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學下半年校本培訓工作計劃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
*中學**年下半年校本培訓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貫徹執行《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的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市、縣教育局關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精神,積極傳達縣教師發展中心科研科、蕭江學區教科室的各項教學科研任務,全力配合校長室、教務處開展有關教育教學的實踐與研訓工作,全面推進質量提升工程,為*中學的進一步發展出謀劃策、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平臺,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工作重點
1.進一步做好教學常規工作。
優化教學管理,開展教學常規管理提升行動,規范教學計劃、研訓活動、備課、上課、改作、檢測等管理環節,并在規范基礎上有所創新和發展。掌握并落實“學為中心”課堂教學改革,進一步加強師生良性互動和家校合作與交流,激勵學生保持強勁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進一步完善校本研訓制度,引導教師重點研究課堂,研究學生的學習行為。
2.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認真完成培訓任務
加強教師選課指導,通過短信平臺、學習會等多種途徑通知、發動教師積極參加平臺選課,動員教師有計劃參加第二輪5年專業發展培訓。全面實施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制度,積極開展教師培訓工作,按要求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師專業發展培訓,進一步明確本學期培訓工作目標與任務,督促教師積極參加浙江省教師信息技術提升工程培訓,努力規劃并完成新一輪五年周期的培訓任務。
3.加強校本教研活動,提升教師學科素養
整合學科素養提升行動和校本培訓,探索主題研討項目管理。加強校本培訓指導,規范學分管理。全面落實市、縣教育局關于校本培訓相關規定精神,建立和完善教師培訓管理制度,開展各項培訓活動,突出以校為本的主題研訓項目,加強校本培訓過程管理,優化校本培訓專業博客建設,尋找校本教研有效性的途徑,進而推進學校教研組建設,有序有效開展學校的草根教研。
4.規范校本培訓管理,完善校本博客建設
進一步強化以校為本的培訓,認真落實《平陽縣校本培訓實施細則》,結合*中學校本培訓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并同步要求教研組、備課組配合實行。結合學校實際和學科特點,有計劃針對性開展豐富多彩的校本研訓活動,提升校本研修的質量與效益。通過校本培訓與學科素養提升相結合,引導教師“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有力推進全校教師教育工作和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校本培訓平臺管理、過程管理,加強校本培訓過程指導督查和博客建設。
5.深化課題管理,提升教育科研能力
指導教師做好本年度各級各類課題申報、結題指導和成果參評工作。突出微課題、微課程研究,提升教師的教育研究能力,提升結題課題的科研品質,尤其是提高課題研究活動的策劃能力,實現課題研究活動的本質回歸。
*中學科研處**年下半年工作行事歷
(**年8月-**年1月)
周次
日期
內容
預備
8.22-8.28
1.**年各類課題結題與優秀成果材料報送
2.省平臺教師基本信息數據的充實、更新
1
8.29-9.42
9.5-9.11
1.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第一次選課(9.7-9.13)
2.初中語文數學英語科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選課(9.7-9.13)
3
9.12-9.18
1.校長對第一輪選課進行審核(9.14-9.18)
2.各教研組將本學期校本培訓計劃上傳學校培訓博客
4
9.19-9.25
1.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第二輪選課(9.23-9.26)
2.**下半年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啟動培訓會
3.教研組長會議,啟動校本教研
5
9.26-10.2
1.校長對第二輪選課進行審核(9.27-9.28)
2.縣級心理輔導個案、活動課優秀方案評比送審
6
10.3-10.9
1.七年級備課組會議.
2.學校一人一課活動(一)
周次
日期
內容
7
10.10-10.16
1.八年級備課組會議
8
10.17-10.23
1.九年級備課組會議
9
10.24-10.30
1.校本教研手冊第一次檢查
10
10.31-11.6
1.期中考試
11
11.7-11.13
1.學校一人一課活動(二)
12
11.14-11.20
1.校本博客上傳第一次檢查
13
11.21-11.27
周次
日期
內容
14
11.28-12.4
1.學校一人一課活動(三)
15
12.5-12.1116
12.12-12.18
1.校本教研手冊第二次檢查
17
12.19-12.25
1.初中語文數學英語科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測評
18
12.26-**.1.1
1.校本博客上傳第二次檢查
19
1.2-1.820
1.9-1.15
1.期末考試
21
1.16-1.22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
篇2:中小學校本培訓計劃方案
一、指導思想:
依據*區教育局頒布的《中小學教師培訓方案》,從我校教師隊伍素質現狀及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出發,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化改革,優化組合,內強素質,外樹形象,致力于培養和構建一支“師德高尚、愛校敬業、真誠奉獻、嚴謹治學、業務精湛、教風優良、團結協作、廉潔從教”的師資隊伍,為創建“教育生活化”特色學校,實現辦學品位的再提升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新跨越提供有力的師資保障。
二、工作目標:
通過培訓力爭使我校教師具有以下素質: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使之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使之具有綜合教育的能力和銳意創新的能力;進一步發展自己的個性特長,使之具有鮮明的教育、教學個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和特色;進一步拓寬文化視野,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的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理論功底和科研能力,使之成為學科骨干,為教師的成長和成功鋪設方便之路。培訓以抓師德、抓教改、抓科研為主要途徑,樹立典型,引導中青年教師專業素質的不斷提高,同時逐步構建校本培訓模式,形成校本培訓體系,建立校本培訓機制,使校本培訓逐步科學化、規范化、系列化。
三、工作要點:
1、抓師德教育,樹立師表形象。“教育生活化”創始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包含著重要的師德建設理論,陶行知先生本人又是實踐師德理論的“萬世師表”。學校將組織教師學習學校將組織教師閱讀《教師的師德修養》《陶行知生活教育叢書》、《陶行知論著百篇》等,使全體教師深刻了解“師愛”的真諦和生活教育理論的精神實質。同時開展以“愛的奉獻”為主題的學術沙龍、征文撰寫等富有教育性的活動來發揚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來實踐陶行知先生的崇高師德風范,自覺轉變教育觀念,不斷促進我校師德師風建設和教師師德修養的提高。
2、內部挖潛,擇本校之能人,訓本校之教師。即充分發揮我校那些實踐經驗豐富、理論水平較高的各級骨干教師的帶頭示范作用,通過講座和示范課向其他教師傳授課堂教學經驗、展示教學基本功與教學技能,促進全體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
3、繼續進行“一人學習,眾人受益”式培訓。學校要求外出學習、考察培訓的骨干教師,必須寫出學習匯報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訓時間對全員教師進行培訓,傳達學習精神。培訓可采用作專題講座、經驗交流、講匯報課等多種形式,產生一人學習,多人受益的效應。
4、做好“請進來”工作。針對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普遍出現的疑難和困惑,盡可能地邀請學科教研員、校外專家、學者來校開展專題講座,進行“臨床會診,現場診斷”,找出問題及原因,制訂對策措施,幫助教師解答疑難。
5、圍繞不同主題深入開展“同研一節課”活動。9月份,青年教師匯報課--尋找教育的遺憾,10月份骨干教師示范課--抓住教育的契機,11月份全員參與提高課--享受教育的幸福。著重進行案例研究,使教師從中獲得啟迪,開拓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及方式。
6、以學科為單位開展“交流日”活動,通過案例交流、經驗交流、論文交流、教育教學日記交流等,既注重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概括、提升,總結經驗、探索規律,逐漸形成我校民主、開放、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格局。
7、組織任課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業務技能大賽,如教學設計競賽、課堂教學大賽、優秀論文或優秀案例評比、課后反思交流、課件大賽等活動,著力打造名師,促進教研活動的開展和教師業務技能與水平的提高。
8、立足年級組教研活動,大力開展校本教研。除“同研一節課”之外,各教研組在每周的教研活動中要圍繞課題,結合學校和學生實際,結合課堂實踐,把實踐中的疑問、困惑進行歸納、篩選,確定一個討論專題,組織交流討論,使教師沿著計劃――行動――觀察――反思這一互聯互動的螺旋式的漸進過程,求得問題的解決。真正“開展自己的教學研究”、“解決自己的教學問題”、“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積累經驗,提高教育教學研究能力。
9、繼續開展“讀書工程”,采取必讀與選讀相結合的形式開展讀書沙龍,撰寫隨筆、暢談感悟,注重培養教師自我反思、自我剖析的能力。
10、進一步完善班主任培訓工作,開展“與班主任牽手”活動,干部與班主任成為工作伙伴,增強溝通交流,共議金點子,共謀金措施,彰顯大智慧,協助班主任搞好班級工作。其次,學校還將班主任分為低中高三個組,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定期開展主題研討,突出班風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加強心理健康指導、班隊會設計、班級工作藝術等培訓,解決班級管理實際問題。定期召開班主任論壇,暢談感悟與體會,切實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與實效。
篇3:中學春校本培訓計劃
今春我校所有學科的新課程標準教學實踐不斷深入,首屆進入課改年級學生參加中考,加之執行省廳統一學生作息時間,從而對教師素質要求更高。為了適應新的形勢,不斷強化教師把握新課程標準!駕馭新教材的能力,促進教師做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者,提高課堂效率,彰顯松中校本特色,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特制定計劃。
一、工作目標
1、學習研討常規化;
2、創新課標活動化;
3、校本培訓特色化。
二、主要措施
1、不斷強化落實學科教研組、備課組為單位的學習――實踐――探索――提高的校本培訓模式。教研組集體學習研討每月不少于2次,做到學期初有計劃,統籌安排,每次活動主題明確,中心發言人準備充分(要求按計劃,有文字材料存檔),記錄翔實,務求實效。備課組為單位的每周集體研討也要求計劃落實、責任到人,本期側重新課標及平時教學中的普遍共性問題,特別是應突出復習課的研究,并結合“話題式”校本教研扎實搞好集體備課研討。
2、建書香校園,鼓勵教師做學習型研究型教師。把握新課程標準,吃透新教材,復習課效率等是本期學習研究的重點,要將個體學習、自我反思、同伴互助、集體研討、骨干示范等多種途徑與方式相結合,扎實開展好“與好書同行,為生命閱讀”讀書演講活動。開展期中、期末教育教學優秀筆記評選活動。
3、繼續在全體教師中扎實搞好“我與新課程同成長”新一輪三課活動。教導室統一布署安排,教研組精心組織實施,以“師徒結對,新老結對,同伴互助”等多種形式,以課堂教學、理論講座、精彩點評等多種方式,要讓每一位教師“從中受益”,說收獲談不足,找問題提建議,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同時選準今秋市優質課大賽的參賽教師。鼓勵互聽互評,全學期教師人平聽評課不少于15節。
4、進一步切實搞好“教師個人成長記錄袋”的考核工作;在教師中開展“五個一”的學習活動(即一次市級集中培訓;讀一本新課程書籍;鉆研一個年級新教材;寫一篇體會論文,參加一次學術交流)。骨干教師、校級名師至少進行一次課堂教學示范或業務講座,認真指導好一名青年教師。
5、繼續抓好教師骨干的培養與考評工作。認真搞好“校級名師”、“優秀青年教師”、“十佳教師”的考核評選工作,抓實青年教師的培養,不斷培養教科研的后備力量。
6、教師的業務自學,備課組、教研組的集體研討,活動開展等納入常規月查,及時反饋、督查落實。
三、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分組學習各科教學意見;
2、集中業務學習,集體備課學期規劃;、
3、計劃檢查。
三月份:
1、中考評價改革研討及復習計劃研討制定;
2、“三課”活動。
四月份:
1、“三課”活動;
2、“與好書同行,為生命閱讀”讀書演講活動;
3、現代教育理論及現代信息操作技術培訓。
五月份:
1、“三課”活動及總結評比;
2、復習專題研討;
3、優秀教學隨筆評選及精彩評課推選。
六月份:
1、級名師考核認定,“優秀青年教師”“十佳教師”評選;
2、優秀“教師成長記錄袋”展示。
七月份:
1、總結評比;
2、教師目標管理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