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你能成為最好數學教師》讀書心得有感

《你能成為最好數學教師》讀書心得有感

2024-08-02 閱讀 8163

國慶之至,學校貼心地為我們準備了豐裕的教學讀物,以供選擇,在眾多書籍中,我選擇了任勇先生的《你能成為最好的數學教師》一書,本書甚是精彩,我認真閱讀著書中的內容,領到書細細品讀之后,書中的“生成因預設而精彩”這一篇章使我感慨良多,因此簡單抒發一下自身感受。

我先引用楊育池老師《多一點精心預設融一份動態生成》(《數學通報》**年第11期)一文中的一段話:課堂是開放的,教學是生成的,教學時“靜態預設”在課堂中的“動態生成”的過程,課堂上發生的一切,既不是由教師單方面決定,也不是都能在備課時所預料的;教學過程的真實推進及最終結果,更多地決定于學生血清、課堂具體進行狀態和教師的處理策略。任勇老師說:預設于生成是課堂教學的兩翼,缺一不可,沒有精心的預設,就沒有精彩的生成。

對于教育教學工作者來說,預設是指教師在課前對課堂教學的規劃、設計、假設、安排,然后師生按照課前的設計和安排展開有序的課堂教學活動,學生通過完成各種活動獲得預設性的發展;生成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積極性,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師生雙方的思想和教學文本不斷碰撞,新的學習需求、方向的不斷產生。

作為教師,我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著深刻的思考,啟迪著我的教育教學人生之路,作為閱讀,我也在閱讀的過程中與作者進行對話,分享著作者獨特的思考。

篇2:提高數學教師專業素養還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工夫?

提高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還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工夫?

發布者:謝金鳳

一、讀書是教師獲取新知識開拓視野提高自身專業素養的第一選擇,一個不讀書的教師是可怕的,就像一位行將就木的垂危病人,不吃不喝,等待著死神榨干自己身上的營養。因此,數學教師首先必須具有扎實的數學專業知識,其次,數學教師要讀有關教育理論的書籍,更要讀與所教學科相關的社會學、哲學、心理學以及自然科學等方面書籍。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教師要把在書本上學來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運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提高教和學的效率,并在此基礎上對實踐進行反思和總結,這是教師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沒有對實踐的反思,所學的一切知識就只能是死的書本知識,不可能內化教師自己的知識;同樣,沒有總結就沒有提高,也不可能有新理論、新方法的創生。因此,重視反思和總結是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形成自身教學風格的必由之路。

二、準確、科學的數學教學語言能夠培養學生思維的嚴謹性。數學課堂教學過程體現了數學知識與其語言形式的統一,數學知識的科學性決定了數學課堂教學語言的科學性、準確性。數學中的每一個概念都有確切的含義,每一個定理都有確切的條件。因此,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必須清楚、準確、科學,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正確地掌握概念、定理,并逐步養成嚴謹、縝密、富有條理的思維習慣。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青年數學教師可能會由于經驗的不足從而導致一些問題發生。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的組織一定要講求順序,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設計好講課程序。青年數學教師必須認真分析教材內容,吃透教材,把握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的重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對于每一節課上的教學語言如何組織應該做到心中有數。課后盡量多進行教學反思,多多反思自己的教學語言的不足之處。

三、一個教師的成長,固然公開課很重要,但是最能磨煉人的,則是日復一日的常態課。因為教師的真正價值,體現在自己所教的學生身上!作為一個數學老師,要把自己的主要精力花在學生身上。努力讓學生在課堂張揚靈動的個性,閃爍創造的火花,響起愉快的笑聲。始終以“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扎實、學得靈活”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盡量善待每一位學生,善待學生的每一次提問,善待學生的每一次“靈光一閃”的創造與感悟。

四、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們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教學行為,從教材解讀與設計、教法與學法的選擇、課堂細節的處理等層面去反思。作為日常的教學,我常常用這樣的幾個問題去反思自己的教學:這節課,我投入激情了嗎?對教材的解讀,有沒有深度?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合理嗎?這節課中最難忘的一個細節是什么?這節課最大的遺憾是什么?如果重新來教這節課,哪個地方最值得改進?作為一個老師,我們除了反思教學,還可以反思為人處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東西。同時,要邊反思,邊記錄,用筆留下文字,為以后進一步研究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提供鮮活的案例。

總之,一個數學教師只有將根深扎在數學教學的沃土上,教學的花朵才會開得艷麗多姿。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在平凡的日子里多練習教學本領,持之以恒學習文化知識,認真對待每一學生。不斷反思,不斷總結,積累經驗,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讓數學課堂真正成為老師和學生快樂探討數學知識的樂園.

篇3:小學數學教師專業化成長幾點認識

小學數學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幾點認識

古田縣實驗小學彭遠聲

我是教育戰線上的一名普通教師,從91年畢業到現在已經在教育事業這個戰場上奮斗了二十二年,驀然回首,驚嘆歲月匆匆,幾度風雨春秋,幾度失敗與彷徨,幾度求索與堅守,惶恐的心又多了一份成熟的回眸。現將近年來的“心得”整理起來,匯報給大家。細細品嘗這些所謂的心得,卻發現泥沙俱下,珍珠不多;若作為我個人的成長記錄,便倍感珍貴。

現代教師職業是一種要求從業者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技能和修養的專業。而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情意的水平是構成教師專業素質的主要部分,這三方面的發展水平決定了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的高低。作為數學教學第一線的我們應怎樣有意識地提高這三方面的水平呢?

一、善于學習提高專業素養

學生的成功取決于教師的高素質。資料顯示,學生學習的知識與教師擁有的知識是密切相關的。一個學科教師具有所教學科的知識、技巧對有效的教學來講是非常有益的。研究還表明,寬厚的綜合知識基礎對教師的教學成功也是大有益處的。因此,善于學習,擁有扎實的學科知識基礎,應該是我們教師自身的不懈追求。扎實的學科知識可以促進教師對所教學科的理解,對學科教學的理解,這不僅是教師進行學科教學的基礎,更是制約教師教學水平提升的瓶頸。我們可以自主地學習學科知識、體會知識背后藏著的方法、思想,進而提高學科素養。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要想在某一方面強于別人,高人一籌,出類拔萃,非要多下功夫,刻苦鉆研不可。在從事小學數學教學最初的一段時間里我認為,小學生要學的數學知識太簡單了,自己擁有的知識綽綽有余,沒有必要再進一步學習了;我甚至還認為:只要把小學生要學的內容都弄懂、弄通就行了,至于一些深奧的數學思考題學生以后可以去學。比如:對于這樣一道列式計算題:5除一個數商4余3,求這個數是多少?學生用方程解答,解:設這個數為x,方程x÷5=4……3,學生的想法對不對?如果不對,又該如何指導?顯然,問題的焦點在x÷5=4……3,它是不是方程。而x÷5=4……3,等號的右邊不是一個數,所以x÷5=4……3不是方程。又如:x+y=y+x是不是方程呢?我們教師會根據教科書所說的概念來說理,書上說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因為x+y=y+x它是一個等式又含有未知數,所以x+y=y+x是方程;其實我們只要深入了解一下,就可以肯定的回答,x+y=y+x不是方程,因為它只是一個恒等式就如同2+3=3+2。小學教科書上的方程只是用描述的方法來下定義,而真正的方程應該是含有未知數的條件等式,這樣就把恒等式排除在外了。這種把一個數學教師所擁有的學科知識降格為一個優秀學生是絕對不可以的。從中師畢業的我所學的數學知識本身就不豐厚,而函授、自考我們往往又選擇中文專業的專科、本科學習,這種先天不足,后天又沒有很好補救的現狀離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差距較大。又如在教學周角和平角之后,我讓學生互相提出一些關于角的問題,(教師板書這些問題)并且討論交流解決一下,在討論交流之后,學生還有一些問題不知道答案。于是我說:這些問題,以后進一步學習角的知識時會明白的。遺留下來的問題中有兩個是:0°角與周角有什么區別?有沒有大于360°的角?課后,作為教師的我應坦率地承認,之所以這樣處理,是因為自己不知道該如何解釋,才能使學生明白。出現以上的情況只有一種解釋:該充電了。清醒自己數學素養的不足后,我下定決心,在工作之余擠時間學習,努力提高數學素養。只有自身的數學素養豐厚了,才能從容地準確地解答學生的疑問,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對一些數學是非題有準確的把握。

作為一個教者,僅僅是教材、教輔和教學用書等那幾本是遠遠不夠的,它不僅需要教的知識層面上深造,更多的是需要教育本質、教育方法和理念的更新。比如說數學老師一方面,必須基于小學數學內容的“一杯水”,來擴充“一桶水”。(“大學數學”、“概率與數理統計”、“初等數論”)另一方面,為了適應從學科視角高屋建瓴、深入淺出地駕馭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以及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需要,還應添加數學思想方法論、數學史、數學文化等方面內容。

多學一些數學知識,能提高我們的素養,解決教學中碰到的一些疑難問題。那怎樣的學習比較有效呢?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我們可以把閱讀和做題結合起來,可以把做題與總結結合起來、可以把學習與運用結合起來,一些初中、高中的數學教科書有空可以讀一讀、也可以獨立做一些難題,難題可以是教科書中的思考題,也可以是一些數學競賽題,堅持一段時間后,我發覺自己的視野開闊了,思維敏捷了,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在閱讀、解題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進行分類研究,體會數學的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知識本身的魅力,切實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