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學送教送培觀摩學習體會
中心小學送教送培觀摩學習體會
3月18日上午我有幸參加“合肥市小學語文教師培訓基地”送培送教到長豐活動,認真傾聽了合肥市骨干教師、高新區學科帶頭人徐z老師執教的蘇教版《蝸牛的獎杯》的一節精彩的展示課以及李文芳老師關于《漫談指導習作寫具體生動》的講座。時間雖短,卻受益匪淺。
徐z老師執教的蘇教版《蝸牛的獎杯》的這節展示課樸實、扎實。老師的課堂語言親切,自然,普通話標準。教學輔助手段實用,沒有花架子。主要就是通過幻燈片的展示,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扎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落實閱讀訓練到位,運用各種形式指導學生朗讀。
2、落實了說的能力培養。導課時讓學生說謎底,說蝸牛的樣子。理解課文內容環節讓學生說疑問,說運動會情況。拓展時讓學生轉換成文中的角色說。
3、落實了寫字能力的訓練。指導學生分析字形,書寫時應該注意的細節。
4、理解詞語有效。主要通過表演,說近義詞,聯系課文等形式理解詞語。
5、指導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方法有效。老師先出一個填空題讓學生填。為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搭建了一個梯子。這種方法對低年級學生來說非常重要。
李z老師關于《漫談指導習作寫具體生動》的講座,內容豐富,對語文老師指導學生習作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李文芳老師首先介紹了學生的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老師給學生作文的評語大多是文章內容不具體,不生動。出現上述情況主要是老師指導學生寫作的方法假、大、空。對學生來說是一本糊涂賬。接著介紹了義務教學階段各年級段的寫作目標。重點介紹了小學階段各年級段習作指導的方法。
低年級(1-2)
1、以看圖寫話訓練孩子寫話能力。2、交給學生運用擬人化手法。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生是物我合一的。例如要求學生寫一寫小鬧鐘。可以指導學生寫什么時候?用什么聲音?怎樣叫我的?為什么叫我起床?
中年級(3-4)
1、擴句訓練。例如端杯水來,可以擴成爸爸一邊看報紙一邊大聲地對正在玩積木的兒子說:“快點給我端杯熱水來!”
2、依據教材,創設情境。
3、學寫人物對話。
高年級(5-6)
1、教給學生運用聯想、想象、插敘、倒敘和心理描寫。例如關于寫運動會,老師可以指導學生想象,運動員在運動會精彩表現,那平時他又是怎樣訓練的?
2、轉換固有的觀念,引導學生求異。作文《我的一家》,老師引導學生明白“家”有大家,有小家。經過老師求異指導,學生就寫出了班級是一個特別的家,媽媽有時溫柔,有時嚴厲。兄弟姐妹很多、、、、、、、
總之,本次學習收獲很多。以后我將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力爭課文教學,作文指導精彩、有效。
篇2:參加小學數學教學改革觀摩交流會學習體會匯報材料
全國第十屆深化小學數學教學改革觀摩交流會學習體會
石嘴山市第十六小學于繼紅
**年4月27日-29日,我有幸參加了福建廈門舉辦的全國第十屆深化小學數學教學改革觀摩交流會的聽課活動。我非常感謝學校領導給予我這次難得的聽課機會。通過參加這次活動是我受益匪淺,我領略到了全國各地優秀教師的風采,學到了寶貴的教學經驗。這次聽課,感觸頗深。下面就這次活動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觀摩活動規模大、課例多
全國第十屆深化小學數學教學改革觀摩交流會,經過層層選拔,一共展示32節課,兩個分會場同時進行。大會安排我們在廈門市工人文化宮體育館進行觀摩,共觀摩16節課。課型全面,涉及領域多。參加聽課的教師人數多。
二、精彩的開頭
每位教師都非常注意課前與學生的溝通,或是談話,或是師生互動。消除了學生的緊張情緒,減輕數學學習的枯燥感。例如阮志強老師執教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篇3:全國中小學課堂唱歌教學展示與研討會觀摩學習體會
“全國中小學課堂唱歌教學展示與研討會”觀摩學習體會
20**年11月24日,全國中小學課堂唱歌教學展示與研討會在沈陽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省、市、縣音樂教研員、骨干教師代表等1000余人齊聚沈陽,參加了此次盛會。。我有幸與本溪市30余位中小學音樂教師一同來到沈陽,參加了觀摩學習。
開幕式中,遼寧省教育廳基礎教育研究培訓中心主任關松林致歡迎辭,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秘書長吳斌老師致開幕辭對大會作了介紹,并提出了“唱會歌,唱好歌,會唱歌”的九字目標要求。此次研討會的召開,以課堂唱歌教學為抓手,將基礎教育中的音樂課教學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研討會推出了來自全國25節中小學課堂教學優秀展課,開展了兩次專家專題講座和研討活動。這些全國各省市脫穎而出的唱歌課,異彩紛呈的展現在我們面前,起到了一個良好的導向作用。對我們參會者來說是提升自己教育教學方面的專業素養,開闊自己視野的佳機。
北京苗鈾琳老師執教的四年級《春天舉行音樂會》一課中,教師運用了“電子交互式白板”輔助教學,提升了教學實效性。教師使用了白板中的熒光筆的標記功能,把再現的樂譜標記下來,這種直觀的做法省去了語言的贅述,讓學生從視聽聯覺上理解領悟了二段曲式結構中的再現部分,從而使教學活動更為簡潔高效。
黑龍江張洪宇老師執教的二年級《勇敢的鄂倫春》一課,教師深入挖掘教材,巧妙地將知識與技能滲透在教學環節和音樂情境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騎著馬”、唱著歌、聽著音樂、“看著”興安嶺的風景,愉快地學習音樂“走進鄂倫春”。拓展部分教師用鄂倫春語_inaye隨歌曲為音樂配上伴奏,使枯燥的訓練鮮活起來,讓孩子愿意學,同時也豐富了歌曲教學。
遼寧付瑩瑩老師執教的四年級《東北風》一課,教師從學生最熟悉、最喜歡的家鄉風土人情入手,導入歌曲教學,簡潔精練、極大的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對家鄉的感情更加深厚了。環節設計新穎獨特,使學生能主動自覺地參與教學,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內在的學習動力。
比賽中,教師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音樂素材,將基本的音樂技能教給學生,交給他們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深刻體會,積極參與。形成立體式的、多層次的表現形式,歌曲學習在輕松自然的體驗中扎實有效的進行。使聽課老師能夠在觀摩中有感悟,受益匪淺。
大會邀請了上海音樂特級教師劉德昌老師進行課例的綜合點評,幽默、風趣、富有實踐經驗且具備理論支撐。他從關注唱歌教學中的聆聽,關注教師的范唱、范奏,關注教師用貼近學生的方式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關注學生唱歌習慣的養成等方面,把大家在唱歌教學中未被發現或者已經發現但是苦于無法解決或者解決好的問題,以肢體語言進行輔助,點出問題存在的關鍵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教給了大家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金鑰匙”。比如:我們要求學生“唱會歌,唱好歌,會唱歌”,我們的教師首先要率先垂范,教師要能準確地唱歌,準確地表達歌曲的情感內涵;比如字正腔圓、聲情并茂地唱好歌中需要注意的細節問題;比如良好習慣的養成問題等,讓大家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現場的點評與糾錯,起到了真正意義上的研討的作用,讓人茅塞頓開。
此次活動,我們現場觀摩了精彩紛呈的中小學課堂唱歌教學展示課,聆聽了專家就中小學課堂教學方面精辟的專題理論講座,既有實踐方面的研討又有了理論方面的升華,實是不可多得的一次教學成果展示與學習的絕佳機會。給到會的老師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