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jié)
**―**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jié)
這學期,繼續(xù)任教九年級9班的語文課。
4月中旬,所有的新課基本就結(jié)束了。復習工作從這個時候拉開帷幕。
1、制定了中考語文復習計劃。需要說明的是,在寒假前,就給九年級每位學生們印發(fā)了必考古詩文縮影。每人一份。告訴他們要按照假期時間有計劃的背誦。
2、4月23日,去固原參加了中考講習會,詳細聽取自治區(qū)語文教研員安奇老師的分析講解。領(lǐng)取了12份中考講習資料,試卷若干。回來后,分發(fā)資料,并向全組老師做了詳細轉(zhuǎn)達,分享了所有的課件,補充了一些增添的考試內(nèi)容。如文言文停頓、歇后語、熟語、傳統(tǒng)文化、記敘性散文……等等。
3、按步驟復習。
1)古詩文先行。抓好古詩文的背誦,尤其是疑難篇目。只是時間太有限,沒來得及挨個檢查,督促的多,老師的少。全靠學生的自主了。
2)古詩文重點放在賞析方面。之前的教學,這一點放松了,尤其是沒有把握“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篇不離旨”的思想。復習中注重了這一點,一首一首的扎實講解,做到了首首落實。
3)文言文,從字(通假字、多義字、古今差異字)、詞(實詞、虛詞)、句(關(guān)鍵句、中心句、重點句、疑難句)、篇(主要問題的理解)、旨(抓住每篇的主旨)幾方面,進行全面的理解和落實。
4)現(xiàn)代文閱讀。先講文體知識,再對照具體文章,通過閱讀材料,進行思維和方法的訓練。
5)非連續(xù)性閱讀。這個在訓練中及時涉及,到后期作為專題復習。
6)同時結(jié)合每次的考冊情況,及時轉(zhuǎn)換復習重點。比如,把古詩文的默寫作為重點,抓好臨界生的檢查。5人板演,其余手寫,人人過關(guān)。同樣的方法,抓好成語的書寫。
7)作文復習主要放在每次的考冊中,詳細閱讀學生的考場作文,找出問題和對策,尤其是題目選擇、開篇引入、首位照應、章法設(shè)計、材料選擇、是否點題……等等。
4、組織考冊
這學期,共組織了3次模擬考試,一次階段性檢測,一次期中考試和一次畢業(yè)考試。
5、做好出卷工作
這學期,教導處安排我出卷一次,審核一次。本著中考大語文的目標,既重視基礎(chǔ),也突出能力的方向,我廣泛搜集試題,設(shè)計原創(chuàng)試題,貼近中考實際,試卷學生老師都比較滿意。遺憾的是,非連續(xù)性閱讀,把圖片沒有鑲嵌在文字中,設(shè)為覆蓋,造成部分文字被覆蓋而影響答題。
6、成績分析。
針對每次的考冊,分析各個成績段的學生數(shù)、失分原因、在班級和年級的位次、平均分、離均差等。在數(shù)據(jù)和學生個人實際之間找出問題所在,多方面分析,尤其是學生個人因素。
7、做好臨考輔導
考前準備工作也是重中之重。考前,我做了一次全面的考前輔導,內(nèi)容包括:1)空間了解。包括安全通道、最近衛(wèi)生間、車棚、考場座位位置(目睹)等。2)時間了解。每場考試不要太早,也不宜太緊,大約半小時候場即可。3)心理方面。考試結(jié)束,不要大面積詢問答案,以免造成心理壓干擾。也不要糾結(jié)于某一題某一問。4)考場答題順序。信息填寫、瀏覽試卷、逐道答題、細心檢查。5)草稿紙的使用。
存在的問題:
1、零星工作多,教學受干擾大。尤其是精力不夠。
2、對部分學生的研究,欠細、欠準,幫扶辦法沒能及時跟上,思想工作沒有再深入一層。
3、督查的及時性沒有能與一部分同學的需要相一致。
4、對教學的研究深度不夠,停留在經(jīng)驗和老本上。
總之,本學期比較順利地完成了預想的教學工作。
篇2:九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總結(jié)
九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總結(jié)
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摸索,我的語文教學基本遵循這樣一個思路,即自主質(zhì)疑、品讀悟情、大量讀寫、應用拓展。以這個思路為基點,這學期的語文教學著重做了以下幾點工作。
1、培養(yǎng)自主質(zhì)疑的學習方法。
朱熹曰“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開學初,為達到自主質(zhì)疑的要求,我逐步要求學生養(yǎng)成了書不讀熟不開講、自學生字詞、圈點批注等習慣。而后,每學一課前,學生須把預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疑難歸結(jié)為三兩個典型問題上交,我再把全班一百多個問題歸為幾類,挑出有價值的問題課堂討論,要求學生以文本為依據(jù),各抒己見,集思廣益,解決問題。比如學《皇帝的新裝》一課,學習提出了“為什么最后由小孩之口說出真話?上至皇帝,下到百姓,為什么集體說假話?”等問題。問題源自學生而非老師的一己之見,依據(jù)源自課本而非天馬行空高談闊論,答案源自大家討論而非教參的千人一面,這種探討式的課堂結(jié)構(gòu),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2、關(guān)鍵句段采取品讀悟情的教學方式。
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情感之于文章,猶如血液之于軀體。學生在情感上沒有與作者發(fā)生共鳴,文章的人文思想恐怕難以感悟深切。因而,對于文章的精彩句段,我會采用范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齊讀等不同形式,讓學生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體會文章的內(nèi)涵。
3、大量讀寫是學好語文的保障。
學語文光靠讀幾本課本,學寫作光靠每學期的8篇習作,這無異于摸過乒乓球拍的人想當世界冠軍,因為大量讀寫才會厚積薄發(fā)。這學期我到圖書室借書30余冊,讓學生課外多讀優(yōu)秀書籍,到期末人均讀書1本,少部分學生已慢慢喜愛上閱讀。后半學期,我讓學生堅持寫日記,有話長寫,無話短寫,貴在堅持。期末考試前抽查了部分學生的日記,大部分字跡工整,言之有物,大概人均710篇,1040字左右,相當于7篇習作的字數(shù),這樣長期堅持,必有收益。
4、在生活中應用語文,在活動中拓展語文,使語文富有生氣和活力。以前的語文學習,幾乎是讀讀背背、抄抄寫寫的代名詞,人文性的光芒也黯然失色。本學期,我每次上“綜合性學習”,總嘗試讓學生擬標語、給遠方打工的父母擬編短信、寫演講稿、寫串聯(lián)詞、寫開幕詞等,讓學生感受語文之于生活的作用。國慶假期間,我讓學生收集精辟的廣告語,匯總交流,李寧、豐田等品牌構(gòu)思巧妙的廣告詞,令人嘆服。元旦前后,我又讓學生收集對聯(lián),出現(xiàn)了一批如“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一樹桃花紅間白,兩行楊柳翠饒青”等絕妙對聯(lián)。通過這些拓展活動,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興趣,鍛煉學以致用的能力。
以上是我本學期教學思路的一個小結(jié),當然還存在像讀書交流會開展過少、日記的寫作缺乏指導等問題,以備今后改進。
篇3:九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工作總結(jié)
九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工作總結(jié)
時光匆匆,一個學期倏忽而過。在這一學期里,本人能踏踏實實地搞好常規(guī)工作,教研活動積極參與,認真思考和鉆研,勇于嘗試和創(chuàng)新,積極實踐新課程理念標準,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大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教學成果。當然也還存在不少遺憾和不足之處,為促進后段語文教學工作的改進和提高,現(xiàn)將相關(guān)教學工作總結(jié)如下:
一、積極嘗試新的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質(zhì)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此,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初一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于激發(fā)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例如在處理每單元的重點篇目時,我始終采用整體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