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學習心得
《生命教育》學習心得
生命是美好而寶貴的,也是脆弱的。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一個人的生命是那樣的短暫的。所以,常教育學生們珍惜生命,愛護身體。
泰戈爾說過:“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笔堑?,教育之“育”應該從尊重生命開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開闊,使人喚起自我身上美好的“善根”。說到底,也就是讓我們的老師和學生擁有“這條魚在乎”的美麗心境。那么,教育應該如何正視生命,關注生命?如何關愛生命,善待生命?于是便有了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生命教育勢在必行。
在課堂、在家里都應時刻讓孩子受到尊重生命的這種教育,上下學遵守交通規則,亦是尊重生命。遇到困難把心態擺正皆是尊重生命,遇到危險冷靜處理更是保護生命。在教學上滲透一些生命的故事,讓孩子去感受,比每天說一些大道理來的實際。怎樣把生命教育融入到課堂和生活中,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認識生命,愛護生命。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對生命的概念很模糊。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引導孩子認識生命。通過對植物,動物的觀察,對大自然一些現象的了解,使孩子知道生命是各種各樣的,需要人類去關心和保護。
二、尊重自我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的景象隨處可見。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識的淡薄,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不可挽回的悲劇。怎樣樹立孩子的安全意識,除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生命的可貴,還應該教會孩子一些安全常識。如記住各種急救的電話號碼,安全使用煤,電,水,不在馬路旁,池塘邊玩耍。進出家門要和家人打招呼。
三、熱愛生命,感受生命的意義。生
命是每個人的財富,世界因有了生命而絢麗多姿,生機勃勃。利用閱讀或身邊的小事讓孩子們熱愛自己的生命,把握人生中的每分每秒,少玩電腦,少看電視,學習更多的知識,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長大做個多別人有用的人。
不管什么時候都要學會堅強,因為所有的一切夢想都源于有寶貴的生命。生命同樣也屬于愛你的每一個親人的。生命受之父母、成于社會,凝聚眾多情感,寄予無限希冀?,F實世界里,生命只有一次,失不再來。如果說,生命教育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必修課,那么它從生命降臨的一刻起就該開始,主題只有一個:珍愛生命,讓生命之花燦然綻放!
篇2:小學合作學習心得尊重生命實現共贏
我們知道,小組是合作學習的最基本單位。顯然,一班幾十個學生,不同的分組方式肯定會帶來不同的效果。比如,是按知識程度搭配還是按能力水平搭配,是就近成組還是隨機組建,還有分成幾個小組,一個小組幾人為宜的問題。這些看似不是問題的問題也會對小組合作學習產生影響。所以,必須學會科學地分組。
現在,一般的分組原則是同組異質和異組同質。這是理論名詞,其實,所謂同組異質也叫組內異質,就是不同層次的學生相互搭配,這樣有利于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同時活動進度也相對統一,便于管理。異組同質也叫組間同質,也就是小組之間實力相對均衡,這樣有利于組際間的交流和競爭,有利于對各組學習活動的評價。
了解了分組的原則,仍然不要急于分配,在分組前還需要對學生進行調查摸底,掌握學生個體的能力、興趣、學習態度、知識水平甚至家庭概況等。要清楚班級人數、性別比例、教室布置等情況。
當然,還要確定小組人數。根據班額的大小,建議分成4
篇3:升本教育心得生本激揚生命教育灑滿陽光
生本教育是由華南師范大學郭思樂教授創立的一種教育思想和實踐方式,其核心思想是要倡導“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教育”,這種“真正以學生為主人的,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即為生本教育。作為現代教育思想,生本教育為學生好學而設計,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基石。帶著這一核心理念,向著這一崇高目標,我便開始了生本的漫漫求索之旅。今天,回想上課的種種情景,憶起學生充滿興奮和自信的回答,我不由驚喜,萬般激動,升本教育竟能令學生的智慧閃光,讓學生的生命激揚。
教師在課堂上多一些不作為,少“教”一些,不以教者自居要讓學生真正的動起來,要變教師單純的教為教師的恰到好處的點撥,要做學生的引路人。變教師灌輸式的教為學生自主性的學,使學生獲得學習動力。教師安守生命牧者的角色,欣賞生命的成長,觀看生命之花的綻放,靜聽學生花開的聲音。
生本教育認為:學習是必須依靠學生自身的生命機制才得以發生的事情,任何外部力量是無法代替的。變學生由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容器為積極吸收知識的探索者。在生本教育中實現學生的四個突出,即:突出學生、突出學習、突出合作、突出探究。
新課標”也指出教師用課本教而不是教課本。其實我們在實施生本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把課本作為一種載體,一種紐帶,一種橋梁,把學生從“這頭”引向“那頭”,實現課堂教學的大閱讀。讓學生的思維發散開去,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
生本教育認為,只有最大限度地把教轉化為學,讓學生在真正意義上成為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人,才能把學生的潛在的學習天性、本能和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才能最好地實現學生的積極、歡樂、高質、高效的學習,全面提高人的素質,在終端考試或檢查中決定性地取得好的成績,實現我們的教育理想。在評價時,可以多種方式鼓勵,比如爭星活動,積分活動等等,激起每個小組的競爭意識,團隊意識,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細節。
生本教育的課堂讓我們欣喜地感受到教育回歸生命之家的步伐:學校成了生機勃勃、生命綻放的百花園;教師不再是燃盡光明的蠟燭,而是和學生一起成長、臉上洋溢著幸福感的教育人;學生不再是分數的奴隸和苦行僧人,而是“積極向上、自信大方、友好合作、思維活躍、成績優秀”的主人。課堂不只是傳授知識的陣地,而是一種生命活動的平臺。自開展生本教育以來,學生的創造潛能被極大地激發出來,個性不斷在張揚中熠熠生輝,創新的靈感如清泉一樣汩汩而來。以生本教育激揚生命讓課堂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