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體育課學情分析
教學資料現時的小學生,他們在心理特征方面大多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在學習中表現出好奇、好新、好問,同時獨特性突出,逆反心理也較強,喜歡在集體中標新立異,在爭辯中顯示自己的能力,不喜歡機械的統一要求與墨守成規。他們隨著生活常識與文化知識的積累,已具有一定的獨特的分析、思考能力。小學四年級的兒童是心理健康成長的關鍵時刻,已經具有一定的動手動腦的能力。而且大部分學生平衡能力和動手能力較強。
我校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比較樂于參與體育活動,并樂于向同伴展示運動動作,而且絕大多數學生已經學會多種運動基本技能,并且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所專長,他們模仿能力強、好奇心強、依賴性強,但是自我約束能力差,絕大多數同學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能在集體活動中和他人團結合作,完成活動任務。
學生有極大的體育學習熱情,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又具有其獨立性。如果我們在教學中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舞臺,學生就完全可以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應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但是,小學生心理因素還處于不穩定的階段,注意力不易長時間集中,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創設接近學生生活經驗、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情境,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和變換練習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以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在教學中應積極創造條件,放手讓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探索活動,多給學生創造、思考、表現的機會與欣賞的目光,鼓勵的語言,滿足學生的身心需求,讓學生體驗運動的樂趣,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生性活潑好動,獵奇心理強,個性突出,體育活動熱情高,愛表現自己,但他們科學、合理地進行體育活動能力有限,而且自控能力差、集體意識淡薄、學生身體素質差異也大,同時、他們注意力集中時間短,且容易受外界影響等。因此、在實施體育教學中就應充分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實際,給學生更多地展示空間,還有、要應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使他們愛上體育課,在課堂上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后進生在各班級中都有存在,還有些是由于體質較弱、膽子較小等因素造成的,因此這些后進生是完全可以轉化的。在體育教學中,我做到以下幾點:
(1)尊重人格,保護后進生的自尊心;
(2)熱情鼓勵,激發后進生的上進心;
(3)逐步要求,培養后進生的責任心;
(4)集體幫助,樹立后進生的自信心。
本學期四年級考核內容為一分鐘短繩,一分鐘雙飛和立定跳遠。其中一分鐘短繩為基礎考核項目。90%的學生能達到合格標準以上。立定跳遠也是基礎考核項目男生考核情況較好,女生情況稍差。下學期重點練習女生的協調性和腿部力量。一分鐘雙飛為參考性考核項目,也是本學期新授項目對學生的手腳協調和腿部力量要求較高。男女生各有50%的同學通過考核。下學期對以通過考核的同學要在數量和質量上進行要求。對未通過考核的要重點練習他們手腳配合的協調性。
篇2:四年級體育課立定跳遠教學反思
四年級體育課立定跳遠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節四年級的體育課,主教材是“立定跳遠”和游戲“拉網捕魚”。在一年級時,學生已經學過了立定跳遠,大多數學生基本上已掌握了動作的要領,但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進一步提高成績,改正動作,到了四年級時,學生依然還要學習立定跳遠。
立定跳遠是一種非常單調,枯燥的項目,所以學生比較喜歡選擇跑或者投擲類的體育課,而在以往的教學中,我發現其他的老師總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學方式,教師先示范講解,然后全體學生聽教師口令集體學習,一遍又一遍的練習,整堂課下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的動作變形,有的學生還坐在地上偷懶,而且學生每次測驗的成績也不是很理想。
現在,體育課堂教學進行了改革,“主體性教學,創新思維的培養”的提出,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羈絆,強調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要求教師通過自己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做到樂學,會學,善學,從而保證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達到最佳的發揮和發展,所以,在本次課的設計中,我對突出"主體性教學"的方法,做了一些嘗試,主教材的部分采用了分組教學方式-競賽評比法-游戲教學法。
1、讓學生自由組合,7-9人為一小組,由小組長負責。帶領組員進行立定跳遠練習,教師到每組實行檢查。
2、每組可選送4名成績優秀的同學,代表本組參加比賽,然后從中選取出8-10個跳得最遠的同學給予獎勵。
3、分成四大組,進行“拉網捕魚”的游戲,看哪一組的反應速度和奔跑能力好,既鍛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又提高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對體育課的喜愛。
通過本次課的教學,我得到了很大的啟發,很深的體會。
分組教學方法改變了過去以教師為主的被動式教學方法,調動了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全體學生的共同參與,也避免了少數學生厭學當觀眾的現象,從而有效地克服了長期以來形成的素質與素質差生的兩極分化的弊病,利用團隊的力量創造良好教學環境,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能力,學生與學生相互指導,相互幫助,合作學習加深了學生們的友誼,提高了學習效果。
學生通過分組比賽,進一步增強了責任感榮譽感以及和組員之間的凝聚力,從學生的練習程度上不難看出,學生對分組教學方法很感興趣,教學比賽既是素質,技術,戰術的較量,也是對學生心理素質的考驗,比賽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勇敢性和堅強的毅力,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創新能力。因此,分組比賽對提高全體學生的參與能力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方面也有著顯著的功效。
通過課堂實踐后,讓我重新認識了教學的意義,學生應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上主動求知、主動探索的主體,教師教學的過程要順應學生學習的過程,教師只能是在學生時行探索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和出現問題時,時行有效的引導和幫助,力求展現學生在自主探索活動中突出主體,突出個性,并獲得積極的,成功的體驗,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得到切實的培養。
篇3:四年級體育《跪跳起》教學反思
四年級體育《跪跳起》教學反思
我本次課授課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為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合理的動作用力順序是基礎。合理的上肢動作對整體動作的影響是該階段教學的一個重點,本節課以跪跳起為教材讓學生體驗上肢動作形成對整體動作的影響。為了更好的感知跪跳起的動作本次課安排了熱身操、擺臂、小腿腳面壓墊、練習本部分是本課的重要環節,由前面的輔助練習過渡到跪跳起,嘗試由跪立站起來(選出正確的雛形動作)→教師示范(講解動作要領擺、壓、收)→學生擺臂練習→擺臂壓墊練習→學生嘗試跪跳起→優生示范→糾錯(擺臂制動、壓墊、收腹,針對于壓墊練習,針對于收腹練習小墊豎起橫放跳過)→集體練習提高學生的練習熱情→兩人一組互相配合觀察互相提高→分排展示→正確評價自已→連續完成動作示范。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快樂,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發揚學生團結協助能力和頑強拼搏的精神,在玩中得到身體的鍛煉。本課在練習中我采用了幫教法,根據學生能力不同,幫教法就能夠很好幫助那些學生樹立自信心,在幫助的情況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為接下來獨立完成動作建立基礎。
反思不足
1、教師是學生的楷模,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通過本次講課,感覺自己的基本功還需要提高,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
2、練習手段過多,對學生的的水平把握還不夠準確,對學生的期望值過高。糾正方法:和學生溝通的時間很短不夠深入了解學生,設計貼切的練習手段。
3、評價不夠及時,不能準確把握學生的情緒。糾正方法:抓準時機,評價有針對性,簡單扼要。總之,本課的教學一般,學生基本能按照教學思路,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參與學習,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參與積極性很高,基本實現了教學目標和教案的設計。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加強自身的教學、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