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村民自治章程

村民自治章程

2024-08-01 閱讀 1481

村民自治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依法實行村民自治,推進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促進本村兩個文明建設,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有關規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村委會在村黨總支領導下,在國家法律、法規政策范圍內實施村務管理,并充分體現“四個民主”的原則,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

第三條本章程在廣泛征集本村村~見的基礎上由村民代表會議通過,由村委會組織實施,村民代表會議監督執行。

第二章村級重大事項聽證會制度

第四條聽證內容。主要是:①民主議事制度規定的11類重大事項;②村三委會擬定實施的重大事項;③村民代表10人以上聯名提出的重大事項。

第五條聽證對象。村民代表、村三套班子成員、鎮聯村干部,必要時可邀請在本村的市、鎮人大代表、黨代表以及與聽證內容有關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

第六條聽證程序。聽證人員圍繞聽證內容充分發表意見建議或進行解釋說明,聽證會議結束后,由聽證會召集人綜合各方意見,提出建議方案。討論通過后,根據方案實施。

第七條基本要求。①聽證會召開之前,應事先將聽證會內容、時間、地點向村民公布,村民可以參加旁聽,并發表意見。②建議方案須經應到會村民代表的半數以上通過,方能有效。未獲通過的,由村民代表表決決定是否進行第二次聽證。

第三章村民代表會議

第八條村民代表會議由村民代表、村“三套班子”成員、村民小組長及本村的各級人大代表組成。村民代表會議根據《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辦法》行使職權。村民代表會議每年至少召開二次。

第四章干部管理、村民小組管理

第九條本村干部考評管理的對象包括村“三套班子”成員,工、團、婦、民兵組織負責人及村其他專職干部。

第十條建立健全有關制度,如村干部學習制度、干部會議制度、廉政勤政制度等。

第十一條本村劃分為50個村民小組,各村民小組設組長1人,組長由本組村民推薦產生(組長一般應為村民代表),具體負責本組的各項事務,聽取、反映本組村民的意見和建議,教育、組織、帶領本組村民完成村委會布置的各項工作。

第五章公共事務、公益事業管理

第十二條村民的水費、電費、有線電視視聽費按季上交,不得拖欠。

自來水管理:新安裝戶需交集資開戶費400元。村民損壞自來水設施,必須承擔一切損失。情節嚴重的給予相應的行政經濟處罰。

用電管理:任何人用電必須向村申請,并承擔規定的費用,新安裝生活用電應交納表記費,材料自理。

工業用電不能和生活用電混裝,工業用電每戶必須按月交納社會公益事業基金每度0.2元,村委會委托鎮供電營業所代收。

第十三條凡居住在本村的年滿18至60歲的男性村民和年滿18至55歲的女性村民都要負擔義務工和勞動積累工,村民因故不能出工時,可以以資代勞,村委會用于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各項集資款的使用情況和收支帳目,向村民公布。

第六章計劃生育管理

第十四條本村計劃生育工作由村黨總支書記和村委會主任負總責,由村委會設立計劃生育工作委員會,具體組織開展工作。

第十五條凡居住本村的村民包括外來暫住人口都必須遵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服從本村計劃生育各項管理。對違反計劃外生育條例或不服從管理的,村兩委會有權上報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按條例處罰。

第七章社會治保調解管理

第十六條為了維護本村社會秩序的穩定,創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村委會設立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委員會,成立治安聯防隊和外來人口管理登記站,負責本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第十七條大力開展普法教育,利用宣傳欄、有線廣播、電視等形式進行法制宣傳,教育村民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開展社會治安“群防群治”,加強安全防范,大膽檢舉揭發各種違法犯罪和負案外逃的刑事犯罪分子,積極同一切違法行為作斗爭。

第十八條子女應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照顧好老人起居,關心老人的健康,孝敬公婆,尊老愛幼,鄰里和睦的一種良好社會風尚。弘揚家庭美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爭做文明人,爭創文明戶。

第十九條協助政法機關做好易燃、易爆、劇毒、槍械、管制刀具等危險物品的管理,對私自制造、運輸、貯藏、販賣、使用或其他違反規定的行為,視情節給予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報司法機關處理。

嚴禁賭博,發現為賭博提供場所、條件的,應予批評教育,不聽勸阻的報司法機關處理。利用封建迷信招謠撞騙者,應予教育、勸阻或報司法機關處理。

第二十條愛護公物,不準損壞水利、交通、通信、供電、供水、電視、生產等公用設施,違者責令其修復或承擔費用,并視情節給予處罰或送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二十一條嚴格用電用水管理,禁止偷電、偷水,不得私自鋪設用電、用水管線。村分派的水、電管理員,應按月收取用戶的水、電費,并上報結帳。

村民應履行村委下達的各項收費規定。各小組長配合協調工作,如發現偷水,違者視情節給予處罰現金200―*元;偷電由鎮供電營業所負責處理;水電費等拖欠拒交者或無理取鬧,應采取停止供電、供水等措施。

第二十二條不得成立非法的社會團體等各種幫會組織,如有發現,責令立即解散,并對為首者報司法機關處理。

第二十三條加強對~~釋放人員、監外執行人員、劣跡人員的管理和幫教工作,村委會指定專人對他們進行監督、教育和幫助。

第二十四條外來人員在本村居留的,應向村外來人口管理登記站登記。本村村民不得私自留宿不明身份的人員。為外來人員提供違法犯罪條件或庇護場所的,視情節按本章程由村委會給予酌情處理或報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八章土地管理

第二十五條本村區域內所有的土地(包括河道)均屬集體所有,由村委會統一管理,土地承包者和依法使用者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第二十六條企業單位及個人建房用地都必須遵守如下規定:

1、必須按照村鎮規劃許可,村民建房按照土地管理法為一戶一宅。

2、必須符合村鎮建設規劃及審批用地所具備條件,由本人向村委會提出申請,經村委會同意后到鎮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辦理相關手續,并向村委會交納公益事業費每層每間50元。

3、建房戶辦齊一切用地手續后,在開建前3天向村委會上報放樣,由村委領導同鎮土管員到現場按審批位置、面積放線打樁后方可開建。

4、凡建房戶,不按照以上規定進行私下交易、未批先建、少批多占的一經發現,一律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村莊集鎮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嚴肅處置。

附:個人住宅基建面積:(本村在冊常住人口)

1―3人耕地面積75平方

4―5人耕地面積110平方

6人以上耕地面積125平方

獨生子女可增注冊人口1個。

第二十七條(1)凡企業建設征用土地,各企業單位憑行業主管部門的項目文件,必須提出申請報告和立項報告,同時村委會按照建設需要提出安排方案和規劃許可,申報上級有關部門批復,經城建規劃部門批準后,辦理好《建設用地許可證》,辦妥一切有關審批手續后,由村委會按照村規劃統一安排用地。

(2)處理好與承包戶的關系、企業征地補償費及其它一切規費等,然后方可按圖施工,嚴禁未批先用。

第二十八條集體所有的農業用地,由村經濟合作社發包給本村村民承包使用,由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負責監督。

第二十九條承包者自覺交納國家農業稅,履行合同的規定交納土地承包費,河道、土地在承包前首先預交好土地承包款,否則終止承包合同。

第九章行政事務管理

第三十條村委會在辦理好本村自治事務的同時,應當積極協助鎮人民政府工作,完成征兵和上級分配的各項任務。

第三十一條村委會要將各項村務定期公開,每年不少于四次,接受群眾的監督。

第十章公共設施的維護管理

第三十二條為保護環境衛生、公共設施的管理,自覺遵守和愛護本村的形象工程設施(路燈、花木、道路、出租房等)公共設施的良好風氣,村道上不允許堆放雜物、建筑物。凡村道兩側屬村公共設施規劃區范圍內的土地,村民不得任意占用。

第三十三條全村村民自覺遵守環境衛生人人有責的良好風尚,居民的生活垃圾必須倒入分布在全村的垃圾箱內或放到指定位置,不準向溝渠、河塘亂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凡損壞公共設施的行為,一經發現,除按價賠償外,行為人必須作書面檢討和交納保證金。

第十一章財務管理

第三十四條本村財務工作由經濟合作社統一管理。

第三十五條村財務工作接受市、鎮農村合作經濟管理部門的指導和監督,接受村民的監督。

第三十六條嚴格執行國家財務制度,村向農戶、企事業單位(包括外來務工、居住人員)收取款項做到手續完備,使用統一規定的收款憑證。

第三十七條建立和健全財務開支審批制度,村財務支出必須由經手人簽字并注明事由,經分管領導簽署意見后,并由經濟合作社社長一支筆審批,再經村民主理財、監督小組成員審核蓋章方可報銷。對大額支出須經“兩委會”成員集體討論決定,對不符合上述規定開支的,出納有權拒絕支付,并向主管領導和上級反映,村經濟合作社社長應及時糾正,接受群眾監督。

第三十八條加強集體資產管理,所有資產都應登記入冊。

第三十九條實行民主理財制度。村成立由村民代表會議推薦產生的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和社員代表會議產生的社務監督小組,對本村財務管理情況實行監督和檢查。

第四十條建立村財務審計制度,年度審計、專項審計由鎮經管站負責,村民主理財小組協助,并定期向村民代表會議和社員代表會議報告。

第四十一條集體出借給企業和個人的資產和現金等,雙方簽訂好合同,同時辦好資產抵押手續。

第四十二條村級財務管理實行鎮會計代理制,村級財務要接受鎮會計代理站的監督和管理。

第十二章附則

第四十三條為了加強村務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廣泛聽取村~見和建議,建立村務公開欄,村務公開欄的內容包括本章程貫徹執行中有關的村民代表會議的決議、決定,民主理財小組發布的財務清查、審計結果以及村民關心的其他事項。

第四十四條村“三委會”可以根據本章程有關規定制度單項的工作細則,但不得與本章程的規定相抵觸。

第四十五條本章程與國家法律、法規、政策相抵觸的按國家規定執行。

第四十六條本章程自*年月日通過起實施,如有修改變動需經村民代表會議通過。

篇2:計劃生育居民自治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增強廣大居民對計劃生育工作的民主參與、民主監督意識,實現居民群眾依法辦理自己的計劃生育事情,實行計劃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促進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的兩個根本轉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居委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管理辦法》和《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結合本居實際情況,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居計劃生育工作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第三條:本《章程》由居委會負責實施,辦理計劃生育事務和事業,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第四條:居黨支部發揮領導和核心作用;依照《憲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居民開展計劃生育居民自治活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

第五條:鎮級黨政對本居的工作給予指導、支持和幫助,搞好服務,但是不得干預依法屬于居民自治范圍的事項。

第六條:凡戶籍在本居的居民和居住在本居的一個月以上的育齡群眾均應遵守本《章程》。

第二章組織機構與職能

第七條:建立以居黨支部和居委會為領導,由居計劃生育委員會和計劃生育協會以及民主議事委員會等組織共同實施的計劃生育和居民自治管理服務體系。

第八條:居委會設立一名專(兼)職計生干部,負責全居計劃生育工作的日常事務。

第九條:居計劃生育工作自覺接受鎮級計生辦的檢查、監督、考核和指導。

第十條:居委會計劃生育工作的主要職責:

(一)召開居民代表大會,報告上年度計劃生育工作情況,討論安排當年計劃生育工作,審議章程及合同執行情況;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計劃生育工作任務。

(二)執行黨和國家有關計劃生育政策、法律、法規,落實計劃生育工作責任制,宣傳教育群眾自覺實行計劃生育,實行計劃生育居民自治。

(三)召開本居居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計劃生育居民自治《章程》和《協議書》,居委會與育齡群眾簽訂計劃生育協議。

(四)加強居計劃生育網絡建設,發揮居組長的作用,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五)負責每季度召開一次計劃生育工作形勢分析會,聽取議事協商委員會關于居民自治的情況匯報,及時解決居民自治過程中遇到的有關問題。

(六)積極開展國情、國策及計劃生育政策法規教育,普及人口與計劃生育基礎知識和生殖保健知識,促進育齡群眾婚育觀念的轉變。

(七)切實抓好流動人口的管理與服務,幫助辦理和查驗《流動人口婚育證明》。

(八)開展避孕節育、優生優育、生殖健康全程優質服務,以“宣傳、服務、隨訪、建檔”為服務內容,主動上門服務,將指導與自原相結合,幫助群眾及時落實知情選擇避孕節育措施,切實提高母嬰健康水平和育齡群眾自我保健能力。

(九)維護和保障育齡群眾的生育權利,及時為符合生育政策的育齡群眾辦理計劃生育申報和審批服務。

(十)認真履行《章程》規定的條款,切實抓好計劃生育政務公開,嚴格辦事程序,接受群眾的監督。

第三章居民實行計劃生育的權利和義務

第十一條:居民實行計劃生育的權利

(一)有權參與居委會自治《章程》和《協議書》以及有關制度的制定和修改,有權對計劃生育提出合理化建議。

(二)在《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管理辦法》和《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范圍內,有生育的權利,也有不生育的權利。

(三)有依法收養的權利。

(四)獲得知情選擇安全、有效、適宜的避孕節育措施服務的權利。

(五)有獲得計劃生育生殖健康信息和教育的權利。

(六)有權向上級計生部門實事求是舉報任何人違反計劃生育法規的事實,并獲得必要的獎勵的權利。

(七)對計生部門作出的行政處理或處罰不服的,有權向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的有權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十二條:居民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一)育齡群眾須自覺實行計劃生育,自覺接受計劃生育指導。嚴格執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管理辦法》和《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等法律法規,努力做到晚婚晚育,生育后及時采取避孕節育措施。

(二)積極參加計劃生育活動,自覺學習計劃生育政策法規,掌握優生優育,避孕節育、生殖保健知識。

(三)監督轄區居民群眾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情況,舉報違反計劃生育的人和事。

(四)自覺遵守本《章程》,簽訂計劃生育協議,違約主動接受處罰。

第四章管理與服務

第十三條:生育管理與服務

(一)未婚青年做到依法結婚,依法生育。

(二)堅持生育申報和審批制度,新婚夫婦懷孕后要及時向居委會申報,并得到全程服務。符合再生育條件的夫婦按程序報批再生育指標,并辦理《生育服務證》。

(三)開展避孕節育生殖保健服務,及時為育齡服務對象建立生殖健康檔案,提供宣傳品及上門咨詢服務。

第十四條:避孕節育管理與服務

(一)產后兩個月以上育齡婦女由計劃生育人員,幫助指導育齡夫婦自愿選擇并落實一種安全可靠避孕措施,講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提供緊急避孕服務。

(二)已婚育齡婦女定期接受查環、查孕、查病服務,同時進行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生殖健康等宣傳、咨詢服務。

(三)因避孕節育措施失敗,造成計劃外懷孕的,應主動向居委會說明,及時采取措施終止妊娠。在進一步分析和了解除掌握各種避孕方法的前提下,自愿選擇并落實一種以長效、安全、可靠為主的避孕節育措施。

第十五條: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

(一)凡流出戶籍地一個月以上的已婚育齡婦女,在流出前,應填寫《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申請表》;簽訂計劃生育協議;由區或鎮級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出具孕情檢查和落實避孕節育措施情況的證明;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婚育情況變更時,在三個月內與發證機關聯系,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二)年滿18周歲以上的未婚青年流出時,須申請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

(三)凡流入的育齡婦女在流入15日內,做好登記,查驗《身份證》、《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等證件,簽訂計劃生育協議。流入人員婚育情況發生變更的,在30日內辦理變更登記,將情況及時報鎮級計劃生育辦,由計生辦報告其戶籍所在地的發證機關。

(四)居要建立流入人口計劃生育檔案,為流入人口提供避孕藥具服務,緊急避孕服務,各種知識宣傳服務,生殖健康咨詢服務及生產、生活服務。

第五章附則

第十六條:居按本《章程》與已婚育齡夫婦(包括流動人口)簽訂《協議書》。

第十七條:居每半年在政務公開欄上公布違約行為情況。

第十八條:本《章程》自居民代表大會通過之日起施行。

第十九條:本《章程》由居民委員會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