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社會實踐報告書寫格式
社會實踐報告具有一定的寫作格式,那么具體如何書寫呢?以下為制度大全心得體會欄目小編為您精心推薦。
1.書寫
實踐報告要用學校規定的稿紙單面或用計算機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寫到稿紙邊框線以外。稿紙不得左右加貼補寫正文和圖表的紙條,或隨意接長截短。用計算機排版、打印一律用A4打印紙。版式要求如下:標題(“小二”“華文中宋”或“黑體”“加粗”居中),學院及作者名稱(“四號”“仿宋體”居中,學院名稱與作者名稱之間應空兩格),目錄(“二號”“黑體”居中)內容(“小四號”“宋體”),摘要(“四號”“黑體”“加粗”):內容(“四號”“仿宋”),關鍵詞(“四號”“黑體”“加粗”),正文內容(“四號”“宋體”)。實踐報告中漢字必須使用國家正式公布過的規范字。[1]
2.標點符號
報告中應試用正確的標點符號。
3.名詞、名稱
科學技術名詞術語采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規范詞或國家標準、部標準中規定的名稱,尚未統一規定或叫法有爭議的名詞術語,可采用慣用的名稱。使用外文縮寫代替某一名詞術語時,首次出現時應在括號內注明全稱。外國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則書寫。一般很熟知的外國人名(如牛頓、愛因斯坦、達爾文、馬克思等)應按通常標準譯法寫譯名。
4.量和單位
實踐報告中的量和單位必須符合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標準GB3100~GB3102-93,它是以國際單位制(SI)為基礎的。非物理量的單位,如件、臺、人、元等,可用漢字與符號構成組合形式的單位,例如件/臺、元/km。
5.數字
實踐報告中的測量、統計數據一律用阿拉伯數字;但是在敘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數字。
6.標題層次
實踐報告的全部標題層次應統一、有條不紊,整齊清晰,相同的層次應采用統一的表示體例,正文中各級標題下的內容應同各自的標題對應,不應有與標題無關的內容。
章節編號方法應采用分級阿拉伯數字編號方法,第一級為“1”、“2”、“3”等,第二級為“2.1”、“2.2”、“2.3”等,第三級為“2.2.1”、“2.2.2”、“2.2.3”等,但分級阿拉伯數字的編號一般不超過四級,兩級之間用下角圓點隔開,每一級的末尾不加標點
7.注釋
實踐報告中有個別名詞或情況需要解釋時可加注說明,注釋可用頁末注(將注文放在加注頁的下端),而不可用行中插注(夾在正文中的注)。注釋只限于寫在注釋符號出現的同頁,不得隔頁。
8.公式
公式應居中書寫,公式的編號用圓括號括起放在公式右邊行末,公式與編號之間不加虛線。引用文獻標注應在引用處正文右上角用〔〕和參考文獻編號表明,字體用五號字。
9.表格
每個表格應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題,表序和表題應寫在表格上方居中排放,表序后空一格書寫表題。表格允許下頁續寫,續寫時表題可省略,但表頭應重復寫,并在右上方寫“續表××”。
10.插圖
文中的插圖必須精心制作,線條要勻稱,圖面要整潔美觀;插圖6幅以內,用計算機繪制;若為照片,應提供清晰的黑白照片,比例一般以1:1為宜。插圖一律插入正文的相應位置,并著名圖號、圖題每幅插圖應有圖序和圖題,圖序和圖題應放在圖位下方居中處,圖序和圖題一般用五號字。
11.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一律放在文后,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要按國家標準GB7714-87規定。參考文獻按文中引用的先后,從小到大排序,一般序碼宜用方括號括起,不用圓括號括起,且在文中引用處用右上角標注明,要求各項內容齊全。文獻作者不超過3位時,全部列出;超過3位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al”。中國人和外國人名一律采用姓名前后著錄法。外國人的名字部分用縮寫,并省略“。”。
篇2:電子人團隊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
電子人團隊”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
20**年7月13日,大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結束后的第一天,蘇州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電子人實踐團隊開始了為期七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我們這次活動的主題詞是電子產業,形式主要是通過針對求職者和在職者的兩份問卷進行社會調研,目的是從眾多求職者中和在職者中了解蘇州電子產業的相關信息,從而對蘇州的電子產業有一個宏觀的認識,為我們電子專業接下來的學習及將來的工作指路引航。
這次的實踐活動分三步來完成:前期,主要形成了《蘇州對人才吸引力調查問卷》和《蘇州電子企業員工問卷調查》兩份問卷;中期,到蘇州市人才市場、蘇州園區職業技術學院和蘇州國際科技園進行走訪調查,這是用時最長、實踐起來最難、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后期,對調查結果進行數據分析總結,形成調研報告。
由于調查人群的局限性,最后所得的分心結果不一定能真實反映實際情況,但大部分結果以經能反饋出十分寶貴的信息,具體情況如下:
通過《蘇州對人才吸引力調查問卷》顯示:在蘇州找工作人群中,約43%來自省外,約38%來自江蘇省非蘇州籍,約19%來自蘇州市,從省外43%和非蘇州市81%的大比例中我們可以看出蘇州對外來人才的吸引力是非常之大的。當問及其原因時,蘇州發展前景好占到了過半的比例,為51%,蘇州環境好緊隨其后,為42%,看來素有“人間天堂”美稱的蘇州加上巨大的經濟發展潛力成了蘇州對人才吸引的主要原因,還有蘇州薪資水平較滿意、蘇州可以找到與專業對口的工作、蘇州工作壓力相對較小分別占到了16%、11%、7%,這可以反映出現在人的工作難找、工資低、工作壓力大的現狀,造成這種現狀的根本原因依個人之見是中國人口基數太大了,正可謂“僧多粥少”,當問及房價這一熱點問題時,只有少到2%的人選擇了蘇州房價相對可以接受,可見不只是上海、北京、深圳這樣的一等發達城市房價令人難以接受,像蘇州這樣的二等發達城市房價也是令人們頭疼的問題,雖然政府已經出臺了抑制房價過快增長的一系列政策,但畢竟只是抑制,房價繼續增長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而人們的購買能力卻不是隨房價一起增長,目前蘇州正在如火如荼開展的“房價vs抄底預算”的“百團大戰”中,購房者對心儀樓盤的預算價位與開發商的實際定價大多相差甚遠,其中中海國際社區(園區)和雅戈爾未來城(金雞湖北岸)差價均高達5000元/
篇3: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挖掘物質遺產價值,展示民族文化魅力
近年來,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各省各地的申報熱情也是持續高漲。這種現象進一步表明我們國家現在更加重視民族文化的保護及傳承,廣大人民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也有更深切的認識。這對于提升人民的文化品位與科學文化素質都有很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為中華民族的崛起提供精神支撐。
這次學校暑期開展的實踐活動有關于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課題,我想這也是一次好的機會來深入了解人類的這份精神財富。
昆曲木卡姆多浪剪紙等藝術精品以不同的形式展現了我國多民族的文化遺產,這些璀璨的藝術珍寶耀眼奪目,始終吸引著人民熱愛的目光。國家也注重財力物力的投資,重視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多浪文化是維吾爾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葉爾羌河流域,新疆阿瓦提縣是“多浪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多浪文化的形成是基于原始土著,兼具維吾爾族文化與蒙古文化的秉性,是草原牧獵與綠洲農耕融合的“活化石”。歌舞是多浪文化主要載體之一,具體體現在“聚”、“豪”、“勁”、“醉”四個方面。“聚”,維語中的“多浪”即是“成堆地聚集在一起”的意思,同時,多浪文化也因聚合而產生;“豪”,多浪人的心胸像戈壁一樣寬廣,性格豪放,歌聲高亢悠長;“勁”,多浪人粗獷拙樸,舞姿恣意縱橫,剛勁有力;“醉”,多浪人的穆塞勒斯原汁原味,讓品嘗的人情醉心也醉。國家近年來投入很大的力度來保護這種文化遺產的傳承,確立遺產傳承人,建設藝術展廳,使得這種藝術珍品走出閉塞的鄉野農家,接受人民大眾藝術眼光的檢閱,同時也升華了人民的藝術追求,達到雙贏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讓多浪文化確立藝術定位,成功傳承,進一步綻放屬于自己獨特的藝術價值。
在校期間我曾經不止一次的走進了荊州古玩城,因為那里離學校確實近,很方便。每一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悲涼滄桑肅穆這些已經不再是我們所能感受得到了,歷史長河蕩滌舊跡,沉淀下的斷壁殘垣裝點著現代人怪異另類的審美眼光。在那里很少有人懂得呵護,當胸中日益被銅臭之氣所污蝕,擁有的物質文化遺產就等同是赤裸裸的財富。我看到有人把精美的剪紙當成涼席鋪地,理由是沒人光顧,浪費可惜,豈不知他的行為不僅是浪費,更是糟蹋玷污褻瀆!走出古玩城,外面的世界依舊光鮮瑰麗,人的心靈卻有種可笑的光怪陸離。那一剎那感覺到沉重,不想說太多的話,胸中充塞的是無奈與痛惜。可能社會的大環境已經有了顛覆性的改變,死水的味道很少再有人嗅到。我突然想起宋代大儒朱熹的一句話:古之人猶抱美玉而深藏不市,今之人以石為玉而又炫之也!或許很多的物質文化遺產可以在商品經濟的今天繼續綻放光彩,但是不能忽視還有太多的人文珍寶被赤裸裸的俗鄙的劊子手所扼殺!我期盼著那些沉睡的人們能睜開惺忪的雙眸,認識到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并保護好傳承好它們!
基于同樣的原因,我頻繁的出沒于荊州博物館。這座承載荊楚瑰寶的文化宮殿,在向世人展示絢爛荊楚文物的同時,也讓文化荊州蜚聲海內外。青銅絲織漆木玉器陶瓷石器等精美珍貴的文物是荊楚遠古先民的勞動成果與智慧結晶,在中華文物殿堂上熠熠生輝。其中的絲織品讓我一次次發出由衷的驚嘆,因為這些絲織品的做工細膩精致到現在都沒有辦法破解。隔著玻璃,看著這些珍品,內心怎不油然而生一份自豪與驕傲呢!自豪的是祖先的聰明與才智,驕傲的是今天我們傳承與保護的決心。去年元旦的時候,我和一個朋友坐車去荊州城東門觀看煙火表演,那晚東門主干道實行了交通管制,因為有太多的人來參與那場盛大的狂歡。我們去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回程了,路上游人如織,用摩肩接踵毫不為過,移動很慢。我和朋友只能小心而行,害怕在人群中走散。煙火表演在護城河的河岸上上演,我們就拼盡全身力氣往過擠,。這時候,頭頂上漂浮的火光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通過當地人的介紹,我知道了那是孔明燈。天上有很多的孔明燈,地面上還不斷有人放,那種朦朧的火光,搖曳出沉醉的回味,我一直在留意著它們的行動軌跡,努力想洞察它們的歸處,就像燃燒的生命,最終會把灰燼撒向哪座歸冢。后來了解到,孔明燈上寫滿了祝福,是人們的一種精神寄托。對遙遠的未來的牽盼,對未知的生命的祈禱,更有他們發自心靈的虔誠的自省。護城河的流水滌蕩幾千年的歲月沉淀,孔明燈的燭影祈照荊楚兒女的前進道路,這是上輩薪火相傳的文化遺產,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衷心的希望我們能接好這一棒!
暑假回到家鄉,我也不忘自己的使命,那就是挖掘物質遺產價值,展示民族文化魅力,為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奉獻一份微薄的力量。我的家鄉在黃岡浠水,在這片人杰地靈英才輩出的熱土上,家鄉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與聰明才智也創造了屬于自己的獨特的文化藝術形式。浠水民歌是巴楚文化完美結合的產物,浠水民歌不僅是鄂東民歌的代表,而且是巴楚文化完美結合的代表,鄂東的民歌所有的基調都可以從浠水民歌里找到,而且浠水的旋律都可以從四川民歌中找到出處,因為浠水民歌是活著的歷史。浠水是古時巴人的流放之地。鄂東民歌不管怎樣的發展,但基調仍是巴人精神的基調。兩個多年來流放的巴人在鄂東這塊土地上創造了生命的原始歌謠。這些歌謠有著向命運不屈的抗爭,迸濺的熱血和熊熊的大火變成了號子,男女的愛情,豐收的喜悅,幸福的痛苦的眼淚化作了旋律。毫不夸張的說,浠水民歌之于浠水人民,就像《馬賽曲》之于法蘭西人民,《星條旗永不落》之于美利堅人民,因為它不僅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支前進奮斗的號角!并不僅是浠水,我們黃岡有11個縣(市),每一個縣市都有自己的文化藝術形式:紅安的蕩腔鑼鼓,馳名中外的黃梅戲,黃梅挑花,羅田東腔戲,蘄春布貼與李時珍中草藥文化,團風剪紙,英山纏花與畢升活字印刷術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藝術瑰寶,更值得驕傲的是它們都已經申報成功了,是世人翹首膜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現在的我們,不再全副心思用在物質享受上了,因為我們創造的物質財富早已經能夠滿足口腹之娛,今天當我們回過頭來審視腳下的路,仰觀天際變幻的星云,驀然發現還有一些東西值得我們不遺余力去追求。它們孕育了燦爛與智慧,它們見證了滄桑與輝煌,它們啟迪了現在,更昭示了未來:我們要傳承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民族文化的光芒更加綻放,屹立于世界文化最高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