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在路上》觀看感受
觀看《永遠在路上》的感受
觀看《永遠在路上》,本人感觸很深。我既從專題片中感受到了壓力,也從全面從嚴治黨帶來的新氣象中看到了新的希望。
在情感上改進作風。我們都非常清楚,焦裕祿同志擔任縣委書記僅一年半時間,但是群眾對他的感情和他在群眾心目中的地位是很多黨員干部工作幾十年,甚至工作一生都無法超越或達到的,這就是源于他對老百姓的真情、真心的付出。我們鄉絕大部分黨員干部來自于農村,“血液”中先天就有群眾情懷的“基因”,應該容易與群眾打成一片,因此在工作中應該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良好的精神狀態,先把自己工作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解決好。
在思想上改進作風。改進作風,根本目的在于強化黨的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根本宗旨。進一步深化了我對全面從嚴治黨的認識,要求我們在工作中從小事抓起、從細節抓起,小事當慎、小節當拘。作為基層的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應該從思想上、行動上體現宗旨意識,這也是我們黨員干部黨性修養的核心內容,是檢驗共產黨員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標尺。因此我們應按照“自加壓力、自我鍛煉、自強不息、自律有為”的要求,切實加強自身黨性鍛煉與修養,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榜樣的正能量,引導干部職工為全鄉事業健康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在行動上改進作風。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但作風建設重在行動上。專題片再次澄清了我思想深處關于從嚴治黨是不是一陣風的疑惑認識,使我們深深明白公款吃喝不是小事,遵守規矩能促進工作和個人更好的發展。黨員干部代表黨的形象、代表政府的威信。抓好作風建設,黨員干部首先在思想上要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這是改進作風最基本、最現實、最直接的要求;同時,在服務上要搞清服務與監管、服務與發展、監管與發展的辯證關系,做到沉下身,經常深入基層,了解群眾的訴求,有效解決為群眾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問題,這是改進作風基本途徑;第三,在實踐上要始終把保障民生、實現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效能建設、作風建設為載體,切實提升自己對落實工作的執行力和擔當力,達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目的。
《永遠在路上》電教片帶給我們是心靈上的觸動、思想上的教育、行動上的推進,我們應該回過頭來認真審視自己、檢討自己、改造自己,以優良的工作作風促進各項工作的全面落實!要統一思想,以《永遠在路上》為警醒、為教材,筑牢思想防線,補足精神之鈣,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堅決抵制違紀行為,在各自的領域扎扎實實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進一步厚植黨的執政基礎。
(牛寨鄉黨委書記唐開云)
篇2:工作心得做孩子成長道路上引路人
昨晚十點多鐘,忽然收到一條QQ信息,是學生家長發來的,說孩子從七點開始寫作業,一直寫到現在還沒寫完,讓孩子先休息了。我盯著信息看了許久,終是沒有回復。因為,我昨天布置的作業并不多。
今天一早檢查作業,那個孩子的作業果然沒有寫完。因為家長的那條信息,我沒有多說什么,只讓孩子上午放學前抽時間補上。可等到放學我再去檢查,孩子依然沒有寫完,我不得不讓她留下補寫。其實,她明明已經寫了一部分,最多再花十來分鐘就寫完了。可這個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小動作多,寫了十幾分鐘,愣是只寫了幾行字。我終究還是心軟,擔心孩子餓肚子,便讓她回家去補,下午拿來給我檢查。
然而,我的好意并沒有得到好的結果。下午讀書時間,我讓她拿作業給我看,結果見她在書包里翻了很久也沒拿出作業來。問她,她就瞪著一雙大眼睛巴巴地看著你,一句話也不說。最后還是她旁邊的同學告訴我,說是她說的,作業忘帶了。這讓我很是生氣,就她目前的表現,我怎么也無法相信她的作業會認真完成。忘在家里,誰知道寫沒寫完呢?再者,如果她真的愿意寫作業,就該知道作業沒有按時上交已是不對,更何況超過了老師規定的補作業的時間,又怎么會這么大意忘在家里呢?就算她真的寫完了,卻把作業忘在家里,這樣的粗心也是要不得的。所以,我要求她用別的本子,再把作業重寫一遍。
……
說實在話,我不知道這孩子能不能在下午放學前把作業交上來,但就她以往的表現來看,恐怕還是交不上的可能最大。這個孩子學習缺乏自覺,寫作業從來都喜歡磨蹭。如果家長管得緊,她才會按時完成。如果家長疏于督促,她就會放任自流。我與孩子的父親不止一次地溝通過,但是她家庭情況比較特殊,這也是十分無奈的事。她小時候父母離異,她一直跟著父親。后父親再婚,新媽媽人我也見過,還是不錯的,對她也可以,但是有了小弟弟之后,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經歷來管她的學習。她的爸爸對她也不錯,管也是管的,可畢竟忙于工作,不能經常陪伴督促。這就導致她有空子可鉆。而且,據她家長的說法,這孩子心思敏感,懂得也不少,嘴巴能說會道,屬于情商比較高的。但是在家經常使性子,軟硬不吃,打也不行。要么就是嘴上答應,卻不去做。這讓父母也很是頭疼。對于這樣的情況,作為老師,我也無法幫助更多,只能經常與孩子的家長溝通,尤其是她的爸爸,向他了解一下孩子在家的情況,再給出一些適當的建議。
事實上,上學期有一段時間,她爸爸花了很大精力管她,還是有一定效果的,起碼家庭作業有進步,不但能按時完成,而且質量尚可。而作業的好評,也促進了她的聽講狀態。在期末測試中,她的成績也還不錯。由此可見,家長的用心陪伴和督促輔導是有明顯的作用的。但過了短短一個寒假,這孩子想是放松得厲害,剛開學顯然心收不回來,便又故態復萌。上周她爸爸也給我發過信息,說她在家里發脾氣,不寫作業,還摔東西……再看她今天的表現,雖然不吵不鬧,不頂嘴,但明顯心底是又生出了“敵對情緒”……
從這個孩子身上,我們不得不去思考:孩子的問題,很多出在家庭。如果孩子的父母能夠在家多關心孩子,多和孩子溝通,多陪伴孩子,在學習上認真督促、悉心輔導,多一點耐心去傾聽、去引導,而不是動輒批評、打罵,或以工作忙碌、輔導不了、孩子不聽話等理由為自己找借口,逃避責任,孩子或許不會變成這樣。
寫到這里,心里一直郁積的情緒終于緩緩散去。我想,我還是需要再找孩子的爸爸談一談。教育并非一日之功,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都需要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方法,真正從孩子成長的角度出發,做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
篇3:我校信息化教育路上之困惑
淺談我校信息化教育路上之困惑
摘要:信息化無疑給教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同時也給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回顧我校近幾年的信息化教育成長之路,筆者就站在自己所任數學學科位置上,看我校數學學科使用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困惑,期待解決的問題,淺談今后努力的方向。也為信息化教育在中西部地區普及應用,引起更多的關注。
關鍵字:成長之路困惑努力方向關注
在信息化的今天,信息和教育的整合,使教育擺脫過去傳統教學的單一模式,步入信息化教學時代。信息化無疑給教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同時也給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這也正是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作為新疆兵團某團場在職初中數學教師,我身處其中,感受頗深。
一回顧我校的信息化教育成長之路
在**年以前,我校曾經使用投影放映儀器,采用的是現成的教學底片,尤其是數學幾何證明題,節省了在黑板上抄題、作圖的時間,適度解放了教師。放映條件:教室需要避光,窗簾緊閉,放映的效果才會清晰。有時這樣的課不得不放在夜自習上,猶如過去的放電影,教師成了放映員。而切換底片,為了銜接自然,教師往往還帶畫外音,此時的教師,儼然像一位影片的解說員。教師和學生新鮮了一陣。如今,隨著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這些放映儀器如今已悄然失色,早已時過境遷,走到了幕后的角落。
在**年之后,隨著電腦的普及和發展,對教師的要求逐年提高。**年,中央代表團向我校捐贈50臺臺式電腦。我校有了電教室,在信息技術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公開課陸續開展,磨礪著教師,教師由原來的理論學習和操作,摸著石頭過河的嘗試,到大刀闊斧,胸有成竹,一次又一次的檢驗著我們的教師隊伍。不同科目,授課形式不同,展示的方式也不同,取長補短,相得益彰,盡顯風流。期間也存在許多困惑,帶著迷茫,我們一路前行。
**年3月,我校教師多數人參加模塊----WINDOWS(XP)、EXCEL、PPT、WORD考試,并取得較好成績。這也為我校多媒體教學打下一定的基礎。
**年學校餐廳配備一卡通刷卡設備,學生就餐讀卡,現金充值,信息采集。告別過去的飯票時代,餐廳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
**年“校訊通”走進校園,在學生沒有通信工具的情況下,學生能與父母、外界取得聯系,得到及時的幫助。教師與家長溝通交流更加便捷,“校訊通”在學校和家庭搭建了一個溝通交流平臺,得到了學校和社會的認可。
**年至今,我校多數一線教師參加了中西部骨干教師網絡培訓,新課程網絡培訓。我們一線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在高效課堂的引領下,不斷探索著教學之路。
為了便與同師教育局和校際溝通和聯系,學校開通校電子郵箱,便于收發信息,也節省了大量經費開支。
20**年秋季,我校初中部搬進了新的教學樓,教學樓里配備了一間電子白板室,引進華師京城交互電子白板設備。信息技術教師關于電子白板教學的講座,促進了教師白板教學的實施,也提高了對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的認識。最初,先有個別教師嘗試授課,逐步帶動更多的任課教師,走進白板教室,感受撲面而來新鮮氣息。
**年10月,中小學配備電子備課室,方便教師平時備課和交流。時代在進步,我校的教育事業也在不斷發展。
二.在近幾年實際教學中遇見的一些問題
(一)以數學教研組在多媒體教室授課為例:
存在的問題(1)教師授課只重數量,不重視效率,教學容量大,學生缺乏思考的時間,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得不到保障。
某教師在講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組》第一課時為例。
授課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