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年第一學期教育技術裝備室工作計劃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中學**-**學年第一學期教育技術裝備室工作計劃
指導思想
學校教育裝備室工作要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在工作中“爭優創先”,認真貫徹落實素質教育,進一步確立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在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轉變觀念,強化職能,發揮優勢,圍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現代教育技術為載體,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提供條件保障。
信息化工作方面
1、做好信息技術裝備的日常維護工作。
教育信息化日常維護工作分工到人,責任明確。在開學初組織力量對全校各班多媒體平臺進行維護,在學期中針對各班的報修情況,及時組織人員第一時間進行維修,確保教學工作正常開展。
2、優化電教設備運用
加強教育教學研究,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深度整合,有序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研究的教學研討活動,做好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組織師生參加各級信息技術應用評比活動。規范班級多媒體使用要求,明確使用規定,落實到位。鼓勵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授課和備課,做到有計劃、有記錄。對每天多媒體課進行登記,作為期末在教師信息化崗位考核之一。
3、搭建平臺
學校網站(是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基地,是學校對外交流、展示學校形象的窗口、更是現代化環境下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平臺。本學期重點做好學校門戶網站的改版,為實施校務公開,搭建OA辦公平臺,進行信息共享,進一步推進學校的信息化、網絡化。
4、重視培訓。
要將教育技術培訓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根據發展需要組織全體教師開展相關培訓,指導各類教學設備設施的操作規范和使用方法,組織教師學習國家、省市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開展未來教室、智慧教育等新技術、新理念的培訓工作,提升全體教師的信息化素養和使用技能。進一步加強學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協作組”建設,通過培養骨干,以點帶面,不斷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度整合。
實驗室工作方面
1、規范管理
實驗室儀器設備嚴格按照上級要求進行登記擺放,期初裝備室加強檢查,嚴格要求做到做到了帳目清楚,帳、簿、冊、卡、物相符一致。
實驗器材、設備等資源存放合理規范,整齊劃一,做好“六防”(“防火、防盜、防雷、防潮、防磁、防震”),做到“四無”(無灰塵,無銹蝕,無丟失,無損壞);嚴格實驗藥品管理,確保設備、設施資源實體安全和實驗藥品安全;實驗耗材、設備分發、準備堅持節約,注意安全,做到無耗材浪費和安全事故發生。
2、重視應用
理化生實驗室管理人員期初根據各年級的教學內容編寫各冊教材的演示、分組實驗的匯總表,制定實驗教學計劃,保證本學期演示實驗開出率100%,分組實驗開出率100%。裝備室定期對理化生實驗的開出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跟進。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教育技術裝備發展現狀和科學管理方法
淺析教育技術裝備的發展現狀和科學管理方法
摘要:教育技術裝備是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為達成教育教學目標、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可供教育工作者和學習者有選擇地使用的所有專用和通用設備器材的總稱,簡稱為教育裝備或裝備。重視和加強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提高教育技術裝備水平、促進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快速發展不僅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增強教育發展后勁、增強教育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更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必要手段,是辦公質優、群眾滿意、實現教育科學發展的客觀要求。但是在開展教育技術裝備工作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采購的教育技術裝備的質量不高、價格較貴和采購周期長,已經具有的設備未充分的利用和科學的管理。
關鍵字:教育技術裝備;采購;科學管理;充分利用
一、教育技術裝備國內外發展現狀
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它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中的各行各業,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教育技術裝備的使用,極大地促進了教育的發展。1996年,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主席德洛爾(JacquesDelors)在題為《教育
篇3:邊遠山區農村學校有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論文
邊遠山區農村學校如何有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
摘要:加強農村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是現代教育的必然,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也在進一步發展,農村與城區的差距在進一步擴大,特別是邊遠農村教育與城區教育的差距越來越大,農村的教育教學條件在先天上就不足,教育技術裝備、人力資源、硬軟件環境都不足,如何縮小農村教育與城區教育的差距,如何保障孩子們享受相同的優質教育,是我們必須著力解決的問題,加強教育技術裝備工作,讓孩子們享受相同的硬件環境,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所以就要求廣大領導、教職員工高度重視,形成共識。邊遠農村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最大的困難是投入不足。并且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的更新換代的速度又太快,在現代教育技術突飛發展的時代,這就要求農村學校必有著眼于未來。在上級教育部門的配給教育技術裝備的同時,還得靠學校自身開源節流,進行重點裝備,分輕重解決,在配備裝備的同時,還得了解教育技術裝備發展的方向。做到與時俱進。這應該是當前農村學校如何抓好、解決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重要思路。
關鍵詞:邊遠山區農村學校有效運用教育技術
現在,各地區的邊遠山區農村學校,配備了一定數量的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如何把這些教育裝備進行有效的使用,這值得大家一起探討,筆者結合工作實際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全面提高認識
我校地處興文縣西大門,是一所邊遠山區的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家長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更別說孩子們的整體素質了,為了加強孩子們的素質教育,哪么,我們就得加強農村學校的教育技術裝備,以此培養和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與動腦能力,加強教育技術裝備,比如:實驗裝備,就可以讓學生們親自動手做實驗,既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又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求真務實的創新思維;比如:建立圖書館,配備大量的可供學生閱讀圖書,哪么,就可發加強學生的閱讀量,從而提升學生們的閱讀能力,進而達到語文教育教學目的;再比如:建立網絡教室,學生們就可以學習相應的電腦知識,并且親自去實踐,而且,還可以通過網絡,去遨游世界,去觀察世界,去認知整個世界,這樣將更直觀,更全面。所以,我們可以從某種程度上說:加強農村學校的教育技術裝備,就可以為農村實驗素質教育提供必要的條件和保障。其實,加強農村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是現代教育的必然,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也在進一步發展,農村與城區的差距在進一步擴大,特別是邊遠農村教育與城區教育的差距越來越大,農村的教育教學條件在先天上就不足,教育技術裝備、人力資源、硬軟件環境都不足,如何縮小農村教育與城區教育的差距,如何保障孩子們享受相同的優質教育,是我們必須著力解決的問題,加強教育技術裝備工作,讓孩子們享受相同的硬件環境,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所以就要求廣大領導、教職員工高度重視,形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