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數學復習計劃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數學復習計劃

2024-08-02 閱讀 3645

一年級上冊數學期末復習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大部分學生對本學期的學習任務基本完成。但個別學生因注意力和學習主動性等問題,而使他們的學習有較大的困難,特別是計算比較差,十以內的數都要通過數手指來完成,二十以內的進位加法對他們來說就更束手無策了。還有有較多的學生常出現抄錯數字、看錯符號,而且很少有做完題檢查的習慣。

二、復習的主要內容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8、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復習的主要目標

1、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獲,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

2、通過總復習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于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

3、通過形式多樣化的復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復習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4、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一步發展。

5、培養學生的良好審題、書寫、檢查作業的學習習慣。

四、復習的具體設想

1、首先組織學生回顧與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獲??梢宰寣W生說一說在這一學期里都學了哪些內容,哪些內容最有趣,覺得哪些內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覺學習比較困難的是什么內容,問題銀行中還有什么問題沒解決,等等。也可以引導學生設想自己的復習方法。這樣學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學習情況,明確再努力的目標,教師更全面地了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有針對性地復習輔導指明方向。

2、以游戲活動為主進行總復習。游戲是一年級兒童最喜歡的活動。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復習,在復習中玩,在玩與復習相結合中發展。如復習20以內數的認識,讓學生玩猜數、對口令、接龍等游戲,加深數感。又如加減法計算的復習,不能出現單純的題海練習,這樣學生會厭倦的??梢栽O計爬梯子、找朋友、等游戲活動,學生邊玩邊熟練加減法的正確計算。

3、與生活密切聯系。復習時同樣要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梢栽O計一些生活情境畫面給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可以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學生不僅感受生活即是數學,數學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發展。

4、把本學期所學知識分塊歸類復習,針對單元測試卷、復習冊、作業中容易出錯的題作重點的滲透復習、設計專題活動,滲透各項數學知識。專題活動的設計可以使復習的內容綜合化,給學生比較全面地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

5、關注后進生的學習,進行耐心的輔導。

篇2:低年級數學復習課幾點做法

淺談低年級數學復習課的幾點做法

本學期我校數學科組以一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總復習》作為數學精品課程的研究主題。一年級數學上冊總復習重點是復習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以及根據加、減的含義和算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近段時間通過參與一年級數學精品課程的研究,聽老師們所上的數學復習課、課后研討及反思,讓我對復習課有了更深的感受。從教這么多年來,每一個學期我們都會進行復習課,怎樣上好每一節數學課,怎樣通過有效的復習提高學生自主復習的能力,并通過這種能力的提高實現學生對所學知識能自主應用呢?下面是我的幾點看法。

一、復習課中注重情境創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復習是有吸引力的。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在學生的情感態度上明確的提出數學學習中學生應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所謂態度確定一切,傳統的復習課中,經常會出現的現象是:學生知識回憶成了復習課的全部,習題評講成了復習課的主要形式。學生對這樣的復習課往往感覺乏味,積極性不高。怎樣才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熱情地投入到數學復習中去。我聽了一年級這幾節復習課的研討,深深感受到情境創設的重要性。

創設情境基本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一是從數學知識的發展需要出發。鑒于一年級的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生活經驗比較少,數學思維能力剛剛發展,喜歡新鮮活潑事物,所以創設情境時注意以一年級孩子喜聞樂見的素材和生活背景為主。通過熟識的、鮮活的素材,較好地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例如林老師在復習“20以內的數”時,通過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很好地復習了20以內各數的順序,以及數的組成。孩子們積極地分辨每個數的大小,流暢說出20以內的各數順序。而在復習“認識圖形”這個環節上,老師通過創設圖形王國的教學情境,讓孩子們快樂地在圖形王國中翱翔。從而能正確地區分常見的四種主要立體圖形和四種平面圖形。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數學活動讓孩子們形成對這些圖形的表象,并能正確地辨認和區分圖形。

二、促進自主學習,讓學生感受復習知識的過程是具有挑戰性的。

數學學習活動應該是一種生動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復習課主要在于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查漏補缺。由于數學知識在新授中學習過,孩子們會缺乏新鮮感,沒有挑戰性,學習興趣不高。有些孩子更認為這些知識自己都懂了,根本不用再學習。因此復習課中我們的復習教學要注意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復習知識過程中多設一道坎,讓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自主性,引導他們善于獨立思考、自主操作,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孩子們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共同解決難題,讓他們感受到復習知識的過程中也是具有挑戰性。這樣他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就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建立了數學學習的自信心。這一點我覺得一年級吳老師復習“20以內的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時做得比較好。孩子們對單一的加、減法興趣不大,但老師在復習中創設了沖關練習,也設計了小組合作比賽的游戲,讓孩子們感受到強烈的挑戰性,充分發揮他們主動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較好地促進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關注學習差異,讓每一個孩子都體驗復習知識的意義。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边@就要求我們的數學教學中既要關注“人人”也要關注“不同的人”。由于孩子們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不同,學生獲得的知識經驗也不盡相同。復習課上更要關注學生的這種學習差異,不要形成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現象。讓我們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復習知識的意義。復習課上我們能更好地利用這種學生差異設計復習內容,復習內容上要注意層次性和有梯度。練習講評中需要發揮每個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根據孩子們的知識差異有的有的放矢,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成功的經驗,這樣好的孩子更優,讓差的孩子也能通過有效復習有所進步,有所提高,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激發他們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欲望。

以上是結合我們數學科組一年級數學精品課程研討主題“總復習”單元的研討上粗淺談了幾點復習課的感受和體驗,我想數學學習的方式是豐富多彩的,復習課的形式也是多樣化的,不管怎樣,讓我們的學生熱愛數學,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自主靈活地掌握知識和應用知識,讓每個孩子在數學學習中有所收獲,這是我們每一個從事數學教學工作者所欣慰的。是的,我們還在路上,而且腳步堅定,一如我們每一個學生。

篇3:上好小學數學復習課

如何上好小學數學復習課

小學數學復習課上得好不好,關系到教學質量能否提高,學生素質能否增強。我們都知道復習課怎么上,可是上出來的效果卻總不盡人意,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們沒有很好地關注以下四方面的有效實施。教師要組織好學生復習,必須依據復習課本身的特點,以及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學生學會學習為目標,以本班學生實際為基礎,培優扶差,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由此在基礎上進行創新。一、明確目標,做到心中有數。

教學目標起著導教導學的作用。我們在確定一節復習課的復習目標時,既要考慮目標必須全面、準確、有度,還要考慮出示復習目標的藝術,掌握目標出示的時機。出示復習目標視需要而定,可直接用小黑板掛出,也可以師生認標或學生之間認標。無論哪種方法揭示目標,最終教師都要引導學生用簡潔、明了的數學語言提出。復習課上教師應緊緊圍繞目標組織教學,引導學生在復習課堂上帶著目標學習。有了方向性,學生才不會迷失方向。

二、知識再現,喚起學生回憶。

復習課的主體是知識的再現,就是學習將已學過的知識不斷提取的過程,教師要通過合理的方法,設置恰當的問題與習題,通過小組討論、交流以喚起學生的回憶。

基礎訓練要針對學生平時學習時多發病而編擬,以求引導學生辯論,消除、模糊的或錯誤的認識,進一步認清知識的本質。但是,我們大部分教師都只圍繞著課本總復習和一些事先編好的提綱進行復習,這樣就缺乏因材施教,不能發揮復習課的實效性。因此,我們有必要根據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編擬試題進行因材施教,在基礎訓練中采用小組學習的方法進行,盡最大可能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根據反饋信息,及時引導矯正,力求保持整體學習在這個階段的同步發展。

三、系統疏理,呈現知識聯系。

疏理就是將已學過的知識點按一定的標準分類,實質就是將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的思維過程。我們應引導學生把那些內在聯系的知識點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串聯在一起,也就是所謂的知識泛化,做到學一點懂一片,學一片會一面的目標,這些顯然是復習課的一個顯著特征。這一過程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引導點撥來達到促使學生相對完善知識,逐步趨于系統化。

分層次的練習題的設計應把握知識的連接點,做到一道練習題擊中多個知識點,起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同時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不同層次的習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對號入座”,各取所需,選擇基本的一類進行練習,讓每一位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以此來調動各層次學生的積極性。

四、深化提高,促進學生發展。

教師要引導和幫助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要以知識結構轉化為認知結構,以創造性的綜合訓練為手段。以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為目標。綜合訓練要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在學生間引起辯論、評價,達到能靈活運用知識。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等方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化以學生自主發展為本的思想為教學行為。復習課堂應關注評價練習,因為評價練習是一堂復習課效果的檢查,也是對教學目標的驗收,它包括練習中的基礎知識的準確性與正確的理解,也包括對基礎知識的應用,通過學生自己的評價和教師評價來激勵學生學習的熱情,為學生提供一個得以發揮的自由空間。

總之,小學數學復習課要真正上好、上出實效并不容易,需要我們在實際中摸索,根據本班實際,因材施教,靈活選用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要“炒冷飯”,在分析反思中總結,從而促進復習課走向實效。

小學數學復習課上得好不好,關系到教學質量能否提高,學生素質能否增強。我們都知道復習課怎么上,可是上出來的效果卻總不盡人意,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們沒有很好地關注以下四方面的有效實施。教師要組織好學生復習,必須依據復習課本身的特點,以及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學生學會學習為目標,以本班學生實際為基礎,培優扶差,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由此在基礎上進行創新。一、明確目標,做到心中有數。

教學目標起著導教導學的作用。我們在確定一節復習課的復習目標時,既要考慮目標必須全面、準確、有度,還要考慮出示復習目標的藝術,掌握目標出示的時機。出示復習目標視需要而定,可直接用小黑板掛出,也可以師生認標或學生之間認標。無論哪種方法揭示目標,最終教師都要引導學生用簡潔、明了的數學語言提出。復習課上教師應緊緊圍繞目標組織教學,引導學生在復習課堂上帶著目標學習。有了方向性,學生才不會迷失方向。

二、知識再現,喚起學生回憶。

復習課的主體是知識的再現,就是學習將已學過的知識不斷提取的過程,教師要通過合理的方法,設置恰當的問題與習題,通過小組討論、交流以喚起學生的回憶。

基礎訓練要針對學生平時學習時多發病而編擬,以求引導學生辯論,消除、模糊的或錯誤的認識,進一步認清知識的本質。但是,我們大部分教師都只圍繞著課本總復習和一些事先編好的提綱進行復習,這樣就缺乏因材施教,不能發揮復習課的實效性。因此,我們有必要根據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編擬試題進行因材施教,在基礎訓練中采用小組學習的方法進行,盡最大可能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根據反饋信息,及時引導矯正,力求保持整體學習在這個階段的同步發展。

三、系統疏理,呈現知識聯系。

疏理就是將已學過的知識點按一定的標準分類,實質就是將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的思維過程。我們應引導學生把那些內在聯系的知識點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串聯在一起,也就是所謂的知識泛化,做到學一點懂一片,學一片會一面的目標,這些顯然是復習課的一個顯著特征。這一過程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引導點撥來達到促使學生相對完善知識,逐步趨于系統化。

分層次的練習題的設計應把握知識的連接點,做到一道練習題擊中多個知識點,起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同時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不同層次的習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對號入座”,各取所需,選擇基本的一類進行練習,讓每一位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以此來調動各層次學生的積極性。

四、深化提高,促進學生發展。

教師要引導和幫助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要以知識結構轉化為認知結構,以創造性的綜合訓練為手段。以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為目標。綜合訓練要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在學生間引起辯論、評價,達到能靈活運用知識。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等方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化以學生自主發展為本的思想為教學行為。復習課堂應關注評價練習,因為評價練習是一堂復習課效果的檢查,也是對教學目標的驗收,它包括練習中的基礎知識的準確性與正確的理解,也包括對基礎知識的應用,通過學生自己的評價和教師評價來激勵學生學習的熱情,為學生提供一個得以發揮的自由空間。

總之,小學數學復習課要真正上好、上出實效并不容易,需要我們在實際中摸索,根據本班實際,因材施教,靈活選用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要“炒冷飯”,在分析反思中總結,從而促進復習課走向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