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體育教師工作總結(2篇)
四年級體育教師工作總結范文【一】
一、基本情況分析:
這一學期我教四年級的體育課,這個年級的學生絕大部分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紀律性不強。體育活動是小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小學生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鍛煉學生的身體,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他們的身體健康發展,為他們的學習提供健康的體魄,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主要對學生進行了最基本的身體素質訓練、多種形式的運動,形成了良好的運動習慣,大部分學生的身體素質有了提高,但仍有部分學生的身體素質相對較差,有待于進一步訓練。為了更好的開展豐富多采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使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特對本學期的體育活動情況作如下總結:
二、主要成績及經驗
本學期我針對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和思想狀況進行了豐富多采的體育活動,采取了不同的訓練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培養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興趣,增強學生的活動意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我變換形式開展了不同的游戲,激發了學生參加運動的興趣,為體育活動的教學打下了基礎。
2、通過各種活動對學生進行了愛國教育,培養了的學生的民族榮譽感和為祖國勇于拼搏的精神。
3、通過教師的示范動作進行教學的同時,還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擴大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4、通過韻律操、游戲和接力等活動,對學生進行了體育運動思想教育,使學生認識到了運動的重要性,對學生進行了體育運動思想教育。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紀律觀念,促進其心理的健康發展。
5、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特別是對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進行了重點的輔導,對他們的點滴進步和閃光點都給予肯定與鼓勵,激發了他們參加運動的積極性。
6、培養了學生的跳躍能力和勇敢品質。訓練了學生的注意力和節奏感。
7、鍛煉了身體,培養了學生的反映能力、敏捷性,培養了學生的韌性,進一步發展了學生的跳躍能力及協調性。
8、通過一學期的訓練,大部分學生激發了活動興趣,增強學生的活動意識,身體素質有了較大提高,并對學生進行了愛國教育。
三、不足及補救措施
(一)不足之處
1、活動興趣還不是很濃,特別是女同學,存在著懶活動現象。
2、學生的吃苦精神比較差,有些學生怕苦怕累。
3、有一小部分學生還對體育活動認識不足,重智育、輕視體育。
4、與家長聯系不夠,是學校體育教育與家庭體育教育脫節,影響了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5、學校活動場地不足,有些活動無法開展。
(二)補救措施
1、培養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活動意識。
2、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基精神與適應環境的能力。
3、加強學校與家庭的溝通,引起家長對體育活動的重視,做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協調統一。
4、多開展一些運動比賽活動,及時表揚和鼓勵優秀學生,使他們起模范帶頭作用,鼓勵其他學生的活動興趣。
5、及時肯定差生的點滴進步,鼓勵大膽的參加體育活動,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教師參與學生的運動,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
四、努力方向
培養學生的活動意識。認真備課,上課前對所需要的器材做好充分準備,精心上好每一節課,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不斷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和知識應用的靈活性。特別注重活動習慣的培養,以激發學生活動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體育成績。
積極與家長聯系,做到學校與家庭的溝通,引起家長對體育活動的重視,做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協調統一。
四年級體育教師工作總結范文【二】
風風火火,忙忙碌碌,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即將結束,通過一個學期的體育教學工作,其中有苦也有樂,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不少優點也存在一些缺點,為了使今后的體育教學更好的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促進作用,現對本學期的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教學工作中成功的方面:
本學期教學成功的方面有:使學生在體育方面的知識有了較大的進步。在學生知道了一些關于《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知識,基本明確了鍛煉規范的有關規定、項目和規范所規定的考核事項。有了一定的體育考核專業知識。對于跳遠、50米往返跑、一分鐘跳繩等體育考核項目已經掌握,并取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在本學期中讓學生復習了向右轉、向左轉向后轉這三種轉法,在此基礎上學會了向右轉走,向左轉走和高抬腿跑。
在一個學期的教學中,我努力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能依照口令迅速做出相應的動作。其次強化了學生的應變能力,這方面的能力的鍛煉我是通過讓學生在體育課上多做游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鍛煉,并且提高了學生對體育課的濃厚興趣。
在一學期的教學中對平安問題常抓不懈,每次上課前先讓學生把身上的尖銳物件和堅硬物品放到一邊,并和時做好維護。因此,在一年的教學工作中,沒有發生過不平安事故。
在教學中我時刻注意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好思想、好品質,培養他們為祖國而鍛煉身體的好習慣。
二、學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四年級學生經過一學期的學習,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對達標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教學中也還是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首先,教學過程中一些體育器材不能正常使用,這里邊既存在著教師的問題,也存在著器材設施的問題,還有怕損壞器材等問題。
其二、學生的認識水平沒有提高,仍然把體育課看成是在操場上玩,只要不學文化知識就可以。在操場上愿意怎么玩都可以。
其三、本人不是專職體育教師存在著體育知識貧乏,教學能力有限的實際情況,感到力不從心。
第四、學生對體育知識有待于進一步的學習,對于隊列對形不能完全掌握,還不能達到聽到口令后立即做出相應的反映,并且做到快、齊、靜。
三、采取的措施與方法:
a)在教學中要針對學生在體育課上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讓學生動手、動腦,親身體會體育動作的要領,努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b)教師要不時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素質。要不時研究《新課程標準》,緊跟時代步伐,學習新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使學生受到先進的體育教育。
c)要徹底改變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使他們愛體育課,知道上體育課時應該干些什么,對于游戲,讓學生學會游戲方法,游戲規則,并從游戲中學到體育知識。
d)在教學工作中要與上級領導和在體育方面有特長的同事多聯系,多對體育知識進行研究,提高自身的專業文化知識。
總之,從這一年的體育教學中,使我深深體會到,要當一名體育教師并不難,但較出色上好每一堂課,完成每一項體育訓練,培養更多的體育優生就很艱難了。
首先,我特別重視人體生理機能變化規律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運用這個規律可以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使學生科學的鍛煉身體并健康的成長。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
其次,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人的認知規律的培養。這樣,可以使學生盡快的學好技術,形成技能,使體育教師真正實現精講多練,為體育教學研究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組織方法奠定基礎。
最后,我在教學中特別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利用體育教材的特點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自覺性、組織性、紀律性、集體榮譽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頑強的精神等。這三點的有機結合會使體育教學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除了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之外,還會以一顆強烈的事業心、責任心和自信心,上好我的每一節課。
篇2:四年級體育《跪跳起》教學反思
四年級體育《跪跳起》教學反思
我本次課授課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為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合理的動作用力順序是基礎。合理的上肢動作對整體動作的影響是該階段教學的一個重點,本節課以跪跳起為教材讓學生體驗上肢動作形成對整體動作的影響。為了更好的感知跪跳起的動作本次課安排了熱身操、擺臂、小腿腳面壓墊、練習本部分是本課的重要環節,由前面的輔助練習過渡到跪跳起,嘗試由跪立站起來(選出正確的雛形動作)→教師示范(講解動作要領擺、壓、收)→學生擺臂練習→擺臂壓墊練習→學生嘗試跪跳起→優生示范→糾錯(擺臂制動、壓墊、收腹,針對于壓墊練習,針對于收腹練習小墊豎起橫放跳過)→集體練習提高學生的練習熱情→兩人一組互相配合觀察互相提高→分排展示→正確評價自已→連續完成動作示范。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快樂,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發揚學生團結協助能力和頑強拼搏的精神,在玩中得到身體的鍛煉。本課在練習中我采用了幫教法,根據學生能力不同,幫教法就能夠很好幫助那些學生樹立自信心,在幫助的情況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為接下來獨立完成動作建立基礎。
反思不足
1、教師是學生的楷模,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通過本次講課,感覺自己的基本功還需要提高,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
2、練習手段過多,對學生的的水平把握還不夠準確,對學生的期望值過高。糾正方法:和學生溝通的時間很短不夠深入了解學生,設計貼切的練習手段。
3、評價不夠及時,不能準確把握學生的情緒。糾正方法:抓準時機,評價有針對性,簡單扼要。總之,本課的教學一般,學生基本能按照教學思路,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參與學習,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參與積極性很高,基本實現了教學目標和教案的設計。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加強自身的教學、教研能力。
篇3:四年級體育課立定跳遠教學反思
四年級體育課立定跳遠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節四年級的體育課,主教材是“立定跳遠”和游戲“拉網捕魚”。在一年級時,學生已經學過了立定跳遠,大多數學生基本上已掌握了動作的要領,但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進一步提高成績,改正動作,到了四年級時,學生依然還要學習立定跳遠。
立定跳遠是一種非常單調,枯燥的項目,所以學生比較喜歡選擇跑或者投擲類的體育課,而在以往的教學中,我發現其他的老師總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學方式,教師先示范講解,然后全體學生聽教師口令集體學習,一遍又一遍的練習,整堂課下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的動作變形,有的學生還坐在地上偷懶,而且學生每次測驗的成績也不是很理想。
現在,體育課堂教學進行了改革,“主體性教學,創新思維的培養”的提出,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羈絆,強調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要求教師通過自己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做到樂學,會學,善學,從而保證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達到最佳的發揮和發展,所以,在本次課的設計中,我對突出"主體性教學"的方法,做了一些嘗試,主教材的部分采用了分組教學方式-競賽評比法-游戲教學法。
1、讓學生自由組合,7-9人為一小組,由小組長負責。帶領組員進行立定跳遠練習,教師到每組實行檢查。
2、每組可選送4名成績優秀的同學,代表本組參加比賽,然后從中選取出8-10個跳得最遠的同學給予獎勵。
3、分成四大組,進行“拉網捕魚”的游戲,看哪一組的反應速度和奔跑能力好,既鍛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又提高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對體育課的喜愛。
通過本次課的教學,我得到了很大的啟發,很深的體會。
分組教學方法改變了過去以教師為主的被動式教學方法,調動了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全體學生的共同參與,也避免了少數學生厭學當觀眾的現象,從而有效地克服了長期以來形成的素質與素質差生的兩極分化的弊病,利用團隊的力量創造良好教學環境,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能力,學生與學生相互指導,相互幫助,合作學習加深了學生們的友誼,提高了學習效果。
學生通過分組比賽,進一步增強了責任感榮譽感以及和組員之間的凝聚力,從學生的練習程度上不難看出,學生對分組教學方法很感興趣,教學比賽既是素質,技術,戰術的較量,也是對學生心理素質的考驗,比賽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勇敢性和堅強的毅力,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創新能力。因此,分組比賽對提高全體學生的參與能力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方面也有著顯著的功效。
通過課堂實踐后,讓我重新認識了教學的意義,學生應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上主動求知、主動探索的主體,教師教學的過程要順應學生學習的過程,教師只能是在學生時行探索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和出現問題時,時行有效的引導和幫助,力求展現學生在自主探索活動中突出主體,突出個性,并獲得積極的,成功的體驗,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得到切實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