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四年級組公開課活動小結

小學四年級組公開課活動小結

2024-08-01 閱讀 4635

為了促進本組教師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優化課堂教學,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也為了本組教師相互學習的氛圍,不斷提高教師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經四年級組教師集體研究決定,本學期以“公開課”為教研平臺,全組教師全員參與的形式開展活動。通過本組教師親自參與聽課、評課,絕大部分教師感到開展這樣的活動,是較為成功的,起到了公開示范作用,組內教師們在教學各個方面都感受到很大的震撼和啟示。在此,對本次教研活動作如下總結。

一、活動目的

旨在探索本組教師今后的備課、授課方向和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組織形式

1、組內各教師,各自準備一節課,將上課內容上報教研組長處。

2、教研組長將公開課安排好,通知組內成員按時聽課、評課。

3、每期活動時間為一節課。

4、活動結束之后,教研組長集大家之長,認真總結,形成材料,上報教務處。

三、活動成果

1、教師重視程度高。

開展“公開課”以促教研的活動,是本校采取的一項舉措,本組教師重度高。不管是老教師,還是年輕教師,不管是聽課還是評課,大家從思想上、行動上,都非常重視這次活動,把它當作一次學習、交流及提升教學能力的機會。

2、備課充分、設計科學。

授課教師在每次上“公開課”的備課過程中,都精心選材,巧妙科學地設計,深入鉆研授課內容,作了大量充分地準備。

在備課中,教師能夠積極大膽改變原有的教學思路,力求使自己的授課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教學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特別是貫徹新課改理念上有較大進步,教學雙邊關系進一步趨向合理,師生關系逐步和諧,教學民主得到了體現;課堂教學結構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過去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他們都非常注重研究教材教法,把知識和能力既深入淺出又扎扎實實地傳授給學生。

教師課堂駕馭能力強,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授課老師在整個課堂的組織中不慌不忙、松弛有度、放收自如,表現出過強的課堂駕馭能力;教學的整個程序的設計安排科學,結構合理,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教育思想觀點科學、正確,教學目的明確,主次分明,重點突出;注重用問題引導學生,學生通過不同形式來完成老師的問題,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探討、展現自我、口頭表達等能力。表現出很強的駕御課堂能力。

四、工作建議和努力方向

1、轉變教學觀念,變“文本”為“人本”。

2、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教學構思要新穎,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下大功夫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4、要注意處理好“學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時間”和“要在一節課有限的時間里完成學習任務”之間的關系。

5、要注意處理好“好學生”與“整體發展”之間的關系,做一個會表揚學生、會聽學生心聲的老師。

6、教學基本功還須得到進一步的加強。能夠還課堂于學生,真正體現教師的導演角色和學生的演員角色,教師只是給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的平臺。

7、要將現代遠程教育與傳統課堂授課有機整合。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確是這樣,知識是無限的,一個人如果只滿足于現在,不去開拓進取,那他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在我們組教研活動的前后,授課老師的智慧得到了彰顯,各位教師的建議得到了交流,教研活動的成果得到了認可,可以說我們的辛勤勞動是值得的。希望全組教師進一步努力地學習,適應教育的發展,為喬鎮寄宿制中心小學教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多做貢獻,在探索中不斷前進。

篇2:三人行必有我師:小學語文公開課聽課小結

本學期,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加強教師之間在課堂教學經驗與技巧等方面的溝通與學習,學校依然嚴格組織了每位老師講公開課這一教學活動,老師們都積極認真準備,每一堂課都是具有學習意義,但都各有特色。對于正在語文教學的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說,這次公開課的學習使我產生很大的思想震動,當然收獲也很多。我將自己的所獲所悟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

一、注重指導學生朗讀,恰當點評學生的發言。

還給學生大量的讀書時間,在語文課堂中應讓學生多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入境界,并且還要生發聯想,才能更有感情的朗讀,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意。要達到這一步,學生應建立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老師講解分析的基礎上,學生靠閱讀讀懂、品析文章,可以形成自己的能力,如果靠老師講解分析那永遠是接受現成的分析成品,不能形成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課堂上,要讓學生自己閱讀。在這次語文課堂上,都將閱讀貫穿始終,對學生的讀書通常做了如下安排:1、觀其大意,謂之粗讀,只要求將課文讀通,了解其大意,2、參照有關注釋和有關資料,細嚼慢咽,謂之細讀,可提出疑難,請求解決。3、在已然把握文章情感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品析美句美詞,4、細賞其文理構思,享受美文,謂之美讀(或范讀),通過這四步既發揮了學生的客觀主動性,又在學生自己閱讀的過程中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習習慣培養。

很多老師會在課件上給學生出示“學習方法”,名字多樣“溫馨提示”,如婁梅娟老師在執教《跑進家里的松鼠》品讀課文環節是這樣設計的: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我們一家人對松鼠是怎樣的?括號中是這樣提示的:(提示:如爸爸的語言、松鼠對我的態度、在我家的狀況……)。讓學生收獲一種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個別老師很注重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有利于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三、設置簡單有效的課堂情境,創設自然和諧的課堂氛圍。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迸d趣是學習的推動力,是幫助學生獲取知識的捷徑。因此,很多老師在新課的導入中會有意地設疑,激疑或精心設計,或課前播放歌曲,或課前進行語言互動,去激發學生的興趣,緊緊地吸引住學生,使學生很快地進入新課意境。

四、浮華已隨風飄去去,課堂本色顯樸實。

這次聽課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師執教的觀摩課都比較樸實,注重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淡化了課件等的輔助作用。但有用的很有分寸。華麗惹眼的課件被幾張簡單的幻燈片或言簡意賅的問題、扎實的讀書練習所代替,真正還原了課堂本色。

五、進行了恰如其分的課堂評價,進行適時鼓勵和評價。

課堂評價,是師生交流的一種有效方式,它不僅是某個環節的終結,更重要的是能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更強烈的求知欲望。而課堂及時評價是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態度、方法、過程、效果等方面,進行適時鼓勵和評價。這次活動中,老師幾乎運用了及時評價,并且在課堂上,充分運用自己的體態語言、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撫摸、一個微笑等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評價。如王寶君老師在讀完《伯牙絕弦》這首古文時,隨即叫一名學生讀,讀的非常好,王老師用語言激勵,更重要的是,當他用手掌撫摸在孩子的肩膀上時,那股力量應是無比的莫大,我想,這個孩子一生會記住的!

六、具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調控課堂游刃有余。

教學基本功是所有教師都必須掌握的。它既不是某些教師的特權,也不是個別老師的天賦,他是教師成其為教師的基本資格。可以說,這次語文教學能手評比活動中,每一位老師的教學基本功都比較的深厚,例如王雪麗老師、黃曉玲老師、陳芬老師、袁素霞和韓志芳老師等,她們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蘊,教學經驗豐富,課堂駕馭能力強,能夠做到分析文本,又將課講得直觀生動。

通過公開課活動,讓我感到受益匪淺,對此我也仔細的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學,認識到自己的專業基本功還應需加強,教學過程中,我的教學方法應須改進,盡可能的利用多種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然和諧的學習氛圍。實現學生的主體性,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應當在課堂上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讓他們從小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語文內容,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上慢慢地培養學生合作討論的方式,使自己的語文教學不斷地充實。也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后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采眾長,充分提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淀教學素養,使自己在教學生涯中不斷地成長。

一、優點

1、各教師課前準備充分,均帶有教學應使用的必備資料,如:教案、講稿、授課進度表等。

2、聲音宏亮、口齒清楚,普通話標準。

3、教學方法多樣,能及時對知識點進行反饋。

4、教學態度認真,課堂氣氛活躍。

5、教學內容熟悉,講解正確。

二、不足

1、個別教師板書欠規范。

2、個別教師語速較快。

三、建議

1、注意把握教學時間與課堂進度。

2、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應結合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