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骨干教師年終工作總結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回顧這一學年的工作,我心中時常在反思,我在本職工作中應該做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做好了什么?有了這些追問,使我的工作更有意義。為今后更好的工作,現將一年的工作做如下匯報:
一、完善師德-----為師之本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為人師表,以德為首。在工作中,告誡自己,“愛崗敬業,樂于奉獻,教書育人,廉潔從教,為人師表”才是崇高師德風尚的真正內涵。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保持一顆平常心,力求做工作中,不計較個人得知,吃苦在前,做事在前,業余時間不搞有償家教,不接受家長送的禮物。
二、虛心學習------智慧之源
作為一名教師,教學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需要依靠智慧來解決,其實,智慧來自細心的觀察,來自于勤奮地讀書、勤奮地工作,來自于不斷地反思,不斷否定自我。我愛讀書,再忙的時候沒有放棄讀書。一年來,我通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魏書生的《教學工作漫談》、《現代人智慧全書》、《道德經》等書籍。同時個人博客中結識很多名師和青年教學骨干,從他們身上我學到許多,也找到自身的不足。
三、教研工作------求真務實
進行教改探索,精心制定以人為本的校本教研計劃,組織新型的教學研究活動,通過學習新理念,借助網絡平臺,分析案例、集體備課--上課--聽課--研討,讓更多的教師參與到教學研討活動中來,增強了網絡教研活動的實效性,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尤其是新調入我校的三位教師,跟蹤聽課一月,每周聽完一節課后及時的予以點評,肯定教學中的亮點,并指出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三位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本年度共聽課71節,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種級別的教研活動,跨區域聯動教研工作尤為突出,承擔區內外多所學校觀摩活動,加大與外界的合作與交流。組織教師外出學習、參觀考察,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拓展思路。并要求外出學習教師寫了學習心得體會,在校園網或本組教師會上作了交流,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讓全體教師都有所獲,有所感。充分挖掘校本培訓資源,加大教師的培訓力度,進行班主任培訓、信息技術培訓、精細化管理培訓、教師敬業精神培訓、教師禮儀培訓等等活動。推廣教師研究成果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鼓勵教師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征文、論文競賽。本學年教師參加的信息技術征文獲獎34篇,綜合實踐性論文獲獎1篇。本年度開展了青年教師教學比賽,王麗玲老師取得了語文片區賽第一名的好成績。候建萍老師參加了大武口區綜合實踐課比賽,從初賽到復賽均名列前名,代表大武口區參加市級比賽,成績突出。體育教師杜玉紅在自治區教學技能大賽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四、合作意識-------必不可缺
我知道學校工作要想做好,僅靠個人是不夠的,靠有顧全大局、融合群體的豁達胸懷,多學他人長處,擇善而從,才能將精彩的個體組織起來,在管理中形成合力。在工作中難免有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大家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共度難關。我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力爭讓每一位老師盡力支持學校的各項工作,在大家的配合下,科研部工作有條不紊地按照年初制定的計劃全部完成。
本學期承辦了大武口南片區思品小專題展示,我校高度重視,以此次展示為契機,在學校開展思品教師教學大賽,選拔人才參加展示,努力將展示與研究相結合,提升活動的質量,馬麥燕老師在大家的幫助下,不負眾望,取得了好成績。科研部在承擔活動中表現出色得到了教研室領導的認可。
五、服務他人------完善自我
教育是服務,管理更是服務。我牢記服務意識。在校長的指導下制訂工作計劃、規章制度、檢查考核制度,并做好繼續教育培訓的各項工作,為年終考核提供依據;組織、指導、審查各年級教育活動計劃,各教研組教學教研計劃,組織全校教育教學研究和經驗交流,通過摸底聽課、調研聽課、隨堂聽課、達標課、復核課等不同形式的聽課活動,及時掌握教師課堂教學的動態和水平,幫助教師把握學科教學的標準,解決教師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城鄉聯動工作也開展的很有實效,本學期組織三所聯動學校開展了班主任遠程培訓、同課異構、優質課觀摩、夕照工程課件制作比賽、精細化管理培訓、名師講座等活動。當然,這些成績的取得,絕不是我個人的功勞。這是各級領導關心、全體教師共同努力的結果,如果沒有大家的辛勞與付出,如果沒有大家的敬業與奉獻,如果沒有大家的支持幫助,這些成績是想都不可想的!我只是在其中起了個穿針引線的作用,用針線把你們奉獻的一顆顆閃亮的珍珠拾綴、串聯起來,讓它們的光芒更加奪目,更加燦爛!在此,我向各位老師的辛勤勞作與無私奉獻表示衷心的感謝!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有成績也有遺憾,由于年輕,工作經驗不足,在開展工作當中也出現了一些不近人意的地方:
1、政治、業務學習還有待加強,教學管理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深入課堂,深入班級不夠。平時與學生的交流不多,主動性不強。
3、為教學服務的力度還應加大,及時搜集教育信息傳達給教師達到信息共享。
我校是一所新成立的學校,辦好十五小是領導關心、群眾關注、社會期盼的一件大事。十幾年的教育教學工作給我一個這樣的啟示:學無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愿和同仁們一道,共同探討,攜手并進,勇于創新,繼續努力成為一名優秀教師。
篇2: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匯報總結
這次我有幸參加了惠濟區骨干教師選拔培訓這次培訓,使我充分享受到了自身充電帶給我的精神上的富足和愉悅,親身體驗了在專家引領和伙伴互助下的學習過程是多么的豐富多彩,作為一位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學科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想品質,特別是骨干教師,更應當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技術。以下是我對自己參加骨干教師培訓學習的幾點心得:一、思想認識得到了提高,通過培訓,我知道了怎樣去定位、去思考、去摸索、去創新,讓我的課堂充滿激情;我知道了怎樣讓我的學生真正的實現。重于觀察、勤于了解、樂于交流、善于溝通。在目標上關注個體潛能發揮;在模式上關注個體主動探究和情感體驗;在策略上,關注自主學習與受導學習統一。教育由以本為本變為以人為本,教師由控制者、評判者轉向參與者、引導者,學生由接受型轉向探究型與接受型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艱巨任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優化學生的學習氛圍,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二、個人收獲及提高方面1、如何構建高效課堂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數學教學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轉化成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超常收獲,有超常提高,有超常進步。2、提高了專業知識水平,拓寬了專業知識結構。我不但學到了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上課的老師和教授們的樂觀向上和嚴謹治學的態度也給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其中對我印象最深也是我最喜歡的一位是張靜老師。她專業知識嫻熟,上課生動活潑,上她的課即輕松又能學到知識,她是一個充滿生活情趣快活的人,同時也是一個能把快樂帶給周圍的人,她的課正如她所提倡的一樣,每一次課都以知識和觀念為載體,傳遞樂觀和積極的信息。第一次上課,她給我們講了第一堂課的重要性,講臺就是教師的舞臺,一旦站在這個舞臺上,教師的臺詞,教師的表現,教師的上課內容應該都是需要進行精心至少是認真準備的。3、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培訓期間學校安排我們參觀了一些著名外貿企業和公司如遼寧港捷國際貨代公司(該公司是全國百家優秀貨代公司之一),遼寧時代制衣集團和中國外運公司等,通過聽講座,參觀樣品間、港口、海關等相關處所,使我們學習并了解了外貿行業的一些流程以及企業先進的技術、生產工藝流程、管理制度與文化、崗位規范、用人要求等,使我們更清楚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為專業設置和辦學指明了方向。4、加深了友誼,促進了交流培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我們大家來自基層,教學一線,同為教師有著共同的語言。這些老師不僅在工作崗位上各個都是能手強將,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各顯神通,愛好業余攝影.他們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對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兩個月來大家互相幫助和鼓勵,這里就像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沖破了地域和年齡的限制,建立起深厚的友誼,這也將會是一筆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5、教師要學會終身學習,教師應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再次,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教學的需要,通過總結經驗,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及時了解專業領域以及其他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我突然感到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師,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能參加這次骨干教師的培訓,我感到十分的榮幸,我珍惜這次培訓機會,感謝學校給我這次寶貴的提高機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把所學到的知識、技能、理念應用到教育教學過程中去,不斷改進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不辜負學校和領導的期望,為我校職業教育盡自己應盡的責任。
篇3:千名教師出鄉村第三期骨干教師專題培訓個人總結
今年,我有幸參加了**年“千名教師出鄉村”第三期骨干教師專題培訓,聆聽了史成明,龐波,陳紅,汪艷,魏本亞,汪艷,馬建明,王金濤,陳雪壯,華雪珍,王秀梅等多名專家與一線教師的精彩講座,觀摩了課堂展示,感覺自己幸福而又充實,每一次都有很大的收獲,每一次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五天的培訓我認真聽課、做筆記,學習理論知識,還觀看了大量教學課例,認真參與評課、案例討論等活動,因為我深知這次培訓的來之不易。
現就本次培訓總結如下:
一、教育觀念的轉變。
在聽了史成明教授《教育常識關照下的小學語文教學》這一課后,我對自己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有了全面而全新的認識。史老師開始一連串的追問“小學應該教什么?”、“課改到底改什么?”、“我們應該懷揣著什么給學生,將來讓他們帶著什么離開我們?”給了我很深的啟示。史老師又從人性常識,教育理想常識,教育過程的常識,教學內容常識,學生常識,教師常識六個方面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對語文教師有了更全面,全新的認識。也讓自己有了新的定位。
二、做一個愛讀書的老師。
王秀梅老師《在閱讀中成長》引經據典,博古通今,不僅展示了王老師深厚的文學功底,也更讓我決定做一位愛讀書的教師,不僅尋求教育思想的營養、智慧的源頭,而且還要塑造人生理想與人格力量。讓讀書改變我們的生活,讓讀書創造我們的生命喜悅,讓讀書開闊我們的視野,讓課堂教學豐富多彩,讓教育更加美麗。教師能夠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為提高自己而持續地讀書,能夠做到邊讀書、邊思考,善于讀書,讀書成為生活的習慣,那么,教師的生活就更充實,人生就會更有意義。當然,前提是只有自己愿意改變的人才能獲得成功,不管外界壓力多大,自己都不理不睬,那永遠都不會改變。
二、在教育科研中有所作為。
陳紅校長《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用精彩的語言述說了自己教科研成長的歷程,同時也堅定了我搞科研的信心。站在孩子的起點去思考,充分利用好圖書角的作用,不要讓他成為擺設;永遠不要通過講來提高語文成績,聽說讀寫思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益的根本;關注學生的差異,并利用差異,承認差異。都是很值得借鑒的。
魏本亞老師用自己獨有的教學方式交給我們寫論文的方法,讓我們這些門外漢更專業了。
四、語文課堂的深化認識
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和創造者,要不斷地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教師只有學而不厭,才能做到誨人不倦。通過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我要多看名家課例,來充實自己的大腦,只有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科學、新技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書育人的本領,才能把最寶貴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思想要求先進并不斷更新;實踐要大膽,持久;要不斷總結。要有三勤作風:勤思考、勤寫作、勤實踐,同時要堅定新課改的決心,緊緊抓住這個成長進步的機遇。在教學中堅持能力為主,優化知識結構,豐富社會實踐,強化能力的培養,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等。
首先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把不斷學習作為自身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其次,教師應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再次,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教學的需要,通過總結經驗,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及時了解專業領域以及其他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探討,教師要秉承終身學習和教育理念,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浪潮。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出舞臺,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并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充分發揮一個“導”字,落腳于學生的一個“學”字,想方設法發揮學生的潛力和積極因素,激發學生主動汲取知識的欲望,教給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下功夫嘗試教學方式的真轉變,并認真做好教學反思,努力實踐出自己的實踐經驗。
參加“千名骨干教師培訓”,使我彌補了理論知識上的欠缺,引領我在教育教學水平上取得了進步,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應該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敢于實踐,勇于實踐,追求創新,培訓只是起點,離開才是真正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