:簡單介紹《弟子規》和中國傳統禮儀文化;

2、誦讀:全體誦讀《弟子規》;

3、游戲:互動游戲;

4、拼詩句,找故事;(20分鐘)

5、小品:結合《弟子規》,開展小品表演;

6、唱歌:一起學習歌唱手語歌《生命之河》;

7、道謝:全體一起念誦《感恩詞》,向孔老夫子鞠躬道謝;

六、活動要求:

1.請大家準時到場;

2.請小朋友遵守秩序,注意安全,聽從家長和義工的指導;

3.請大家愛護好現場的一物一景。

活動工作流程

一、預計活動人數:新興社區親子家庭10對;辦事處親子家庭10對;義工親子家庭對;義工10人。

二、下午2:30,活動流程:

1、作簡單的活動介紹;(媚)

2、簡單介紹《弟子規》;(娣)(1-2項5分鐘)

3、誦讀:全體誦讀《弟子規》;(30分鐘)

4、介紹中國傳統禮儀并向大家示范;(紅)(5分鐘)(鞠躬禮、收發書的禮節)

5、互動游戲:1、水果介紹2、爸爸回來了;(媚)(15分鐘)

6、拼詩句,找故事:分3小組,各小組根據手上被調亂的詩句,排出正確的順序,并找出對應的故事。最快把詩句排列好并能找出對應的故事的小組的小朋友將獲得小禮品一份。另外,能把故事說出來的小朋友將獲得禮品一份。(梨)(30分鐘)

7、手語表演:邀請5名小朋友為大家表演手語歌曲《好一個乖寶寶》;(娣)(配音樂)

8、唱歌:學習歌唱手語歌《生命之河》;(娣)(7-8項15分鐘)(配音樂)

9、道謝:全體一起誦讀《感恩詞》;(9-10項20分鐘)

10、推廣:每個星期的“大家來學《弟子規》”活動時間和地點;(娣)

11、親子閱讀:在觀看書籍的同時,填寫讀書卡。(20分鐘)

三、下午5:30,活動結束:安排大家先離場,義工留下整理現場。

《弟子規》誦讀比賽活動方案

“學弟子規,做文明人”少先隊禮儀教育活動方案

“弟子規”背誦比賽策劃書

篇3:《弟子規》誦讀比賽活動方案

實驗小學

國學經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為了弘揚民族文化,提高少年兒童閱讀國學經典的能力,豐富和積累文學知識,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提高道德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經研究,決定開展《弟子規》的誦讀比賽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誦讀中華經典美文,爭做華夏文明少年

二、活動原則:

本著基礎性、趣味性、參與性、發展性、自主性的原則,各班要精心組織學生參加活動,讓所有學生全程參與整個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積累知識、提高審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養成讀書習慣。

三、參賽對象:一到六年級學生。

四、活動時間:

第一階段(*年11月):以班為單位開展《弟子規》原文誦讀訓練活動。

第二階段(*年12月上旬):學校組織《弟子規》原文誦讀比賽活動(具體時間待定)。

五、比賽內容:各班圍繞《弟子規》原文進行選擇。

六、活動形式:

1、以班為單位參加誦讀比賽;誦讀時要求脫稿;時間控制在3―5分鐘以內。

2、鼓勵教師與學生同臺誦讀。

3、參賽形式以誦讀為主,也可輔以伴奏等其他藝術表現形式,但要注意,舞臺藝術表現形式只是輔助手段,不能喧賓奪主。

七、評比辦法:

1、為了保證比賽的公平性,評分采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的形式。

2、以年級為單位取名次。各年級一、二等獎各取1名。

八、人員分工:

1、評委小組

組長:陳文斌

組員:何世偉、劉啟福、周瑋、高長瓊、劉興梅、

石世鳳、姚瓊、張玲、宋萍、李燁

工作職責:主要負責現場的評獎工作,包括評分、統分、計分和頒獎工作。

2、宣傳小組

組長:羅耀星

成員:陳鑫、楊英、曾德榮

工作職責:主要負責音響的調試、比賽的組織、學生主持的選拔培訓和活動全程的攝像錄影工作。

3、后勤保障組

組長:江明杰、萬志均

組員:吳雙全、鄭海全、倪高榮、王煒、王偉

工作職責:主要負責會標制作、獎狀書寫、會場布置和橫幅的懸掛工作。

4、安全小組

組長:張常習

成員:萬志均、田運開、年級負責人、各班班主任、當天行政值日和當天樓道值日。

工作職責:主要負責維護現場秩序,使之穩定有序。

九、評分標準:

1、內容:圍繞《弟子規》原文按要求進行選擇。(1分)

2、誦讀:聲音響亮,字音準確,吐字清晰,語調把握好,富有感情,節奏韻律明顯。(2分)

3、表情:形體語言得當,表情自然大方,誦讀形式有創意。(2分)

4、精神:精神飽滿,衣著得體,隊形整齊、疏密有致,上、下場整齊有序。(2分)

5、脫稿:(2分)。

6、時間:控制在3―5分鐘以內。(1分)

附件:《弟子規》誦讀評分標準表

班級

1、內容

(1分)

2、誦讀

(2分)

3、表情

(2分)

4、精神

(2分)

5、脫稿

(2分)

6、時間

(1分)

合計

1

2

3

4

相關推薦:

圖書館誦讀比賽活動方案

小學四年級課文誦讀比賽活動方案

古詩文誦讀比賽規則與評分細則

古詩詞誦讀比賽活動實施方案

詩歌誦讀比賽方案

小學經典誦讀比賽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