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花草樹木損壞賠償制度
為了更好地管理好我校的花草樹木,保護學校的綠色校園環境,特擬定我校的花草樹木賠償制度:
一、凡是損壞學校的花草樹木的,均要進行賠償,校外人員有意損壞的,將送公安機關進行處理。
二、賠償由學校后勤負責計算處理。
三、賠償經費統一收存。
四、賠償經費只能用于花草樹木的補充。
五、賠償標準計算方法:
1、校園內的草坪,根據損壞程度,分別按照每平方米100元、80元、50元的標準進行賠償。
2、校園內各種樹木(除開搖錢樹、行道樹),均按照進價的1.5倍加栽種工作量進行計算賠償,同時根據進入我校的時間,每滿一年另加150元賠償,具體計算公式:
賠償總金額=進價×1.5+工程工資+150×校內生長年數
3、搖錢樹的賠償標準計算:
賠償總金額=進價×1.5+工程工資+500×校內生長年數
4、行道樹的賠償標準計算:
賠償總金額=5000×1.5+工程工資+500×校內生長年數
在同時根據具體情況酌情考慮賠償金額,可適當從輕或從重賠償。
篇2:幼兒園教案觀察認識樹木活動設計及數學反思
設計意圖:
樹木森林對維護自然平衡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在,由于亂砍亂伐現象頻繁,森林日趨匱乏,造成生態環境嚴重失衡。為了培養孩子從小具有愛護樹木、森林地意識,我們以樹為主體,設計了此活動。活動中,我們以幼兒自己探索、尋找為主,鼓勵他們去找關于“樹木”資料、去發現“樹木的用途以及大量樹木被砍伐后造成的危害”、去爭辯“樹能不能砍”……幼兒在自己的收集資料、探索的過程中,了解樹木的用途以及與人類之間的關系,激發孩子對森林現在所面臨的危機感到憂慮的情感,萌發孩子保護森林的意識,讓幼兒體會到我們小朋友該怎么做。另外,也讓幼兒在活動中逐漸學會一種自我探索、主動學習的方法。我們相信由孩子自己討論的這個“樹能不能砍”的問題,教學效果比直接向他們講人與樹木的關系、人要愛護樹木,所起到的效果要好。
活動思路:
大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知識經驗,探究心里強,對事物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雖然森林離現實生活比較遠,但組成森林的基本單位
篇3:幼兒教育隨筆:老師有人破壞樹木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幼兒教育隨筆:老師,有人破壞樹木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帶領著孩子們漫步在綠樹如茵的校園里。微風輕輕的吹著,小鳥在枝頭歡快的唱著歌。孩子們的心情也非常好,像小鳥一樣唧唧喳喳的說個不停,一幅其樂融融的景象。
正當我們玩的高興的時候,一陣陣刺耳的聲音傳了過來,我們順著聲音望去,原來是幾個工人正在修剪樹木。我覺得這很正常沒什么反應,可只聽新宇大聲說:“老師,他們在破壞花草樹木。”聽新宇這么一說,其他孩子也都嚷了起來,“老師,他們這么做不對,趕快制止他們,要不然,大樹和花草該死掉了。”聽了孩子們的話,我的心里既高興又感到欣慰,高興的是孩子們開始懂得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周圍的世界,欣慰的是他們知道保護我們周圍的生活環境。我對孩子們說:“孩子們,工人叔叔不是在砍伐樹木,而是在修剪它們多余的枝杈,這些多余的枝杈會妨礙樹木的成長。把它們剪掉,樹木會更加茁壯成長。來,讓我們走近一點,看看工人叔叔是不是在幫助大樹清除掉多余的樹枝。”于是,我帶領著孩子們仔細觀察了園林工人的勞動,并讓工人通俗易懂的給孩子們講解了一些花草樹木必須修剪的道理。最后,孩子們才滿意的離開那里,回到活動室后,有些孩子還專門畫了一幅大樹的畫。
教育孩子并不只是在課堂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教育契機隨時都可能會出現,關鍵是我們教師要及時抓住機會,對孩子進行教育。這樣取得的教育效果有時會比課堂上取得的教育效果更有效。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