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學年度下學期初中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學年度下學期初中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2024-08-01 閱讀 1357

一、指導思想:

以新學期教學計劃為指導,全面落實推進課程改革,逐步形成先進的綜合的教學理念,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努力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教學目標

1、完成七年級下冊所學內容;

2、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唯物主義歷史觀。

三、具體思路

1、對“學困生”既要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習的自覺性,更要對他們進行學法指導。

2、強化質量意識,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課后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3、加強對薄弱學生的檢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4、復習階段,認真制定復習計劃,精心組織復習,指點迷津,注意提高學生的審題、解題的能力及速度。

6、引資料、學經驗。經常向老教師學習,經常聽課。

四、教學任務和要求

1、任務:七年級下冊歷史教學,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即了解歷史的基本線索,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觀點,以及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

2、要求:歷史教學,即要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按時間順序觀察歷史發展和變化,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又要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識活動,對有關的歷史問題進行簡要評述,不斷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

篇2:歷史學科重建課堂教學工作心得體會

歷史學科重建課堂教學工作心得體會

歷史學科的期中考試中,我們高二年級文科班共169人參考,其中90分以上累計為39人,80分以上累計為93人,70分以上累計為124人,60分以上累計為139人,及格率為83.4%,優秀率為55.02%,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是我們準確理解和把握重建課堂教學的精神實質,克難奮進、努力工作的必然結果。

開學初,全校教師就汪校長提出的重建課堂教學的教育思想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大家暢所欲言,集思廣益,推動了學校教學工作的前進。我們對重建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和研究,通過實踐,收到了一些實效,形成了一些共識。主要表現為以下四點,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準確理解重建課堂教學的精神實質,是重建課堂教學工作的重要前提

重建課堂教學,是不是對過去課堂教學經驗的否定?我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極端的做法,只會造成在教育思想上的困惑不解和在教育行為上的裹足不前,不利于課堂教學重建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準確理解和正確把握重建課堂教學的精神實質,就顯得十分的必要和十分的重要。我們認為重建課堂教學,就是通過調節、整合與優化師生之間的教學關系,形成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學雙方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工作的正效應。走出了認識上的誤區,思想上的障礙得以清除,課堂教學的重建工作便成為我們的自覺行動。教學實踐中,我們十分注意經常總結和反思,不斷地克服工作中的不足,不斷優化教學過程中的各種關系。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重建課堂教學工作的重要策略

有時候,教師“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可能會扭曲教育教學活動中主體和客體的關系,師生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出現了混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能因此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厭學甚至是逃學的現象時有發生。

實際上,每個學生都有特定的權利和尊嚴,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作為教育工作者,有義務創設良好的環境和條件,讓學生充分地發現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體驗到自己作為人的一種尊嚴感和幸福感。為此,重建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要進一步弘揚師生關系中民主平等的優良傳統,它既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需要,也是推進課堂教學重建工作的重要策略。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對于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更是多加鼓勵、多加關懷,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平常的訓練中,老師經常在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同學的作業本上,寫下一些勉勵性的批語,使他們心中的希望之火始終不滅。

在這次期中考試中,為了鼓舞士氣,引導學生狠抓基礎落實,狠抓課本落實,試題的命題過程中沒有參考任何參考資料,而是拿著課本制作的,試題的難度值為0.747,大部分同學因為按照科任老師的布置,注重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因而考出了水平,增強了學習的信心,領略了成功的喜悅,明確了努力的方向,也就進一步改善了我們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后段教學工作的開展。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是重建課堂教學工作的核心內容

*x同志曾經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現狀是,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或多或少、有意無意地存在著忽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現象,注入式、一言堂、滿堂灌,嚴重地束縛著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產生。久而久之,養成的盡是人云亦云的惰性,創新思維的火花泯滅得蕩然無存、煙消云散。這不能不說是課堂教學的悲哀。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成為重建課堂教學工作的核心內容。

我們反對注入式教學,主張啟發式教學;我們反對一言堂、滿堂灌,主張多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以《隋唐文化的繁榮》的教學過程為例。隋唐時期,中華文化輝煌燦爛,光照四鄰。這時候文化發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們不急于給出全部的答案,而是要求學生結合此前所學秦漢文化發達的原因加以分析和推導,展開課堂討論;然后,有幾位同學大膽地走上講臺發表自己的觀點。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集思廣益,逐漸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結論,收到了比老師直接告知答案要點好得多的教學效果。

令我們感到欣慰的是,同學們除了總結出課本上指出的國家統一強盛,經濟繁榮;統治者推行開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國內國際文化交流頻繁;繼承以前朝代文化成就等發展原因之外,還提出了一些課本中沒有提到的新觀點,諸如隋唐科舉制度推動教育發達,人才輩出以及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等等。我們被學生這種創新思維的積極性所感動,我們為這種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創新精神的教學嘗試而倍受鼓舞。

從平常布置的作業,到期中考試的試題,我們也經常引進具有爭鳴性質的問題,十分注意對學生的獨立個性的接納和寬容,十分注意對學生的創新思維的肯定和鼓勵,使他們在寬松的氛圍里,寓學習于研究當中,寓研究于學習當中,收獲著研究性學習的無窮樂趣。比如我們有道涉及到對漢武帝的評價的訓練題,學生當中,有的對漢武帝予以了充分的肯定,有的對漢武帝予以了完全的否定,有的對漢武帝進行了一分為二的評價,孰是孰非,孰對孰錯,我們評判沒有墨守成規,而是對于能夠較好地自圓其說的答案,都給予充分的肯定,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了鼓勵。現在,在我們的學生當中,有的已經對教材的科學性提出了置疑,指出了教材編寫中的若干失誤,有的問題甚至是老師都未注意到。如果說學生沒有一種自主創新的精神,這一切幾乎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四、提高教師的思想和專業素質,是重建課堂教學工作的重要保障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百年教育,教師為本。教師隊伍素質的高低,是課堂教學重建工作成敗的關鍵所在。教師要得到學生的愛戴,必須要有內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使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負責、幽默等優秀品質。

為此,我們始終在自覺地提高自身的修養,加強教學研究,拓寬知識視野,提升教育藝術,努力成為富有個性魅力的人,成為重建課堂教學工作的積極實踐者。

總之,我們認為,重建課堂教學,就是要準確理解重建課堂教學的精神實質,就是要真正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就是要大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就是要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思想和專業素質。做好了這些,相信我們的課堂教學質量一定會再上一個新臺階!

篇3:附中歷史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

附中歷史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在校領導和教導處的領導下,在全體老師的努力下,順利完成了各項教學教研任務,并緊跟新課改的步伐,邊學習邊探究,教學水平有長足的進步。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改革為目標,以課堂教學為核心,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教學常規為基礎,以教學科研為先導。本學期,每位老師都積極搞好教育教學工作,抓住教學常規,全面推進新課程,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隊伍建設,形成優秀教師團隊

本學期,我們重點強化了備課組建設,要求老師具有先進、前位的教育教學思想;具有獨立科研的能力;具備扎實的專業素質;熟練掌握并運用現代教育教學技術。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專家講座,結合學校及新課標各項教學要求,認真備課,認真研討。組內教師風氣正,觀念新,能力較強。尤其是青年教師,勤奮刻苦,虛心求教,成長迅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獲得學校的肯定和學生的好評。

(二)加強學科建設,凸顯學科特色

加強學科建設,走發展內涵的道路,始終是我們教學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中心任務。本學期學科建設的具體做法和取得的成績如下:

⑴抓常規落實

每位教師精心研究教材,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切實做好每一步驟的工作。雖然每位老師幾乎都超工作量工作,組內教師都積極參與聽課評課,在交流與評課中揚長補短。本學年,市區開放日的歷史課程,獲得好評。此外,我們小組的青藍工程“傳、幫、帶”頗具特色,劉老師與張老師、丁老師與胡老師、萬老師與方老師,師徒教學目標明確、落實及時、彼此相互幫助、各自都有收獲。青年教師綜合能力得到顯著的提高。

⑵重科研創新

圍繞有效教學的子課題--互動型課堂教學與學生思維品質的提高,我們將教科研工作與日常教學的點滴有機結合,多探討、多反思、集思廣益、分享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或教訓。如備課組活動時,不僅統一進度、教學重點和難點,結合課題,我們更重點備“互動型課堂教學”的設計與指導,譬如:如何設置合理有效的問題,讓學生思考、理解歷史現象;如何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尋找到歷史的感覺和脈絡;如何在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中,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與歷史思維品質。

⑶強化考試研究

面臨新課標的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要求,我們在教學大綱的指導下,依托高考大綱,研究高考試題,青年教師跨年級綜合涉獵歷史知識和考試階段性特點,認真分析新形勢下的考試特點,思考學生試題布置和設計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讓學生提高學習質量。

(三)獲得的成績

1、方紅參加20**年省新課標多媒體優質課歷史初中部競賽一等獎

2、王維參與省電化教材以及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課程,全省培訓的錄課,指導全省新課程教學工作。

4、參加省教委歷史教師選拔教材大綱的編寫工作。

5、論文被《武漢文史資料》刊發

6、校本教材正在整理中。

三、改進和今后打算

本學期里歷史教研組在努力,在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進步,但是在更新教學觀念,及時把握高考教學動態,教學多層次,多方面的交流方面還顯得不足,在教學質量方面還要多方探究和溝通,對學生的能力培養要進一步量化等做得還不夠。這是我們下一階段極其重要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