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林老師事跡學習心得:愛撐起一片天空
李吉林老師事跡學習心得:愛撐起一片天空
當年從師范學校畢業的時候,正逢教育界在轟轟烈烈地進行“課改”,李吉林老師的名字就和“情境教學”一起深深地印在了心里。通過學習使我們對李老師以及她的情景教學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俗話說,“不怕百招會,就怕一招精”。情景教學法作為教師誰都懂,關鍵是我們如何的運用。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教學中能否始終把學生的所思所想放在首位,把師生關系放在同一個平臺。許多好的教學方法我們都學過也都嘗試過,關鍵是我們能否始終如一的堅持下去,李吉林老師的成功在于她的堅持。勤能補拙,李老師堅持走自己的路,她成功了,她成了中國情境教學法開山鼻祖。
一、堅持愛的教育
執著的愛,讓李老師對一切不利于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觀念和方法發起挑戰,創造了適合兒童發展的“情境教學”“情境教育”“情境課程”三部曲,她用有限的生命,探索著無涯的情境教育,以不懈的追求,永續教育改革的詩篇,李老師就是這樣一位視學生如己出,視教育如生命的教育家。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師德的核心就是"愛"。羅林塔爾效應”告訴我們:只要教師真心愛學生,并讓他們感受到這種愛,他們就能以極大的努力向著教師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問題是,有些老師走進了“愛”的誤區,對“愛學生”的認識表面化,以為不諷刺不挖苦不歧視不體罰就是關心愛護,以為噓寒問暖為學生提供物質幫助就是關心愛護,以為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考試分數就是關心愛護,殊不知,真正的關心愛護,不僅是生活上“扶貧”,學習上“扶智”,更應該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扶德”,心理上“扶健”。
二、永不止步的學習與研究
李吉林老師在她漫長的教學生涯中,從沒有停止學習的腳步,即使現在已年過七旬,仍在從事著語文研究,她的這種終身學習的態度,真的令我們許多年輕教師感到汗顏.試問,我們作為一名教師,用在專業學習上的時間有多少呢?
她對學習的熱情令人感動,她讀書之多、涉獵之廣令人驚嘆。她開始研究作文時,是學習古典名著《文心雕龍》,《人間詞話》開始的,學習的是經過歷史檢驗的經典,汲取的是博大精深幾千年人類文明的精髓。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試問我們閱讀過多少專業書籍呢?我也充分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要給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長流水的道理。在日后,我們要有明確的自我定向,培養善于學習、積累資料的意識,努力做到筆耕不輟、善于創新。在教學中,我們要努力進行美的營造,讓藝術走入課堂,不用“定格”去規范學生,要用“空白”去啟發學生,實現情景教學“播種的快樂”。不但自己要不斷學習超越自我,還應將“學無止境”的理念傳播給每一位學生,讓他們也能成為終身學習的人。
三、完美的人格
李老師跟很多人一樣經歷政治磨難,但她時常掛在嘴邊三句話,第一句是普希金說的:“心憧憬著未來。”第二句是高爾基講的:“我從小就是在和周圍的環境不斷斗爭中長大的。”第三句就是*所說的:“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她遇到困難是越挫越勇。
在她的人生詞典中,找不到“急功近利”。人生的意義就在于看我們能夠在多大的程度上,多大的范圍內給人以積極的影響。李老師從事情境教育探索,沒有刻意追求成名成家;她做這件事的時候,沒想到會形成一個學術體系,但是她創立了;開始并不是一心要做一個什么家,但是最后她成為一個了不起的教育家。
她有著自己堅持的信念。她在《我,長大的兒童》一文中說:我......懷著強烈的求知欲望,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學。“學習的革命”、“建構主義”的叢書,科學精神與人文主義結合的新論,有關課程的書,腦科學的書,我都想學。即使中國神舟號上天了,4號、5號,什么時候載人,我都關心。美國哥倫比亞號為什么會失事,俄羅斯太平號又怎能準確地在預定地點解體、降落,世界這么大,新知識像浪潮一樣向我涌來,我永遠只能抓一點芝麻,大西瓜是搬不動了。但能抓一點芝麻,總比兩手空空要好得多。......只要像孩子那樣,憧憬著未來,敞開自己的心懷,便能不斷地呼吸到新的空氣,吮吸到新的營養,而這一切都是教孩子所必需的。我們也許還成就不了顯赫的事業,卻一定能擁有完美的人生。
愛教育、愛自己、愛學生,認認真真地學習,扎扎實實地工作,就能無愧于教師這一光榮稱號,愿“三愛”成為我們的師表之基,師風之根,師德之魂。
篇2:學習陳起賢老師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學習陳起賢老師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通過學習,陳起賢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讓我感動就是捐資助學的事跡,這種愛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正因為有這樣的大愛,這位在教育前線默默耕耘,退休老教師在危機面前心里裝的只有自己的學生,全然沒有他自己,他這種大愛無私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學習。陳起賢老師身上值得我們教師學習的還有很多很多
陳起賢老師在平凡的教師工作中鑄就了閃光的師魂,為我們樹立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光輝榜樣,從他走向教育這個崗位到他結束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他心中的每一根弦沒有一刻離開過教育,沒有一分離開過學校,沒有一秒離開過學生。心中想的、念的、掛的都是我們這些貧困求學的孩子們。50元可能是我們一天的開支,但卻是陳老師一個月的生活費用。為了讓更多的貧困學生受到更好的教育。他隱忍著自己的困苦,卻潤澤著他人的人生,給貧困學子留下了一條光明的人生之路。
同時我們老師也要以身作則。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于律己。以上是我對師德師風的一些學習體會。我將堅持不斷的學習,使自己能在不斷更新的知識中汲取營養,能夠把自己所學奉獻給學生,更會在道德和作風方面給學生以積極的影響。
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就要用我們的激情,用我們的愛心把這份光和熱永遠延續下去。
篇3:學習曾維奮老師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報告
學習曾維奮老師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這幾天學習了優秀教師曾維奮老師的先進事跡。他身雖殘志卻堅,用雙拐為鄉間的孩子們撐起了未來和希望,詮釋了一名普通鄉村教師崇高追求和質樸情懷。他那一心只為教育的先進事跡深深地感動著我,震撼著我,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讓我懂得了,一個人,原來可以這樣積極地對待工作和生活。我也是一名教師,和曾老師有著相近教齡的老師。盡管我們的教育環境迥然不同,但我們可以共享同一種精神、同一種信念、同一種態度和同一種操守,那就是、奉獻、鉆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后的教育職業生涯中,我將在曾老師身雖殘志卻堅的啟迪和激勵下,樹立正確榮辱觀,努力增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書育人”的教師使命感,不斷強化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心。為此,我將從以下幾方面來努力。
一、端正教學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能不能上一堂好課,能不能讓課堂呈現出更多的亮點,教學態度是至關重要的,個人的教學能力再強,水平再高,缺少一個端正的教學態度,課堂也是很難出彩的。只有端正工作態度,才有可能上出高質量的課,才能讓課堂亮點不斷閃現。
二、提高專業素質
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要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條河流。我要積極參加教研活動,還要抓緊業余時間外出聽課學習,看書學習,查閱資料等。人的一生雖然漫長,可記憶力和精力最黃金的時期卻是有限的,現在的我倍感歲月的不饒人,眼看人生的黃金時間匆匆從腳下流過,如果還不努力學習,不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積淀下一些經驗的話,可能確實就要來不及了,所以,我得加緊時間給自己充電,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相信天道酬勤,只有辛勤耕耘才會收獲豐碩的成果。
三、用真誠的愛面對學生
我們都應該學會換位思考,當我們希望別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時,就一定得怎么去教別人的孩子。我們要象慈母一樣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孩子身體不適時,我們應該噓寒問暖;孩子有缺點或不足時,不歧視,不挖苦,不嘲笑,應該有顆包容之心,要想到:他們是孩子,擁有犯錯誤的權利;當孩子的優點或進步時,要及時表揚,加以肯定和鼓勵,……總而言之,作為教師,我們要用自己的愛心、細心和關心,讓孩子真正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那才是我們的目的。
曾維奮老師讓我更深入地理解教師這份職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滿懷熱情,踏實工作,勤奮學習,用學到的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大膽創新,積極尋找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我想我應該用一份真摯的態度去對待,爭取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為教育事業盡微薄之力。
心得體會,鄉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