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外出培訓學習制度
為了規范中小學教師外出學習、培訓、考察管理,完善教師培訓學習管理制度,維護教師培養、培訓的公正與公平,做到有序、有效培養教師,遵照教體局和紀委紀檢組聯席會議要求,現對大武口區教師外出學習、培訓、考察作如下規定:
一、教師外出學習、培訓、考察的原則
1.區級以上政府部門或教育主管部門下發通知或指令參加學習、培訓、考察的領導和教師,經學校或教體局同意方可參加。
2.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培訓或各類研討會,涉及到領導和學科教師,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按計劃派出。
3.因教育教學工作需要必須派出培訓、參賽、參會或考察學習的領導和教師,由學校依據有關規定或經學校研究推薦、教體局批準后方可參加。
4.對一些民間性質的學術團體組織的會議或活動,未經教體局批準,學校不得派教師參加;非學術性團體組織的活動,學校一律不得參加。
5.同一名教師一年之內最多只能參加一次省外的培訓、學習或考察,省內(市外)的培訓學習每年最多不得超過兩次。
二、外出培訓、學習、考察的有關程序
1.通知:由教體局負責培訓學習的部門將有關文件下發學校,學校按照文件要求通知年級組、學科組推薦參加培訓人選。
2.推薦:參加培訓學員推薦要本著公正公平的原則,保證讓絕大多數教師有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推薦學習人員不能徇私舞弊,要明確外出培訓學習的目標和方向,要堅持為學校發展、為教師發展服務的原則。
3.審批:對年級組、學科組推薦的外出培訓、學習、考察人選,學校要召開校務會議研究確定,并進行公示,然后由學校上報教體局審批。校領導外出學習須由教體局推薦和審批。
4.請假:外出學習、培訓、考察的教師在教體局審核同意后,由學校調整課程,并妥善做好交接工作,并在學校填寫請假條。校領導外出學習需到教體局和組織部履行請假手續。
5.備案:學校對于外出參加各級培訓學習的教師要進行登記,并上報教研室備案,做到教師外出培訓有據可查,避免重復外出或多次外出。
三、外出培訓、學習、考察返校后的有關工作
1.銷假:外出培訓、學習、考察歸來的教師要及時到學校或有關部門銷假。
2.學習反饋:凡外出學習、培訓(學歷培訓除外)、考察歸來的教師,回校后必須在一周內向教研組或學校上交學習報告,并進行講座,幾人同時參加同一活動,可推薦一人進行主講。所有外出培訓的教師回校后都要撰寫3000字左右的學習報告(心得體會或調研報告、專題報告、學習總結),學校要對教師的學習報告進行審閱并及時存檔,同時將學習報告上報教研室備案。
3.經費報銷:外出學習、培訓費用在完成學習報告和講座后,才能按照財務規定予以報銷。
四、外出人員注意事項
1.外出學習人員代表學校,要注意個人形象,不能做有損于學校名譽的事。
2.外出學習人員以提升專業素養為目標,必須嚴格遵守學習紀律和要求,不得中途或提前離開。
3.外出學習時應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多與外地教師交流,掌握最新信息,要積極參與交流活動,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習效果。
4.學習活動結束后要立即返校,不得延長時間,耽誤工作。凡不按時返回,經核查,將按曠工處理。
5.外出學習人員要重視人身安全和財物安全,確保旅途平安。
五、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實施,以前相關制度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篇2:教師暑假外出培訓隨記初印象
終于有時間能夠坐下來整理一下自己在西安度過的時光。
8月8日,我們一行90余人從鄭州東站乘G655一路向西,于當日下午4時左右順利入住陜西師大為我們事先安排好的酒店。辦理完相關的入住及報名手續之后,我們又在帶隊的老師引導下徒步前往陜西師大校園,算是入校初教育,上課的教室和餐廳的位置,初步感受學校濃郁的育人氣息。因為事先關注了師大的官方微信,對師大國寶級的老教授很是期待,想著老教授們在師大的校園中閑庭信步,道風仙骨的模樣。在校園里真看到了一位白發白須的老人,有一位50歲左右的男子攙扶著行走在濃密的林蔭道上。我在心里暗自認定了他就是國寶教授,本想著拍一張照片,又擔心太過冒昧影響老人,只得作罷。
在校園中行走,初來乍到的,很怕迷路,由此可見校園的大。因為是老校區,有很多參天的大樹,雖然溫度很高,走早校園中并不是特別炎熱,每一條道路都被濃蔭覆蓋,很有意境。
從學校返回賓館步行需要半小時左右,有人開始抱怨距離太遠,我也感覺遠了點。從上課的教學樓到餐廳也需要10多分鐘,再看看培訓指南上滿滿當當的課程設置,真是一場體力和腦力雙修的盛宴啊!
篇3:幼兒教師外出培訓總結
幼兒教師外出培訓總結
今天我們中心小班的幾位老師有幸的觀摩了姐妹幼兒園(**幼兒園)的三位年輕骨干教師的示范課,讓我整個上午沉浸在這濃濃的氛圍中,灌輸了一碗精神雞湯,不管老師在選材上還是教學機智上都是值得我們借鑒與模仿的。
張**執教的《香香的魚干》,是一節小班的數學課,在選材上老師注重于幼兒的年齡特點,貼近幼兒的生活,幼兒比較感興趣的事物著手,開頭部分直接以小貓曬魚干導入,為后來的操作活動作了有序的鋪墊。通過聽音樂操作,幼兒與老師比賽用木夾子夾小魚的方法,幼兒的興趣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在比較時孩子能大膽的說出哪個人夾的多哪個人夾的少,但讓孩子說說怎樣使兩者變得一樣多時,孩子的回答趨向總是偏于一面之詞,趨向于“添上”的方法,而對“去掉”這個方法沒有領悟,所以操作時也沒有運用到,如果教師能在活動中再強調些的話那就更好了。還有在指導數數時應引導幼兒從左到右數,掌握正確地數數方法。
宋**執教的《香香的糖果》,借助幼兒比較喜歡吃的彩虹糖入手,孩子比較的感興趣,教具的準備比較的充足,老師在示范數糖果時直接在瓶子里數數有的孩子根本看不到,應該把瓶子里的糖果倒出來,借助視頻儀,那樣孩子在數數時比較清楚些。在讓孩子操作時由于咖啡色糖果與紫色糖果顏色比較的接近,孩子在操作時易混淆,兩種顏色分辨不清。最后讓小朋友找瓶子娃娃游戲時,孩子的意識沒有領會,有的幼兒沒有看自己的瓶子娃娃,他只注重于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導致游戲出現偏差,這也是我們以后應注意的一個環節。
張**執教的《香香的夾心餅干》,所呈現的是孩子動手操作比較感興趣的一面。活動中教師的教態比較的親切自然,教具的準備也非常的充足,在活動中通過認識餅干的形狀、顏色、大小,讓幼兒感知找一樣的餅干做朋友,老師的指導非常的透切,孩子在操作時也能基本上獨立完成,在展示作品時能夠按貨架的要求進行擺放。在選材上如果西瓜餡換成香蕉餡或葡萄餡那會更妥當些,讓孩子在操作時不會出現把西瓜的餡做成紅色,不會混淆。
通過這次的觀摩學習,我覺得不能坐井觀天,要向新的年輕骨干教師學習,取長補短,努力改正自己教學中的不足,提升自己的教學潛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