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總結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總結

2024-08-01 閱讀 5174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理解和鞏固生物學知識,培養學生觀察現象、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細致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三個基本原則,即:客觀性原則;嚴謹認真的原則;尊重學生,靈活引導的原則。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應切實做到以下幾點:

一、尊重客觀規律,堅持實事求是。

在平時的學生實驗中,經常出現這種現象:當實驗得不到正確結果時,學生常常是馬虎應付,實驗課堂一片混亂,鈴聲一響學生不歡而散;當老師催要實驗報告時,他們就按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填寫實驗報告;還有的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不成該做的實驗項目,就抄襲他人的實驗結果,或憑猜測填寫實驗結論等等。這樣就不能達到實驗教學目標。可見,對生物實驗教學,必須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實驗教學技能,樹立嚴謹細致、認真科學的態度,要尊重客觀規律,實事求是,實實在在地引導學生完成實驗教學的任務,才能達到理想的目的。

二.認真完成實驗環節,注重操作引導。

在實驗教學工作中,無論是實驗員準備實驗,教師演示實驗,或者指導學生實驗,以及對待實驗的嚴格態度等方面,處處、時時、事事都要體現教師的言傳身教,只有教師教得扎實,學生才能學得牢固。因此,嚴格搞好實驗課的“備、教、導”是上好實驗課不可或缺的基本環節。

1、備好實驗課是上好實驗課的首要前提

教材中要求做的實驗,無論簡單也好復雜也好,都必須要備好課,寫好切實可行的教案,并且在實驗課之前要親自動手做一遍,即預備實驗。教師做了,才可能指導學生如何應對操作過程中每一個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看到實驗現象,學到真正的實驗方法和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若不備課,不親自做實驗,憑空想象,黑板上做實驗,那就沒有明顯效果,更沒有說服力了。甚至會出現,全體學生實驗失敗等不該發生的現象。

篇2: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問題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對生物實驗教學的認識不夠充分近些年來,初中生物教材中增加了許多的實驗內容。雖然如此,但是因為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為了考試而學習,教師為了應對考試而教學,因而并未真正認識到初中生物實驗的功能與作用,教師與學生僅僅是為了應對考試而進行實驗。在生物實驗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避免損害器材,極少讓學生動手進行實驗操作,而是通過講解或者是演示的方式,來使學生了解一個生物實驗的現象。這種情況嚴重制約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另外,一些生物教師一直強調實驗器材的貴重性,使得學生也不敢動手實驗。實驗安排缺乏合理性所謂的實驗,就是在不斷的探究過程中,發掘未知的事物,進而得到更多的知識。然而,在實際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當中,往往把演示實驗或者是驗證性實驗作為生物實驗教學的主要內容,而忽略了探索對學生知識獲取的關鍵性,在生物實驗課堂當中,探究性實驗極少出現。正是因為這種缺乏合理性的實驗教學安排,使得生物實驗的教學意義被曲解。演示性實驗,就是通過教師的演示,來使學生掌握有關的信息,而并非是學生親自動手實驗。這種形式的實驗教學模式,對初中生思維的發散極為不利。重視實驗結果,忽視實驗過程在我國傳統的生物實驗教學過程當中,因為大部分是驗證性實驗,所以,學生在進行實驗操作的過程中,不管是采取何種方式,只要求所得到的結果與教材中實驗的結果相一致即可;生物教師也只是對學生實驗的結果進行檢查,而忽略了生物實驗的過程。這種實驗教學方式,對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極為不利。

篇3:生物實驗教學中多媒體技術作用及應用原則

生物實驗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作用及應用原則

摘要:實驗教學與一般的授課有不同的要求,而生物教材又往往受到地方性和季節性的限制,有些生理性實驗還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得到結果。利用多媒體教學使實驗具有直觀性具體性,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同時使學生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理解到應用的發展過程。它是認識材料和學習情景的有效途徑,對學生獲取新知識,加深理解和鞏固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實驗教學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活動,學會觀察與實驗。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達到生物實驗教學的教育目標。多媒體教學雖然表現出強大的優越性,但是將其應用在生物實驗教學中,還是要把握一定的原則。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生物實驗教學

一、多媒體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實現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變革

在傳統教學中,教科書等媒體表達知識的方式是一種線性順序結構,由于人的思維方式與學習中知識存儲方式存在著差異,需要額外時間進行轉換,教科書中知識點間的聯系不明顯,內容也有限。利用多媒體的超鏈接特性可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變革,并對教學信息進行最有效的組織與管理〔1〕。同時,在農村高中能把教學內容中無條件做的實驗、難以觀察的現象、微觀結構等用生動直觀的形象模擬出來,創造和展示各種趨于現實的學習情境,把抽象的學習與現實生活融合在一起,增強了學生對抽象事物的理解和認識。從而解決了由于實驗條件不足引起的學生實驗經驗和動手、思考能力的欠缺〔2〕。

(二)有利于促進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目標的實現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高質量地實現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對所學的生物知識和技能的應用能力;幫助學生了解生物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主動探究的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3〕,幫助學生達到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目標。

(三)有利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獲取知識。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實驗學習或練習時,既可按照計算機所呈現的教學內容學習新知識,又可以通過生動形象的演示來理解、掌握較抽象的概念及一些復雜的實驗過程,使學生通過一系列的學習、觀察和思考,較好地實現直觀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